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87|回复: 0

[1950-1977年雪珥:一场脱离民意官情的“口水改革”

 [复制链接]
维新变法中的风云人物:梁启超
  为纪念戊戌变法115周年,△历史栏目特邀请五位历史学家,共话戊戌变法的成败得失,还原115年前那场变法前后的权力角逐、理念碰撞。用那个时代、那些人的故事,来指引我们对百年来中国政治变革的反思。以下为学者雪珥接受△历史栏目采访的采访稿。

为什么要改革:“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

△历史栏目:雪珥老师您好。维新变法可谓是清廷的一次“大动作”,那么晚期清帝国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情况,才使得改革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

雪珥:
戊戌变法的原始动力,还是在于内忧外患的危机感及恐惧感。
  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晚清的50年,我总结为“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
  不改革等死──其实就是改革的动力所在。发端于1861年的第一轮改革,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西方媒体和外交机构都在思考着中国崩溃后怎么办的问题。在那样的历史关头,中国体制内外的精英分子们开始了改革。
  乱改革找死──改革本身是一项长期工程,对“技术”的要求颇高,不能急躁,不能跃进,不能盲动,否则就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甲午战争之后的改革,就走上了大跃进的道路,总想找捷径、搭快车,从西方和日本引进一个“主义”,一揽子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放弃了在更为根本、更为琐碎、也更需要耐心的“技术”层面上的艰巨努力。精英阶层都指望着通过“顶层设计”,一夜之间改天换地,结果不断地葬送改革,也令中国在不断革命的道路上几乎耗尽了元气和各种机会。
  戊戌年所发生的“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正是“不改革等死”与“乱改革找死”的分水岭。之前的33年改革、即“洋务运动”(1861-1894),主要是出于对“不改革等死”的恐惧,开始了改革,并且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也实现了同光中兴这样的政治奇迹。但是,受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的提速,令中国的精英们普遍有了焦虑和大跃进心态,急切地寻找救亡捷径。
  这种大跃进的心态,成为戊戌变法的胎毒。

改革的方向:维新没有一个明晰的路线图

△历史栏目:戊戌变法,要变的到底是什么?从君主制转向立宪君主制,清廷的动作是什么?

雪珥:
戊戌变法的方向,依然是模糊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认为仅仅依靠原先经济层面的改革不够,要进行更为广泛的包括政治层面在内的改革,但究竟如何做,依然只是泛泛地效仿“西学”,并没有十分明晰的路线图。这从戊戌变法中所发布的100多道改革诏令就能看出来,其内容简直是包罗万象。
  不少人会以为戊戌变法是要推进立宪君主制的建立,甚至将其看作是中国立宪运动的开端,主要的依据是康有为的一系列“戊戌奏稿”。但严肃的史学考证已经发现,康的戊戌奏稿都是在事后改写的,其中有关立宪的内容,包括提倡三权分立、批评君主专制等词句,多是后来所添加进去,并非原文,甚至奏折的标题与存留在清宫档案中的原件相比,都遭到了事后的修改。学界也考证出,彼时的康有为,其实还是反对立宪制的。
  除了康的那些不靠谱的戊戌奏稿外,变法真正主导者,如光绪及四小军机,都没有提出立宪的主张。这种主张,要到日俄战争“小日本”战胜“大俄国”,才在中国形成风潮。戊戌变法中涉及政治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机构裁撤、提高政府效率(删订则例)、改进工作作风(除去蒙蔽锢习、严禁扰民)、保荐人才等。
  整个戊戌变法,改革的内容非常庞杂,几乎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或许用“全盘改革”、或者“试图全盘改革”来形容,是最贴切的。

改革的阻力:所谓的“保守派”并不存在

△历史栏目:
在这场改革中,保守派与改革之间的冲突究竟在哪里?

