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657|回复: 7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其他我们有没有死亡的权利?日本两医生协助患者自杀被捕

 [复制链接]
  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
  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因其对自杀原因的解释和分类信受学者的重视。涂尔干认为,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由于社会的动乱和衰退造成了社会、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对个体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因而就削弱了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导致自杀率明显增高。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飄忽無罪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飄忽無罪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飄忽無罪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飄忽無罪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飄忽無罪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飄忽無罪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送出一本书,打开一扇窗 一个自称是大学生的女人发了个自白帖子,现[转帖]如下供大家讨论。
7#
 没熟的冬瓜 发表于: 2020-8-4 08:03:5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我们有没有死亡的权利?日本两医生协助患者自杀被捕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我们有没有死亡的权利?日本两医生协助患者自杀被捕,“死亡医疗化”是否可行?》

  原创 饺子姐 饺子姐的健康八卦 来自专辑医学·心理-奇闻历史观察室

  “我们被迫降生,却不能轻易去死。”
  人生这么长,总有那么几个瞬间,我们会觉得活着就是来受罪的,真想一了百了,巴不得下一秒就自挂东南枝。
  但还有一种人,也许是长期遭受病痛折磨,也许是忍受不了精神摧残,自杀的念头不是短暂出现一下,而是每时每刻都在他们脑海中萌芽。

  不过,许多人打消自杀的念头,是因为死的过程太痛苦,且死相太难看。跳楼、服毒、上吊、割腕……常见的几个自杀方法中,没有一个是“无痛”的,即便是电视剧里看上去一点都不痛苦的“烧炭自尽”,后来也被证明是忽悠人的,不信可以看饺饺以前写的这篇文章:
  医学揭秘自杀真相:“烧炭自杀”没有痛苦?别天真了,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
  所以,那些生不如死的人,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有机会安乐死。

安乐死常用药物
  在荷兰、瑞士、比利时等安乐死合法国家,最常用的安乐死药物就是巴比妥类药物。
  当然,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巴比妥类药物本身其实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低剂量的巴比妥类药物能够治疗焦虑症、短期失眠,还可用于手术麻醉。

  但是,巴比妥类药物的安全剂量与致死剂量差异很小,一旦过量就具有致命性,会导致大脑活性降低,呼吸系统停止工作,死亡过程快速无痛。在动物实验中,医生也通过注射巴比妥类药物的方法对实验动物实施安乐死。
  不过,打算安乐死的人都希望有医生等专业人士来帮自己一把,一是因为他们自己很难把这种药搞到手,二是因为就算搞到手了也不知道该怎么用。
  于是,在日本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医生协助患者自杀事件
  2019年11月底,在日本京都,一名叫林优里的女性渐冻症患者病情突然恶化,送医后救治无效身亡。不过,医生在林优里体内发现非正常服用的镇静剂成分。

渐冻症病发前的林优里  000414erv6hbojjj67rl6q.jpg  保存到相册
  死者林优里51岁,已患渐冻症10年,近年来病情恶化,令她生不如死。她曾多次在网上发贴“高额求死”,希望有人能帮她结束这“屈辱且惨淡”的人生,不惜花大价钱请人帮她安乐死。
  很快,林优里联系到了大久保愉一和山本直树两位医生,分别向这两人支付130万日元(折合8万多人民币)的报酬。去年11月30日下午,两位医生来到林优里家中,满足了她活着的唯一一个愿望──死。
  2020年7月23日,大久保和山本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日本检方逮捕,在日本引起对药物辅助安乐死的关注和讨论。


人能否选择无痛苦死法?
  “渐冻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已故物理学家霍金患的就是渐冻症。
  渐冻症的学名是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神经元受损后,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渐冻症患者即使到了病程晚期,依然可以保持正常的思维、记忆、人格和智力,但由于肌肉萎缩,慢慢会难以发音和吞咽,甚至无法呼吸,最终呼吸衰竭而死。
  清醒地看着自己全身萎缩而死──这个过程,说是“生不如死”一点都不为过。

  说到“生不如死”,渐冻症也许离我们太远,我们可以想想《我不是药神》中的白血病患者吕受益,30多岁的大男人也顶不住清创之痛嚎啕大哭,那种绝望与无助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理解的。即使他曾下定决心为了襁褓中的小儿子活下去,最终还是选择了上吊自杀。
  看电影的时候饺饺就在想,放弃生命固然让人心痛,但如果可能的话,真希望他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死去。


