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82|回复: 4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药品首个国产PD-1获批上市 挑战外资企业的抗癌神药来了

 [复制链接]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首个国产PD-1或上市在即 用于治疗黑色素瘤
⊙记者:王卡拉 编辑:岳清秀 校对:李立军

  (记者:王卡拉)12月4日,来自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的消息显示,君实生物的 PD-1(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在国家药监局的办理状态变更为“在审批”,该药申请上市的适应症为黑色素瘤,对于其他癌症的适应症仍在临床试验阶段。不出意外,该品种将成为首个国产 PD-1 品种。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PD-1/PD-L1类药物有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俗称“O药”,是全球第一款上市的PD-1药物,于今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另一款为默沙东的Keytruda,俗称“K药”,于今年7月获批上市。
  据米内网数据统计,共有23款国产PD-1/PD-L1在研发,涉及企业包括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百奥泰生物、基石药业、嘉和生物、誉衡药业/药明生物、正大晴天、科伦药业、海正药业等19家企业,其中,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处于研发第一梯队。
  信达生物的信迪单抗注射液是国内首个申请上市的国产PD-1单抗──信迪单抗,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但2017年12月13日,信达生物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并于2018年4月19日重新提交。
  信达生物的这一撤回,让君实生物追上了进度。2018年3月9日,在信达生物重新提交上市申请之前,君实生物宣布特瑞普利单抗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目前的办理状态在四家之中最为靠前,12月3日在国家药监局的办理状态已变为“在审批”,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预计,如果不出意外,君实生物的PD-1将成为首个国产PD-1 品种。
  肿瘤免疫治疗领域,PD-1/PD-L1自问世以来就受到药物研发者及市场的热切关注。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的报告显示,PD-1/PD-L12017年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100亿美元,并且到2025年将以23.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峰值能达到350亿美元,庞大的市场引发了国内外大小企业激烈的争夺战。
  不过业内认为,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O药和K药的市场占有率都非常高,短时间内难以撼动。制药在线的数据显示,中国 PD-1/PD-L1的市场在2018年~2020年依然以进口药物为主,到2020年大概在7亿美元;随后,2020-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62%,到2024年可达到1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国内品种的市场占比将逐渐增大。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雨ai2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雨ai2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雨ai2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雨ai2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雨ai2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雨ai2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吉林:推进贫困户农业保险全覆盖 将根据险种给予补贴 社会司召开家政服务工作制度及国际经验培训班
5# 华蓥山
 蓝色简单 发表于: 2018-12-18 00:2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首个国产PD-1抗癌药上市

源自:北京商报
原文标题:首个国产PD-1抗癌药上市

  (记者:方彬楠姚倩常蕾)12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首个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上市。国产PD-1单抗的上市无疑将重塑当前的癌症药物市场格局。此前进口PD-1治疗剂Keytruda和Opdivo高调在国内上市,并采用了远低于周边市场的价格快速占有市场。面对400亿元的规模,本土药企也不甘示弱,纷纷在癌症免疫治疗药物市场进行布局。特瑞普利单抗的上市,打响了本土药企与进口药企分割市场之战的第一枪。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由君实生物子公司苏州众合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主要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资料显示,苏州众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合生物”)成立于2013年10月,是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实生物”)独立子公司。
  黑色素瘤在我国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例。然而传统的靶向治疗和化疗对于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却非常有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黑色素瘤专家郭军表示,“别的肿瘤有各种治疗办法,黑色素瘤就是没招儿”。药监局数据显示,传统的靶向治疗和化疗治疗方法对肿瘤治疗的五年生存率为15%,十年生存率为5%,免疫疗法药物无疑是黑色素瘤治疗的重要转机。
  特瑞普利单抗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治疗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17.3%,疾病控制率达57.5%,一年生存率达69.3%。
  截至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PD-1治疗剂只有默沙东生产的Keytruda以及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而Keytruda、Opdivo甫一进入中国市场都采用了远低于周边地区的定价,快速抢占市场。9月19日,默沙东公布了Keytruda零售价及中国区患者援助计划,低保患者可以免费使用24个月。以零售价计算,一年Keytruda使用费用约30万元,只有美国的54%,香港的68%。
  特瑞普利单抗首个上市的适应症选择了与Keytruda一样的黑色素瘤,一场国产药和进口药的正面交锋在所难免。君实生物首席运营官冯辉表示,“特瑞普利单抗的价格目前尚未确定,公司正在内部研究,但是相比进口药肯定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
  在问及特瑞普利单抗相比Keytruda的市场竞争优势时,冯辉表示价格只是一方面;在疗效方面,特瑞普利单抗在ORR、DCR、DOR、PFS等指标上都有不弱于甚至优于Keytruda的数据,这一点在特瑞普利单抗的药品说明书中将会体现。
  Keytruda及Opdivo的国内总代理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月27日发布的2018年三季度报告显示,进入中国市场仅1个月,Opdivo销售收入达1.9亿元;Keytruda进入中国仅2个月,销售收入达1.5亿元。目前全球仅有的5种PD-1/PD-L1抑制剂市场规模达90亿美元,而据行业预测,全球主要PD-1/PD-L1市场规模可达300亿美元以上,中国市场潜力也高达460亿元人民币。
  庞大的市场背后是激烈的竞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20余家企业参与PD-1/PD-L1领域的竞争,处于临床不同阶段。
  今年12月,君实生物通过上市聆讯,该公司预期12月24日上市,从而成为在港股上市的第五家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根据招股书,君实生物还未因出售药物产品获得任何收益。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君实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375.7万元、114.8万元和0元,收入主要来源于根据收费服务合约所赚取的咨询及研究服务收入。业内人士指出,此次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的上市有望成为君实生物的盈利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honjehai 发表于: 2018-12-17 20:03:00|只看该作者

