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52|回复: 0

[纪实·新闻台湾女子与大陆兄长分隔十多年后再重逢

 [复制链接]
源自:燕赵都市报

  跨越海峡的兄妹重逢。

  跨越海峡的兄妹重逢。
  8月21日15时,张家口市康保县邓油坊镇宋家营村,从宝岛台湾赶来的孙慧贞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到了大哥孙俊诚家门前,还没踏进家门,她一抬头,看到眼前的大哥,脸上笑开了花,先是一怔,紧接着就扑了过去,这个48岁的女子伏在大哥肩头哭得像个孩子,成了个泪人。
  这是一次阔别十多年的兄妹重逢,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骨肉团聚,这更是一次两岸血浓于水的见证。

缘起 一份中断十多年的骨肉情
  台湾与张家口相隔万里,身在台湾的孙慧贞与身在张家口的大哥孙俊诚已失联十多年,他俩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他们的父亲叫孙文良,系国民党某部队将领,1948年随部队退守台湾。由于种种原因,孙文良忍痛将独子孙俊诚留在了大陆,前往台湾澎湖。多年后,得知返乡无望,孙文良重新组建了家庭,生下了8个孩子,孙慧贞是家中老幺。上世纪80年代末,两岸逐渐开放,孙文良托子女到大陆打探到了儿子孙俊诚的下落,并将他带到了台湾。海峡相隔40年后,父子终于再次相见。此后,孙俊诚返回大陆。
  当时孙文良年逾八旬,行动不便,嘱托子女多多照应孙俊诚。之后的几年里,每逢春节、中秋节,孙慧贞兄弟姐妹8个都会探望孙俊诚,捎去家用。没过几年孙文良去世,孙俊诚于2000年前后再次前往台湾,短暂相处,与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情谊也逐渐深厚起来。
  此后,孙慧贞的哥哥姐姐有的离世,有的失去了联系,她也移居美国。在此过程中,孙慧贞不慎丢失了大哥孙俊诚的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近些年返回台湾后,孙慧贞作为最小的女儿,始终没有忘记父亲临终的遗愿:“有生之年照顾好大哥。”
  几天前,孙慧贞托女儿黄书缘和黄书晨来石家庄通过本报寻亲。幸运的是,当天孙俊诚便找到了。8月20日23时左右,急切的孙慧贞快马加鞭赶到了石家庄,等待着与大哥的团聚。

回忆 大哥是个老实人,我们是血亲
  8月21日一大早,记者陪同孙慧贞一家三口从石家庄赶往康保县邓油坊镇宋家营村,踏上了寻亲之路。性格外向开朗的孙慧贞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回忆着与大哥的往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外人看来,我们确实没什么感情基础。就是亲情血脉吧,当初见大舅大(指孙俊诚)第一面,就觉得他超像父亲。”眉宇之间的英气、朴实无华的言谈,孙慧贞说大哥像和父亲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虽然一开始的接触有些生涩和尴尬,但兄弟姐妹几人对大哥的印象都不差。“一个月时间,带着他在台湾到处玩耍,相处很融洽。”“(上世纪)90年代初,父亲托姐姐来大陆看看大舅大需要什么,后来给他盖了家里的房子。”孙慧贞那时从姐姐处听说,孙俊诚眼瞅着房子越盖越高,不住地喊“别盖得太大太好”,大哥一下子给孙慧贞留下了老实人的好印象。接下来的几年相处,孙慧贞更加坚信这一点。
  父亲孙文良去世后,孙俊诚没能在第一时间送葬。2000年左右是孙俊诚第二次前往台湾,在父亲的坟前,他长跪不起,眼泪止不住地流。孙俊诚知道父亲对家乡的感情,也明白父亲对自己的思念。这一举动,让孙慧贞一众兄妹更加亲近这个大哥。就在那几年,孙慧贞生意失败,但仍想向大哥表达些心意,便打了一只金戒指想送给他。“追着他他都不要,说知道我现在经济状况不好,好了之后再说,你说他傻不傻?”孙慧贞说。