安乐死vs故意杀人
  饺饺小时候看《小鱼儿与花无缺》,最喜欢里面的苏樱小姐姐,聪明温柔又痴情。可惜苏樱的死法简直太惨,实在让人意难平:
  为了救小鱼儿,苏樱不小心被有剧毒的午夜魔兰咬伤,四肢躯干、五脏六腑逐渐溃烂,后来实在受不了肉身被腐蚀之痛,只好让小鱼儿一刀给自己一个了断,最后在爱人怀中化为一滩脓血。

  癌症晚期全身剧痛的人,想必也是这种感觉吧?即使放弃治疗,慢慢等死的过程也太痛苦,以一种体面的死法告别世界反而是一种解脱。目前,安乐死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主动安乐死,指的是在已经无法挽救病人生命的情况下,医务人员或其他人采取措施主动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病人死亡的过程。
  第二种是被动安乐死,是指对需要依赖生命维持技术生存的病人不给予或撤除生命支持,任其死亡,又称听任死亡。
  第三种是强制安乐死,现在已经几乎见不到了,主要指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做的人体实验,许多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乐死。
  第四种是根据深受病痛困扰的患者本人要求进行的“药物辅助安乐死”。自2002年荷兰认可“药物辅助自杀”以来,这一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
  前面提到的“日本医生协助自杀”事件,最接近第四种安乐死。病人自愿安乐死虽然得到许多人的赞同,但目前在大多数国家,协助安乐死属于刑事犯罪,大多以“故意杀人罪”论处,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在伦理上也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死亡医疗化”的可行性
  2018年,一名医生因为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安乐死而被检方起诉。患者虽然签署了安乐死同意书,但在安乐死过程中突然开始挣扎,医生却按照原计划实施了安乐死。
  后来,安乐死在荷兰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争议,一名妇女因为严重耳鸣和酗酒问题就被准予执行安乐死。再后来,很多人只是出于逃避想死,即使没什么严重的身体问题,也会刻意夸大病情,去申请安乐死一下。

  随着“药物辅助安乐死”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荷兰政府也渐渐受到诟病:这项法律出台得是否太仓促?是否有些欠考虑?
  许多人觉得禁止药物辅助安乐死可能对病人太残忍,但是,同情是一回事,合法化又是另一回事。“死亡医疗化”必须要尽可能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还要防止犯罪分子钻空子,绝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的事。
  所以,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家属,目前能做的就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尊重病人的临终意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尽可能给他们最后的体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奶茶好喝 发表于: 2020-7-21 10:54:00|只看该作者

三浦春马自杀背后:名人自杀事件中,社交媒体扮演着何种角色?

源自:新京报网
原文标题:三浦春马自杀背后:名人自杀事件中,社交媒体扮演着何种角色?
⊙作者:胡雅雯 编辑:走走 罗东 校对:陈荻雁

  7月18日,日本著名演员三浦春马在家中的衣柜里被发现疑似自缢身亡。7月20日,日本警方公布了三浦春马的尸检结果,表示没有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目前的线索都倾向于三浦为自杀离世。
  “我曾经很幸福过”是三浦春马在大热电影《恋空》里的台词。7岁出道的他,2007年凭借与新垣结衣共同主演的电影《恋空》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新人。这部当年最红的影片,在收获了三十亿日元票房的同时,也令三浦春马人气暴涨,一跃成为最受瞩目的少年新星。此后,三浦与上野树里、水原希子、长泽雅美等日本当红影星合作,虽然尚未在影坛建立起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也被普遍认为星途一片大好。

  三浦春马(Miura Haruma,1990年4月5日~2020年7月18日),出生于日本茨城县土浦市,日本男演员。代表作品包括《那年夏天的第一次》《14岁的妈妈》《恋空》等。7月20日,日本警方公布了三浦春马的尸检结果,表示没有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目前的线索倾向于三浦为自杀离世。
  据媒体报道,三浦在自杀的家中留有遗书,但详细内容并未被公开。不过,一封三浦二十岁时写给十年后自己的信,却在网络广为流传,信中三浦开头便问未来的自己:“有在过着幸福的日子吗?”他期许自己在三十岁时依然可以是强大的人,“把珍贵的东西紧紧抱在怀里。”
  然而,作为演员不得不置身于各种媒介场域里的三浦,显然并没有如愿过上幸福的日子。事实上,近年艺人自杀的新闻并不少。2016年,乔任梁因抑郁症在家中去世;2017年,金钟铉以烧炭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2019年,韩国艺人崔雪莉上吊自杀,韩国歌手具荷拉在家中自杀身亡……无论是疑似网络暴力致死,还是自杀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媒介也在公众人物自杀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角色。
  而在本文作者看来,诸多的讨论与猜测之中,最缺少的正是对自杀悲剧中媒介所扮演角色的反思。当悼念、纪念的浪漫叙事通过媒介刺激和挑动着受众的情感,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也止步于此。震惊、惋惜、伤感过后,文化传统、艺人体制、情绪处理,当然还包括媒介角色等境况如果仍然毫无变化,那么一个悲剧的发生可能仅仅只是无数悲剧的复制。

