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摩天方|查看: 54599|回复: 96
[宇宙·航天

玉兔二号驾驶日记:玉兔踏青访“龙脊”

 [复制链接]
47#
 一直做下去 发表于: 2019-8-25 15:03:39|只看该作者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被顺利唤醒 进入第九月昼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唤醒,进入第九月昼


  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再次通过月夜低温考验,分别于8月25日8时10分和24日8时42分自主唤醒,进入第九月昼。


  后续,着陆器搭载载荷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频谱仪,巡视器搭载载荷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等在本个月昼期间将陆续开机,继续开展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包括月表形貌、物质组成和浅表层结构等月球科学数据。“玉兔二号”也将按照科研人员规划的路线继续行驶,在指定探测点开展科学探测工作。
源自:“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
46#
 一直做下去 发表于: 2019-8-8 11:5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71米 “玉兔二号”刷新行驶纪录后进入月夜休眠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271米!“玉兔二号”刷新行驶纪录后进入月夜休眠

  昨晚(7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已顺利完成第八个月昼工作,进入新一轮的月夜休眠。在休眠前,“玉兔二号”已累计在月球背面行驶271米,不断刷新我国月球车在月面上的行驶纪录。
  在第八个“工作日”期间,嫦娥四号上各项科学载荷工作正常,获取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玉兔二号”巡视器在此期间按既定路线继续移动,完成对目标点的科学探测任务。


  嫦娥四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已于8月初向科学研究核心团队发布第七批科学探测数据。后续,地面科研人员将对获取的科学探测数据进行专业处理和分析研究。(央视记者 王世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5#
 哈斯巴仁 发表于: 2019-7-9 18:45:23|只看该作者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七月夜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源自:中国探月航天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第七月昼工作,再次迎来月夜。7月9日9时,嫦娥四号着陆器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设置,进入月夜休眠。随后,“玉兔二号”巡视器于7月9日9时10分进入“梦乡”。
  在第七月昼,嫦娥四号着陆器上月球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谱仪按计划开机工作,继续开展科学探测任务。“玉兔二号”巡视器在此期间按既定路线继续移动,并在多个探测点进行相关探测工作,红外光谱仪、全景相机、中性原子探测仪、测月雷达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
  嫦娥四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已于7月初向科学研究核心团队发布第六批科学探测数据,总数据量为1.2G,共计531个数据文件。

图片经过了压缩处理
44#
 杜鹃 发表于: 2019-6-10 17:02:36|只看该作者

嫦娥四号着陆器 “玉兔二号”巡视器进入第六月夜

源自:环球网
  中新网6月10日消息,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信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根据科学探测需求已成功完成第六月昼工作,分别于6月9日22时和23时40分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六月夜休眠期。

  图片来源: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信
  在本月昼期,嫦娥四号着陆器工况正常,月球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谱仪等有效载荷按计划开展探测工作,地面接收数据正常。“玉兔二号”巡视器主要完成对目标点及移动车辙的科学探测,感知周围的环境和地形。本次月昼巡视器总里程成功突破200米,目前累计行驶212.99米。
  嫦娥四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已向科学研究核心团队发布第五批科学探测数据,总数据量为1654.1MB,共计237个数据文件。后续,地面科研人员将对获取的科学探测数据进行专业处理和分析研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3#
 哈斯巴仁 发表于: 2019-5-28 21:06:00|只看该作者

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今日自主唤醒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源自:公众号“中国探月工程”

  嫦娥四号着陆器于今天18时成功自主唤醒,进入第六月昼工作期。本个月昼期,着陆器搭载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频谱仪将重新开机,继续按计划对月表LET谱、综合粒子辐射剂量及月表低频射电特征开展有效探测工作。

  玉兔二号月球车于今天2时16分收到正常遥测信号,成功自主唤醒,搭载载荷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在本个月昼期间将重新开机。随后,玉兔二号将按照科研人员已规划的行走路线,继续开展科学“测月”探测。
42#
 灰头 发表于: 2019-5-17 07:07:58|只看该作者

港媒:“玉兔”月球车获突破性发现 揭开月幔之谜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港媒:“玉兔”月球车取得突破性发现 揭开月幔之谜

