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937|回复: 28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11-23 03:07:00|显示全部楼层|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民生·医疗“伟大壮举──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展(网络展)”上线

 [复制链接]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减贫新信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
  2019年10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成立。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朝明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朝明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男子结婚1年拒与妻圆房 称妻子有生理问题 男子探视双胞胎女儿遇阻 前妻称非其亲生
2# 四姑娘山
 飞翔 发表于: 2016-5-1 07:45:0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靠自己力量走出贫困

源自:人民日报  : 徐 勇
  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摒弃“等人送小康”的心态。正如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因此,应充分激发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设立专门扶贫机构,大力开展扶贫开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成效举世瞩目。同时也应看到,一些贫困地区过度依赖外力,将扶贫看作是一项福利,理解为给钱给物,其贫困状况虽然短期内得到改善,但很容易反弹。作为扶贫的主导力量,政府既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脱贫攻坚,又要大力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发挥市场作用,激活贫困地区沉睡的资源。我国很多地方的贫困属于条件性贫困,即由生产生活条件困难造成的贫困。对于个体贫困,可以通过帮扶较快改变其贫困状况,但这种改变更多的是济困;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性普遍贫困,更重要的是改变造成贫困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现代社会,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发挥资源效益的基础性力量。从总体上看,距市场愈近的地方距贫困愈远。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可以说就是在寻找距离市场更近的地方,让劳动力实现更大价值。贫困人群之所以集中在农村、山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距离市场较远,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有些地方甚至存在“富饶的贫困”。交通、信息条件的改善,可以迅速缩短贫困地区与市场的距离。比如,近年来兴起的电商就在偏远地区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打开了农村各类产品的销路,激活了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促进不少地方实现了自我脱贫。湖北省巴东县地处鄂西大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该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村信息赶集”等活动,拉近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激活了沉睡的资源,大大加快了脱贫步伐。
  改善基层治理,激发贫困地区的内在活力。贫困是一种可逆状态。通过外力可以较快改变贫困,但仅仅依靠外力又会强化依赖性,从而弱化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外力一旦改变,很快就会返贫。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找准路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只有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才能做好,进而激发贫困地区的内在活力。一是选好带头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愈是贫困的地方,人才外流愈严重,优秀基层干部愈少。对此,除了外派干部,还需充分挖掘和培养乡村各方面人才,选好头羊、用好干部。二是寻求最佳治理支点,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与城市贫困个体化不同,农村贫困往往表现为群体化贫困,即因同样的生产生活条件造成的整体贫困。这就需要通过完善基层治理,激活群体的力量来共同脱贫。地处粤北山区的广东省清远市,通过推行“三个重心下移”,将党的基层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公共服务下移到村民小组和自然村,激发了农村的内在活力,大大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飞翔 发表于: 2016-3-14 13:15:50|显示全部楼层