明星还能在社交媒介上表达真实情绪吗?
  对于明星自杀,许多观众、粉丝首先感到的是“震惊到无法表达”“不能接受”“太突然了”,就三浦春马的离世,最多的叙述也是:他明明几天前还在社交网站发文宣传新剧。翻看三浦最近的微博:宣传新剧、为高考学子打气、唱歌给粉丝听……一系列举动都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并且在许多时候依旧展现着他那阳光甜美的笑容。这的确令大众难以从社交网站上察觉他的内在情绪。因此,众多粉丝在其社交网站留言:“希望这不是真的”“快点出来辟谣”等等。而他的死讯,也是由于无故缺席了原本已经安排好的工作,才被“找上门”的工作人员发现。
  众所周知,演员这一职业本身,就是要将自己的个人形象通过各种媒介不断暴露在大众眼前。同样,与普通大众使用社交网站不同,明星等公众人物开通、经营社交网站这一方式也是其工作和商业运营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为了达到营造人设、宣传作品等目的。再这一目的之下,明星本人的生活、想法等一举一动都有着明确的吸引消费的目的,必然应和着市场与消费社会的需求。当人设作为商品用以获取收益,积极、美好、健康的一面不可避免地成为畅销的特质,将此类特质呈现在不同的媒体上,便能收买更多消费者的心;反之,不开心、忧郁、感伤等则被认为是负面情绪和形象,自然要通过压抑、无视被小心翼翼地收好。毕竟,“人有时候是很软弱的,但我们都希望见到坚强的人。”

《倦怠社会》,[德] 韩炳哲著,王一力译,见识城邦|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6月  cb23-iwpcxks9041341.jpg  保存到相册
  纵然韩炳哲的《倦怠社会》已经超出哲学阅读的范围,成为一本畅销书,告诫着人们二十一世纪的病理样貌已经被神经元所引起的疾病──忧郁症、身心俱疲症候群等──所主导,提醒着我们福柯的规训社会已经被功绩社会所取代,但许多人依然执着地相信着无远弗届的更完美的“可能”。这令人们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更努力”“要更强大”“要更好”的要求,以为只要保持此种追求,就可以做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取得想要的成就。只是,当这种自我要求遇上三浦、雪莉等所谓追求完美的努力型艺人,再加上社会对积极情绪的提倡和肯定,效果更加适得其反了。
  情绪与行为专家苏珊·大卫认为,负面情绪的价值也应当被关注。在TED演讲中,她曾提到自己十五岁时一边忍受父亲离世的悲痛,一边以看似平静的情绪、一如往常的笑容面对校园生活的经历。即便她被问到“最近过得怎么样”时,也依然会“积极地”回应说“我很好”。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她相信,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鼓吹“无情文化”的社会,即便自己已经堕入深渊或感到孤立,也不会有人愿意来了解别人的内心痛苦。在这种规训下,大众也开始习惯在技术、政治和经济愈发复杂的境况中,学着强化并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在对七万人的调查研究中,她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在面对负面情绪时主动推开这种感觉,不仅对自己如此,对家人、孩子等身边的人也是如此。这形成了一种“道德正确”,即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忽视负面情绪作为一种讯息、一种数据的对生命个体自身的价值。
  但实际上,被忽略、被压抑的东西往往会通过潜意识影响着主体,僵化的情绪反应不仅起不到作用,也不可持续。由此,她呼吁大众体认情绪所带来的多样化讯息,从而培养情绪敏捷(emotional agility)──以好奇心、同情心,特别是勇于采取与价值相连的方法步骤和情绪共存,而不是否定、忽视负面情绪。

电影《恋空》剧照  007a-iwpcxks9041864.jpg  保存到相册
  能够令苏珊面对悲痛,最终将情绪作为毕生研究对象的转折,是她当时的英语老师敏锐地察觉了她的负面情绪并让她写下感受,这一契机被她视为人生的革命性时刻。这让人不禁想起日剧《伦太郎》中,堺雅人所饰的心理医生巧遇轻生者时,说出的那句:“不要再努力了。”
  需要通过媒体获取曝光率、树立形象等职业特征,使得许多公众人物直到自杀离世,才被发现情绪出了问题。而当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站将越来越多的人带入公共空间,希望变得受欢迎早已不再是明星们才有的心理状态。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负面情绪如何得以被察觉又如何与之共处?我们能否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情绪,并为他人创造一个“革命性的时刻”?这也成为更多普通人需要面对的难题。

