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140|回复: 78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0-11 18:28: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此次疫情传播有哪些特点?如何有效防护?李兰娟院士回应

 [复制链接]
  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1973年李兰娟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主治医师;1974年至1975年在浙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学习;1983年至1984年在浙江省卫生英语进修学校英语口语班学习;1986年申请到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青年科研基金,开始进行人工肝技术的研究;1993年至1996年担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1996年至2007年先后担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1998年至2008年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6年获得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李兰娟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问薇千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问薇千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问薇千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问薇千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问薇千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问薇千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贵港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实施方案:钢铁类 已经删除
78#
 吉仁湖 发表于: 2021-12-12 22:05:5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浙江此次疫情传播有哪些特点?如何有效防护?李兰娟院士回应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文标题:专访李兰娟院士:此次疫情传播有哪些特点?如何有效防护

  本轮疫情来势汹汹,此次疫情传播有哪些特点?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今天,浙江卫视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
  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最新公布的情况显示,本次浙江确诊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已确认均属于德尔塔变异株。李兰娟表示,该病毒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10天内就能传播5到6代,传播速度很快。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 李兰娟
  从目前来看它的传播力、感染力、致病力都有所加强。病毒从发生以后,它也有个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环境这个过程。任何的生物都是在变的,都有变异,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也不可怕。我们还是要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治疗。

  李兰娟说,随着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来临,我们还将面临人员流动性增强、疫情潜在传播风险加大等情况,接下来,浙江将进入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关键时期,需要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人人都是抗疫的重要参与者。

  按照相关部门的指令科学防控,有效地应对,要精准防控,主动做好个人的健康管理,保持人与人一定的距离。再一个还是要打疫苗,已经全程接种并符合条件的要抓紧再打个加强针。那么我们如果90%以上的人都打,免疫屏障建立起来,那么大规模的传播就会减少,即使被感染了,重症就明显减少。
  李兰娟表示,面对这场疫情遭遇战阻击战,各级部门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链条,显示出了以最严要求、最快速度控制疫情的决心。
源自:中国蓝新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7#
 心中苦冰 发表于: 2021-5-8 20:34:18|只看该作者

印度新冠疫情恶化是否会波及中国?李兰娟回应

源自:看看新闻KNEWS
原文标题:印度新冠疫情恶化是否会波及中国?李兰娟回应

  印度严峻的疫情输入形势,是否会对我国的疫情防控会造成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表示,这波疫情不会对中国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中国一直以来都采取了严格的防控举措。国内的各个省、市、县,甚至社区有非常强的防控能力,我们的海防线、边防线有非常好的防疫措施,包括机场、火车等交通要塞都有严格的检测和隔离措施来确保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但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边境线长,开放程度高,经常有境外人士入境,仍要把好防疫关口,绝不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
76#
 心中苦冰 发表于: 2020-10-18 17:45:40|只看该作者

对话李兰娟:希望青年科学家青出于蓝胜于蓝,攻克科学难题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对话李兰娟:希望青年科学家青出于蓝胜于蓝,攻克科学难题
⊙记者:张璐 编辑:白爽 校对:吴兴发

  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今天(10月18日)在浙江温州开幕,在下午举行的大健康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表示,要加大科研攻关,为打赢抗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她认为要对发热患者进行常态化监测,设置发热门诊非常重要,让新发突发传染病“前哨”更响。同时要加大对冷链载体、物流货物、交通工具等的检测力度。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她表示,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只要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生产经营、旅游活动、上学等都可以正常进行。她表示,希望青年科学家青出于蓝胜于蓝,能攻克科学难题。

目前及时发现、隔离境外输入病例是关键
  新京报:双节期间超过6亿人次出游,如何评价后疫情时期首次长假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
  李兰娟:这次长假我国6亿多人次“大流通”,没有发现(相关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说明我国国内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当然,我们不能麻痹大意,因为境外疫情还在大规模流行,一旦有境外输入病例不加严控,还有可能传播流行,所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能放松。
  总的来说,国内已经比较安全,大家提高防御能力,一旦境外有输入(病例)要就地隔离观察,精准防控,不导致大规模传播,我们的生产、上学等就可以照常进行。
  新京报:近日天气转凉,青岛出现疫情,境外输入病例也有所增加,这是否意味着秋冬季疫情开始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还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李兰娟:秋冬季气候适合病毒复制,所以传染病容易流行。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关键是境外输入病例要及时发现、隔离,不造成蔓延。所以,我们也不用过度害怕,主要是不能疏忽大意。通过前段时间的疫情,中国从百姓到政府管理部门都有较高的警惕性。