  参考消息网5月17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月球车“玉兔”取得了突破性发现,证明了科学家几十年来思考的问题:月球有月幔层。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16日报道,科学家一直猜测月球的月壳下有一层月幔,就像地球一样。但是,60年来的月球探测,包括美国的“阿波罗”探月任务,都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这一点。虽然有线索,但都没有直接证据。
  中国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嫦娥四号探月任务首席科学家李春来教授说:“现在我们有(证据)了。”
  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解答了一些有关月球的基本问题,比如月球的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历史。
  报道称,在1月3日的首次登月任务中,“玉兔”在着陆点附近收集的地表样本中发现了橄榄石,这种绿色的结晶矿物像地球上的地幔一样,通常可在地下深处发现。
  进一步分析表明,橄榄石并非出自发现地,而是源自附近72公里直径的陨石坑。
  报道称,月球背面的陨石坑多于面对地球的正面,流星撞击很可能穿透月幔,将矿物抛射到地表。
  李春来说,“玉兔”的着陆点曾经散落着岩石,但宇宙射线和太阳风把它化成了尘土。
  李春来说他们的发现是第一个直接证据,证明了这些材料来自月壳下方深处,尽管还不清楚到底有多深。
  人们普遍认为,月球曾经覆盖着熔岩。较轻的物质浮到表面,形成了月壳,而较重的物质下沉形成了月幔和月核。新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理论。
  报道称,中国是第一个将月球车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国家,并计划2019年晚些时候发射更大的月球探测器并带回采集样本。
  按照北京的最新规划,首批中国航天员将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登上月球。
  报道称,中国、美国及其他国家纷纷宣布未来一二十年内登月开发月球资源计划。研究人员说“玉兔”月球车的发现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绘制出更准确的资源地图,包括矿物的蕴藏量与分布。
  李春来说中国科学家愿意与美国同行合作,但华盛顿阻挠了此类合作。他说:“我们的大门依然开着。”(编译/郑国仪)
  嫦娥四号探月“五战五捷”圆满完成任务振奋人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1#
 帮5买 发表于: 2019-5-16 09:36:07|只看该作者

月球深处有什么?“玉兔二号”找到了答案!

源自:文汇报
  北京时间2019年5月16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我国月球探测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嫦娥四号就位光谱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SPA)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为解答长期困扰国内外学者的有关月幔物质组成的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将为完善月球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支撑。
  有关月球早期演化的理论认为,月壳由是岩浆洋中较轻的斜长石组分上浮结晶形成,而如橄榄石、辉石等较重的矿物下沉形成月幔。然而,这一关于月幔组成的推论至今没有很好地被证实。

月球内部结构可能的解释。(a)月球岩浆被设定为深550km,下月幔由原始的未熔融物质组成。CM和CF分别代表质量中心和形态中心(源自Wieczorek,M。et al。in The constit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lunar interior。《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Vol 60》(eds Joliff,B。et al。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Chantilly,2006),P225。  (b)月球最内部的物理分层结构(源自Weber et al。Seismic detection of the lunar core。Science,331,309-312(2011)。
  一方面,美国阿波罗任务和苏联月球任务返回的月球样品中没有发现与月幔准确物质组成有关的直接证据。另一方面,最有可能撞穿月壳的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SPA)内,并未发现月幔指示矿物──橄榄石的大量出露的证据。这是否说明富橄榄石的月幔假说是错误的?
  带着揭开月球深部物质成分神秘面纱的使命,嫦娥四号(CE-4)踏上了探索月球背面SPA,为月球起源演化研究提供新数据的征程。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定点、定时、精确”地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冯卡门坑内。1月4日巡视器(玉兔2号)与着陆器分离,其上携带的红外成像光谱仪(VNIS)成功获取了着陆区两个探测点高质量光谱数据。