网络暴力或助长了自杀倾向?
  社交网站等媒介不仅给了艺人树立形象的平台,也为网络暴力提供了最大空间。近年,明星自杀成为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并呈现出低龄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年轻艺人以自杀结束自己在这一光鲜职业背后承受的痛苦。三十岁的三浦春马令人扼腕叹息,也在于他拥有着最好的年华;别忘了,去年以同样方式结束生命的韩国歌手、演员雪莉(Sulli)离世时也只有二十五岁,可以说正值“尚好的青春”。除了年轻和相同的辞世方式,网络暴力也成为产生于虚拟空间,却对实体生命有着巨大现实影响的因素之一。

  崔雪莉,1994年出生于韩国釜山,于2005年加入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成为旗下练习生,2009年9月5日以演唱组合f(x)成员身份正式出道,并主演偶像爱情剧《致美丽的你》、电影《时尚王》《真实》等。
  在目前找到的笔记中,三浦潦草地留下了“好想死”的字迹,关于事件的更多细节也待进一步确认。然而,同一经济公司的友人贺来贤人在社交网站的发文,成为目前解释三浦死因的线索之一。贺来将矛头指向SNS上的负面讯息,暗指三浦的死同样是受到网络霸凌的结果。他认为,三浦是因为发表了对东出昌大婚外恋的评论而遭到了网民围攻。此外,也有报道指,疫情期间本应自我约束的三浦还出演了舞台剧,遂遭网民批评。
  明星因社交网站上的公众言论导致私生活被入侵,最终不堪压力的话题并不新鲜。这些冒犯言论由于大多涉及对他人信念、态度、情感的批评,或内容涉及性、政治、宗教等议题,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肉体伤害”(physical harm)但往往是“精神伤害”。哲学对于言论自由的论争中,“歧视言论”“仇恨言论”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尽管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在《论自由》(On Liberty)中提出了著名的“伤害原则”(the harm principle)认为“伤害他人”是限制个人自由的唯一合理理由,也就是说言论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可以作为限制的准则。范伯格(Joel Feinberg)也以“冒犯原则”(the offense principle)指出:“冒犯”他人之言论应受限制。但他同时也对这种限制做了更详细的规定:仅当该言论“冒犯”了所有人,而且该言论为“受冒犯之他人”无法合理避免者。
  然而,一方面,“冒犯”带有一定主观性;另一方面,严格来说,没有任何言论可以同时“冒犯”所有人。因此“冒犯原则”在实际应用上有着许多困难。可见,网络上的言论暴力在“言论自由”这一框架下,一时间也不可能消失。在此,也有人引用科学家杰克·帕森斯(Jack Parsons)的话──权利自由(freedom)是一把双刃剑,希望大众同时关注责任(responsibility)尽管网络暴力可能并未是三浦自杀的唯一原因,但若果说这些信息对于“心很纤细”、“很少向别人倾诉”的他毫无影响,想必也不太可能。在近年的明星自杀事件中,网络媒介本身成为了裹挟着“否定”“负面”甚至“恶意”的讯息,使当事者最终情绪崩溃。当然,也有霸气如张雨绮这样的小姐姐表示被网友吐槽了,公众人物也可以回击,也可以吐槽网友,但这并非是对每一个艺人都容易的事情。

网络悼念与“维特效应”
  每每有明星自杀的消息被爆出,各个媒体平台无不第一时间持续跟进。除了新闻报道之外,对其事业的回顾、人格品质的品评成了最为煽情、触动也最为吸引眼球的热点。这次三浦春马的离世也不例外,有媒体将三浦的逝世称作一代人青春的散场;套用他在《恋空》中的台词,说他如今也“变成了天空”;曝光他二十岁写给未来自己的书信,让自杀事件呈现出更加令人唏嘘的对比;“爱笑的人不一定快乐”,各路友人评价三浦真诚、努力又脆弱、敏感的个人化叙述也在互联网上感动着一个又一个读者……然而,在一系列浪漫化自杀的叙事之后呢?每一次惋惜,是否又会成为一段遗忘甚至下一个悲剧的开始?