流感季节到来时,建议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新京报:随着秋冬季气温降低,大型活动和异地出行是否需要适当减少?
  李兰娟:这次国庆长假证明我国开展一般旅游活动、会议活动等,只要所有人都有健康码、进行体温测试、流行病学调查等,在严格控制传染源的情况下,这些活动可以照常进行。
  新京报: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需要全员打吗?
  李兰娟:疫苗使易感人群有抵抗力,目前某些新冠疫苗三期试验正在进行,部分地区和高风险人群已经启动紧急接种工作,今后有更加成熟的疫苗,希望更多的人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就不会大流行。
  每个流感季节到来时,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也比较好。
  新京报:对于青年科学家,你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寄语?
  李兰娟:青年科学家是中国的未来,青出于蓝胜于蓝。我们希望青年科学家不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攻克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学难题,成为新一代更有创造力的专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5#
 大小姐 发表于: 2020-10-10 20:52:01|只看该作者

李兰娟谈抗疫经验:北京新发地疫情 利用人工智能很快发现高危人群

源自:成都商报
原文标题:李兰娟谈抗疫经验:北京新发地疫情,利用人工智能很快发现高危人群

  “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疫情防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日(10)在成都举行的天府健谈CHS2020第五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回顾“抗疫”经历时,明确了这一说法。
  李兰娟是中国感染病学科唯一一位女院士。在抗疫一线,李兰娟注意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兰娟回忆道,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暴发疫情后,通过人工智能模拟仿真疫情态势和筛查高危人群,很快找到了过去进出新发地的人员以及无意识密接人群的轨迹图并加以重点监控防控,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李兰娟提出,未来中国需要建设智慧公卫,包括“大数据+区块链”一体化的应急响应体系,“要让互联网医院成为后疫情时代的看病常态。”她强调,传染病更应该在三级防控体系下建设,包括对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的特征,临床的救治和防控的体系建设。


  李兰娟今日演讲的题目是《疫情之下,AI推动医疗健康变革》,红星新闻整理了其中的精彩发言──
  这一次疫情当中,AI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主要跟大家讨论这个情况。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武汉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但起初大家对武汉人还是有一点“戒心”。后来我们进行了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只检出了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检出率为0.303/万──大数据在此时非常重要,早期我们提出封城,要严格的控制传染源;这一次我们提出,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也是健康的,要全面复工复产。
  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了这次疫情防控,它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上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在武汉和专家们一起对武汉海鲜市场进行了排查,应用大数据等筛查2019年12月1日~12月31日去过武汉海鲜市场的人的轨迹。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人群轨迹的识别和风险的监测,很快发现高危人群并进行隔离检测治疗。
  人工智能在模拟仿真疫情态势和筛查高危人群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疫情动态、自诊自查、发热门诊和确诊小区地区、患者同行程等筛选高危人群并提供就医指引。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刚刚发现疫情后,通过人工智能模拟仿真疫情态势和筛查高危人群,我们很快就找到了过去进出新发地的人员以及无意识密接人群的轨迹图并加以重点监控防控,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此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析医院数据,我们可以实时更新传播态势,并能够自动分析电子病历的数据,包括目前机场、大的公共场所都有热成像测温、人脸智能侦测等等,这都是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体现。
  对于疫情感染辖区,在随访系统中,我们采用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技术,能够自动打电话询问随访患者。新药的研发需要几年时间,我们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把已经上市抗病毒有效的药物进行筛选,最后发现大数据的计算结果跟实验室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诊断治疗方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病毒样本的基因分析,现在半个小时就能诊断,智能诊断带来了很大改善,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
  在智能肺部CT影像病灶识别方面,人工智能也可以快速自动化识别,对患者智能重症化的预警和干预进行评价体系,包括人口学、临床特征、入院48小时检验检查数据等,利用深度学习来实现、干预。
  在“互联网+5G+AI”提升诊疗服务效率方面,互联网医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这一次的新冠疫情里,找名医、疑难杂症的会诊等工作,远程会诊优势明显。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病理需求,上级医疗机构可以审阅并反馈,让“互联网医院+5G”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比如方舱医院就是通过5G消毒机器人来消毒的。这其中,机器人在巡逻、送药、送餐、消毒等方面,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精准卫生管理方面,政府部门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搭建综合调度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多维度分析。现在的健康码对于学校复学、工厂复工,包括现在举办的大型会议都非常重要。
  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诊断、智能治疗等方面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个人要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医院有电子病历。
  未来,我们需要建设智慧公卫,“大数据+区块链”一体化的应急响应体系,尽量做到数据共享。互联网医院要成为后疫情时代的看病常态,尤其是构建三级网络平台体系,开展各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特征、临床救治和防控的体系建设,要建立一套新的模式,新的服务,新的健康产业,使医疗健康领域发生大的变革。(图据主办方)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74#
 牛行天下 发表于: 2020-7-13 08:15:20|只看该作者

