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72|回复: 0
 4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彭雄 发表于: 2013-12-30 16:10:44|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陶瓷关于元青花瓷器一些亟待商榷的问题

 [复制链接]
:成都老中医陈安书先生,悬壶济世,公余喜集瓷器,把玩后往往有所得,又作理论研讨,自得其乐。某日示余此文《关于元青花瓷器一些亟待商榷的问题》,要我指点一二,惜我对瓷器一知半解,恐误人误己,不敢妄加评论,只得全文转发,供大家研究商榷。

癸巳岁末汉籍文献库主人 彭雄 谨识

⊙作者:作者:成都陈安书

  近年来对元青花的讨论已陷入了一个迷茫之境,许多概念和事实的真像被模糊了,这个错误,因在某些影响力巨大的传媒上反复播放,甚至被严重歪曲了,因此有必要予以澄清,以免继续误导大众。现就此提出以下几点个人意见,进行剖析、探讨和商榷,以正方家。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2312ec74-d59f-4861-8a1f-80ea349417aa.jpg  保存到相册

一:目前收藏界和古玩市场出现了一大批元青花瓷器是很正常的事
  元青花,包括元五彩、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以它独特的美令人心灵震憾!深受古人和今人乃至后人的共同喜爱。由于元朝末年战乱频繁,许多古迹文物累遭破坏,元青花也不能幸免。如《至正直记》中所言“至正壬辰(公元1352年即至正十二年),红巾陷城,定窑青器皆为寇击毁。”,明朝建立后,对前朝的文物破坏亦甚。睿智的先人们为了保护包括元青花在内的喜爱之物免遭灭顶之灾而转藏于地下。故元青花自明以来非常罕见,现在官方考古的统计称全世界“不到400件”。但是,这个数字很不准确,因为全世界的元青花存世量的构成应该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一是公家馆藏,二是私藏,三是近几十年中国大陆不断的出土发现。首先说馆藏都不止400件;另外,伊朗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民间都有很多人收藏元青花,这些也没纳入我们的统计范围;第三是近年大量出土。坦白说,现在的考古发掘,主体不是官方的考古队,而是在民间。民间的基建工程或盗墓行为,导致大量出土的元青花流向了市场。三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统计,结论是:姑且不论普品,中等以上品相的元青花,我认为国内民间保守估计至少数以万计。

  今天,元青花的“真”“假”争论,其要害就是一个“多”字。多了就“假”了,这就把“多”与“假”画上了等号。近30年,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加快,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进行,动土量大大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总和。盗墓、私藏的现象很普遍,但这个现实很多学者不愿意面对,又不愿意到第一线去考察。包括元青花在内(其中还有各朝代金、银、铜、玉器和瓷器也被发现不少)的大量文物出土,速度之快、数量之多让他们难以接受。因此一大批元青花,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这是古人遗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馈礼!

  我见到一个乡下老农,他是某地村支书记,在带领群众挖一个冬天用来窑藏蔬菜的地窖时,无意中挖穿了一个古地窖,从中发现了包括“鬼谷子下山”图纹大罐;“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还有5个高达60多厘米的绘得相当传神的“罗汉图”大梅瓶;另有精美的青花釉里红大罐等不同器形的精美元代瓷器几十件。

  我仔细观察其胎体造型、用料、发色、绘画等与现存于各大博物馆的元青花如出一辙,毫无二致。这是笔者亲临现场且已拿到手中把玩之物,绝非编故事,事实胜于雄辩!今天我们能有缘与这些精美元青花接触,首先要感恩当时的能工巧匠们,也应该感恩于当时把这些珍宝妥善地保藏下来的先人们,也更要感恩于大地母亲厚德载物的伟大怀抱,不然可能这些珍品早已灰飞烟灭了。

