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园丁与玫瑰|查看: 15072|回复: 41
[书画

范曾回校谈南开精神

 [复制链接2熊猫
#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画范曾回校谈南开精神

 [复制链接]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范曾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1984年,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建立;1986年,捐建并主持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08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2011年,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a,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园丁与玫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园丁与玫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别总说“百年屈辱”了 廖老先生的饮酒与书法
#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4-11-2 00:02:42|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范曾以诗言志学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源自:光明网亿博
原文标题:范曾诗言志发自肺腑、正当其时

  21日,文化名人范曾在主持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研讨会”时,号召与会者限韵作诗为贺。一石激起千层浪,范曾兴致所及之举被若干“职业拍砖者”解读为了“谄媚”“投机”。一番扭曲抹黑,全然将文艺界对此次座谈会的欣喜之情变了味。
  当“职业拍砖者”忙着四处搜集“黑材料”,恶意攻击那些敢于在舆论场尤其是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的人之前,他们需要好好恶补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把文化大家的雅致之举与庸俗的谄媚混为一谈。此次范曾与诸位学者接力作诗、直抒胸臆地庆祝文艺座谈会,古已有之,名叫“曲水流觞”。
  古代有王羲之感念群贤毕至,一气呵成千古名篇《兰亭序》;张择端感慨太平盛世,绘制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作为亲历此次文艺座谈,大受鼓舞的大家,范曾作诗庆贺实属再正常不过的情感表达。
  范曾用中华文化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当前文艺事业发展前景的信心与期待,一方面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一贯重视,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鼓舞广大文艺工作者再接再厉,将此次座谈会的精神贯彻于行的积极作用。或者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亦或者是某些人阴暗心理的惯性使然,互联网上有了些对范曾的攻击、污蔑之声。这些声音虽然不算大,但相当刺耳,如果不及时加以辩驳,不排除有混淆视听、模糊黑白的可能。
  正所谓“世有雷同之誉而未必贤也,俗有欢哗之毁而未必恶也”。范曾复杂而漫长的人生经历,有起有伏也不乏争议,正因如此便引得好事者借题发挥,诋毁其作诗言志的真实动机。然而,从历史的长镜头看,只有将范曾个人经历的复杂起伏和其近年来的言行体会摆在一起,才更能够看清楚、想明白当前文艺界积极气象和美好愿景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意义。
  范曾幼年亲历了中国文化濒临灭顶之灾的战争年代,成长于新中国文艺除旧布新、开创新局的激情岁月。在文艺遭难的动乱时期,范曾曾因言获罪被打为“右派”饱受批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曾泼墨钟馗,以喻正气伸张;更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国内文化发展。客观地说,纵观范曾一生,确实有俯拾即是的成绩,也不乏难辨真假的争议。但是,正如每一条河流都不乏波折、每一座高山都不缺低谷,关于范曾个人争议的存在,不仅说明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更说明其今天的认识难能可贵、值得深究。
  可以说,正是有着76年来对中国社会发展跌宕起伏的亲身经历,范曾才愈加感念当前文艺发展的弥足珍贵和来之不易;正是有着“否定之否定”,不断去伪存真、“吹尽黄沙始见金”的认识历程,范曾对文艺座谈会的鼓呼和庆贺才不能小觑、不容扭曲。可以说,“早觉神州辞厄运,欣迎大塊著文章”的这首七律诗是范曾基于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发自肺腑的感人诗作。那些还在对此情此诗横加指责、妄加揣测的人实际上是因对历史的无知和对时代的钝感。
  “测浅者不可以图深,见小者不可以虑大”。一些人一看到为时代鼓呼满怀正能量的人就联想到“谄媚”“上位”;一听到人们对国家对人民朴实真挚的心声就污蔑为“无知”“幼稚”。然而,徒有批评指责乃至污蔑扭曲,没有振奋人心扫除精神雾霾的鼓呼,何谈未来和希望?没有信心没有浩然正气,只有一味地诘难打击,何谈发展和进步?
  范曾今日以诗言志的举动,已经不完全代表他自己的体悟,更体现了一个经历中国半个多世纪沧桑变化的老人活生生发自肺腑的认识与感悟。范曾的心路历程值得每一个国人尤其是文艺工作者研究学习。从此次文艺座谈会抑浊扬清、指明方向的时代背景看,范曾诗言志发自肺腑,也着实正当其时。我们也相信,在范曾作诗言志的鼓舞下,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也会和他一道“妙笔丹青轮斫手,挥鞭电掣向康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17:13, Processed in 2.340004 second(s), 1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