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14|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成都高校里的老建筑

 [复制链接]
源自:华西都市报
四川大学内的物理教学楼。
四川大学内的化学楼。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内的古建筑群。
  编者语
  又到6月招生季,眼下,各大高校的“招生大战”也将拉开帷幕。除了传统的招生团队争夺优秀生源外,一些高校去年就推出的许多新举措居然是打美女牌──比拼谁的女学生更漂亮,谁的美女学生数量更多。这让不少家长和孩子们犯嘀咕:高校招生打美女牌、帅哥牌,这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打美女牌是不是“异曲同工”,这种一味迎合学生口味的做法,会不会逐渐偏离了高校招生战的主旋律和高校竞争力的轨道。
  高校竞争力是什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这个论断,成为人们评判一个学校好坏的盖棺之论。高校的竞争力,还表现在大学校园的建筑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建筑环境是人文环境的载体,人文环境是建筑环境的升华。在成都,川大办公大楼、华西校区的老建筑群、成都理工大学的苏式老建筑教学楼、西南交大的思源碑、电子科大的成电主楼……这些高校中文物级别的老建筑,不仅是学校的古董,更是成都的历史痕迹,也是对话历史的纽带。

高校里文物级别的老建筑
不仅是学校的古董
更是成都的历史痕迹,也是对话历史的纽带。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被称“建筑史上的奇观”

  拱门、青砖、黑瓦、红墙……西式的拱形窗户结合中式的额枋,整座建筑中西合璧浑然一体,一砖一瓦无不透出一种历经百年沧桑的古朴幽雅气度。华西坝建筑格局形成至今已有一百年历史,华西坝老建筑群由数十幢风格各异的建筑组成,在全国都出了名,甚至被称为“建筑史上的奇观”,显示着典雅而独特的神韵。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成都居民家楼上漏水 物业和楼上业主扯皮 成都单独两孩政策满三月 发放《生育证》超9000个
2# 四姑娘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4-6-21 07:22:0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西部首创公开招标
  1905年,英、美、加拿大5个基督教会决议,在成都联合创办一所规模宏大的高等学府──华西协合大学,华西协合大学临时管理部旋即开始筹建,在1907年于成都南门外购置150余亩土地作为校址。到1912年,华西协合大学理事部在英、美、加拿大宣布了一项关于办公楼、图书馆、礼堂和医学院设计图的公开竞标,英国著名建筑师弗烈特·荣杜易以其独特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规划设计图在众多投标方案中脱颖而出,最终被理事部采纳。“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公开招标,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现有文献等综合资料进行推测,这样大规模的公开招投标实属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次。”华西校区人士表示。

百年校园绝代风华
  英国建筑设计师荣杜易对于“华大”全校图样的设计和绘制煞费苦心,他先后在北京、成都对中国古典建筑和川西一带地方进行考察,并对校园基地进行实地测量和研究,设计出的建筑蓝图率先将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如飞檐、斗拱嵌入西洋建筑,将中式屋顶与洋楼结合一体,被称为“中国式新建筑”。
  这里的大小楼群,历经数十年沧桑而容颜未改,生动展示着这座百年校园的绝代风华。
  早期的钟塔顶部为尖形亭台,侧畔是一湾碧绿的流水,叫泮池,明鉴照人。“那时大钟声音洪亮得可以传到十几里之外,为全城报时,圣诞夜,成都的基督徒还会围着钟塔,唱平安夜,翘首盼望新年钟声的敲响。”围绕钟塔,一片风格相似,兼具中西方建筑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华西坝老建筑群向四周分散开来。其中建于1920年的“万德堂”,被誉为华西坝上最具生命活力的建筑。

四川大学:梁思成操刀的绝版“红楼”
  作为西南地区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由三所学校合并而成的川大,历史久远。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翁石室为基础创办于1704年的锦江书院是如今川大源头之一,但其旧址现为石室中学所有。