雪珥:我并不认为有所谓保守派的存在。将历史人物划分为所谓的顽固派、洋务派、改良派、革命派,贴上标签,倒是省事,但很难解释清楚复杂的历史。
  我个人的读史方式,是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件“比基尼”去套。
  “一个中心”,就是以“人性”为中心。我认为,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应该从人性切入,而不是从任何意识形态切入。很多历史事件中,其中人物的种种行为,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信奉什么主义,也不是因为他属于什么党派,而是因为他个人所处的位置、利害关系。其中起最根本作用的,是“人性”。
  “两个基本点”就是“利益”和“权衡”。利益是每一个人的处境,也就是你的“位置”所决定的你的利益需求。不同的位置,利益是不同,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观点”。
  有关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分类,在我们主流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解读中也存在。我在《帝国政改》一书中也分析了,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恭亲王就很巧妙地让所谓的保守者兼任总理衙门大臣,给他们压担子,成功地将所谓的保守派,转换为改革的同行者。这是当时的美国人所观察到的,并认为是恭亲王的政治手段。
  戊戌变法,一般被看作是顽固派与洋务派联盟,对付改良派。其实,以康梁和六君子为代表的“改良派”,更确切的定义应该是“口水改革者”,倒是所谓的“洋务派”,都是在第一线操盘的改革实践者。而所谓的“保守派”,很大一批人并非反对改革,而只是因为戊戌变法的主导者们,过于唯我独尊、唯我独改,把几乎所有的人都推到了对立面上。
  戊戌变法的失败,关键不在什么保守派与改革的对立冲突,而是这场所谓的变法完全脱离了改革实际、也脱离了民意官情。

改革的失败:不切实际、不计成本与“唯我独尊”

△历史栏目:戊戌变法失败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

雪珥:
所谓“帝党”、“后党”,是康梁流亡海外后,出于生存的需要而进行的政治宣传的产物。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或许在一些政见上有分歧,但他们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帝后本是一体,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岂能自相攻伐,两败俱伤。
  被公众普遍接受了的一个荒唐故事,是所谓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母子对立。太后毕竟不是女皇,可以随时撤换太子;太后的权力是儿子做皇帝派生出来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与其说有“帝党”,不如说有一个“帝师之党”也,其成员翁同龢、文廷式、张謇等,其实都是围绕在翁同龢身边。翁这人,据云自小即长于察言观色,行事处世圆滑。其总角之好潘祖荫评价说:“吾与彼皆同时贵公子,总角之交,对我犹用巧妙,他可知矣。将来必以巧妙败,君姑验之。”翁之股肱文廷式、张謇,均为同龢主持科考时,竭力搜拔而得。王照曾说:“甲午之役,翁同龢延揽清流之浅躁书生文廷式、志锐等,蒙蔽圣聪,多方掣李鸿章之肘”。
  戊戌失败的原因,我总结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切实际,改革根本不考虑可操作性。比如在103天的时间内,发出了100多道诏令。根据汤志钧《戊戌变法史》列表统计,应有110多道,而有的研究者说多达180多道,无论具体数字是多少,可以肯定的是,每天都至少有1道诏书。在如今的通讯条件下,一天发一份中央文件,如何传达到位都是难题,更何况当年?而且,这些诏令的大多数,都是泛泛而言,并无具体的配套措施,光绪皇帝和他身边的幕僚,似乎也不在意如何落实。这样的改革,只能称为发文件改革、口水改革。

二:改革不考虑成本和副作用。改革是一项利益调整,当然不能知难而退,但至少事先要考虑好利弊,避免副作用。而戊戌变法中的改革,都是操切的、粗暴的改革。
  比如6月23日下诏把科举的八股改为策论,根本就没有做任何事前调研,结果导致极大的混乱。科举虽然有种种问题,但毕竟仍是相对最为公平的公务员考试方式,遽然修改,实际上将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推向了这种所谓“变法”的对立面。同样的情况,1905年废除科举后又再度出现,科举被废除后,改为领导干部举荐制,平民子弟彻底断绝了进入政权、分享政权的机会,一部分失业、一部分进入新军,丧失了对这个政权的认同,却又意外地得到了比笔杆子更管用的枪杆子,这也是后来辛亥革命中新军成为反政府主力军的原因之一。
  再如8月30日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等闲散衙门,外省裁撤湖北、广东、云南三省(此三省督抚同城)巡抚、东河总督等机构,也没有事先做好安置分流计划。根据后来的直隶总督陈夔龙回忆:“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梦蕉亭杂记》)梁启超后来形容的改革者“如投身于重围之中,四面楚歌,所遇皆敌”(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其实一大半就是无谓树敌。梁启超后来也说:“裁官为最难之举,以必有位置,然后裁汰,乃无谤怨。”(《戊戌变法》第2册P78)如此无谓树敌,改革失去了本该依靠的力量,岂能不败。