电影《恋空》剧照  206f-iwpcxks9041895.jpg  保存到相册
  现代媒介的形成与发展,无疑改变了人类的时间、空间观念,令世界各地的讯息得以在受众眼前不断涌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坏消息就是好新闻”的媒介道德状态。在信息全球化和此种观念作用下,暴力、冲突、死亡等事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闻,甚至形成了“消费死亡”的文化──对于一些公众人物来说,死亡引发的热议成了其一生最为高光的时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戴维·菲利普斯在研究媒介与自杀的关系时,首次提出了“维特效应”。所谓“维特效应”,来源于歌德著名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指的是这本小说风靡全球时,对其痴迷的全球读者纷纷效仿主人公维特而自杀的风气。在戴维的研究语境中,“维特效应”用来指涉受传媒影响而模仿自杀的行为。当时戴维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报纸,通过研究1947年至1988年间英美两国的自杀率,他发现当报纸发表自杀新闻后,自杀率会上升这一现象。
  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细节描写和简单化归因,为了令读者们“感同身受”,媒体常常对自杀地点、方式、氛围等详细描写,却忽略了自杀者长期、复杂的心理成因,例如简单的归因为压力大、有抑郁症等;其次是娱乐化、渲染化的叙事,因为这样的描写往往能够带来更多的流量效益,造成更大的影响,更容易达到“坏消息即是好新闻”的效果。此外,一句“天堂没有暴力/伤害/痛苦……”的总结,看似悲天悯人,表达愿逝者安息的美好祝愿,却可能无意中给原本正饱受情绪困扰的潜在读者一种“自杀可以解脱”的讯号。
  以上种种发现,在互联网媒介高度发达的今时今日似乎更有意义。以三浦的自杀来说,作为娱乐圈中人,三浦应该不太可能对此前其他明星自杀的消息闻所未闻。那么,此类悲剧性新闻会否潜移默化地引发了一种“维特效应”?在此,我们当然不是说三浦的自杀是一种对此前明星自杀的“盲目效仿”,他必定有自己难以承受的苦痛与绝望,但是此类讯息的影响,会不会造成他在绝望中放弃其他做法──例如向周围人或专业机构求助,而别无选择的影响因素?自杀真的只能是他绝望之中,唯一的选择吗?事实上,这才是令人痛心和惋惜的;而这样的提问更不仅仅只针对三浦的离世。
  公众人物对媒介依赖的职业特性,加之更高的网络暴力风险与“倦怠社会”现实,令一些艺人在歇斯底里地追求积极完美的同时发动了自己对自己的“攻击”。越来越多对此类事件的报道,也可能加剧着他们内心的绝望和无助,从而寻求以此解脱。而当悼念、纪念的浪漫叙事通过媒介刺激和挑动着受众的情感,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也止步于此。震惊、惋惜、伤感过后,文化传统、艺人体制、情绪处理,当然还包括媒介角色等境况如果仍然毫无变化,那么一个悲剧的发生可能仅仅只是无数悲剧的复制。
  或许唯有当更多人反思这种悲剧并产生变革力量时,我们在缅怀逝者时,才好说一句“他曾经幸福过”,或至少让更多备受困扰的人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和可能。

〓 相关链接
5# 华蓥山
 淡淡味道 发表于: 2020-7-11 01:54:00|只看该作者

警方确认首尔市长身亡遗体“没有凶杀的典型痕迹”

源自:新闻晨报
原文标题:警方确认首尔市长身亡遗体“没有凶杀的典型痕迹”

6月3日,朴元淳在韩国首尔出席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峰会。/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  2583-iwasyek1081343.jpg  保存到相册

  韩国警方10日确认,首尔市长朴元淳当天零时许被发现在首尔市北岳山一带身亡。
  韩联社援引警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朴元淳遗体“没有凶杀的典型痕迹”。就是否尸检,警方将询问朴元淳家属意见。
  朴元淳的女儿9日17时17分报警,称父亲四五个小时前留下类似遗言的信息出门,而后失去联系。
  监控视频显示,朴元淳9日10时44分左右离开位于首尔市钟路区嘉会洞的市长官邸,10时53分乘坐出租车抵达位于城北区的卧龙公园。
  警方和消防部门投入大约770人、无人驾驶飞机和警犬搜寻,接案7小时后发现朴元淳在北岳山肃靖门附近身亡。
  现场还发现一个包、一个水瓶、一部手机、一张朴元淳的名片和书写用具。
  朴元淳遗体后被送入首尔大学医院,一些支持者在医院外等候。
  首尔市政府10日说,将为朴元淳举行市长葬礼。首尔行政事务副市长徐正协(音译)将暂代市长之职,直至明年4月补选选出新市长。
  朴元淳现年64岁,2011年首次当选首尔市长,去年赢得第三届任期。
  韩联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朴元淳的一名前秘书举报他性骚扰。这名秘书8日前往警局提交举报书,称朴元淳多次对其“肢体接触”并用聊天工具发送“不当”信息。
  警方没有确认与这桩案件相关的信息。按照韩国法律,案件随当事人死亡自动终止。
  朴元淳隶属执政党共同民主党。2017年总统选举期间,朴元淳一度被视为潜在总统竞选人。不过,他当时所获支持率较低,最终放弃参选。按美联社的说法,朴元淳现在被视为2022年总统选举的热门竞选人。

