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82|回复: 4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张无忌 发表于: 2003-1-6 02:28:2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国学孔子学说及其取舍略论

 [复制链接]
⊙ 作者:醉罢君山
  欲言中国文化,孔子是无法避开的,自古及今,关于孔子学说的论述,可谓汗牛塞屋。以笔者的学识,既未精深,也乏系统,以孔子学说为论题,本为力所不能及之事,然虑及处学术日益昌明之时代,本着着述自由之理念,不敢私藏敝见,或能幸蒙指教,则不胜欣悦。本文拟取孔学中之“人格论”、“秩序论”,及以由秩序论而衍生之“政治论”三方面略加评述,以期探讨孔学于今日中国之取舍。

一:孔子的人格论
  孔子学说中的理想人格典型是“君子”,与“君子”人格相对立的是“小人”。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经常作为对比而出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常荡荡,小人常戚戚”。在《易》中,也多处提及“君子”,如“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等。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中,修身这一环节,正是要成就君子人格。庄子在《天下篇》对“君子”下定义:“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董然慈仁,谓之君子。”以下从几方面说明之。
  【知与行】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妇孺皆能熟记之句,然而熊十力却偏偏要当头棒喝:“然试问学为何等义?时习是何等工夫?悦是何等境界?自康成以迄清儒,果谁解此?”在熊十力之前,梁启超恐怕是最早来解孔子的“学”是何等义,梁启超分析了《论语》中孔子提到的“学”的内容,认为并不纯然是指书本文字的学问,孔子所谓的学,“是要学来养成自己的人格”(梁启超《孔子》),南怀瑾继承了梁启超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南怀瑾《论语别裁》)换言之,即孔子所说的为学,其实是知行合一的学问。这里可以引孔子的话:“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又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
  “知”与“行”并举,实侧重点在于“行”,不能实行的“知”,不能算是“真知”,倘若“真知”,必然要落实到“行”字。孔子曾经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论语》中,可见对人格之评判,往往不是以一个人的学问为标准,而是以其所作所为来衡量。一切学问,倘若不是以实行为最后之目的,便往往陷于空谈境地,成为无灵魂的形槁。思想不过为实行之指导,书册文字固然可以记录思想,然而思想背后之实行,却须得由自己自强不息地进行。然而历史却常常制造惰性,当后人将前人经典圣化、八股化,当“力行”二字不再是实践,而仅仅成为讨论学问的名相时,那么这种学说的活力已经渐渐被淘空。应该说明的一点是,实行主义,是中国先秦时代伟大的文化传统,并非仅是儒家的专利,象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见道家亦以实行为指归;墨家更是如此,墨子言:“士虽有学,行为本焉”,极度重视实行主义。
  【仁】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以“仁”来展开的,仁是什么,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人格的最高标准,仁可以统摄其他方面。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个定义,但在《论语》中,孔子说仁,不下数十次,因此只能由此归纳出“仁”所包含的重要内容。
  其一,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由爱人故,推衍出两条结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凡伟大的宗教,均有爱之观念,如基督教之“上帝是爱”,佛教之“慈悲”,然而孔学与其略有不同的是,孔子的爱人并非无条件,“惟仁者,能爱人,能恶人。”爱恨分明,孔子有宗教之气质,然实非宗教家。
  其二,克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从克己复礼出发,也衍生出其他准则:“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三者,用现代眼光视之,可称为敬畏感、敬业、诚信。克己这点,也同宗教节制放纵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曾子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荀子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讲的都是自省克己的功夫。