李兰娟:有病人瞳孔已经扩散 我们把她救回来了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李兰娟:有病人瞳孔已经扩散,我们把她救回来了

  编者按:因为疫情,今年7月9日至11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改为线上举办,也再次凸显了人工智能的优势。本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AI+公共卫生论坛”的主题演讲,通过讲述她在一线抗疫的经历,总结了AI技术在此次抗疫中的应用和前景。经主办方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李兰娟:
  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疫情之下,AI推动医疗健康新变革。大家知道,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很快就发出号召,1月20日总书记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在总书记的号令下,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在中国打响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什么叫传染性,什么叫感染病。我们人类生存的历史就是与感染病斗争的历史,感染性疾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所致的疾病,有传染性的感染病叫传染性,历史上传染病导致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死亡,像黑死病、霍乱、天花、西班牙流感、SARS、MERS、埃波拉病毒,以及2013年的禽流感,还有这次的新冠肺炎,已经朝着全球大流动和大爆发发展,所以传染病常常导致大批人类的死亡。
  这一次新冠肺炎的爆发来势汹汹,2019年12月武汉部分地方发现一个不明原因的疫情,我们中国很快认定了它是新型冠状病毒,并且向世界宣布,报告世界卫生组织。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正连的RNA病毒,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一个皇冠,所以又叫冠状病毒,这个冠状病毒看上去是非常微小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但是传染性很强,导致了许多人感染。
  所以,到1月18日,我们受国家卫健委的委托,和钟南山院士等六个专家作为高级别专家组到武汉进行疫情研判,我们认定了这个疫情已经发现了个别的医务人员感染,存在着人传人。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疫情来势比较凶猛,我们要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同时我们希望武汉不进不出,能够把疫情控制在武汉。
  我们当初参加了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汇报了疫情研判,国务院当时就决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这次疫情研判来自大数据的信息,我们当初已经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平台了解有关的情况,也向国务院做了汇报,用这样的方法来发现和控制传染源。这个大数据的研判,对于传染病发生、发展的情况,以及疫情预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以后通过大数据的平台,尤其是对寻、管、研、服为一体的整合疫情研判模型,遏制疫情扩散,助力疫情防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是信息化大会,我们觉得大数据下网格化的方式对高危人员的排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防控的模型,通过智慧抗疫APP工具来筛查高危人群,提出就医指南,对于甄别、控制传染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智能监控方面,我们国内有许多的研究团队采用了知识图谱的技术,对可能传染的用户精准查询相关联的信息,以及自动分析电子病例的数据来可视化确诊病例的变化,在信息化的指引下,我们各种疫情的信息就相对非常准确。
  在大数据的指引下,我们的疫情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当初武汉还有很多病人,武汉疫情已经成为中国的重点,所以为了降低病死率我们带队第二次去武汉,这次去主要是针对怎么降低新冠肺炎的病死率,这是我们当初去的场景,到了人民医院东院区收治危重病人的地方,大家立即开展了工作。


  这一次去是为了降低病死率,所以我带了三大技术,采用H7N9救治“四抗”“二平衡”的策略,第一要抗病毒,抗病毒要早,早用抗病毒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降低中危病人的发生率。第二是抗休克,中危病人都有休克。第三是抗低氧血症和MEDS。抗休克、抗心脏功能衰减需要用人工肝的技术,人工肝清洁炎症因子,尤其是对消除细胞隐藏风险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第四是抗即发感染。同时还要维持水电解的平衡,维持微生态的平衡。
  通过这样的“四抗”“二平衡”的方法,以及人工肝应用早期的清除炎症介质,能够把患者血液当中的炎症介质清楚掉,患者的呼吸困难能够立即得到改善。