(a)、(b)玉兔二号所搭载的红外成像光谱仪拍摄到的探测点光谱图像。(c)玉兔二号所搭载的全景相机拍摄的探测点影像图。

(a)S1探测点附近岩石的全景相机图像(黑白)(b)第二月昼石块探测区域岩石的全景相机图像(彩色)
  国家天文台和仪器研制单位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发现,CE-4着陆区月壤光谱的吸收特征与月球正面月海玄武岩质月壤光谱的吸收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展现出低钙辉石的光谱特征,并暗示有大量橄榄石的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证实,CE-4着陆区月壤物质中橄榄石相对含量最高,低钙辉石次之,仅含有很少量的高钙辉石。这种矿物组合很可能代表了源于月幔的深部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CE-4号探测器的着陆点位于SPA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部,早期研究结果表明其表面被后续喷发的玄武岩所填充,那么这些不同于玄武岩的深部物质又是如何分布在着陆区域内的?对覆盖着陆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和高光谱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着陆器和月球车位于玄武岩“平原”的撞击溅射物上,这些溅射物来自东北方向的芬森(FINSEN)撞击坑。
  40多亿年前,SPA盆地形成时已将月壳减薄或完全剥离。FINSEN坑是由小天体撞击SPA盆地内部表面而形成,其犹如在SPA表面打的一口“深钻井”一般,进一步将SPA盆地表面以下月球更深部物质挖掘出,产生的溅射物四处抛射,呈辐射线撒布在冯卡门撞击坑“平原”上。因此,CE-4 VNIS分析到的对象是FINSEN撞击坑挖掘、抛射到冯·卡门撞击坑表面的月幔物质。

嫦娥二号数字高程模型所标识的芬森撞击坑
  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就位探测。基于探测数据的研究结果成功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物质组成,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的正确性,加深了人类对月球形成与演化的认识。

40#
 杜鹃 发表于: 2019-5-1 10:40:37|只看该作者

连“玉兔二号”都被唤醒加班了?网友们因此进行了一场大讨论……

源自:中国之声
  @中国探月工程 28日下午消息,玉兔二号月球车已于4月28日13时45分自主唤醒,中继前返向链路建立正常,整器状态正常。玉兔二号月球车将开展第五月昼工作,继续实施巡视科学探测任务。

(图像经过了压缩处理)

  截至28日,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累计行走178.9米,超期服役近一个月。后续,科研人员将精确操作,严密监控,确保玉兔二号月球车走的更远,取得更多科学成果。

消息公布不久

  相关话题就登上了热搜


不少网友知道后也纷纷发来“贺电”:睡饱了开工,嫦娥和小兔子加油!中国航天加油!

同时,还有不少网友脑洞大开,开始了各种花式评论……

  比如,在@央视新闻 相关消息的配图中,下面这张就成功吸引的大家的注意力。


不仅有人联想到了“爱地魔力转圈圈”,还有人把它看成了井盖,更有人问:这是要画个“麦田怪圈”吗?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提问:以后要不要建个天宫?后羿哥哥会来吗?

看了网友的讨论,你有什么感想呢?一直以来,我们花费很多精力、很多时间投入在航天事业,很多人把自己一生的青春奉献在航天岗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什么航天航空那么重要?
  我们挑选了两位知乎网友的回答:
  ▼知乎网友@ 绵恬纯粹的悲悯认为:航天工程获取技术的方式说的直白些就是人类给自己定一个难以企及的任务,然后用尽一切手段来完成,即使最终失败,但在过程中获得的各项科技进展也足以显著促进人类发展。
↓ ↓ ↓
  60多年前,NASA为了获得更清晰的月球照片,让喷气推进实验室开发了一种名为数字影像处理的技术,这项技术后来成为了核磁共振(MRI)以及CT诞生的技术基础。在随后的数十年中,这两项技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十几年前,美国国土安全部提出,希望能研制一种微型传感器系统,用来探测光线、气体、化合物、温度和运动等信息,用于反恐。
  NASA阿姆斯中心的一位科学家长期从事外星大气分析工作,拥有探测多种气体和化合物的传感器技术。
  为满足国土安全部的需求,她考虑了这样的技术方案:用一个设备来吸入空气,用智能电话来作为显示设备。为此,她吸纳了通用系统公司的总裁乔治-于(中国移民,毕业于佐治亚理工学院),由他开发手机界面。她特别指出,传感器不要和手机集成在一起,而应当是独立的,通过蓝牙与手机通信。这样无论传感器还是手机的升级换代都不会影响到彼此。
  传感器研制中,采用了各类商用器件,包括红外计数器、分光计、运动敏感器和条形码读码器。作为这项技术的商业化承担者,乔治-于则开发了一个称为NODE平台的设备,它只有拇指粗细,可以容纳各种传感器和通信接口。
  2012年,NODE平台开始销售,2014年推出了第二代 NODE+,无论安卓还是苹果手机都可以兼容。设备的基本配制可以检测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氮等气体,还可以探测光照、室温、湿度和气压等数据。