三:改革者的自利,从唯我独改变成唯我独尊,改革演变为权争。
  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康有为一直试图设立“制度局”及新的十二局,完全撇开现有的组织体系,“凡制度局所议定之新政,皆交十二局施行”。这种另起炉灶的思路,当然把六部九卿等现有体系都推向了对立面,的确要“尽废内阁、六部及督抚、藩桌、司道”。康的计划,更多的依然是对现实权力的追逐,而非出于纯粹的改革的理想。
  变法的主导者们表现出的不择手段,也令旁人齿冷。比如康公开宣扬的对现有官员、尤其高级官员的痛恨,甚至认为“杀二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而四小军机中的谭嗣同,也参与康梁的密谋,试图动用军事政变的手段,“围园杀后”。这样的路径选择,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有利于建立改革的统一战线的,正是这种注重阴谋的不择手段,令戊戌变法的主导者们自我孤立,最终将大多数都推向了对立面。
  英国贝斯福爵士在见过康有为后,说:“我很遗憾,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维新者办事没有章法,过分急于求成,因而造成了他们的救国事业的失败。”英国公使窦纳乐也给伦敦报告说:“我认为中国正当的变法,已大大被康有为和他朋友们的不智行为搞坏了。”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则转述北京外交使馆的看法:“维新党的计划是不合实际的。光绪皇帝可能把中国弄得不成样子,太后是宫廷中唯一头脑清晰的人,而她之及时干涉是有裨于时局的。”(转引自胡绳《从鸦 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改革的启示:改革是充满技巧性的利益大调整

△历史栏目:以戊戌变法为鉴,如何平衡改革中的改革派与保守派?一场政治改革成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力量?

雪珥:
正如我前面所谈,我反对用改革派和保守派这类标签。
  改革作为利益调整,其涉及的利益结构非常复杂,每项措施、甚至每项措施的不同实施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人群或受益或受损,他们对这项改革的态度也往往会随之改变。改革是一项艰巨的“技术”活,这首先要求改革者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调整的是什么,可能会产生什么情况,如何因应。这种细节不考虑好,贸然动刀,改革也就和革命没什么区别的,往往对最后,任何一个群体都不觉得自己是改革的受益者,人人都感觉自己在改革中吃亏了。那样的改革,就基本可称失败了,也离崩溃式的“革命”相距不远了。晚清新政就是如此,详情可参阅拙著《国运1909》等。
  改革是利益的大调整,这就需要相当的技巧和策略。从戊戌变法看,甲午战争后积累起来的改革共识,被冒进的维新派们轻率地挥霍滥用,变法成为操切的大跃进,令最需要支持者的改革事业到处无谓树敌,成为孤家寡人。既得利益者的反弹力度之大,甚至威胁到了皇位。太后出面喊停,实际上是母子分工、红脸白脸,将随时能爆炸的局面缓和下来。而六君子便如当年的商鞅,借其脑袋当刹车使了。
  值得注意的是,戊戌政变后,除了政治体制改革被喊停外,其他的改革措施基本都得到了继续推行。
  也许,外国人当时的观察很有点“旁观者清”的感觉。如美国著名汉学家、长期在大清海关任职的马士,在其名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说:“(戊戌变法)失败的理由是明显的。运动是康有为和皇帝两个人的创作(雪珥注:马士与当时不少靠资料解读中国的人一样,高看了康有为的作用),一个是空中楼阁的幻想家,一个是毫无经验的懦弱者……维新的金字塔是倒置的。帝国所有的力量,对于这个运动都消极地或积极地严阵以待。”
  法国史学家高第说:“维新派的最大错误就是要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府机构都抓在手里,要一举而肃清所有的弊端……在日本,虽然有封建制度需要打破,但是没有若干世纪的传统要推翻。”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则在写给马士的私信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这样它就暂时被扼杀了;但是将来它一定会有它的适当的代表人物重新显露于世。”(转摘自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看得最透的,是日本的伊藤博文。他在戊戌政变前来访,告诉李鸿章说:“治弱国如修坏室,一任三五喜事之徒,运以重椎,絙以巨索,邪许一声,压其至矣!”(胡思敬《戊戌履霜录》)
  采访:柏飞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现代家里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现代家里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萧功秦:在激越与轻率中失去的变法 王安忆答读者问:文学在质与量上提升了人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7 20:32,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