首个国产PD-1获批上市 挑战外资企业的抗癌神药来了

源自:第一财经
  首个国产PD-1获批上市,挑战外资企业的“广谱抗癌神药”来了
  挑战外资企业的“广谱抗癌神药”终于来了!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宣布,12月17日,首个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获得有条件批准上市。该产品由君实生物(新三板企业,代码:833330)子公司苏州众合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抗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上,它和传统的化疗和靶向治疗不同,主要是通过克服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治疗理念。
  PD-1单抗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从而产生更好的抗肿瘤疗效。作为非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PD-1单抗抑制剂的抗癌效应具有广谱性,因此也被称之为“广谱抗癌神药”。
  在此之前,中国已获批上市的两个PD-1分别是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简称“O药”)以及默沙东的Keytruda(“K药”)。加上此次的特瑞普利单抗,目前已在中国上市的PD-1药物达到3个,将形成“三国杀”局面。不同于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获批的适应症是非小细胞肺癌,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和默沙东的K药获批的适应症均是黑色素瘤。
  国家药监局表示,黑色素瘤在我国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20000例,死亡率也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危及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治疗方面,一线治疗失败的黑色素瘤患者目前缺乏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特瑞普利单抗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治疗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17.3%,疾病控制率达57.5%,1年生存率达69.3%。该产品的上市批准对解决我国肿瘤患者临床用药选择具有积极意义。
  首个国产“广谱抗癌神药”上市,到底会对整个PD-1行业带来怎样的搅局?今年6月份,百时美施贵宝O药在中国获批上市。之后7月份,默沙东的K药也宣布上市。这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已到白热化阶段,定价策略几乎如出一辙,均是美国市场的一半,这也颠覆了以往多数外资新药中国上市价普遍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定价策略。
  此前,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李康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本土生物制药公司PD-1的研发和推进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进展得很快,迫使跨国药企不得不把价格降下来。
  此次君实生物会给出怎样的定价策略呢?
  君实生物方面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瑞普利单抗的价格还在研究中,但会是有竞争力的价格。
  “我们自建了一个销售团队,计划招募200多人,团队负责人和主要成员都来自于国际跨国药企,有丰富的肿瘤药物销售经验。我们根据特瑞普利的特点和临床试验数据制定了创新的营销和销售的医疗策略。”君实生物方面也这样表示。
  回到已在中国上市的O药以及K药,上市之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即收获不俗的业绩。作为O药以及K药两个产品的总代理商的上海医药(601607.SH),日前公布的前三季度业绩显示,截至9月30日,其在O药和K药上的分销收入分别达到1.9亿元和1.5亿元。
  国产PD-1中,除了君实生物获批上市外,还有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4家企业也在排队等待获批上市。另外,还有不少企业的PD-1项目也正在研发中。各家企业正在不断开发各大癌种。Insight 临床试验数据库显示,君实生物目前正与国内多家临床中心开展鼻咽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尿路上皮癌等 10 余个适应症 I~III 期临床试验。
  数据也统计,国内参与PD-1研发的企业已达到数十家。如此多的企业加入,其实市场也亦担忧行业泡沫出现。有药企人士私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企业扎堆研发,有可能会导致临床试验患者数量不够用的情况出现,也由此有可能会拉长项目的研发时间。
  但无论如何,对于患者而言,越来越多的PD-1药物上市,更多是福音,因为治疗费用有望进一步降低。虽然已提前上市的O药和K药两个药物,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皆低过其他市场,但一年的治疗费用也要在18万元以上。
3# 峨眉山
 零距离 发表于: 2018-12-17 18:38:00|只看该作者

