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8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9-6-16 16:43:2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建设一流法学本科 培育优秀法治人才──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实践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作者:侯斌

  面向新时代,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发展,坚持人才强校,以建设一流法学本科专业为引领,以国家法治建设的需求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强化内涵发展,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法治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流与特色相结合,培养卓越法治人才
  西南民大的法学教育始于1952年建校之初开办的民族地区司法干部培训班。1983年,西南民大开始招收法律专业专科生。1986年,西南民大开始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并成立了法律系。2000年,西南民大成立法学院。经过多年发展,西南民大法学院不仅完善了主流的法学本科专业,还形成了法学(藏汉双语)专业和法学(彝汉双语)专业两个特色培养方向,并获得了法学硕士一级学科和法律硕士学位授权。其中,法学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
  近年来,西南民大法学院通过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推动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形成法学专业的品牌和特色,学院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声誉不断提高。目前,西南民大法学院已经成为国家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培养单位、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及大学生校外(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四川省民族地区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校外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西南民大“双学位”培养单位。近3年来,西南民大法学院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迅速上升,由2015年的70%多增至2018年的90%多。
  本科招生30多年来,西南民大的法学专业培养本科毕业生近万人,为民族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司法机关、基层政府、法律服务机构培养输送了大量德才兼备的法治人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优秀律师等,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法治建设贡献了力量。如西南民大1989级法律本科专业毕业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郎法庭庭长龙进品,201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官”,2012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法官”称号;1990级法律本科专业毕业生、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处处长肖洁,曾在基层检察院担任检察长,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等荣誉称号;2000级法学本科专业毕业生、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尕青,201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官”。

以国家标准为引领,建设一流法学本科
  西南民大法学院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对标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具体则通过办好“一专三班”,实施“六项举措”,努力打造一流法学本科,为国家法治建设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水平本科人才。

办好“一专三班”
  “一专三班”,即一个法学专业和双语班、双学位班、卓越班三个特色班。西南民大法学院是单一专业学院,法学专业是1998年学校实行并轨招生以来唯一开办的本科专业。为满足民族地区对基层法治人才的需求,西南民大法学院于2014年和2015年开始招收法学(藏汉双语)专业和法学(彝汉双语)专业学生,开办学院特色培养的专业方向班。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民委积极支持该班学生的培养,从2017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统一组织双语法学专业学生赴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开展实习,并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法学双学位班是面向西南民大其他专业学生招生、毕业授予学生本专业学位和法学学位的教学班。法学双学位班为西南民大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学院将在做好面向西部和民族地区培养法治人才工作的同时,开办法学卓越班,积极探索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卓越法治人才,助力学院一流法学专业建设。

实施“六项举措”
  一是坚持德法兼修,强化思政育人。西南民大法学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严明学习纪律,建设良好学风;丰富各类学习活动和“第二课堂”,如读书会、法律讲堂、模拟法庭比赛、法律援助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思政老师、辅导员、本科生导师、校友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二是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近年来,西南民大法学院根据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修订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鼓励老师改革传统授课模式,推广“互联网+课堂”建设,充分利用“课堂派”等软件,强化课堂互动;支持“翻转课堂”“研讨教学”“案件对抗”等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西南民大法学院充分利用法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诊所法律教育、课程实验实训、学生法律援助、少数民族语文法律翻译、法律科普宣传等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利用好42家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对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实行功能分类管理,成都地区的实践基地以学生集中开展毕业实习和认知实习为主,民族地区的实践基地以学生课程实习及社会实践为主;创新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内容和形式,将法律实务部门的优质资源引入学校,服务于人才培养。
  四是健全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学质量。西南民大法学院严格执行《法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规则》,建立教学质量评价规范和标准;注重对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落实质量信息评价反馈机制和被评价教师的整改提升机制;落实学院领导、管理人员、教学督导听课制度;提倡教研室开展教师交叉听课、教学示范研讨等学习交流活动。
  五是注重教师发展,提升教学水平。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树立良好教风、学风,营造爱岗敬业、踏实认真的教书育人之风;组织教师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教材培训、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加强高水平人才引进,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改善师资条件;引导教师协调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教学提问题,科研找答案,成果回课堂”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和校外兼职老师的作用,加强法律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
  六是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及运行体系。结合学院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及运行体系,完善培养方案,使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更加合理;在教学运行及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树立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的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考核;“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学生活动以学业为重,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美丽乡村建设的三重维度 新疆玛湖10亿吨级大油田“多点”开发 日产原油3000多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4-30 23:54,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