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56|回复: 1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张建 发表于: 2004-10-11 20:19:1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眉山特色乡镇展示!

 [复制链接]
塑“白马雕像”、展“白马新貌”──致热爱、关心、支持白马铺乡人的一封公开信你们好! 白马铺乡因历史上神奇的“白马传说”而得名。相传,唐朝时,剑南节度使花卿到丹棱巡视,遭遇叛乱,虽然他英勇善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独自骑马突围,至东馆河边,将军下马洗脸,路边一洗衣村妇发现将军身首分离,血染战袍,惊呼:“唉呀,你没有头怎么洗脸?”将军用手一摸,“扑通”一声倒地气绝,白马见主人已死,泪流不止,仰天长嘶,然后向前狂奔,一直跑得口吐白沫,伏到在地,累死在山坡上,当地人为纪念白马,就把此地起名“白马伏”,又叫“白马坡”,因后来开驿站,设店铺而改称白马铺,后建制称白马铺乡至今。今东馆尚存“白马将军墓”,现“断头将军骑白马”的传说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塑“白马雕像”首先是因为白马铺乡与“白马”神奇的传说息息有关;其次,塑“白马雕像”是白马人多年的愿望,早在92年初,白马铺乡党委、政府就开始酝酿此事,到98年,塑“白马雕像”已正式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通过一年多的考查论证,本届党委、政府决心将这一年多来的愿望变成现实。第三,马有一种马不停蹄、奋发向上的精神,塑“白马雕像”就是要折射白马人民开拓进取、永不停息的精神风貌;第四,新世界的钟声即将敲响,塑“白马雕像”预示白马铺乡在新千年将会有的发展和跨越;第五,塑“白马雕像”不是一项孤立的工程,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乡党委政府紧密结合“眉山新村”建设,规划了“树白马世纪新形象”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一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绿色长廊。充分利用白马铺乡的交通优势和“中国脐橙之乡”母本源基地的牌子,在省道106线横贯乡镜8.3公里的公路两旁径深100米以内,建造近3000亩特色水果产业带,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招商引资筑凤巢,开发园林式的小集镇。我们将依托本乡优越的地理和交通条件,在新规划出的0.45平方公里集镇建设土地上,通过招商引资计划,分步骤地新建一条长500米,宽24米的“白马大道”,大道两旁顺应人们返朴归真的消费新时尚,开发新建园林别墅区,诸如“翠竹苑”、“梨花园”、“葡萄屋”、观光农场等等。届时明代净居寺和观音寺的灵验香火,农家的竹篱野花,老树青藤、果园、池塘将会让休闲度假的人们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白马雕像”的建造将与“绿色长廊”、“园林集镇”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白马雕像”将是白马铺乡的标志工程,是白马人民永久的精神象征为了塑造好“白马雕像”,我们精心筹划:聘请了成都市雕塑艺术院总监、成都现代艺术制作中心主任,高级美术师、雕塑家、公共艺术家谭云创作白马雕像:整座雕像高6米,其中基座、塑像高各3米,呈“腾飞”造型,混凝土浇铸基座,优质花岗石材贴面,镜面抛光不锈钢材锻造“白马”,基座正面镌刻爱心捐助2000元以上的单位和200元以上的个人姓名。雕像落成后,我们将恭请关心支持白马建设的各级领导和捐肋者代表,为“白马雕像”剪彩。目前,该工程,已正式投入实施,工程造价13.6万元,工程资金通过三种渠道筹集:一是在全乡范围内发倡仪,筹集一部分;二是联络在外工作的白马人和在白马工作过的领导和同志筹集一部分;三是积极争取地、县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筹集一部分。我们企盼通过这封来自白马铺乡的公开信,能让你们伸出援助之手,为工程建设捐资赞助。目前,该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捐资赞助款将由专人负责,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我们相信有你们的赤诚和慷慨,一匹雄伟的白马雕像将在新世纪的元旦之日傲然矗立在白马大道与省道106交汇处,成为白马铺乡的标志,白马人民和你们共同的骄傲。你们的功德和深情厚谊,将铭记在白马人民的心中,载入白马铺乡史册,世代传颂。静盼你的回音。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建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建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建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建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建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黄金周 40万人次游眉山 眉山“十一”黄金周旅游空前火爆