  阻断细胞因子风暴早中期的患者运用人工肝的治疗,百分之百都好转了,没有转变为重症或危重症的病人。所以血液净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微生态的治疗技术都进入了我们国家的第七版治疗方案。这只是一个人工肝的系统,实际上以后有许多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这样一套新的系统。在武汉我们与死神斗争,抢救了很多危重病人。这个病人非常危重,当时瞳孔已经散大,通过全力抢救,在我们人工肝干细胞救治下,这个病人终于救回来,终于获得成功。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整个国家在新冠肺炎治疗当中取得了经验,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用人工智能AI的新技术手段抗击疫情。最终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在AI疫情防控当中包括公共卫生、疫情研判、情绪管理、地图服务、基因检测、药物研发,互联网医院等等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智能诊断方面,病毒样本的基因分析,通过自动化的基因组分析,能够让我们在短短的时间内把病毒的基因分析出来,以后不断的智能化、不断的发展将会提高我们的效率。


  另外深度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病灶快速识别,能准确找出肺部的炎症,大家可以看到这是肺部的结节炎症,通过AI病灶快速识别,精准测量,准确率达到79.3%,这在辅助诊断系统非常重要。
  在智能诊疗方面,我们又可以在树兰医院通过这样的评价系统及人口学、临床特征,入院48小时检测检查的数据,可以对患者的重症化预后,在减少生命健康损失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未来可以不断完善智能诊断,使其发挥很好的作用。
  大家知道这次新冠是一个完全新发的传染病,研发药物没有那么快,所以我们用智能化药物研发,就是老药新用,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从151种上市的老药中分析出了5种对病毒可能有效的药物,拿到我们的实验室,因为我们已经分离到病毒,用这个药物抑制病毒,再将其中比较有效的药物分离出来,我们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能够选择一些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病人尤其是减少重症发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下一步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进一步分析它的结构,研发新的药物。
  大家知道我前不久又到武汉去了,这是我第三次去武汉,这次干什么去呢?大家对武汉人到底有没有传染性打了一个大问号,武汉下了很大的决心,对1065万人进行核酸检测,最后通过分析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只有300个,而且跟这300个人所有密切接触的人也没有发生新冠肺炎,也没有感染,这300个人也都做了病毒的分流和培养,也全都是阴性的。这说明什么呢?武汉总体来讲是安全的,武汉人也是健康的,对我们复工复产复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统统都是大数据,需要我们非常好的利用这个数据。
  目前我们各个城区都有一个健康码,这个健康码最早是在杭州研发的,现在有了这个健康码,我们各个单位在复工复产复学的时候就有了非常重要的人员管理手段,所以我们大家都放心,在学校、在工厂,大家都是安全的。
  在智能社区防疫方面,这个工作也非常重要,所以随访系统当中采用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等,用AI设计疫情感染校区地图查询功能,今后我觉得在这方面可以不断的发展和提高效率。我们现在到机场,到比较高端的单位去,都有红外智能AI测温,这个系统在我们这次发现和控制疫情当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发热、测温、人脸识别,这都是智能化系统,在传染病防控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发热监测通过图象的识别模型为安全的复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新冠肺炎患者早期的筛查程序,准确率可以达到91%,所以今后也可作为核酸筛查的工具。
  大家现在知道,互联网医院风起云涌,中央也提倡,尤其是有了5G,让我们的互联网医院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疫情期间,我们通过远程门诊、远程咨询、远程服务,这些互联网医院对于今后的医疗改革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远程医生会诊指导,让我们的国际交流也更加方便,前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跟美国、法国、英国的同行等等进行网上交流,这些都需要远程。另外机器人抗疫大军,大家知道武汉机器人消毒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机器人在医院的传送运输,以及非常重要的AI设备,都会在医院应用。AI+大数据也可以用准确的位置和时间来定位监测人的症状和体征等等。所以未来的AI,尤其加区块链,打造全国一体化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虽然疫情来了,家国有难、使命必达、科学防护,我们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控制疫情,尤其现在国外还是有疫情,所以我们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外防输入的任务还是非常繁重。智能健康共筑家园,使我们的经济社会更加健康的发展,谢谢大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3#
 晨风 发表于: 2020-3-30 22:56:00|只看该作者

我们能从新冠病毒疫情中吸取什么教训?李兰娟认为有“三个方面”能力要提高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我们能从新冠病毒疫情中吸取什么教训?李兰娟认为有“三个方面”能力要提高

  [环球网综合报道]我们能从新冠病毒疫情中吸取什么教训?必须改变什么?30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在回答《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上述提问时表示,要加强对新突发传染病预计、预测的水平和能力,要提高对传染病防治、整治的水平和能力,要进一步提高感染病科、感染病这支队伍的水平和能力。
  李兰娟首先表示,我们对新突发传染病的认识,尤其在早期,往往是比较难的,“尤其对它传播率的估计,对它的病原学、传染性发病机制的认识,都是要从头来的。”
  为此,她表示,我们要加强对新突发传染病预计、预测的水平和能力,要提高我们对传染病防治、整治的水平和能力,要进一步对感染病科、感染病这支队伍的水平和能力加以提高,尤其是公共设施方面,还可以准备得更多一点,要结合“平时”医院普通病人到“战时”传染病隔离病房,每个医院今后应该(多)建一点。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72#
 原滋缘味 发表于: 2020-3-23 14:26:00|只看该作者

