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71|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7-14 21:14:3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植物·微生物老南门城墙旧事

 [复制链接]
  儿时老家半边桥,紧靠南城城墙根儿。那时,当地的人洗衣浆裳多用井水,但倘要清洗被褥蚊帐之类大件就会去城墙外的南河。蹲在伸入河里的石阶上,就着永不枯竭的流水,捶打揉搓瞬间搞定。那是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普通市民的一件方便快意之事。每当此时,母亲总会叫上我打下手,端着衣盆与她同去。经陕西街、石室巷(原名何公巷)穿过塘坎街南城墙的缺口(今南城塘坎街与锦里中路交汇处),便可见那滔滔东去的南河水。而每次路过这缺口的时候,我都会产生一种好奇:这口子东西两边的老城墙都是那么完整坚固,咋独独这儿会缺个口子呢?母亲说:“是防日本鬼子丢炸弹,方便人们跑警报才挖开的,那时还没生你哩。”后来稍大,方才清楚从1939年到1941年底,成都先后遭日军17次较大规模轰炸,死伤达2900多人……这城墙缺口还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呢!
  慢慢这里成了我儿时的乐园,我常同小伙伴顺着凹凸不平的土壁爬上城墙去“打游击”、放风筝、玩耍嬉戏。站在宽大的城墙上,放眼望去,城内,满目青砖瓦房鳞次栉比,街头巷尾炊烟四起。城外,河水东去,空军桥(原为木桥,连结成都空军后勤部──百花新村,此桥早已不在了)古树、渡船、淘沙船、菜地里摘瓜施肥的农夫,以及行进在碎石马路上赶花会的马拉车,尽收眼底。城墙大哦!“高三丈,厚一丈八尺”,“坦平的城墙上可以品排着三两部汽车”(郭沫若《锦城走马》)。这时我每每会产生一种自己突然长高了许多的感觉。可惜1958年吹来一股拆城墙的风,成都的老城墙被折腾得支离破碎,“宛如一个气数已尽空留残躯的老人”。老南门城墙当然也难逃厄运。可这事儿还没完,1965年下半年又来了一次“斩草除根”。那时,我任宁夏街街办青年干事,奉命带领百余名街道青年参加义务劳动:挖城墙。地点就在今锦里西路一带。因为无知,因为愚昧,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悲哀,反倒挥汗如雨,干劲冲天,为拆城墙的“辉煌战果”十分自豪。待城墙拆毕,我带领的这帮小青年,因表现良好,作为“奖赏”,有好几十名很快被分配到云南橡胶园做了林场员工。
  现在想来,这真是一种罪过,“宋代人专门有记载,在现在石室中学的背后,有一节张仪筑成都时留下来的墙,宋代的人把它作为重要的一个景观保存下来。2000多年前的墙,古人都知道珍惜,今天我们应该多有一些反省。”(流沙河语)
  成都人历来精明,自打城墙开拆之后,其废置的墙址很快就被派上了用场。率先攻占城墙的是“汪家拐砖瓦厂”,1958年便在老南门城墙上因势筑窑,就地取土烧起砖来,成本不高,收益甚快。志书记载月产砖达5万匹。1960年这厂又与金河砖瓦厂合而为一,更名:“成都第一砖瓦厂”。后几经转向,多次更名,于1981年成为着名的“成都市保险柜厂”,厂址就在城边街12号。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成都掀起了大办街道工业的热潮,汪家拐辖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城墙”优势,在城墙上下办起了许多街道企业。如塘坎街城墙缺口西侧便是赫赫有名的“成都市南河锻压机械厂”,顺城墙往西行,则有名声在外的“成都车厢制造厂”……被人戏称为“城墙经济”。汪家拐辖区的街道工业也一时名声大噪。究其原因则是靠城墙“起的坎”。“城墙工业”的崛起,解决了很多市民的就业大问题。那时,我有许多街坊邻里都在这“城墙边儿”找到了自己的“饭碗”。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也深深痛惜传统文化的消逝。看来,现代化的急速跃进过程不应以牺牲传统根脉为代价,的确是一个值得充分重视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墙临水,水傍墙,南河自然也就深深融入了“城墙边儿”人的生活。无论说话做事,往往总会不自觉地同南门大河联系起来。若骂人:“你想不通嗦?南门大河没得盖盖,去跳嘛!”让人无奈:“你有好凶哦?该不会把我抱到南门大河把脚给我洗了嘛!”
  这也算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府南河整治双管齐下,原古城墙边的外南人民路、羊皮坝街、城边街即已扩建成通衢大道。因成都历来盛产蜀锦,汉代即设锦官,在今南河之滨称为“锦官城”。原古城墙边靠南河的这三条街即泛称为锦里,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便将其分别更名,即是现在的锦里西路、锦里中路和锦里东路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世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世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通知 六十二岁彝族阿妈吹“荷荷”
2# 四姑娘山
 孟良 发表于: 2009-7-14 23:27:3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成都老城墙,过去全拆光,现在想要看,不知在何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9 02:53,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