2# 四姑娘山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10-11 20:20:1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白马传说相传,唐朝时,剑南节度使牙将花卿到丹棱平叛,连战数日,独自骑 马突围,奔至现东馆河边,将军下马要洗脸,路边一洗衣村妇发现将军身 首分离,血染战袍,惊呼一声:"哎呀,你没头怎么洗脸?"将军用手一摸,"扑通"一声倒地气绝。白马象通人性一样,大为悲恸,用嘴舔将军身上的血,绕将军转了一个圈,仰天嘶鸣,然后向前奔跑不息,一直跑得口吐白沫,最后伏到在地,累死在山坡上,当地人为了纪念白马,就把这地 方起名白马伏,后改名叫白马坡,再后因开驿站,设店铺称白马铺,后建 制称白马铺乡至今。今东馆尚存"白马将军墓",现"断头将军骑白马"的 传说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10-11 20:20:51|只看该作者
白马乡情  白马铺乡位于眉山县城以西8公里,幅员39平方公里,辖16个村,1个居委会,19个农经 联社,有耕地26589亩,总人口20669人,其中农业人口97.6%.白马铺乡是典型的农业乡 镇,该乡地处浅丘,属黄壤土,海拔450米左右,日均气温18ºC,无霜期318天,年降雨量1000 毫米以上,境内无自然河流,1956年修建的通济堰贯穿全乡80%的村组,其中铁炉沟电力 提灌站的灌溉面积居全区之首,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以上,以脐橙为主的水果业和以 养鱼为主的养殖业是全乡两大支柱产业,以实现人均1亩果园,户均1口鱼池。  白马铺乡交通优势和地理优势明显,集镇所在地离成都90公里,离眉山火车站8公里, 离县城8公里,眉洪公路横贯境内,省道106线穿越辖区9个村,23组,长8.3公里,村村通水泥 路,社社通机耕道,交通便捷.境内明代静居寺和观音寺庙每年游客上万人次。 全乡目前已实现村村四通,即:村村通水泥路、通电话、通调频广播、通光纤电视;实现 户户六个一,即:人平1亩果园、户平一口鱼塘、户平一口水井、户平一口沼气池、户平转移 一个剩余劳动力、户平一个科技致富明白人。  全乡经济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1996年在全乡率先步入小康乡行列,连续 四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委,1998年被眉山地委行署正式命名为小康乡镇并授牌,同年获 省委颁发的先进乡镇党委称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模范乡 镇称号。计划生育工作多年被评为县的先进。参加2000年眉山县"天下秀杯"运动会,获体 育道德风尚奖,男篮第四名,获锦旗一面。2000年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其中小学 五年级学生参加地区数学知识竞赛,有一名获一等奖,五名获二等奖;初中三年级学生有 两名考取了眉中、眉一中保送资格,胡仲军同学参加全国物理知识单科竞赛获一等奖,进 入全省前十二名,被地区教委推荐到北京应试清华大学附中。  勤劳朴实的白马人民,将抓住历史赋予的大好机遇,发挥优势,巩固成绩,苦干兴乡,再 上台阶。
4# 金佛山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10-11 20:21:29|只看该作者
白马脐橙  白马铺是有名的水果之乡,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脐橙之乡"-眉山县的母本园基地。  全乡大小水果品种齐全,有梨子、李子、枇杷、葡萄、橙子等系列,但最有特色的是白马脐橙,该品质堪称一流,据专家考证,白马的饿土壤、气候最适宜脐橙种植,土壤成分含抗癌物质,所产的脐橙有抗癌的作用,且该品种果色橙红,皮细光滑,果大均匀,肉嫩化渣,果汁丰富,味甜香浓,早熟丰产,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须的矿物质,是优良的绿色食品、生态食品和保健食品。该品种在1985年全国28省市的优质果品鉴评会上获金杯奖,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优质农产品证书,继后于1989年、1995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  脐橙种植在白马已有较早历史。五十年代,原国民党兰敬之师长从美国带回脐橙种苗,经过科研人员几十年不断的选育栽培,单系繁殖,逐步发展起来。现单系繁殖母体-脐橙母本树尚栽植于白马铺乡兴隆村6组农技师彭锡全房前。迄今,全乡脐橙种植面积达2万亩,人均1亩,年产量达到6000万公斤,产值上亿元,已成为我乡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全乡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眼下,脐橙栽植新技术的推广,脐橙品质的再提高,尚有一定的空间和潜力,乡党委、政府正集中精力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力求果品优质率和优质量达到理想水平,以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10-11 20:21:56|只看该作者
