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9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红叶 发表于: 2018-11-27 02:32: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书讯王正方《十年颠沛一顽童》以童心谐趣书写家国历史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一个老顽童眼中的童年往事──王正方《十年颠沛一顽童》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摄影:罗晓光)
  11月24日下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单向空间、北京阅读季、凤凰网文化联合主办的“一个老顽童眼中的童年往事──王正方《十年颠沛一顽童》新书发布会”在单向空间书店举行,著名导演、编剧、演员、作家、《十年颠沛一顽童》作者王正方,著名摄影家王苗,以及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杨浪与各界读者分享了《十年颠沛一顽童》的阅读感受,并就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非虚构创作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本次活动由资深媒体人、著名作家解玺璋主持。
  王正方于193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举家逃难各地,抗战胜利后定居北京,后随父迁往台湾生活,现定居美国。王正方毕业于台大电机系,后赴美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电机博士学位,先后担任过工程师、研究员、大学教授等职位。他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从事教育工作,自幼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氛的浸染,即使在战乱烟火中仍有良好的社会资源、教育环境,在父亲的影响下得到多种样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些都滋养着他的戏剧能力与天分,也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这使得他在不惑之年毅然辞去了大学教职,一头栽进了电影圈。1983年他担任主角,出演港片《半边人》,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他的电影才华,在1986年他身兼编、导、演三职的电影《北京故事》(A Great Wall)中得到充分展现,影片成为该年度特别片种(非好莱坞制作)卖座前五名。
《十年颠沛一顽童》是王正方的首部非虚构长篇,怀乡执笔再现童年影像(摄影:罗晓光)
  《十年颠沛一顽童》2018年11月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王正方的首部非虚构长篇。他怀乡执笔再现童年影像,书写颠沛岁月军官家庭的生活细节。大地山河丹心白发,沧桑归来调笑如昔。文字自然、质朴、亲切,娓娓道来,毫无雕饰,却最切近生活肌理,瞬间击中人心。童心谐趣书写家国历史,以小见大可与齐邦媛的《巨流河》作比,虽不似其深刻、厚重,但却更有趣味、更日常化。对亲情的描写同样令人动容,且有《平如美棠》的清新和平易。
  著名作家解玺璋今年上半年刚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回忆类传记《张恨水传》,谈到王正方的《十年颠沛一顽童》,他说,“说起来我看回忆录不算少,但是像这样来写一本回忆录的,应该是我看到的唯一一本,从文字中你能感觉到王正方先生这个人很‘真’,很幽默,也很放得开。看这本书你不会觉得累,你会很有兴趣地一篇一篇把它读下去。通过这本书,我们不光是认识了王先生这个人,还认识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兄弟姐妹和他的很多同学,他有时候用一个细节就可以把人物写得鲜活生动。”
  资深媒体人杨浪认为,王正方先生是一个有着顽强的历史记忆力和极好叙述能力的人,他写的都是生活中非常小的细节,这些细节鲜活地存在于大历史的褶皱里,他自己写的是“十年颠沛一顽童”,但里面充斥着大量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这是我作为读书人的一个感觉。“你要读故事有故事,要读乐有乐,而且如果你要追寻历史的脉络和缝隙里有特殊价值的东西,别的历史文献里面或许没有,这样的作品里也许会有。”
  王苗读完书后非常敬佩作者王正方先生超强的记忆力,感慨竟然把小时候的事情记得如此之清楚,她坦言自己并非专业的读者,而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最吸引她的还是书中的故事。她说,《十年颠沛一顽童》是一部非虚构长篇小说,小说写的都是真实的历史和生活,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每一个故事都无比吸引人,小说的布局也非常巧妙,尤其是每一章的后记中用简短的语言把人物情况介绍清楚,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情。
王正方说,写作这本书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希望得到哥哥的肯定。(摄影:罗晓光)
  关于《十年颠沛一顽童》的写作缘起,作者王正方说,写作这本书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希望得到哥哥的肯定。另外,他坦言自己年纪大了,许多童年的亲人、同学、好朋友也一个个陆续走到了人生尽头,忽然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必要把那个时代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写出来。他表示,“不是说我们那个时代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个个普通的人,只是这么多年经历过那么多的世事变迁,我们作为时代过程里面的一份子,一个小小的公民、旁观者,或者说不是那些很重要的大人物,我们感受过的、我们经历过的,我觉得也很重要。”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十年颠沛一顽童》的责任编辑章德宁与大家分享了她读《十年颠沛一顽童》书稿时的第一印象,她说,“这部作品以儿童视角描述了抗战期间及1949年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生活状态,文字自然质朴亲切,娓娓道来,毫无雕饰,却切近生活肌理,瞬间切入人心。几句描写的细节便可真切感受当年生活的真实原貌和质感;貌似不经意的寥寥数语,人物音容笑貌已跃然纸上;仿佛随手拈来的生活细节却能植入人心,久久难忘。既有妙趣横生的童年趣事,又有旧人不在、往事如烟的忧伤感怀,笔调轻松诙谐,亦庄亦谐,每一处细节都非常生动、独特、有趣,细细品味又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等,意蕴无穷。”
《十年颠沛一顽童》  王正方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十年颠沛一顽童》简介
  在近年面世的回忆文字中,我们看见浩浩荡荡的南下人群中,有许许多多家属和孩子,将近半个多世纪后,是这些孩子将历史还给我们。著名导演、编剧、演员王正方退休后专心写作,这本《十年颠沛一顽童》是他长篇非虚构作品的第一卷。王正方怀乡执笔再现童年影像,书写颠沛岁月军官家庭的生活细节。大地山河丹心白发,沧桑归来调笑如昔。文字自然、质朴、亲切,娓娓道来,毫无雕饰,却最切近生活肌理,瞬间击中人心。童心谐趣书写家国历史,以小见大可与齐邦媛的《巨流河》作比,虽不似其深刻、厚重,但却更有趣味、更日常化。对亲情的描写同样令人动容,且有《平如美棠》的清新和平易。

作者介绍
  王正方
  王正方于193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举家逃难各地,抗战胜利后定居北京,后随父迁往台湾生活,现定居美国。王正方毕业于台大电机系,后赴美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电机博士学位,先后担任过工程师、研究员、大学教授等职位。他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从事教育工作,自幼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氛的浸染,即使在战乱烟火中仍有良好的社会资源、教育环境,在父亲的影响下得到多种样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些都滋养着他的戏剧能力与天分,也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这使得他在不惑之年毅然辞去了大学教职,一头栽进了电影圈。1983年他担任主角,出演港片《半边人》,获得香港金像奖提名最佳男主角。他的电影才华,在1986年他身兼编、导、演三职的电影《北京故事》(A Great Wall)中得到充分展现,该影片成为该年度特别片种(非好莱坞制作)卖座前五名。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媒体:"网红"虐杀动物属邪典 可用《网络安全法》打击 科学网:“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信息大盘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8 02:55,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