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振兴 文化先行 创刊词
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创刊已有五十四年历史,它拥有28种文字,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它以增进各国在教育、科学与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安全、自由和进步为宗旨,坚持寻求客观真理,以及自由交流思想与知识的信念,致力于文化的广泛传播,为广大读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服务。可惜,由于财政困难,教科文组织已从2002年起停止出版《信使》。 《信使》,就这样消失了?!《信使》,何曾消失!它所传播的精神与思想,早已播种在广大读者的心灵深处,植根在世界的各个地域。
二 2004年。春天。中国西部。一份大型人文思想读物《文化人》破土而出。就某种意义而言,它不正是《信使》的期望所在,不正是《信使》精神的延续,恰如传递“奥林匹克”圣火。 人类文明的长河,或波浪滔天,或涓涓细流,总是生生不息,总是绵延不绝。倘突然中断,那也是潜入血脉之故。有如喀斯特地貌所独具的特点。正如《信使》,仅是表面的终结,实则已转化为潜流,流淌在人们的心河。
三 文化是一程苦旅,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我们承受了无数次的艰难与创伤,与前辈们一样追逐着黎明;文化更是一种奋进,在黑暗与光明的搏斗中,中华民族终将迎来民族振兴的曙光。 推进改革,经济腾飞,早是天下苍生百姓之希望;富民强国,振兴中华,更为历代仁人志士之梦想。 反思过往,直面现状,展望未来,我们义不容辞以文化人的名义振臂呼之──文明传承,文化先行。民族振兴,文化先行!
四 文化何物?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之总和。此文明总和即为人类存在之根本需求,它指明了人类为生存发展必备的教育、科学、人文、生态所做的全部努力的目的、意义和方向。 设若问当下,何物最为匮乏?非金钱、物品、官帽,而实实在在是人文理想的缺损甚至缺席。 为此,我们极需知识交互作用下的广博;文化碰撞裂变后的睿智;“笼天地于形内”的胸襟;“挫万物于笔端”的思想。而真正的文化人当是有良知、敢述真言的思想家与有信念、善于行动的实践家。这正是文化人必须努力的理由所在,也正是《文化人》应该存在的理由所在。
五 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推而广之,没有文化的物质建设必将似脱缰野马;没有文化的社会革命,必将如泛舟漩涡;一个人文理想缺失的社会,必将泛滥为无信仰、无信任、无信用、无信义的混乱局面。 所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强调文化精神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的支撑作用。以文化先行建立正确选择的价值体系;以文化先行为深化改革提供思想准备;以文化先行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为此理想的实现,加入一支思想的登山队,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勤于建设,勇于建设,善于建设,精于建设;为制度创新与选择,作出有效的绵薄奉献。这正是当下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权利。
六 以赤子之心,上下求索,中国呼唤独立的思想者; 用道义良知,登高一呼,社会需要特行的文化人。
编辑部 2004年7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