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7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兰州民众创作“牛肉面”文艺作品 推介“家乡名片”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兰州民众创作“牛肉面”文艺作品 推介“家乡名片”

  兰州民众创作“牛肉面”文艺作品 登台表演推介“家乡名片”
  中新网兰州3月8日电(闫姣)“大宽、二细,味道怎么样?”身着厨师服,头戴厨师帽,现年67岁的“马老汉”在舞台上将“面”拉的又细又长,在手中抖搂两下,伸长脖子问对面的“食客”。
  “干散、亮豁、嘻麻香咯!”十多位身着红裙的老年妇女“食客”用兰州方言回应“好吃极了”。话语刚落,这十几位妇女也拿出手中的“面”,表演拉面、扯面、抻面,不断地变换着造型。
  8日,由兰州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主办的“讴歌新时代 巾帼展风采”庆“三八”妇女健身展示活动举行。
兰州牛肉面”套餐”,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香。(资料图)闫姣 摄
  这17位演员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来自自发组织的兰州西固区蓝馨花园社区艺术团,都是“老兰州人”。现年67岁廖世芳团长介绍说,她们虽然都是普通人,但对兰州牛肉面有一种情怀,“早上起来不吃碗‘牛大’,一整天感觉浑身不舒服。千面万面,不如家乡的一碗牛肉面”。
  廖世芳还说,她们姐妹一直想编些“牛肉面”题材的文艺作品,用舞台表演的形式向外界推介兰州,乃至于甘肃的这张“名片”,也为传承牛肉面文化出一份力。去年,她们一起在牛肉面馆花了几天时间学习拉面的手法和技巧,之后用8米松紧带替代劲道有弹性的牛肉面,将其搬上了舞台。
  “兰州出了个马家老汉,妙手开店卖的是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香,汤清面精肉烂味鲜芬芳……”在街头巷尾传唱的这首歌是兰州本土歌手李小杰自发创作,以此让自己时刻记住家乡的味道,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美食,让更多民众一代代传承牛肉面文化。
  兰州牛肉面始创于1915年的甘肃省会城市兰州,“老兰州人”称其为“牛肉面”或“牛大”,分“三细、二细、毛细、韭叶、大宽”等多种面形。目前,已成为当地人“每天一碗”和外地游客“进店必点”的“网红”大众美食。
  近几年,随着外界对牛肉面的关注和喜爱,牛肉面渐渐走出甘肃,走向全国,甚至“出海”在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美国、巴西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家”。兰州民众也有了“自豪感”,自发创作了许多歌曲、舞蹈等文艺作品,以推介家乡。 ●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btkj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btkj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btkj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btkj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btkj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btkj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湖北襄阳一对盲人兄弟“摸”成修车高手 妇女节 河南千名留守儿童给妈妈打电话送祝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09:24,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