武汉双清零后,李兰娟说两个问题要高度重视

源自:人民日报
原文标题:武汉双清零后,李兰娟说两个问题要高度重视

  3月23日上午,李兰娟院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有两个问题要高度重视。一是继续做好防控工作防止死灰复燃,继续加大医院的救治力度,挽救患者生命。二是国外疫情输入要严防死守,毫不放松,决不能掉以轻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1#
 阿宝 发表于: 2020-3-12 00:24:24|只看该作者

李兰娟:武汉疫情防控进入决胜阶段,要穷追猛打

源自:海外网
原文标题:李兰娟:武汉疫情防控进入决胜阶段,要穷追猛打


  在湖北武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接受了人民日报的专访。
  武汉新增病例何时“清零”?如何看待当前的抗“疫”形势?新冠疫情会不会在全球更大范围内爆发?这些热点问题,李兰娟都有回应,一起来看:

武汉进入决胜阶段,要“穷追猛打”
  武汉市的疫情防控进入了决胜阶段,现在决不能放松,一定要“穷追猛打”,把所有传染源彻底找出来。只有(医院)外面的感染者都“清零”了,我们才能说武汉安全了。

武汉新增病例有望三月底“清零”
  武汉何时“清零”,归根到底要看我们的工作力度。如果工作抓得紧一点,而且不出现其他突发情况,比如国外输入性病例,或许武汉在三月底就能“清零”。

要严防国外输入性病例
  现在全国很多地区新增病例“清零”了,但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要严防国外输入性病例。检测、隔离还是要做好。

如果其他国家不重视,疫情可能在全球更大范围爆发
  新冠疫情是否会在全球更大范围内爆发,要看世界其他国家的防控力度。如果他们不重视疫情防控,不注意传染源隔离,新冠疫情将有可能在全球更大范围内爆发。希望世界各国能够像中国这样,认真对待这次疫情。

进入ICU问诊是一种习惯
  作为医生,要真正了解患者病情,除了听汇报,自己一定要去病房看一下。病人的一切情况都要引起医生重视。尤其是重症病人,许多病情的变化,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就有可能避免转为危重症,甚至避免死亡。
  一个医生一定要在病人身边,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理想就是做一名好医生”
  从1968年成为“赤脚医生”开始,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好医生。我也是穷苦出身,没有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立志此生要做一点有益于人民的事。减轻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是我一辈子最大的追求。(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意轩 王坎 王翔宇 乔外)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70#
 嗨盗王子 发表于: 2020-3-11 21:34:00|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举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9#
 屁巴虫 发表于: 2020-3-11 21:16:00|只看该作者

李兰娟院士:一个医生一定要在病人身边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文标题:李兰娟院士:一个医生一定要在病人身边

  战“疫”何时胜?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如何?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晚8点专访李兰娟院士,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并回答热点问题。

  记者问李文娟院士,到达武汉以后,您都做了哪些工作?她表示,我一般早上会去医院ICU查房,讨论危重病人的病情并确定治疗方案,同时承担着对全国其他省份病人的会诊任务,还有就是承担着对原来医院病人的远程门诊。另外,我也承担了比较多的培训任务。我和我的团队还承担了一部分针对新冠病毒的科研任务。我和专家组成员一起参与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制定工作,见证了方案不断完善的过程。除了上面这些,我还会参与国家卫健委、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的会议,作为咨询专家提出意见,帮助武汉市制定救治策略。
  记者提到了那张李兰娟院士从ICU里出来,脸上因带口罩出现勒痕的照片。李兰娟院士表示,其实这张照片一开始我都不知道,是有一个人帮我脱防护服,然后他拍下来的,我也没有注意到。

  对于很多年轻医生进ICU出来后都会觉得很疲劳,您为什么还要坚持亲自进去的问题,李院士说:“作为医生,要真正了解患者病情,除了听汇报,自己一定要去病房看一下,亲眼看看病人的情况。病人的一切情况都要引起医生重视,尤其是重症病人,许多病情的变化,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就有可能避免转为危重症,甚至避免死亡。一个医生一定要在病人身边,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这是作为医生最起码的责任。”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10:45,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