  其三,力行。“力行近乎仁”,力行什么?《论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惟力行故,不尚空谈清论,故而:“仁者其言也讱”,“巧言令色鲜矣仁”;惟力行故,可以知难而进,可以勇猛无退,可以造次颠沛,可以杀身成仁,故曰:“仁者先难而后获”,“仁者必有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忠恕】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对其理解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由是可见,忠恕两字,在孔子的学问里头,是很重要的。《大戴礼记》对“忠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内思毕心曰知中,中以应实曰知恕,内恕外度曰知外。”忠是一种立足于自身的内心的坚守,而恕则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向外的推衍,并且可以认为,忠恕是实现良知的前提。有一回,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终生可以身体力行之事,孔子认为便是“恕”,而“恕”实际上是“忠”的外推,所以曾子以“忠恕”来理解孔子的“一以贯之”,无疑是正确的。
  【勇与强】
  任勇与坚强,乃人格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举诸世界文明,无一不以勇强为人类可贵之品格,而孔子论勇论强,自有其特色所在。“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孔子之意,盖以为“衽金革死而不厌”固然堪称强者,然而仍未臻上乘之境,真正坚不可摧者,是仁慈之力量与忍辱负重之精神:宽柔以教,不报无道。试较之基督之“登山宝训”及佛陀之忍辱精进,不可不感慨伟大精神之殊途同归。因为慈爱,故而勇猛,“仁者必有勇”,“知耻近乎勇”,“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此即为充沛于天地之间的人类奋斗精神。
  必须指出,勇毅与坚强,乃孔子所处时代之中国民族精神,百家所论,或有高下之差别,而其根本精神,实则大同小异,老子云:“自知者胜,自胜者强”,又云:“慈故能勇”。墨子一系,尤以勇闻名,墨子云:“战虽有阵,勇为本焉。”,又云:“勇,志之所以敢也。”故而观当时之民族气势,固然雄强刚健,凛然有不可摧折之意志,因此中华文化高峰出现于此时,岂只是偶然?
  【作为道德的礼】
  孔教又称礼教,足见“礼”在孔学中的地位。礼,含摄有两方面意义:作为道德的礼与作为秩序论的礼。前者为人格修养,后者为政治理论,此处先论作为道德之礼。
  人格修养意义上的礼为一套行为规则,其目的在于去除散漫、轻纵、放逸、掉举、昏沉、懈怠等等习惯,培养从容、沉勇、威严、稳重、精进等习惯。所以孔子多次谈到“克己复礼”,礼的修养,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恶习与纵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实际上是行为的节制,孔子认为,有些本来好的品格,如果没有节制也可能走向极端,所以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的弟子,子路在被杀前,不忘整衣冠,这便是一种从容。
  礼的精神,原本是积极向上的精神,但是后来的儒学强调繁文缛节,将礼的内容形式化、固定化,使其丧失了原来的精神含义,更兼礼这一概念,本身即是一种道德行为,又是一种秩序的表现,两者混在一起,不容易理清,所以后来“打倒礼教”运动中,不分清红皂白,一概打倒了。礼其实是文明之一种表现,古希腊亚里斯多德《伦理学》一书,多处不惜笔墨大谈礼节;印度之宗教,对礼是极其重视;得儒教礼学真传者,似乎只有日本,其武士道立道根本,大约就是礼了。
  【对孔子的人格论略评】
  自孔子后二千余年,孔子学说左右中国学术界及政治界,其核心为道德论,落实于个体即为人格论。自晚清,孔子学说遭遇巨大冲击,渐失其统治地位并一落千丈,此历史之选择,而且在我看来,是不可逆转的选择。然而文化作为一国一民族之魂魄,其顽强之生命力渗透于此国家、民族之各个血管气孔,其优秀者亦难消失,其糟粕者亦不易除去。社会巨变,然而国家、民族之习性似乎仍被一种无形之力量所牵引,试研究百多年来民族性格之变迁,与百年前相比,果真变迁乎?看来却是未必。因而梳理文化,探精寻痼,实有有意义之举,认清自身民族之性格演化及惰性之成因,此我的目的也。