  NODE+的价格并不贵,传感器基座售价149美元,各类传感头的售价在数十美元至249美元不等。NODE+的应用已经超出了国土安全部所希望的反恐范围,进入了很多民生领域,例如油漆公司可以用选配色度敏感器来检测产品质量,食品厂可以用它来检测加工温度。汽车修理工可以用它来检查发动机。


这些只是航天技术转民用的冰山一角。

▼知乎网友@ 大公无司认为:我们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使我们彻底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航天就是第二次大航海,我们要把握机会,在探索的道路上走在最前方。
↓ ↓ ↓
  公元前307年,当赵武灵王立誓强国,准备开始让全国胡服骑射的时候,国人都觉得,这没有什么意义。

胡服骑射?华夏圣贤礼乐之地,应该是他人学习效仿的对象,怎么可以反过来穿胡服呢?

  然而武灵王还是下达了胡服令。一年之后,曾经为患赵国边疆的中山、东胡不复为患,赵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者。


公元1532年11月16日,当皮萨罗带着他那只有168人的小队伍踏上印加帝国的土地时,他并没有注意到,印加人没有马匹,甚至没有车轮和铁器,看起来让人瑟瑟发抖的印加大军手里只有青铜甚至是石制的武器。

没有车轮和铁器?印加人自己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他们有着高深的历法,能够修建壮丽的库斯科城和马丘比丘,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缺少什么。

  然而西班牙殖民者们还是一次次击溃了印加人的大军。1572年,印加帝国灭亡,直到今天,整个中南美洲都被称为“拉丁美洲”。


公元1435年,郑和船队第七次出洋归来,曾经航行于南中国海和印度洋洋面上的宝船船队回到了自己出发的地方。在这之后,这支曾经是海洋上最强大存在的船队逐渐停止了新的远航。

失去了海洋?这有什么要紧的呢。我们面临着来自北方的威胁,何必要搞这种“费钱谷数十万,军民死者以万计”的“一时弊政”呢?

  然而海洋,这辽阔的海洋,总归还是要有主人的。八十年后,葡萄牙人来到了澳门,原来航行着宝船的洋面已经被控制在了欧洲人手中。四百零五年后,统治着七海波涛的海上霸主不列颠终于还是轰开了当时中国的国门。


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苏联的拜克努尔发射场升空,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1969年7月20日,由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搭载的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


1998年11月20日,二十一年前,国际空间站首批发射成功,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欧洲航天局……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十六国里,没有中国。


1999年11月20日,二十年前,神舟一号飞船从酒泉航天发射场升空,中国载人航天,踏出了第一步。

载人航天?
  又有什么用呢?

  太空,这一次,是无垠的太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9#
 晨风 发表于: 2019-4-29 10:53:00|只看该作者

嫦娥四号自主唤醒 协同玉兔二号开展第五月昼工作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嫦娥四号着陆器于今晨自主唤醒 协同玉兔二号开展第五月昼工作

  娥四号着陆器已于4月29日7时40分正常唤醒,中继前返向链路建立正常,平台工况正常。

  此前,玉兔二号月球车已于4月28日13时45分自主唤醒,中继前返向链路建立正常,整器状态正常,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累计行走178.9米,超期服役近一个月。

  后续,嫦娥四号着陆器将协同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展第五月昼工作,继续实施科学探测任务。
  (央视记者 崔霞 吴杰 陶嘉树)
38#
 李雪 发表于: 2019-4-29 00:21:41|只看该作者

玉兔二号月球车今日下午自主唤醒 开展第五月昼工作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玉兔二号月球车今日下午自主唤醒 开展第五月昼工作

新京报快讯 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玉兔二号月球车已于4月28日13时45分自主唤醒,中继前返向链路建立正常,整器状态正常。玉兔二号月球车将开展第五月昼工作,继续实施巡视科学探测任务。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累计行走178.9米,超期服役近一个月。后续,科研人员将精确操作,严密监控,确保玉兔二号月球车走的更远,取得更多科学成果。
  着陆器预计于4月29日7时唤醒。

以上图片来自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博
  编辑:康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5:13,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