首个国产PD-1抗体药物获批上市 可治疗黑色素瘤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首个国产PD-1抗体药物获批上市 可治疗黑色素瘤

  新京报快讯(记者:许雯)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12月17日,首个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获有条件批准上市。这是我国企业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品创新药品,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抗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上,它和传统的化疗和靶向治疗不同,主要是通过克服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治疗理念。此次获批的特瑞普利单抗是由苏州众合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抗PD-1受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通过封闭T淋巴细胞的PD-1,阻断其与肿瘤细胞表面PD-L1结合,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免疫抑制,使免疫细胞重新发挥抗肿瘤细胞免疫作用而杀伤肿瘤细胞。
  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黑色素瘤在我国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20000例,死亡率也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危及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治疗方面,一线治疗失败的黑色素瘤患者目前缺乏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本品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治疗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17.3%,疾病控制率达57.5%,1年生存率达69.3%。本品的上市批准对解决我国肿瘤患者临床用药选择具有积极意义。
  上述负责人表示,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本品自2016年初开始临床研发,至今有二十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包括在美国同步开展的临床试验。2018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受理了本品的上市注册申请,并将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品种予以加快审评审批。国家药品审评中心、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相关单位通力协作,主动与申报单位沟通指导,及时解决审评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优先安排技术审评、现场检查和实验室检验,并基于申请人已完成的中国晚期黑色素瘤II期研究有效性数据和7项临床研究的安全性数据,于12月17日有条件批准了本品上市注册。
⊙记者:许雯 见习编辑:贾文程 校对:陆爱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杨坝河 发表于: 2018-12-6 02:08:00|只看该作者

君实生物PD-1可望获批上市 与跨国药企同台竞技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君实生物PD-1可望获批上市 与跨国药企同台竞技