70年前的建筑仍在使用
  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介绍说,川大“国立”时代安身多年的“皇城”在抗战时期与四川省政府交换了,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建成了毛泽东思想万岁馆,今天来来往往的外地人还喜欢在天府广场和毛主席的巨像合影。那即为川大曾经的旧址。
  如今的川大望江校区则是由“皇城”迁往望江楼一带后形成的,那些中式老楼奠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颇有些味道。
  “抗日战争期间,四川大学为躲避日本轰炸,不得已迁往峨眉山。”袁庭栋说,在峨眉山艰难度日4年之后,后来迁回本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4-6-21 07:22:02|只看该作者
梁思成操刀的“红楼”
  被坊间称之为“红楼”的四川大学办公大楼,更是在全国高校中独一无二。
  资料显示,“红楼”建筑面积15479平方米,为混合结构,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都地区第一幢大型教学建筑。大楼中部为6层,其屋顶为重檐歇山式,两边为4层,屋脊和檐翼上蹲着中国传统的鸟兽。大楼正面32级台阶直通二层,台阶两边石栏上的立柱雕刻着中国传统的云纹。二层大门外,3层楼高的4根粗大的方形立柱形成一柱擎天,衬托出大楼雄伟的气势。
  袁庭栋说,川大行政楼设计者即为大名鼎鼎的梁思成先生所设计,解放初落成,其风姿在全国高校中少见,中西合璧,恢宏大度,有真正的“大学”气象。据说很多人就是因为看见这栋楼而爱上川大的。
  2001年2月,川大办公楼被成都市政府批准列为成都市首批文物建筑。2002年12月,被四川省政府批准列为四川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大学里少见的“省级文物”。

四川音乐学院:中国最早音乐大师的“故里”
  作为川内著名的专业音乐学院,川音每年为全国输出了大量优秀人才。然而,许多年轻人在校园中流连忘返时,可能忘记了另一位在中国报业史和音乐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个人──王光祈。

第一个将“五四”消息发回成都
  “作为中国近代文化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最不应该被遗忘的一个人。”袁庭栋说,王光祈是地道的成都人,他的一生短暂又辉煌。做过报人,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参加了火烧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的群众游行示威。当天下午即将游行情况用专电发回成都。他向《川报》提供了大量报道,促使“五四”烈火在四川熊熊燃烧。袁庭栋说,1919年7月1日,他与李大钊等人经过将近一年筹办的“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王光祈任该会执行部主任,毛泽东、赵世炎、张闻天、恽代英等人都是他先后推荐加入该会的。

首位获西方博士学位的音乐学家
  1934年凭借《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王光祈荣获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这也是中国第一位在西方获得荣誉的音乐学家,也是我国最早获得世界承认和肯定的音乐学家。”袁庭栋说。后来,王光祈在德国病逝。噩耗传回国内,南京、上海、成都等地和他的故乡温江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在南京追悼会上,蔡元培致悼词,徐悲鸿为王光祈画了遗像,成都各报发表了悼念文章。1941年,王光祈的骨灰由好友沈君怡运归回国,李劼人将其葬于成都东郊菱窠。1983年,后人将墓移至四川音乐学院。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想玲摄影吕甲
4# 金佛山
 wuchongyis 发表于: 2015-10-30 08:30:29|只看该作者
    恐怕老袁没有说对哦!王光祈等发起“少年中国学会”时20多岁,邀请当年31岁?的李大钊作为发起人。王光祈的的确确介绍了其时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毛爷爷入会。但是洛甫同志是另外一个人介绍加入的。这个人是李劼人的表妹夫,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魏时珍老先生。魏时珍1925年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我不懂德语,但是还是认认真真拜读了魏老的毕业论文),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爱因斯坦本人同意,从而将相对论系统介绍给中国数学界的学者。介绍魏老的牌匾今天矗立在奎星楼街东口南侧的街头──是以被其后人称为我们家“站在口子上”的那个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09:09,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