〓 相关链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雅鲁藏布江 发表于: 2019-5-11 07:10:19|只看该作者

日媒:日本自杀率排全球第14 第一是这个欧洲国家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日媒:日本自杀率并非全球最高 在发达国家中也不突出

  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日媒称,日本给外界以“自杀率为世界最高”的印象,但这其实是错误信息,日本的自杀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5日报道,在互联网上,很多观点指出“日本社会是管理型社会,人们受到压抑,与其他国家相比,自杀明显更多”。实际情况如何呢?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日本的自杀率(每10万人的自杀人数)在2016年为18.5,排在世界第14位。第1位是立陶宛,达到31.9,第2位是俄罗斯的31,而韩国以26.9排在第4位。在欧美国家中,法国为17.7,美国为15.3,日本在发达国家之中并非特别突出。
  报道称,日本政府发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当年日本的自杀率已降至16.3。
  报道还称,日本的自杀人数在2000年至2010年前后较多,自杀率徘徊在25左右。那是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日本经济陷入最糟糕状态的时期。很多人失去工作,由于绝望感而选择自杀道路的悲剧不断发生。当时每年有约3万人自杀。但在进入2010年代后,日本经济维持缓慢复苏,据称因经济困难而自杀的人出现减少。现在日本每年的自杀人数约为2万人。
  报道指出,尽管自杀者正在减少,但在日本的互联网上,仍充斥着“政府为宣传在自杀人数的统计数据上造假”等怀疑自杀减少的声音。理由是“死因不明的死者在增加,警察是将自杀者归入死因不明,因此自杀人数看起来减少”。
  报道还指出,在日本,在发现他杀、自杀和事故死亡等死因无法立即查明的尸体之际,以死因不明这一分类来处理。死因不明者逐年增加,每年超过2万人,其中很多是自杀者。但死因不明者并不是全部都是自杀者,得出自杀正在增加这一结论缺乏科学根据。
  报道认为,日本自杀者增加的虚假信息蔓延,可以说体现出日本网民对现实社会带有不满。也可以说是在批评日本政府的防止自杀对策不够充分。更大的问题是这种虚假信息很容易地传到其他国家,在互联网上散布的程度更甚于日本。

〓 相关链接
3# 峨眉山
 haosijia 发表于: 2018-6-8 13:04:00|只看该作者

美国自杀率20年上升25% 自杀已成美十大死因之一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美国自杀率20年上升25% 自杀已成美十大死因之一
⊙实习记者:张飞扬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8日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7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自杀率近20年上升了25%。自杀已成美国当前十大死因之一。
  报告显示,从1999年至2016年,美国自杀率在近20年内增长了25%。美国国家暴力死亡报告系统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约有4.5万人死于自杀。
  据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副主任舒查特表示,自杀已成为美国一项公共卫生问题。她指出:“数据显示,自杀是美国当前十大死因之一,且该比例在不断升高,问题越来越严重。”
  据报道,研究报告同时还指出,在2015年,54%的自杀者未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对此结果,研究报告负责人斯通表示:“研究发现,自杀受诸多因素影响,不是一个单纯的心理健康问题,这需要引起公众足够重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三三 发表于: 2004-3-12 22:18:35|只看该作者
晕。什么的东东哦。思路有点跳跃。不过这也是种风格
1# 贡嘎山
 楼主|飄忽無罪 发表于: 2004-3-12 21:36:34|只看该作者