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源自:光明日报
  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在听取了8位代表围绕坚持绿色协调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坚持精准扶贫脱贫等问题发表的意见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成功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仍有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与过去相比,贫困面虽然大幅缩小,但仍有些底子薄、条件差、难度大的“硬骨头”。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开发,不仅是惠及一个地区、造福一方百姓的事情,更直接关系到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直是党中央的重要关切。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小康社会的强劲号角。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履行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要考验。
  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是成败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硬骨头”的特点是难啃,背后原因复杂。贫困原因各不相同,对应的扶贫措施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因此,确保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就需要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从“千篇一律”转向“个性定制”。
  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是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自我脱贫的关键。在扶贫工作当中,必须下大力气做好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教育政策要向贫困地区倾斜。这既是对民生底线、教育公平的守护,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可持续性是根本目标。扶贫的根本不是短期济困,而是解决发展能力不足问题。给钱给物给项目,可能解决贫困地区一时之困,但要使扶贫工作持续发挥作用,就必须努力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发掘贫困地区特定的资源禀赋,为他们找到持续发展的条件和路径。
  打赢脱贫攻坚战,生态环境是守护底线。扶贫开发工作绝不能用污染换“富裕”,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样的发展才是最符合科学理念的发展,这样的扶贫才是持续造福贫困地区群众的良心扶贫。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猴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扶贫开发情况的讲话言犹在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对于贫困地区人民来说,更是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殷切期待。任务无比艰巨,行动刻不容缓,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科学施策,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
 飞翔 发表于: 2016-2-5 09:45:02|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消除“中梗阻”,决胜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源自:中国民族报  : 何雄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全民脱贫是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如何消除“中梗阻”,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路程,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首先,要确立精准扶贫为我国现阶段脱贫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
  精准扶贫就是要准确地识别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找出致贫原因,因人因地制定相对应的扶贫措施。精确地识别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就是为了把政策红利给予真正需要的人,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一些贫困县早就摆脱了贫困,但为了源源不断的获取国家的扶贫资金,迟迟不肯摘下“穷帽子”,更有一些本身并不贫困的家庭靠拉关系、找门路、利益输送等手段成为扶贫对象,这些现象严重的扭曲了扶贫的本质,因此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就是精准的识别出扶贫对象。找出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下一步就是要精准施策。精准施策就是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此,中央提出了战略部署:各地结合实际通过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异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其次,各级领导要真正落实扶贫责任
  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只是把扶贫口号喊在嘴上,却没有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搞好扶贫只是潜绩,甚至错误认为让一些贫困户脱贫不能在经济发展上增加砝码。所以,他们在扶贫上只说不干,而把大量精力投放在招商引资、拆迁征地、筑路造城上,他们要通过这些看得见的“GDP”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这些不良的工作作风严重影响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正是对扶贫责任主体的鞭策,对我国下一阶段的扶贫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随着扶贫工作的大范围展开,必然会有扶贫资金到位,地方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问题不能忽视。

再次,要增强贫困地区扶贫对象内生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能力
  政府帮扶只能解一时之需,且容易使贫困人口产生“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只有贫困人口增强摆脱贫困的动力、能力,才是脱贫的长久之计。目前,我国已向12.8万个贫困村派了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主要目的就是开导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明白自己要有脱贫致富的意愿,自己要干,不能坐在那儿等着别人帮。由于现有贫困地区大多都处于交通闭塞的山区,地理位置的闭塞也造成了他们思想观念的落后,眼界不开阔,见识较少,使他们大多有着不敢想、不敢做的性格特征。扶贫要扶志,通过派驻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开动脑筋、转变思想观念、产生脱贫致富的欲望和信心十分重要。有了摆脱贫困的思想,没有摆脱贫困的能力还是不行。因此,要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好当地的教育,农业技能培训以及电商培训等。扶贫必扶智,贫困个体接受良好的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的重要基础。贫困地区纵使落后,但绝非一无是处,特别的地理环境往往蕴藏着特色的资源。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好特色农业是当地自主“造血”的一条有效途径。技术代表着生产力,发展好特色农业必然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因此,要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造血”能力,对他们进行农业技能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市场经济中的产业离不开市场,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交换之后才能变成农民的收益。之前有农业产品找不到销路的事例,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电商恰恰能解决这一难题。电商能缩短农户与市场的距离,农业的发展一定要加电商,对农民进行电商相关知识的培训,有利于农民把特色农产品优势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优势并最终使农业、农村、农民获得持续的内生发展能力。

最后,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是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路程的坚实保障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之一就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全民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全民脱贫攻坚的任务,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合力来完成。目前,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已成为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共识。我国党政机关、单位定点,东西部对口扶贫由来已久,下一步就是要健全、完善这样的扶贫机制并进一步调动非公有经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健全完善对口扶贫机制就是要深化、细化、实化、具体化对口的单位、任务、措施、实效,提高针对性、有效性。非公有经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是社会扶贫的重要力量,要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政府要先提高扶贫的透明度,增强公信力,打消他们的不信任顾虑,使他们对我国的扶贫事业产生信心;再者政府要为其搭建平台,使他们能方便、有效的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总之,扶贫需要大家共同的参与,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13亿人的力量将是无穷大的,会是我国扶贫攻坚战胜利的坚实保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1 12:06,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