二:对所谓“出口型”、“外销瓷”应作具体分析
  在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均有大批中国瓷器销往国外,但从史料中都找不到有关元代专供“外销瓷”而设的机构和窑口。元朝官方所设“浮梁瓷局”也不是专门负责烧造“外销瓷”。其实,当时除了御土窑炼制专供皇室所用瓷器外,所有窑口烧制的瓷器均是内需和外销并存。元初时已经开始有了元青花的生产,根据明代的记载,元代江西地区有将近三百多个窑口。三百多个窑口生产了将近一百年,元青花的数量会有多少?事实上,外销的元青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元青花就是装酒、盛饭、放茶叶的日用器。还是以事实说话:现存国内的元青花和现藏于世界各地的元青花以及目前所出土新发现的元青花,其质量都存在差异。胎骨、用料、发色、绘饰均有十分精美的,也有稍显不足的,如在东南亚发现的小型元青花在制作工艺和用料发色上有的还不如国内现存的。

  又有人说:“外销瓷都是大件的,用苏料绘制的”。但事实是国内目前发现的这些元青花同样有不少大件的,同时也是纯苏料绘制的。从上事实不难看出,所谓“元代的青花瓷不等于稀少而珍贵的出口型的苏料的青花瓷”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怎么在国内藏家手里的元青花就叫“不上不下的元青花”?国人手中的再好也不好,外国人手中的就是真元青花?不说崇洋媚外,至少是罔顾事实!
  须知:拍卖2.4亿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和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的一对“至正十一年铭文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它们的前生都不是外销瓷,而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分别由荷兰人和英国人从中国境内买走的,而且现在作为至正型青花标准件的该象耳瓶上,明明白白地书写有供国人作供养器所用的铭文,
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34d4619ddb1045f4a44effca908d3659.jpg  保存到相册
此瓶颈部题款“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圹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捨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拱”。瓶身绘缠枝菊、蕉叶、飞凤、缠枝莲、海水云龙、波涛、缠枝牡丹、杂宝变形莲瓣等八层纹饰
  这一铁证说明:国内外的元青花都是同根同宗同一家。并非所谓专门有什么出口型外销瓷之别。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Gucn_2011112921327150222Pic1.jpg  保存到相册

三:只讲事实,不讲故事,更不能凭想当然就乱下结论
  无论是专业工作者还是业余爱好者,都需要多静下那颗过于浮躁的乃至为了一己私利而失去理智的心,要有做人的良知,要有责任和担当,敢于讲实话、讲真话,要经得住历史考验,更要做既对得起古人,也要对得起今人和后人的文章与学问!要多接地气,少在书斋发假大空之论!须知:文章之事,寸心千古,自古文以载道,著书立说责任重大。事物总是变化和发展的,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矣!当初为了摸一下底去粗略统计元青花的存世数量,初衷并没有错,可是统计本身就存在欠缺亦欠公正。我国地域辽阔,不少文物藏于民间地窑内或藏于私人手中并没有曝光的就多多,再加上现在各种原因而被发现的更不在其例。就连全国人口普查几次都不敢说就百分之百准确。说不定在我撰写此稿时,中国的土地上或许又有新发现的元青花现世呢?正所谓一切皆有可能!不过真正的元青花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出一件少一件,把这几年的机会一过,恐怕很难再觅元青花的仙踪!如果现还去唱“元青花全世界存量不足四百件”或“出口型才是真正元青花”的老调,岂不是成了胶柱鼓瑟的笑话吗?

四:关于对至正型元青花的命名所引出的思考
  作为命名“至正型元青花”的标准之器,是一对铭文“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最先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一位古玩商在中国买到,放在北京琉璃厂的一家古玩店里,这对元青花瓶长期被国人指为赝品,英国古玩商将此瓶携带回英国珍藏于大维德基金会。20世纪三十年代末,英国人霍布逊提出了至正型元青花的论断,国内人对此毫无认知,不以为然。20多年后,即1952年初,美国人波普博士把英国大维德基金所藏的该象耳瓶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和伊朗阿迪比尔神宫收藏的诸多元青花瓷器反复比对研究后,著述出版了两本书,在世界上首次正式提出把这类元青花归属于至正型元青花的理论,这才引起国人重视。