写的自杀,拿去参赛的作文,大家帮我看看哪里不好吧!谢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在家爬网时好友发来一个mp3格式网址,点开,开始下载音乐。很慢,有点不耐烦了。突然,一击钢琴声传来,我不由一怔,停止一切动作──钢琴独奏继续,一阵、一阵,轻柔的、酷烈的音符从音响里蹦出锤在我的心口!我不由闭上眼睛──感到无可抑止的……随着钢琴曲的渐进,舒缓的、激烈的传来,灵魂受到了极为强烈的刺激……
  几分钟后,我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下来,却不想关掉它……如同古老神话所描述:潘多拉盒子打开,无数妖魔和灾难便被释放到人间……很悲,很悲……真的不是普通的悲哀,无法想象弹奏的人是怎样心情。正当我揉住头发无法坚持时,它,结束了。
  一连三天,胸口仿佛还在隐痛,软弱的思想,原来经不起那几个音符的跳跃。我陷入一种极端的忧伤。
  平静了好久后,我找寻到了这首钢琴曲。
  这首歌被称为“魔鬼的邀请书”的歌叫《黑色星期天》,五十多年前要了至少一百人的命,由匈牙利钢琴手Rezso Seress在其爱情破裂后写下,名为《忧郁的星期天》(Szomorú vasárnap),英文译名是《Gloomy Sunday》,诞生于1932年的法国,十三年后被销毁。因为听过这首歌的自杀者留下遗书都说自杀是因为无法忍受它无比忧伤的旋律,至今还是全世界禁止传播的乐曲。
  原来,那个下午,离我最近的,便是自杀。
  多年来,我潜心学习素描和国画,得到成功后放弃,改玩音乐,组乐队,弹贝斯;过后,痴迷网络四年,作写手写写矫情的文字,在网络电台做NJ,近来,开始做Flash。
  看似丰富,其实只是厌倦一切平庸,自己梦想出奇伟大而渺小──只求一直快乐的做不讨厌的事。同样,人活着,也会厌倦的,因为平庸。
  记得极小时看《华西都市报》,至今我对特别报道上讲的一对男女青年楼跳徇情那段描写印象也很深刻。披上婚纱的新娘和新郎牵着手走向七楼顶楼,唱着《天仙配》,站在楼顶许下来世再会的誓言,然后……
  记得报道上形容他们象两只急速下降的蝴蝶。这个比喻使我至今从高楼向下眺望时,都在幻想,如果自己跳下去,会象什么呢?
  我考虑过自杀。
  无稀奇。有人统计,中国每年自杀人数高达25万人,200万人在考虑自杀。许多人自杀是突然间作出的决定,60%的人从第一次出现自杀念头到采取行动只不过是两小时之内的事情,而37%的人在5分钟之内就试图自杀。自杀成功率也比其它国家高得多。
  专家断定,自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异常,自杀前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抑郁、思维迟钝、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缺乏注意力、失眠等。自杀者多数患有精神疾病,尤以抑郁症常见。
  其实减轻压力和缓解压力的方法谁都知道,可是他们不想做。
  在我们逝去的2003年,伊拉克战火中每天都有无辜的生命告别这个世界,那是脆弱的生命无法阻止战争的血与火。孟加拉国的渡轮沉于滔滔河水中,那是自然灾害带来的意外事故。而这一年依然源源不断有人自杀,则是他们对自己的压抑的生命做的了断,与宿命、意外、玩笑、诗意无关。自杀者的心理疾患,就像一枚定时炸弹,时刻准备爆炸。
  总有人说: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活着吗?
  没经历过,就没立场这样说话。人可以争取生存的权利,同样也可自由选择结束自己生命,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自杀不过是生命个体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个人行为。自杀者也知道自己在逃避生活,然而当他们爬向高高楼顶,拿出农药枪支时,你能质疑他们的勇气吗?
  人都有一死,但活着的时候却对死后的世界充满想象,西方相信恶人一定下地狱,善者上天堂;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在《西游记》中就有阎王殿生死薄的幻想,白蛇传里白娘子硬是把许仙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也是小时候,就听过人的生死是种轮回,来生可以从新投胎做人。当然,是不会有死去的人来到凡间为好奇的我们描述那个世界的。
  生与死这种永恒话题是道不尽的,人世间不会只有美丽童话,人可以期待、选择,也应承担选择的痛楚。生无惧色,死亦坦然。
  想起海地有哲人说:一个人的死,大抵太幸福或太不幸福。
  我挺喜欢,为自杀者找了这样的理由,多么好。