  本报记者唐唯珂广州报道
  12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更新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JS001)审评进度,该药物已经进入“在审批”,药物申请适应症为经治的黑色素瘤患者,特瑞普利单抗有望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抗体。
  上海某中型券商医药生物分析师12月5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药生物制药市场还没有饱和。从新兴行业角度来看,有新产品进入市场有利于开发新兴市场。目前来看,形成竞争地步不至于过于激烈,主要因为生物制药尚处于新兴市场阶段。对于国产替代产品来说,只要位于第一梯队都有争夺市场机会。患者和医生接受新药也需要一个过程,对比传统化药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此前,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简称“O药”)和默沙东的Keytruda(简称“K药”)已经以全球最低价格在我国上市。根据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报显示,虽然进入中国市场仅1个月,O药销售收入达1.9亿元;K药进入中国仅2个月,销售收入达1.5亿元。
  不同于传统化学制药,在生物制药企业,中国企业与跨国药企同台竞技,扎堆布局PD-1/PD-L1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企业申请的PD-1/PD-L1药物已有20余种。因此对跨国药企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和默沙东公司的K药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
  进入第一梯队竞争
  从进度上看,除了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也是领跑企业。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已“在审批”,其他三家的办理状态为“在审评审批中(在药审中心)”。此外,这4款产品中的3款,早在今年4月也已经进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拟纳入优先审评的名单。
  预计在君实生物之后,其他国产PD-1/PD-L1产品也将陆续上市。而在性价比更高的国产药品冲击下,O药、K药在国内的市场地位,将迎来国产替代企业的冲击,未来国内超400亿元市场的格局或将被重塑。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对记者表示,此次特瑞普利单抗的成功开发,表明君实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抗体药物研发的技术体系,今后它可以研发出其他有市场需求的疾病治疗抗体药物。以往我国抗体药物以仿制为主,仿制的抗体参照国外原研药企的程序做。研发新抗体需突破抗体库构建、高亲和性抗体筛选、候选抗体获取、抗体人源化、生产工艺研发、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试验等一系列技术难关。
  今年年初,针对PD-1/PD-L1,CDE还发布了《抗PD-1/PD-L1单抗品种申报上市的资料数据基本要求》,允许企业以ORR的替代终点提交上市申请,允许企业以滚动申请形式分阶段提交临床数据,这也预示着,大批本土PD-1/PD-L1也将很快加入到市场争夺战中。而未来的竞争除了价格以外,企业的综合实力,涵盖销售能力、临床试验布局、现金流、对终端的把控能力等都将成为关键。
  另一方面,新药研发的周期长,对于差异化的研发,布局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一样的挑战。目前来看,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发从单药时代走向联合治疗。和PD-1/PD-L1的联合治疗选择很多,全球在进行的临床研究近800项,如何在庞大的临床研究数据中,找出对其研发免疫治疗抗体开发具有真正参考价值的药物组合,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针对目前参与PD-1竞争的企业来看,第一阶梯的几家企业也各有优势。
  恒瑞的优势在于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产品管线。因此,恒瑞是开展PD-1相关临床试验和探索联合用药最多的企业,恒瑞的另一款PD-L1单抗也已经通过审批审查,凭借在中国肿瘤用药市场的深厚积淀,恒瑞的PD-1产品一旦上市将快速放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恒瑞的SH-1210存在其他PD-1单抗没有的血管瘤副作用,恒瑞在这方面仍需要进一步评估。
  信达生物的优势在于产品显著的临床疗效。在针对中国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中,信达的IBI308的疾病控制率相对O药和K药存在明显优势。值得一提的是,信达此前火速通过临床实验阶段,比君实提前提交上市申请。但信达曾经撤回上市申请,补充资料重新申报。
  百济神州采取肿瘤免疫抑制剂与靶向疗法结合,在协同治疗方面存在更强的组合优势。同时,百济神州与新基在免疫肿瘤领域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双方将合作开展多项关键性临床试验,百济神州也是海外进展最快的PD-1单抗药物,但国内的推进进度略落后于其他企业。
  国产的四家企业中,恒瑞、信达、百济神州提交的首个适应症都是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君实是黑色素瘤,上市初期将与K药共同争夺市场。
  而君实生物在公转书披露预计2020年和2022年将各有一个新药PD-1品种上市,届时公司将以药品的生产和销售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冯辉此前表示,差异化研发的基础在于要有自己的思维来理解免疫治疗的本质和自身产品的特性,包括临床前的探索和临床试验的设计,是一脉相承的连续关系。对药物的理解,也是随着临床前和临床数据的不断丰富而加深的。产品的研发计划需要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根据收集的证据和市场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调整。
  国产药有价格优势
  此前,百时美施贵宝公布O药建议零售价:大规格(100mg/10ml)9260元/支;小规格(40mg/4ml)4591元/支。这个价格约为美国的一半,几乎是全球最低价。默沙东K药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价为100mg/4ml17918元,仅为美国售价(折合人民币33000元)的54.48%。
  在鼓励药械创新、国家谈判以及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倒逼之下,进口药品在我国正在处于降价及临床替代阶段。百济神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业务运营副总裁尚立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Opdivo和Keytruda在中国定价已经很低,这与中国有打破技术垄断密不可分。但我们不认为价格战会持续下去。第一有成本问题,第二更关键的是其全球定位的考虑。如果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定价明显低于它在欧美的定价,他们再继续降低价格,存在欧美消费者告他们价格歧视的风险。对跨国药企来说,目前看来,其欧美的市场仍远大于国内市场。”
  基于此,跨国药企降低药价对其利润和财务表现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所以说这就是我们中国药企的优势,因为我们天生的定价就比它们低,哪怕它们现在已经降了一半,我们应该仍然是低一些,从价格战而言,中国药企独具优势。”尚立斌补充道。
  在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赛道上,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的上市时间差距并不一定会拉开很大,审批绿色通道之下,国内外药企在此领域有望同台竞技,国产品牌能否通过性价比取得优势成为关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5:55, Processed in 0.5148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