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616|回复: 1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导演专访 | 万玛才旦:电影里的西藏,只能用来朝圣吗?

 [复制链接]
  万玛才旦,1969年12月出生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先后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中国导演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
  1991年,万玛才旦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7年,撰写小说《诱惑》,获得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届文学作品创作评奖二等奖。1999年,撰写小说《岗》,获得第5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秀奖。2002年,编导个人第一部短片《静静的嘛呢石》,而他也凭借该片获得大学生电影节第4届短片竞赛单元专业组剧情类优秀奖。2004年,编导35mm彩色短片《草原》,该片获得第3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中国学生最佳短片奖。2005年,自编自导剧情片《静静的嘛呢石》。2008年,拍摄纪录片《巴颜喀拉的雪》。
  2011年,执导剧情片《老狗》,该片获得布鲁克林电影节最佳影片。2014年,执导剧情片《五彩神箭》,该片为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开幕影片。2015年,凭借执导的剧情片《塔洛》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16年,监制剧情片《清水里的刀子》。2018年,凭借执导的剧情片《撞死了一只羊》获得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奖。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曹斌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曹斌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曹斌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曹斌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曹斌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曹斌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藏族|主题: 266, 订阅: 0
惊梦 写在春天
2# 四姑娘山
 楼主|曹斌 发表于: 2005-3-18 03:59:1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早年经历

  1991年,万玛才旦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同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1995年,供职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政府。1997年,撰写小说《诱惑》,获得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届文学作品创作评奖二等奖。
  1999年,撰写小说《岗》,获得青海省第4届文艺创作评奖优秀作品奖、五省区藏语广播小说评比一等奖、第5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秀奖。
  2001年,撰写小说《乞丐》,获得西藏自治区全国文艺作品联展优秀作品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曹斌 发表于: 2005-3-18 04:50:30|只看该作者

演艺经历

  2002年,万玛才旦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编导个人第一部短片《静静的嘛呢石》,获得大学生电影节第4届短片竞赛单元专业组剧情类优秀奖、北京电影学院首届“金字奖”优秀影片奖。
  2004年,编导35mm彩色短片《草原》,该片获得第3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中国学生最佳短片奖。同年,万玛才旦入选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拍摄纪录片《最后的防雹师》。此外,撰写的小说《切忠和她的儿子罗丹》获得“章恰尔”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2005年,自编自导个人第一部剧情片《静静的嘛呢石》,该片由确赛、洛桑丹派、巨焕仓活佛联袂主演,获得第24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特别提名奖,万玛才旦凭借此片获得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
  2007年,拍摄94分钟的纪录片《嘎陀大法会》。同年,执导中国高僧系列60分钟的纪录片《桑耶寺》。此外,还执导由宗智、曼拉杰仆合作主演的剧情片《寻找智美更登》,该片在海拔三千米以上、零下二十多度的青藏高原拍摄,获得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评委会大奖。
  2008年,执导纪录片《巴颜喀拉的雪》。2010年,执导以寺庙的兴衰、人物的命运、不同佛教宗派的法脉传承为线索的纪录片《千年菩提路》。
  2011年,执导由洛杰、卓玛加合作主演的剧情片《老狗》,该片获得布鲁克林电影节最佳影片、第12届东京未来国际电影节最佳作品奖。
  2014年,执导以在安多藏区传统射箭比赛为背景的剧情片《五彩神箭》,该片为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开幕影片,描绘了一幅藏族民俗的画卷,万玛才旦凭借此片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编剧奖提名。
  2015年,拍摄由西德尼玛、杨秀措合作主演改编同名小说的的剧情片《塔洛》,该片获得第7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万玛才旦凭借此片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2016年,监制由王学博执导的剧情片《清水里的刀子》,该片获得第21届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大奖。
4# 金佛山
 罗松涛 发表于: 2005-3-18 09:46:05|只看该作者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时间名称类型
2015年《塔洛》剧情片
2014年《五彩神箭》剧情片
2011年《老狗》剧情片
2010年《千年菩提路》电视剧
2008年《巴颜喀拉的雪》纪录片
2007年《寻找智美更登》剧情片
2007年《嘎陀大法会》纪录片
2007年《桑耶寺》纪录片
2005年《静静的嘛呢石》剧情片
2004年《最后的防雹师》纪录片

编剧作品
时间名称
2011年《老狗》
2008年《巴颜喀拉的雪》
2007年《寻找智美更登》
2005年《静静的嘛呢石》

监制作品
时间名称
2016年《清水里的刀子》
2011年《老狗》
2007年《寻找智美更登》

文学作品
时间名称
2004年《切忠和她的儿子罗丹》
2001年《乞丐》
1999年《岗》
1997年《诱惑》

艺术指导
时间名称
2011年《太阳总在左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打望的猫 发表于: 2005-3-18 17:56:10|只看该作者