  述及孔子人格论,余窃以为是儒学中尚存意义的部分,虽然儒学的道德决定论已经不再是社会制度的支柱,但仍然不可否认道德于社会的重要性。自人类初始,便存有道德,而且道德的内容,绝大多数历经数千年时间,然是无变化,这大概是人类共存中产生的共性吧。在今天,一个道德家可能可以将孔子人格论的观点统统说一遍,而且可能说得更详细具体,更富有时代意义,然而,还是不可能代替孔子的儒教,就象是这位道德家也代替不了耶稣一样,这是因为文化,特别是伟大的文化传统,不仅仅是一些言论的集合,而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层次,并且渐渐地凝结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的组成部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无忌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无忌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无忌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无忌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无忌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无忌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拍摄〈家〉〈春〉〈秋〉:) 觉得小水是美女的近来哈
2# 四姑娘山
 江流 发表于: 2003-1-14 14:14:3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把孔学分为“人格论”、“秩序论”
  “政治论”,我看是西方那种典型的机器工业时代强化出来的机械化思维方式。
  长久以来,我就一直纳闷孔子在回答学生的仁义礼智时,为什么不各自下个定义,对全体同学说:大家看好了,仁,是这样解释的。礼是这样解释的。以后不要再问我这样弱智的问题。
  当弟子在不时时间,不同环境,以不同性格和身份,问孔子同样的问题,比如:仁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的回答都不同。
  是孔子本身也没弄懂吗?我看不是,正如佛家说,法为非法,不说一字法,不以32相观如来。
  再想到公孙龙子的〈名实论〉才知道,在古人思维里,种种实体,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达自有它哲学上的道理。
  西方强而定义之,自有它的实用性。但也有它的局限
  我可以想象,在孔子的带动下,反复解说下,弟子们一天天对礼(或者仁)的概念不断领悟,知道了他说的礼都是“礼相”,正如禅宗指月公案一般。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器根好点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姓(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悟到了礼的“本体器根差点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也悟到了礼的“本体”。
  当一个人突破“礼相”,把握了本体之礼是什么情况?按我的理解,礼不是用来当花瓶做摆设的。
  〈史记〉里有“孔子设礼诱子路”这句话,孔子之礼和今天之礼实不能等同。蔺相如也是设礼服廉颇,诸葛亮也是设礼降孟获。论语曰:礼必以仁义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礼是形式,通过礼体现出来的仁义才是内涵。子路不是服礼,而是服礼中之仁义。
  此看法来源于〈论语〉: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礼必以仁义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
  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
  子夏问:“有酒窝的笑脸多美啊!,黑白分明的亮眼睛一闪一闪啊!洁白的丝绢绣上了花纹图案啊!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要先有素绢。”子夏就说:“是不是行使礼仪要在行使仁义之后呢?“孔子说:“子夏啊!你的话对我很有启发,我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
  可见,那些两面三刀的伪礼在孔子眼里并不是礼。礼的灵魂是仁义,失去仁义,礼就成了僵尸。
  那种用今天礼的定义去评价孔子之礼是刻舟求剑的办法。今天的礼是伦理学的内容,但孔子的礼不但包括今天的内容,而且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孔子不定义仁礼等,自有他的哲学道理。
  但也因为孔子的不定义,为我们丰富儒学,发展儒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实,道家就很理解孔子。庄子一句:“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一个“存”字说明了儒道在本体上的一致。“不论”二子说明了“用”上的分道扬飚
  醉罢君山最后一句话我深为赞同:
