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5|回复: 0

[中医新世纪融入张江热土:上海中医药大学“东迁”

 [复制链接]
源自:上海中医药大学
原文标题:新世纪融入张江热土:上海中医药大学“东迁”

  1956年新中国迎来了中医药高等教育元年。经过多方考证,积极筹备,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个城市分别成立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应运而生,生于使命。
  发展浪头受阻,迁建初衷显现
  为了全民族的卫生事业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健康福祉,毛主席作出指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当年国家财力有限,政府提倡自力更生、因陋就简,上海中医药大学最早的校址就借居在北苏州河路的河滨大楼里,只有十几间校舍、三四个班级、一百余名学生。其后择址零陵路,遂有“零陵四纪续传薪,欢集英华歇浦滨”(国医大师裘沛然的诗句)。零陵路校园占地80亩左右,在千余名学生的规模时还能基本适应。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原有设施日益显得捉襟见肘、不敷使用了。
1997-200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零陵路校门
  2000年春天,随着位于奉贤的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并入,上海大学工学院原址的划入,校区范围有所增扩,但三地办学难度很高,而且设施陈旧简陋,同现代化城市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这引起市政府领导的关注。
2000年,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中医药大学
  2000年春末夏初,相关市领导到学校调研,指示学校应该拿出一个发展的方案,抓住机遇,实现新的跨越。市教委的领导也要求学校进行前期调研,为领导确定新校区选址提供参考。
  花落张江高科,紧锣密鼓筹建
  学校迁往何处,这是首先要确定的目标。当时的第一个意向是南移,想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相邻,就在这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个变化主要来自于上海市政府。一是市政府提出“聚焦张江”的战略,指示要加快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要培养高层次人才,因此要有大学进驻。二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定位是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三大产业的研发生产,当时已有一批与生物医药相关的机构陆续迁入,中医药大学的“加盟”是非常合适、顺理成章的。
  2000年9月13日,浦东新区召开浦东新一轮发展的调研论证会。会上决定:上海中医药大学迁建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同时迁建一所附属医院,以适应大学教学实习所需。会议决定张江高科技园区为学校提供500亩土地,校园400亩无偿使用,学生生活配套区的土地按照市场运作机制开发使用。至此,学校东迁遂成定局。
  学校随即按照该决策推进新校区筹建工作。2001年1月1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奠基仪式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举行。
2001年1月11日,市领导与校领导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奠基培土
  张江新校区从奠基到2002年6月18日打下第一根桩基,再到10月上旬开始进入全面施工,而后到2003年10月在新校区开学,建设时间跨度只有一年,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东进搬迁任务重,齐心协力解难题
  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零陵路校园内的热门话题就是东迁张江的内容。学校党委提出“东进张江不仅仅是校址的搬迁,而且是体制机制创新、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契机”,并据此制订各种预案,预测可能遇到的困难。学校就教学实验中心、科技实验中心的建立,奉贤分部完全并入后的学院建制、人员分流,后勤社会化管理原则等系列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请教职员工建言献策,最终达成共识。
  2003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校党委召开三次全委会,专题讨论搬迁事宜,提出工作重心向内涵建设、融入张江转移。学校在教代会上发出倡议,号召全校师生员工以主人翁精神投入到搬迁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召开全校及奉贤分部搬迁动员大会,进行全面深入的思想发动。
  在学校搬迁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上级领导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相关市领导和市教委领导分别到学校视察,希望学校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体现中医数千年文化的灿烂和光辉,使“硬件”与“软件”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做到“珠联璧合、融为一体”。
  迁校告捷成往事,厉兵秣马启新程
  2003年11月28日,新校园落成典礼举行,标志着学校东迁告捷。庆典活动盛况空前,相关国家领导及市领导,全国近20家中医药高等院校的负责人,海外56个团组、150多位嘉宾云集校园,一睹新校风姿,共祝美好前程。
2003年11月28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新校园落成典礼举行
  东迁是具有战略意义、面向未来的迁校行动,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上海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一个缩影。新校区、新发展、新征程,学校由此进入一个新纪元,翻开其历史上更辉煌的一页。
  学校整体迁入张江高科技园区,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转移,也是学校内涵的提升和转换。这为学校探索中医药与现代化高科技的融合点,开创中医药事业新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融入张江、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海外,成为学校发展的思路。
  新校区面积的增加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供了空间上的保障,更为重要的是,新校区所在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为学校带来了许多可被利用的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资源。学校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园区的生物技术产业居于国内同一领域的前沿,不仅可满足学校办学的资源需求,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融入张江热土深化区校共建
  迁入张江后,学校始终强调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重视产学研医用的结合,充分利用地处张江的区域优势,以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为导向,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已有学科和医疗资源的综合优势,总体布局,逐步形成了以中医药新品研发、生物医药产业、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四个方面为核心的健康服务领域,打造了包括新药创制、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濒危药材的人工代用品开发、大健康产品的研制等多个研发创新团队,具体在现代中药、中药保健品、绿色食品、药妆品、日化品以及基于互联网的移动中医设备、互联网医疗、养老养生领域等方面联合攻关,构建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为核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体系,为张江科学城生命健康产业和服务体系升级注入新的能量。
2018年12月25日上午,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率队来上海中医药大学调研
  “十三·五”期间,横向课题数达200多个,2019年技术转让合同金额在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二,自2015年以来,我校系统获得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奖18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创新成就奖5项。
2019年5月18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浦东院士讲坛暨2019手性药物院士论坛”
  学校附属曙光医院、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及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地处浦东,为浦东地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作出重要贡献,目前年门诊量已超过400万人次,不断推动浦东地区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学校还与浦东新区上钢、周家渡和惠南三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共建,积极探索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进社区中医药教学、科研和医疗的全面发展。
  2016年,学校迎来建校60周年之际,与浦东新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共建协议,探索以创新驱动为特征,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新型校地合作模式;继续在“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完善、中医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浦东新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从而带动上海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2019年12月16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龙华医院浦东分院新建项目于2019年12月16日开工奠基,预计于2022年底竣工,该项目将立足大浦东辐射长三角,全力打造浦东西南地区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2020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东方国际中医诊疗中心刚刚揭牌,将以国际化的服务模式、注重开展全健康周期服务,助力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全面发展。2019年6月,附属曙光医院联合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架构涵盖58家三级、二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体化的中医医联体,形成“政府—高校—附院—社区”四位一体共建模式,服务社区居民健康。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与浦东张江、北蔡、三林等多个社区构建了中医药大学-社区科学研究联盟,已积累共计3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万人群健康数据和中医体质辨识数据等资料,为社区老年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环视今天的学校,已比17年前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被评为A+,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率先进入ESI学科排名……在党和政府发展中医药政策的指引下,借助浦东科创中心建设东风,勇担使命、锐意探索,用心血和汗水构筑起气势雄伟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大厦”。

§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医药大学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上海中医药大学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7年。
  2.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庆六十周年历史宣传片,2016年拍摄。
  3.上海中医药大学编:《杏苑光华──上海中医药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年。
  4.《上海中医大报》,第532期,2003年11月28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解解花语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解解花语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解解花语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解解花语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解解花语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解解花语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商务部:将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抓紧建设海南自贸港 财经TOP10|重大利好!RCEP签署倒计时 中国将加入全球最大自贸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17:21,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