全乡有零星野鸡、全蝎、云斑鲴养殖,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美国斑点叉尾鲴"养殖,该养殖具有起点高、规模大、专业性强等特点.该品种形似江团,相对传统的鲤、草鱼养殖品种而言,具有肉质细嫩、味好刺少,抗病能力强,易饲养,长势快,市价高于鲤、草鱼4-5倍等优点. 据专家预测,该品种的发展可能在最近几年逐步取代鲤、草鱼等传统养殖品种。目前,全乡建有一个百亩规模的标准化"美国斑点叉尾鲴"鱼苗繁基地,拥有亲鱼上千组,年产鱼苗500万尾,带动全乡成片养殖500余亩,全县成片养殖上千亩.直接经济效益500万,社会效益上千万。省水产专家调查估计,规模和生产数量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榜首。全国属大中型基地。目前该基地无论是养殖面积还是繁殖鱼苗数量,均以每年翻番速度发展,该项目将成为全乡继水果产业之后又一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门道和主渠道。
 
6# 青城山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10-11 20:23:09|只看该作者
“中国枇杷之乡”在四川省仁寿县文宫区,以文宫为基础,辐射周边10公里范围的松林、敖林、高加、千合、大化等乡镇。1987年,在仁寿县委、县政府和文宫区委、区公所的领导下,经省级专家论证指导,开园种植枇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枇杷种植3万余亩,年产量达到800万公斤。1997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把文宫区列为农业产业化试点乡镇。199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又把二峨山脉列为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大样板,枇杷生产成为这项工程的重点项目。同年十月,因文宫枇杷种植集中、规模宏大、品质优良,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报社联合组成的“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及宣传活动组”评定为“中国枇杷之乡”。仁寿县委、县人民政府把每年的5月10日定为“中国枇杷之乡--仁寿县枇杷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10-11 20:24:16|只看该作者
色泽鲜艳、皮薄肉厚、柔软多汁、清香味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清热润肺,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份,是水果中一朵奇葩,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经国家级水果专家鉴定,综合得分92.36分。文宫枇杷正因这些特点而在国内水果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大五星:果大、形园、色艳、味美; 大元种:形长、色橙、肉厚、汁多、味浓; 美张5号:果大肉嫩、色鲜味醇。 解放钟:果特大、重172克、形美如钟、果肉细嫩; 美二77-1:皮肉橙红、浓甜、品质上乘;
8#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10-11 20:25:03|只看该作者
文宫万亩优质枇杷基地位于国道213线成仁路旁,上距成都60公里,下离仁寿20公里。自一九八七年建园以来,历经十多年努力,现已发展到3万多亩、年产枇杷800万公斤的规模。一九九六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农业产业化试点区。文宫枇杷品种多样,品纯质佳,属绿色保健水果食品,倍受商家和消费者青睐。五、六月份来此旅游极佳。

文宫枇杷节-黑龙滩风光游 第一天,文宫万亩枇杷基地接团-采摘鲜果-游高家大佛-宿黑龙滩;第二天,参加枇杷节活动;第三天,黑龙滩湖面观光、水上游乐,送团。 陵洲古迹采风-“农家乐游”第一天,仁寿接团-奎星阁-虞丞相-枇杷基地“农家乐”游-宿黑龙滩;第二天,黑龙滩湖面观光、水上游乐,送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10-11 20:26:03|只看该作者