相见 妹妹见哥泣不成声,哭花了妆
  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可在下车前,原本一直乐呵呵的孙慧贞突然面色严肃起来。她甚至拿出了镜子,反复确认自己的妆容。一路回忆大哥的样貌,到了大哥家门口,孙慧贞突然紧张道,“会不会变样了?会不会认不出来了?”直到亲眼见到孙俊诚,孙慧贞才确信眼前的人就是她要找的人,她伏在孙俊诚肩头泣不成声,两个女儿也拥了上来,一时间在场人员都不禁眼睛一酸。好一会儿缓过神来,哭花了妆的孙慧贞才又打趣道,“你当年就显老,过去这么多年了还那样”。
  孙俊诚腿脚不灵便,耳朵特别背,几乎听不见声音,攥着手把孙慧贞拽进了屋。一边是不标准的“台式”普通话,一边是浓重的张家口方言,兄妹俩几乎没有成功的对话,可满脸的欣喜并没有因沟通障碍而减少一分。
  进了屋,那一面墙的老照片瞬间吸引了孙慧贞,她激动地指着照片,跟孙俊诚比划了起来。“这是你在父亲坟前照的吧?这张是我亲大哥……”原本还略显尴尬的气氛一时间热络起来,孙俊诚不住地点头,激动地说着“对,对”。孙俊诚的三儿子、四儿子和四儿媳也在场,他们虽然只在照片里见过这个八姑姑,但很快就熟悉了起来。孙慧贞的两个女儿黄书缘和黄书晨对舅舅孙俊诚几乎没有印象,但此刻,血浓于水,她们很快和亲人们打成了一片。“一直在等着,终于等到了。”前几天知道了孙慧贞要来探望的消息,家人说孙俊诚很开心,几天下来,脸上一直挂着笑,藏都藏不住。现年78岁的孙俊诚其实身体还算硬朗,和74岁的老伴依旧住在当年台湾兄妹帮忙盖的房子里。“结实,就我俩,够住!”四儿子和四儿媳住得近,不时来照应。其他子女都在外打工,时不时给孙俊诚寄回点家用。孙慧贞格外关心大哥那稍有些智力不足的小儿子,得知他能自食其力,还在北京打工,她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祝福 愿两岸失散骨肉都能重聚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父亲起的。”说起孙俊诚的为人,孙慧贞说除了“老实人”、“本分人”,再没有别的词更贴切了。此番来寻亲就是为了来认亲,为了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大哥一家。
  在整个寻亲过程中,康保县邓油坊镇宋家营村的村主任、村支书帮了大忙。正是村支书看到了本报报道,第一时间联系了本报,把孙俊诚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记者。记者和孙慧贞一行赶到村口时,也是村支书引路,把大家领到了目的地。“村里人都知道他的故事,心里觉得挺有感触的,也想帮他们早点儿搭上线。”村支书说。
  孙慧贞因行程原因不能多做逗留,依依不舍挥手道别,她除了拿来几万元的现金,还特意准备了红色的绣花枕套,而这枕套被她赋予了特别的意义。“红色代表中国的颜色,也很喜庆,想让大哥枕在上面就能想起海峡对岸的兄弟姐妹。”
  孙慧贞坦言,当年像她家这种情况骨肉分离的很多,有些生于台湾的大陆后裔对大陆的亲属缺乏感情认同,“在新家庭里出生长大,不能理解父辈的感情”。而在孙慧贞心里,孙俊诚始终都是大哥,即便不同母,即使两岸相隔如此之远。“像我这样的家庭很多,我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大哥,特别不容易。”她祝福像她一样的家庭都能够有机会重聚,一家情更是两岸情。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朝明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朝明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新疆纪委官员存储阅读非法宗教资料被开除党籍 男子在KTV内做引体向上摔死 商家被判赔9万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5:08, Processed in 0.4992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