  伟大的文化传统,不仅仅是一些言论的集合,而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层次,并且渐渐地凝结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的组成部分。
  一己孔见,望多批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张无忌 发表于: 2003-1-16 22:49:15|只看该作者
⊙ 作者:醉罢君山
  【那种用今天礼的定义去评价孔子之礼是刻舟求剑的办法。今天的礼是伦理学的内容,但孔子的礼不但包括今天的内容,而且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什么叫哲学高度?这个词用得我有些不知所然。
  我的想法,是关于孔子儒学在现时的取舍问题,那么必然是要以今天的形式来理解古老的命题,否则那终究是学问的范围,而不是应用的范围。
  孔子是这样,禅宗也应是这样,否则只是无我相无名相,说来论去,全是不着边际,一个“悟”字,各人理解全然不同。
  还是谢谢关公兄的批评。

二:孔子的秩序论
⊙ 作者:醉罢君山
  古今学术,倘若刨根究底,那么最终是源自于若干不证自明的原理上。譬如现代民主制度基根本的原理是“人人是生而平等的”,这是先验的、不证自明的。然而在中国数千年的政治制度,先验的原理却是“天尊地卑,干坤定矣,卑高相陈,贵贱位矣。”尊卑贵贱,是与天地生而俱来的,要明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制的沿革,怕是不能避开对儒家秩序论的研究,秩序论的态度,直接导致了儒家政治论的态度。
  《易·系辞》开篇明义:“天尊地卑,干坤定矣,卑高相陈,贵贱位矣。”这是从先验的天道尊卑推衍人道贵贱,这是一种不平等的秩序论。这种以天道定人道,并非只是儒学所有,而是贯穿于中国主流文化之中,虽然有些学者企图从学理角度来反对这种先验的理论,譬如先秦名学大师惠施在历物十事中有:“天与地卑,川与泽平”的见解,联系惠施在政治上提出“去尊利民”的主张,可以看出惠施对传统观念的挑战,然后这在中国文化中只是旁支末流。在儒学支配学术界的二千年里,尊卑贵贱论是中国政治的基石。
  《系辞》是否为孔子所作,这从古代以来,就多有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孔子的学说中,也沿用了这种尊卑贵贱论,而且是尊卑论的支持与发扬者。这个尊卑的合理性,就是“秩序”,孔子政治的核心,就是建立起一种人为的秩序,这种秩序以“礼”来作为约束,孔子说:“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止,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这里孔子多次用到了“序”就,来表明一种建立的秩序。
  秩序是人类走出混沌的一种进步,放在两千年前的社会,即使是体现尊卑不平等的秩序,也起到了一种稳定社会的作用。秩序的作用可以从西方罗马帝国覆灭后无序的社会得到反证,西元476年,罗马帝国在蛮族人摧枯拉朽的进攻下灭亡,然后秩序的丧失使得西欧在之后的三百年内陷入混沌无序之中,整个政治制度处于瘫痪,社会文化极剧下降,重新沦落入野蛮与暴力横行的年代,直到基督教重新确立起秩序。所以探讨儒学的秩序论,目的并不在于讨论孔子时代这种秩序论的合理性,而在于其对中国未来社会制度及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个影响力至今犹存。
  孔子秩序论的主张是“正名”,就是确定名分。据《论语》,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听了很不以为然:“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就正名倒是接着说了一大通道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这个正名的重要性,被后来的司马光继续发挥:“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孔子还写了一部有关“正名”的着作:《春秋》,二千年来,儒家的哪些典籍是孔子所着,看法很是分歧,然而《春秋》一书却是无可争议的孔子原着。关于这本书的成因,孟子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公羊传·序》记:“夫子何为而作《春秋》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当孔子之世,礼乐崩坏,社会秩序渐趋混乱,王与诸侯、君与臣、上与下的名分往往被破坏,使得孔子迫切感到“正名”的紧迫性,在《春秋》中,孔子使用发明了“微言大义”。
  《春秋》一书最集中体现了孔子“正名”的秩序思想。首先是对最尊贵的周室的尊崇,在《春秋》中,每年开头都要用“春,王正月”这些字眼,突出秩序金字塔的塔顶权威;其次是对诸候国的尊抑,对于后起之国,如楚国、吴国,其国君自己僭号为“王”,孔子一律不予承认,而仍称其为“楚子”与“吴子”,相反,宋国虽然国力极弱,然而却是周室册封的“公”爵,孔子仍尊其为“宋公”;再者,孔子在许多字眼上也是非常斟酌,比如《春秋》中的两段记录:其一,“卫州吁弑其君完。”其二,“卫人杀州吁于濮。”同样是流血政变,用的字是有差别的,卫国的州吁是杀害其君主,以下犯上,所以孔子称“弑”,但是后来州吁也在卫人的政变中被杀,孔子却用“杀”字,表明州吁的政权是非法的,卫人推翻他并不存在以下犯上,所以不称为“弑”。