获奖记录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2018,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最佳剧本奖,撞死了一只羊(获奖)
  2015,第7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塔洛(提名)

上海国际电影节
  2014,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五彩神箭(提名)
  2009,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寻找智美更登(提名)
  2009,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寻找智美更登(获奖)
  2006,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奖,静静的嘛呢石(提名)
  2006,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静静的嘛呢石(获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
  2005,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静静的嘛呢石(获奖)

釜山国际电影节
  2005,第1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新浪潮奖,静静的嘛呢石(提名)

中国长春电影节
  2006,第8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静静的嘛呢石(提名)
  2006,第8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静静的嘛呢石(获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2017,第1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电影奖,塔洛(提名)
  2017,第1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塔洛(提名)
  2017,第1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塔洛(提名)
  2007,第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新导演奖,静静的嘛呢石(提名)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016,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艺术探索奖,塔洛(获奖)
  2016,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塔洛(提名)
  2016,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奖,塔洛(提名)
  2006,第1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静静的嘛呢石(获奖)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2015,第6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编剧奖,五彩神箭(提名)
  东京未来国际电影节
  2011,第12届,最佳作品奖,老狗(获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
  2018,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撞死了一只羊(提名)
  2018,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撞死了一只羊(提名)
  2015,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塔洛(提名)
  2015,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塔洛(获奖)
  2015,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塔洛(提名)

意大利中国电影节
  2016,第1届,最佳故事片奖,塔洛(获奖)

文学奖项
  2004,“章恰尔”文学奖,切忠和她的儿子罗丹(获奖)
  2001,西藏自治区全国文艺作品联展优秀作品奖,乞丐(获奖)
  1999,第4届,青海省文艺创作评奖优秀作品奖,岗(获奖)
  1999,五省区藏语广播小说评比一等奖,岗(获奖)
  1999,第5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秀奖,岗(获奖)
  1997,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届文学作品创作评奖二等奖,诱惑(获奖)

亚洲电影大奖
  2019,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撞死了一只羊(提名)
6# 青城山
 楼主|曹斌 发表于: 2005-3-18 18:24:03|只看该作者

人物争议

  2016年6月25日20时15分,万玛才旦乘坐由北京飞往西宁的CZ6269次航班到达西宁。20时30分,他从西宁机场到达厅控制区走出,行至停车场后发现随身携带行李遗忘在到达厅行李转盘处的手推车上,随即又从停车场返回到达厅。20时35分,擅自闯入到达厅控制区寻找行李,机场安检人员多次劝阻,但他不听劝阻并和安检人员发生争执,机场安检人员随即报警,执勤民警多次劝阻无效后,于20时49分许将他强制带离现场进行调查,后在羁押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于27日下午入住医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周进 发表于: 2005-3-18 20:52:58|只看该作者

人物评价

  作为藏族导演,他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拍摄藏族题材影片,从学生时代便初露锋芒的作品《静静的玛尼石》,到一路苍茫的《寻找智美更登》,再到这部浓妆淡抹的《五彩神箭》,万玛才旦完成了一次寻根藏族文化的旅途(腾讯娱乐评)。
  从《静静的嘛呢石》一鸣惊人,到《五彩神箭》大放异彩,《塔洛》的完成,几乎可以说是导演万玛才旦叙事风格成熟的标志,摈弃了繁复的影像调度方式,用大量固定镜头和长镜头,形成了极具个人标示的美学,呈现出一种东方式的简洁素净,反而使情感的表现更加“密集”。在充满仪式感的孤独中,万玛才旦的画面处理平静且冷峻,直击人心(Mtime时光网评)。
8#
 罗子兰 发表于: 2005-11-15 21:06:53|只看该作者