  梵高被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生活中的贫穷逼向末路,阴霾的天空下他将枪口对准了自己;老舍为维护自己作品的不受侵害,默默走进了太平湖;一生追求完美的二十世纪天皇巨星张国荣不堪忍受抑郁症的折磨从高楼跳下;曾写过“与其死去,不如活着”的海子,八十年代浪漫主义诗歌终结者……还有屈原、顾城、三毛、海明威、柯特科本……
  他们用死亡,坚持了自己的人生原则,平息了生命的平庸,写下了生命的华丽。他们有真正的才华与勇气。鲁迅说过,自杀也是一种反抗。
  可是我会想太多,当我从七楼跳下前,是否应该注意一下下面的环境呢?如果撞坏了别人的雨篷栏杆什么的会不会让受了损失的物业公司口水鞭尸?如果不幸下面刚好停着一辆车会不会腿栽到车上身子搭下去以一种及其扭曲的姿势遭受嘲笑?如果落地,前0.1秒我又要不要变换一个酷一点的姿势并且尽量不毁容以便火葬前化妆师傅帮我弄得帅点?
  总之刻意丑化或者美化自杀都是徒劳。应该选择干净利落的方的方法,决不能拖泥带水自杀未遂。不能学国外找支枪,但据说服用安眠药四十粒就行。死之前约好朋友明天来,不能等到身体发臭寄生了细菌才被发现,留好遗书,尸体送火葬厂恐怖了,直接入土就OK,不要棺材不立墓碑,不占空间,亲近自然,还能肥田。我能牵连他人麻烦社会,大家都各自忙着上学上班回家做爱,还没来得及做贡献也就体谅体谅还活着的人。
  可笑的是多年前我拖着鼻涕在房间搜寻可以利用的工具,剪刀太钝,菜刀太恐怖,忽然看见文具盒里一片很小的刀片,割了张纸还行,心想就用它。
  阳光太亮,我试图回忆童年又觉得童年很快乐,爱情虽然失落又还剩友情,。我象一个糟糕的演员在拼命酝酿感情,几分钟后心情原地不动。我又试着幻想朋友们看见我尸体围着我哭的样子,心情刚有点灰色,突然想起武侠剧里那些侠客迅猛的出手,刀剑下去,一道寒光,血滴如同烟花优美地飞溅……这一下我又差点笑出来,决定快刀斩乱麻。
  我聚精会神的、下去一刀,浅浅的痛痒,刀是锋利但我没用力。一条浅浅的红印浮现在我年轻弹性的皮肤,我犹豫了,觉得这下自杀未遂更痛苦,咬紧牙关……刀刃硬扣在手腕上,一阵痛意传来,我慢慢的隔开──我的肌肤坚韧的抵抗着刀片,我一直看着刀片利落划开,半秒后,猩红的血从缝中挤出,一丝痛感顺着撕裂的皮肤游向手掌。我笑了,用手指一抹,新的血又缓缓流出,我就等了半天,皮肤有点麻,我却没有头晕什么的。几分钟后血就凝住了,切开了皮,却不及肉,断不了动脉。
  后来想来我不是一个拿命威胁别人的白痴,不是可以拿命一赌的英雄好汉,不是弱智的说着“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阳光下我泪流满面”的伪小资,更不是能流芳百世的旷世奇才,我什么都不是。
  那下午神智依然清醒。左腕上两三道零乱的红色印记冷冷看着我。我又坐着干流几滴泪,搁在一边的刀片嘲笑着我做秀般的自杀仪式。没死,老子还活着。
  三天后它们结疤,我抠掉了。
  而如今渐渐平和、世故的时候,开始轻视很多自杀。站到吊塔上逼老板给出工资的民工,深夜把电话打到广播台哭诉的失恋女子,爬到学校二楼窗台上威胁家长的学生,跑到唱片公司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求着见陈慧琳一面的四川男人,他们是愚蠢的,该死的。因为他们在逃避,他们在误导孩子,他们在众人的视线下暴露了自己的软弱,他们并没有用死亡维护尊严,反倒演了一场滑稽的闹剧。
  自杀现场。
  里三层外三层肥的挤矮的跳有的叫有的笑──差不多了,如果不是“好莱坞大牌”大家,就是自杀现场了。
  中国人有时候爱热闹爱的很龌龊。
  记得有次看“焦点访谈”还是什么的,报道了有人站在十几层高楼想自杀,居然下面群众高呼“快跳”的事件。让人心痛中国同胞的素质。看过一张自杀现场的特写,不是血肉模糊的尸体,而是一对旁若无人正在亲吻的情侣。
  不要怪他们冷漠,我说过的──死或不死,冷暖自知。我老了。与其去当看客,不如在旁边和别人调情。
  Rezso Seress死前忏悔“让上帝在另一个世界来惩罚我的灵魂”,无数的吉他手,钢琴家弹过辞曲后从此封手。可是,死或不死,冷暖自知。我开始坚信。
  一位青年失踪的洪都拉斯诗人曾说:生命的空洞与寂静,一如生命的华丽与热烈。
  想起“非典”时期,广州人北京人捧着命小心翼翼地走过冷清的街头,我想,只有那些不喝白醋不冲板蓝根、不戴象卫生巾般的口罩安心找工作的人,才会领悟生命的洒脱──淡定,等候,执着,微笑。
  黑色星期天带给人们一片绝望之声,而我们忘了,潘多拉盒子中最后一个出来的是“希望”,也正是它让这个不甚完美的世界得以延续。
  死亡边缘,我兀自游走,手心发烫,穿越无尽的欢乐,短暂忘却过往的伤痛。这一刻,我呼吸安详,血液微热,我知道自己尚活着。
  独舞在散发寒光的刀刃上,露出危险的美感。

字数多了 要删400左右,我都不知道删哪里好了!还有内容大家帮我指导一下呀 很重要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12:41,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