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80|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4-8-11 07:07: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4年河南济源花500万为猕猴在水库两岸建吊桥

 [复制链接]
源自:大河报
原文标题:架设两座吊索桥方便猕猴“走亲戚”
⊙记者:郭长秀通讯员韦天雨

  导语:为保障藏羚羊迁徙道路通畅,国家在修青藏铁路时专门架了座桥,让火车在桥上跑,藏羚羊在桥下过。为方便猕猴“串门探亲”,济源投资500万元,正在河口水库两岸高山上,架设两座吊索桥,未来将形成“船在桥下游,猴在桥上走”的独特景观。专家称,为猕猴在高山间建桥,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史上属首例。

吊索桥效果图(济源当地提供)

因何而建
20公里长9000余亩的水域阻断了沁河两岸猕猴的“来往”

  昨日上午,大河报记者驱车来到济源沁河的河口水库东滩村附近,看到桥基已完成,在预埋的地基上,捆扎的挂吊索的钢筋裸露在外,对岸施工人员正开挖另一桥地基。“另一条吊索桥在圪了滩附近,河西一侧的桥基也已完成,河东一侧正在施工。”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王向东局长介绍说。
  王向东说,河口水库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的济源市克井镇,是控制沁河洪水、径流的关键工程,也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建成后,将形成一条约20公里长9000余亩的水域。
  “库区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水库建成后,阻断了沁河两岸猕猴正常迁徙。”王向东说,为解决这一问题,保证猕猴的生存环境不因为修水库遭到破坏,在水库建设的前期论证中,专家就提出了建设猕猴过河吊索桥的意见。

花费多少
投资500万元建成后方便两岸500多只猕猴往来

  据了解,济源市境内有猕猴20多群3000多只,其中生活在沁河两岸的就有5群500来只,来回穿行于沁河两岸的山林中,由于沁河与五龙口猕猴风景旅游区一岭之隔,猕猴也常常翻山过来活动。
  “以前沁河上有4座桥,既可以供车辆行驶,也可以供猕猴迁徙。”王向东说,随着水库8月20日开始陆陆续续蓄水,4座桥全部淹没在库底。新建的两条吊索桥工程总投资500万元,已从6月份开始修建,预计今年10月底竣工。

相关说法
此举成为“国内首例”

  据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蟒河管理分局副局长李合迎介绍,在沁河专供猕猴两岸迁徙的吊索桥共建设两座,吊索桥跨度250余米、宽1.5米、一次可荷载150只猴子安全过往,建成后吊索桥最低处距离水平面有10米高度。
  “吊索桥建成后,会形成‘船在桥下游,猴在桥上走’的独特景观。”李合迎说。
  吊索桥建成后,猕猴会自觉自愿从桥上过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向东说,桥建成后,会让五龙口猕猴景区的喂养员带着猕猴们走上几趟,慢慢猕猴们就知道这两条通道了。
  昨日上午,记者联系到郑州大学猕猴研究专家路纪琦教授。他告诉记者,早些年,为保障藏羚羊迁徙道路通畅,国家在修青藏铁路时专门架了座桥,使火车在桥上跑,藏羚羊在桥下过。现在,济源在河口水库高山上架了两座专供猕猴群正常迁徙的吊索桥,保障猕猴群过往迁徙,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史上属首例。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朝明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朝明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自贡男子性侵情人女儿致其怀孕 被判徒刑八年 男子发短信羞辱情人丈夫被捅伤致死
2# 四姑娘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4-8-11 18:27: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河南济源回应500万元为猕猴建桥:为回馈自然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济源花500万元为猕猴建桥引质疑 当地称回馈自然

  中新网济源8月11日电(记者:门杰丹)为方便猕猴“走亲戚”,斥资500万元建吊桥,发生在河南济源的这件新鲜事11日经当地媒体披露后,引发质疑,有不少网民感慨猕猴比人尊贵,认为劳民伤财。对此,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建设水库人为破坏了自然,建设猕猴通道是回馈自然,500万元建设资金是国家拨付专款,是经过专家论证的,这笔资金实际施工中还不够。
  11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南济源投资500万元在河口水库两岸高山上架设两座吊索桥,供沁河两岸猕猴正常迁徙使用,未来将形成“船在桥下游,猴在桥上走”的独特景观。专家称,为猕猴在高山间建桥,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史上属首例。此消息一出,随即引发舆论关注。
  “多少山村学生淌水过河去上学没人管”、“动物比人尊贵”、“河南猕猴真幸福”、“两座吊桥值500万?”……很多网民获悉此事后,惊讶之余,表示不满和质疑。
  11日上午,针对网民的质疑,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副局长李中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行了回应。
  “这两座吊桥确实在建,500万元是国家拨付的专项资金,不是济源的,也不是河南的。”李中央介绍说,去年资金到位,之后经过招标、规划、勘察、专家论证等,6月份开始修建,10月底前应该能建成。“有人一听说500万元建两座桥就质疑,他去设计了吗?去招标了吗?去监理了吗?建一座桥是有质量要求的,是要长期使用的。500万元,还不够呢!”因为设计时桥长是按照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来测算的,实际施工中,还长出来一些,施工方说费用不够,具体咋办还待定。
  为什么花巨资给猕猴建桥?李中央称,河口水库建设前,沁河河面只有几十米,有4座小桥供两岸村民及猕猴自由通行。如今,水库建成蓄水,两个月前,原有的4座小桥就被淹没了。虽说建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河口水库,是控制沁河洪水、径流的关键工程,也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很多功能,但它毕竟阻断了沁河两岸猕猴的正常迁徙,人为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如果不建桥,夏天猕猴可以游泳到两岸,但冬天咋办?将来建成湿地公园了,游人增多了,猕猴地面活动也会受影响,所以要建设猕猴通道,回馈自然。
  “可以说,没有野生动物,就没有人类。”李中央说,人和野生动物关系密切,谁比谁尊贵不好简单地说。“现在涉及生态、环保方面的事都很敏感,这很正常,只要是干好事就没有问题。”李中央说:“一件事情出现后,会出现正面的评价,也会出现负面的评价,很正常,适当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跟帖进行解释说明。”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19:21,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