藏族本土电影人的希望──万玛才旦

  在《草原》的开场,我就领教了万玛才旦的厉害。冬日的草原,悠远的长调,阿妈措姆骑在牦牛背上的镜头像是一幅油画,让我不能呼吸──色泽灰暗,却有着古铜的坚韧;举止迟缓,却有着岁月的安稳。那风中吹拂的白发就是草原母亲手中飞速转动的年轮!接着我听到了,听到了那些最亲近的词汇,那清泉一样流动、岩石一样沉静的语言,我的母语—藏语,熟悉地向我走来。我被震撼了,这是我和所有像我一样的本族儿女所看到的第一部母语对白的影片!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等可是百年啊!
  走进《草原》,于是走进了万玛才旦的世界──“我的家乡总给世人一种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或蛮荒之地的感觉,我不喜欢这样的‘真实’,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来讲述发生在故乡的真实的故事”。他很执着,为这样一个目标,毅然决然放弃公职,轻装上阵,一直不懈地努力着,似乎从没有放松过自己。关注少数民族文坛的人都知道,万玛才旦在近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是藏区文坛为数不多的用藏汉两种文字创作的作家,他一直力图寻找最佳的契合点,使藏族母语文学创作和汉语文学创作走上一条平行线,用最佳的艺术形式表现民族魂或人类共有的经验并走向世界。他做到了──他的第一部短片《静静的嘛呢石》和35mm彩色故事短片《草原》已经开始走向了世界。
  “用自己的方式”其实就是用藏族人的方式拍藏族人的电影。当我们把电影当作一种艺术的整体去评价时,原创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形式因素。如果一个艺术家把他所熟悉的惯例运用一新,创造出一套新的形式系统,那么这个作品从美学角度来讲就是好的。万玛才旦的作品就符合这个标准。坚持本土创作,坚持原创就是他初试身手就取得成功的法宝。试想,还有什么比儿子讲述母亲的故事,让兄弟讲述兄长的故事,让藏族人自己讲述雪域更为贴近的叙事方式呢?电影由高远变得亲切,看着屏幕,那是我的兄弟姐妹,那是他们的生活。
  也许,叙事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基础。看万玛才旦的影片,我看不出导演的痕迹,也看不出演员表演的痕迹。在《静静的嘛呢石》中,所有的电影元素形成了美的默契──小喇嘛好奇的眼睛,每一声“呀”的回应,小活佛稚嫩的诵经声,老喇嘛慈爱的目光,电视和VCD犹如一块投向平寂生活的石子,在小孩和老人的心里都荡起喜悦的涟漪……导演不经意的叙事方式,开放式的结局,无疑最大限度地启动和松驰了观众的感官,使其更能接纳美好。万玛才旦的影片中闪耀着本色的光芒,简单,干净。
  我说过《草原》的开头就让我大吃一惊。不同深浅的景别和高亢的民歌让人置身关于冬季的大量情绪中,又是一个关于贼的故事,却没有法律的追究,取而代之的是对着山神发誓这种古老的宗教习俗,影片结局的处理似乎要为这个冬天增添一丝温意──父亲带着儿子去认错,草原上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家事。我不想在这里探讨太多关于电影形式因素的问题,内容大于形式是一个永远的真理。我体会到在阿妈措姆身上体现了《草原》深刻的内涵,那就是为什么村长才周一定要抓到贼而作为失主的阿妈措姆反而担心抓到贼?为什么每一位草原人都对阿妈措姆寄予深刻的同情?这是一部探寻民族心理的影片,它虽然不到30分钟,却像一个显微镜,放大了草原人的内心世界。从细微处入手,抓小题材,观怀人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万玛才旦影片的一个看点。在这里,不再是编导驾驭题材的问题,而是一种融合,编导和题材犹如酥油融于茶,是编导对题材最大限度的参与和最小限度的干涉。
  最后我想说的是,万玛才旦的电影似乎在藏区发起了一场平民行为的影像运动。电影这个现代文明的产物,与古老的村庄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在他的电影中没有一张明星的脸,豆拉加夫妇,格桑老人全家,阿妈拉多,道嘎老人等等这些平凡的藏族人都成为今天电影真正的主角,这在藏民族的历史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透过短片,我看到了万玛才旦电影世界的无限。一位藏族诗人深情地写到“二十多年起伏,心怀一个太阳,大草原,是我生命的栖息地。”万玛才旦,这个来自草原深处牧人的儿子,又将为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期待着。

藏族本土电影人的希望──万玛才旦
藏族本土电影人的希望──万玛才旦  l38116V5.jpg  保存到相册

《静静的玛呢石》剧照
《静静的玛呢石》剧照  3cnT85VY.jpg  保存到相册

《静静的玛呢石》剧照
《静静的玛呢石》剧照  2eYSeP6f.jpg  保存到相册

《静静的玛呢石》剧照
《静静的玛呢石》剧照  RLT21GR8.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罗子兰 发表于: 2005-11-15 21:19:36|只看该作者