  在“正名”思想的背后,是礼的精神。礼除了有个人修身养性的意义外,其更大的价值在于维系社会的秩序,不同名位的人,对应不同的礼的规则,所以礼,也可以称为礼制,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孔子对鲁国大夫“八佾舞于庭”表示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因为按周礼,八佾舞于庭,是天子之礼,诸候为六佾,大夫为四佾,季氏作为大夫一级官员,竟然僭行天子之礼,这不得不令孔子愤怒。
  孔子是绝对的礼治主义者,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八字要潜心体会。孔子所向往的社会秩序本身是有贵贱等差的秩序,那么要如何使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安于自己在秩序中的位置呢?每个人都是有不甘为人下的欲望,如何来压制这些欲望?孔子鼓吹以道德来节制欲望,这里孔子没有作进一步的阐述,所以不得不引用荀子的一段补充:“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即是以道德的神圣感来抑制物欲,从这点上讲,儒学颇有类似于宗教之处。
  孔子的秩序论是之后两千年中国政治哲学的基础,尤其是其“正名”与“礼治”的主张,在二千年的中国政治中产生极大的流弊。一个贵贱不平等的秩序,可以造就社会短暂的稳定,然而也形成一种惰性。如果说孔子的战乱纷争的年代,其秩序论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那么到了一千年以后,这种解决方案只剩下形式的僵死的外壳,而丧失其精神本质,更谈不上创造了。
  宋朝的“濮议”与明朝的“大礼议”就是正名传统观念下衍生出来的恶果,以下举“大礼议”说明之,明代正德皇帝暴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便由其弟兴献王的儿子继位,是为嘉靖皇帝,继位后,嘉靖想把生父尊称为“兴献皇帝”,一大群儒生拼命反对,说只能叫“皇叔父”,明明是父亲,却叫叔父,嘉靖对此相当不满意,后来折衷起来,叫“本生父兴献帝”,三年,嘉靖终于将此又改为“皇考恭穆献皇帝”,此诏一出,群臣愤激,杨慎等大喊:“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中今日”,“万世瞻仰在此一举”,二百二十九人齐跪皇宫前,其势疯狂,嘉靖大怒,全部下狱,十七人死于杖下。这就是明代著名的“大礼议”事件,到了这个时代,“名”的重要性已经在“实”之上,已经沦为形式主义的象征了。
  在二十世纪,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文明分崩离析,使许多人尝试将儒学文明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相结合,这个尝试,未尝不是出于善意,然而笔者却深持怀疑之态度。如前如述,西方近代自由民主学说,值根于“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而中国儒学学说,植根于“天道尊卑,人道贵贱”的不平等的秩序;从根基上看原本就是两极之别,虽然儒学在两千年前,其秩序论能使中国摆脱蛮夷而达统一与暂时的稳定,也不失有其价值所在,但是固步自封与两千年来的停滞,在十九世纪末,其已经成为世界文明中的蛮夷地带。关于儒学政治之得失,容笔者在第三部分详述。
4# 金佛山
 小水 发表于: 2003-1-16 22:53:02|只看该作者
精彩!希望看到更多楼主的文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wanglei1979 发表于: 2003-3-8 14:05:42|只看该作者
  对君山兄印象不错,不过在你写完另外两个部分之前,有必要提一个醒:孔子的所有学说,都是政治学说。他的人格理论,既不是独善其身的道德修炼,也不是实证性的心理学研究,而是直接为他的政治理论服务的。实际上,孔子从来没有试图区分这个论那个论的。在他那个时代,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思想的时候都是“一以贯之”的,也就是用一个理论解释所有的现象,而且围绕着一个中心。孔子一生的事业只有一件,那就是“复周礼”。这件事情当然有很多层面,包括道德修养、制度设计甚至是政治谋略(比如孔子完全知道“礼”在人们心理的政治震慑力,所以他认为越礼的行为是绝对不应该被宽容的,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我的建议,君山兄应该最后总结一下三方面的关系,似乎更合适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15:38, Processed in 0.312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