东坡区太和镇位于成(都)乐(山)公路即省道103线中点(各距60公里),系岷江冲积平原,区位优势明显,全镇幅员40.84平方公里,共有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00人。 商贸历史,交通方便。这里曾经是岷江水路上"日吞千担货、福禄万家人"的"小香港",是远近闻名的物资集散地。岷江、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穿境而过,南距东坡区城(原眉山县城)8公里,北距彭山县城9公里,眉山新城区将太和纳入中长期规划范围,区位前景看好。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形成优质粮油、甘蔗、叶烟、商品蔬菜、水产养殖及鸡、鸭、兔繁育基地,工业上形成蔗糖食品加工、饲料、建筑建材、服装鞋业、制衣划片、印刷产业。有各类工业企业145家,个体工商业户640家,去年财政收入73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0元。 基础齐全,工业进步。建有110千伏龙亭变电站及其完备的电网,设有2个电信模块局,光纤电话、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并迅速普及,水资源充沛,天然气留有接口,城镇建成区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人,新建街道4条形成新区主骨架,建有3个市场,学校、医院硬件建设超前。 政策支撑,筑巢引凤。四川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乡镇企业示范区、民营经济示范区以及灵活的政策措施,引来民营企业20多家投资上亿元,其中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 利用优势,谋求合作。太和已成为眉山最具活力的新兴工业小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商人看准这片沃土。立足当地资源兴办加工企业,引进投资建设科技型工业企业。欢迎各地客商投资主办、协办和参与。划拨地价本着只收成本的原则4-5万元/亩,租用地价800-1000元/亩/年,税费减免优惠及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政策与区政府相同,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镇政府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并承诺因治安问题经企业造成的损失由政府赔偿。镇政府电话:0833-8530011传真:0833-8530013联系人:陈其军联系电话:0833-8352656
10#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10-11 20:26:55|只看该作者
2000年太和镇国内生产总值 13287万元,农业产值5407.8万元,粮食总产量11870吨,财政收入732.2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643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087万元,主要投资于农田水利设施、企业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建设。乡镇企业改制后,由7个集体企业变为5个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产值26437万元、销售收入25028万元 、利润684.2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339元,住、用、穿、吃、玩消费比重分别为 4.4%、15.2%、5.1%、55.9%、19.3% 。储蓄存款4731.3万元。 2000年全镇有职业高中1所,初中2所,中心小学2所,村小8所,成人学校1所,幼儿园23所,教学建筑面积38525平方米,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力推广旱育秧、水稻抛秧、甘蔗地化学除草等新技术,以及甜城系列甘蔗92-244、92-250、86-117等新品种、新技术。率先在全区开通调频广播,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率为100%。2000年全镇拥有电话1440门,实现村村通电话,电话普及率达14%;有线电视二级光纤网已通到24个村,拥有用户1440户,村通普及率达50%;全镇17个村通混凝土道路,村级混凝土道路达到29公里。2000年,组团参加"精品天下秀杯农运会",篮球项目获第二名。镇内有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院2所,卫生医疗点44个, 3.2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户报费率达10.1%,人均报费比例3.7%。
镇长:刘廷学

联系电话:0833--8530013 13808166168
对全镇工作负总责,主持党委工作,主持召开党委会,党委民主生活会,组织制定全镇工作计划,提出实施的具体方案和要求。主持镇政府的全面工作,主持召开政府办公会,认真组织实施人代会通过的决议和交赋的各项任务,分管财政,地税所,对镇财经办负总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1 06:31, Processed in 1.934403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