《静静的嘛呢石》填补民族电影空白

  在《草原》的开场,我就领教了万玛才旦的厉害。冬日的草原,悠远的长调,阿妈措姆骑在牦牛背上的镜头像是一幅油画,让我不能呼吸──色泽灰暗,却有着古铜的坚韧;举止迟缓,却有着岁月的安稳。那风中吹拂的白发就是草原母亲手中飞速转动的年轮!接着我听到了,听到了那些最亲近的词汇,那清泉一样流动、岩石一样沉静的语言,我的母语—藏语,熟悉地向我走来。我被震撼了,这是我和所有像我一样的本族儿女所看到的第一部母语对白的影片!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等可是百年啊!
  走进《草原》,于是走进了万玛才旦的世界──“我的家乡总给世人一种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或蛮荒之地的感觉,我不喜欢这样的‘真实’,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来讲述发生在故乡的真实的故事”。他很执着,为这样一个目标,毅然决然放弃公职,轻装上阵,一直不懈地努力着,似乎从没有放松过自己。关注少数民族文坛的人都知道,万玛才旦在近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是藏区文坛为数不多的用藏汉两种文字创作的作家,他一直力图寻找最佳的契合点,使藏族母语文学创作和汉语文学创作走上一条平行线,用最佳的艺术形式表现民族魂或人类共有的经验并走向世界。他做到了──他的第一部短片《静静的嘛呢石》和35mm彩色故事短片《草原》已经开始走向了世界。
  “用自己的方式”其实就是用藏族人的方式拍藏族人的电影。当我们把电影当作一种艺术的整体去评价时,原创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形式因素。如果一个艺术家把他所熟悉的惯例运用一新,创造出一套新的形式系统,那么这个作品从美学角度来讲就是好的。万玛才旦的作品就符合这个标准。坚持本土创作,坚持原创就是他初试身手就取得成功的法宝。试想,还有什么比儿子讲述母亲的故事,让兄弟讲述兄长的故事,让藏族人自己讲述雪域更为贴近的叙事方式呢?电影由高远变得亲切,看着屏幕,那是我的兄弟姐妹,那是他们的生活。
  也许,叙事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基础。看万玛才旦的影片,我看不出导演的痕迹,也看不出演员表演的痕迹。在《静静的嘛呢石》中,所有的电影元素形成了美的默契──小喇嘛好奇的眼睛,每一声“呀”的回应,小活佛稚嫩的诵经声,老喇嘛慈爱的目光,电视和VCD犹如一块投向平寂生活的石子,在小孩和老人的心里都荡起喜悦的涟漪……导演不经意的叙事方式,开放式的结局,无疑最大限度地启动和松驰了观众的感官,使其更能接纳美好。万玛才旦的影片中闪耀着本色的光芒,简单,干净。
  我说过《草原》的开头就让我大吃一惊。不同深浅的景别和高亢的民歌让人置身关于冬季的大量情绪中,又是一个关于贼的故事,却没有法律的追究,取而代之的是对着山神发誓这种古老的宗教习俗,影片结局的处理似乎要为这个冬天增添一丝温意──父亲带着儿子去认错,草原上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家事。我不想在这里探讨太多关于电影形式因素的问题,内容大于形式是一个永远的真理。我体会到在阿妈措姆身上体现了《草原》深刻的内涵,那就是为什么村长才周一定要抓到贼而作为失主的阿妈措姆反而担心抓到贼?为什么每一位草原人都对阿妈措姆寄予深刻的同情?这是一部探寻民族心理的影片,它虽然不到30分钟,却像一个显微镜,放大了草原人的内心世界。从细微处入手,抓小题材,观怀人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万玛才旦影片的一个看点。在这里,不再是编导驾驭题材的问题,而是一种融合,编导和题材犹如酥油融于茶,是编导对题材最大限度的参与和最小限度的干涉。
  最后我想说的是,万玛才旦的电影似乎在藏区发起了一场平民行为的影像运动。电影这个现代文明的产物,与古老的村庄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在他的电影中没有一张明星的脸,豆拉加夫妇,格桑老人全家,阿妈拉多,道嘎老人等等这些平凡的藏族人都成为今天电影真正的主角,这在藏民族的历史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透过短片,我看到了万玛才旦电影世界的无限。一位藏族诗人深情地写到“二十多年起伏,心怀一个太阳,大草原,是我生命的栖息地。”万玛才旦,这个来自草原深处牧人的儿子,又将为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期待着。

万玛才旦在俄罗斯参加电影节
万玛才旦在俄罗斯参加电影节  MzBG8idr.jpg  保存到相册

在汉城参加电影节
在汉城参加电影节  NyZ4tAAC.jpg  保存到相册

草原剧照
草原剧照  9NPGEu9q.jpg  保存到相册
10#
 罗子兰 发表于: 2005-11-15 21:56:41|只看该作者

万玛才旦获第1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导演处女作奖

  2005年11月12日,第1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三亚落下帷幕。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获导演处女作奖。
  万玛才旦:非常感谢得到这样一个奖项,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我要感谢给予这部影片帮助和支持的所有的朋友们,谢谢大家!
  凭借电影《静静的嘛呢石》,藏族导演万玛才旦获得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电影是自己的第一部长篇,非常高兴能够得到评委们的认可。他介绍这部电影是一部使用非专业藏族演员、对白使用纯藏语的电影,因此制作成本也非常的少。
  在被问到作为新人导演,他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是哪一部时,才旦表示,从个人角度他比较喜欢顾长卫的《孔雀》。他还表示,他以后还会在藏族电影的道路上前进下去。同时被提名的导演处女作奖有刘浩(《好大一对羊》)、顾长卫(《孔雀》)。 (源自:搜狐娱乐)

haPDtfCI.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7 14:28,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