  由此引出的思考是:1. 这对命名为“至正型元青花”的标准件,当初并不是所谓出口型外销瓷而是国人的供养器,怎么落到外国人手里后就成了别人的至宝而作为命名之标件?由此可见,什么“出口型外销瓷才是真正的元青花”等指鹿为马之怪论休矣;2. 许多国内元青花被收藏在多省市博物馆,既然这些元青花同样被专家学者认为是真正的元青花精品,则更说明“出口型外销瓷才是真正元青花”的谬论不攻自破;3. 许多藏友手中的元青花精品与国内外大博物馆所藏元青花毫不逊色,别无二至。那么,这些精品也应该属真正元青花大家庭中的一员,应同等珍视。

  4. 有些出土的元青花的花色并不是传统的“至正型”,如花色没有炸开、没有晕散、也没有铁锈斑。如果按照国内保守文博专家的看法,它是一件典型的“不开门”的,是“仿品”──当然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它属于一个很少量的品种,所采用的钴料是国产料,在福建的某个窑口生产的。5. 瓷器本是我们的国粹,但无论是命名还是潜心研究,却总是在外国人那里?而文博界的研究者都还在那里作无谓的空论,他们不愿意到实地去考察,所以他们根本不了解这几年的出土情况。他们互掐、诋毁、大搞窝里斗的闹剧相比之下,真令人倍加汗颜和悲哀!,

五:大哉,乾元
  元朝的确像《易经》“大哉,乾元!”的爻辞所言,元代的版图空前,民族众多,处处体现着大气,多元的民族兼容,多元的文化并蓄,铸就了无与伦比的元瓷器巅峰。

  我们应该清楚,元青花只是元瓷中的一部分,还有诸如发色艳丽、对比强烈的元五彩、釉里红和烧造技术难度极高的青花釉里红。

  美哉!元青花,大的气势磅礴、惊世骇俗;小的玲珑精致、赏心悦目、让人爱不释手;艳的美伦美奂,使人仿佛觉得人间不应曾有。整个元瓷不拘一格、粗犷豪放、造型丰富、用料多种、发色多变。画风潇洒自如,花虫鱼、山水人物,无不传神,令人心灵震憾;胎骨用料也有粗有细,有的颜色白垩,如《至正直记》上所述其色白如粉垩;也有颜色偏黄,器身多无铭文,但也有一部分有如“至正型元青花标件象耳瓶”铭文;还有在器物颈部书写大元国某年造。器底有不施釉的,有施釉的,有施全釉的;也有用墨书写制造年代和制造者姓名的(笔者所藏鬼谷子下山)高盖罐底部。有在底部刻画成吉思汗头像并录有文字的(大概是古蒙文或八思巴文,待考);也有在底部烧贴一长方形瓷片印章,上印古相博陵第地券章的等等(以上所述均有实物佐证)。虽然元瓷丰富多采,但总体都会像其它朝代的瓷器一样,都会留下当时特有的风貌和印记。这也是任何高仿者无法企及的。所以,不要一见元青花就总持怀疑态度。成了正如《红楼梦》中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怪圈。只要你掌握了要领、真谛、内核,擦亮了眼睛,就不怕妖雾又重来。

  我们今天怀着无比敬畏、虔诚和感恩的心,以博大的胸襟,远大的眼光和客观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像当年美国人波普博士一样,认真研究,认真比对,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有责任,更要有担当,营造一种和谐的学术氛围,把元朝以及各朝多代巨匠们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礼物研究好,传承下去,并让这一元器的光芒永远闪耀于世界。这才是我们所企求的,也是具有生命的元瓷(包括元青花和各朝代的瓷器)之大幸。

2009062811574860.jpg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彭雄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彭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徐州竹林寺韦陀菩萨圣像回归本座五周年法会 成功企业家著书谈“情商的中国式解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2 06:12,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