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零距离 发表于: 2019-7-15 04:53: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本报“重走成渝铁路”系列报道引发热议

 [复制链接]
源自:重庆日报
原文标题:本报“重走成渝铁路”系列报道引发热议

  “重庆日报‘重走成渝铁路’这组报道,每一次看完我都热血沸腾”“没想到当年修建成渝铁路背后还有这么多精彩故事,读起真过瘾”……本报自7月1日起刊登“重走成渝铁路”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以来,引发读者热议,他们或留言或来电,表达心中的激动、赞许和期待。
  “勾起无尽的回忆,增添了工作热情”
  “这组报道令我心潮澎湃。”7月12日,内江车务段内江站调车长汪罡特意致电本报说,今年6月他和重庆日报采访组一道,在内江、资阳等地对多名成渝铁路的建设者进行了采访。筑路者的奉献精神,让他深受感动;重庆日报记者的敬业精神,令他敬佩。
  汪罡说,自己出生在铁路世家,爷爷参加了成渝铁路的修建,被放炮滚落的山石击中,脊椎被折断,此后几十年一直是“驼背”。2006年,汪罡成为内江车务段的一名职工,来到爷爷、父亲工作过的地方──内江站。“重庆日报的这组报道,不仅勾起我无尽的回忆,激发了职业自豪感,更增添了我的工作热情。”
  “修铁路的时候,我还小,只是听大人说过当年修路很艰难。看了重庆日报关于成渝铁路的报道,我才完完整整了解到当时是多么不容易,这些报道让我心里很不平静。”本报《成渝铁路建设保障记(下)》中的人物林洪荣的爱人曹烈芬激动地说,“我非常佩服当年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让我们这种小地方也能通上火车,乡亲们可以坐上火车去祖国的大江南北。我家里五口人,三个人都是修铁路的,过春节时一家人经常到不齐,我也曾埋怨过他们。看了报道,觉得我们的付出和当年修建成渝铁路的工人比起来,算不了什么。我作为筑路人的家属、母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自豪!”
  “全是干货!有背景,有故事,有创意”
  “‘重走成渝铁路’系列报道策划得很棒,全是干货!有背景,有故事,有创意!虽然篇幅较大,但可读性强。”成都铁路局重庆供电段工作人员周科称,这组系列报道讲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譬如,在当时举国经济困难、制造业落后的情况下,“拨款”拨的居然是“两亿斤大米”,而建路钢材也是“就地取材”,“这些都刷新了我对成渝铁路的认识,满满的知识点。”
  “‘重走成渝铁路’这组报道不仅文字精彩,还推出了图片版,十分有创意,让整个报道更生动,更具有表现力。”永川区市民赵丰女士称,“近年来,我一直关注重庆日报的‘重走’系列报道,每年一个主题,每次都令人眼前一亮。今年特别推出了图片版,用视觉形式丰富了主题的表达,一些图片关注于细节的呈现,特别打动人,也让我们找回了许多儿时的记忆。从坐绿皮车到现在的高铁,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由衷地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
  “对同心同德建设美好家园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
  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二处副处长俞荣新认为,“重走成渝铁路”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原汁原味地还原了新中国第一路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挖掘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令人肃然起敬,“这对新时代凝聚重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同心同德建设美好家园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
  “看了这组报道特别振奋,我们见证了成渝铁路沿线的变迁。”成渝铁路荣昌站副站长柏英告诉记者,现在荣昌站年货运到达量超过8000车,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畜牧饲料原材料源源不断汇聚到这里。“广顺场站那边,现在已经升级为大型智能物流园,装车量、到达量较荣昌站而言更多、更集中。”柏英憧憬道:“‘荣泸内’国际物流金三角建设,能够给广顺场站带来更强大的集货功能,为荣昌高质量发展输送强劲动力。”
  “这是发扬我国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教材”
  “能不能麻烦你们把整个‘重走成渝铁路’的报道寄一份给我们,作为我们团队的资料积累?”7月11日,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刁成林对记者说,他们目前正在做“成渝铁路”相关研究,重庆日报的报道很有价值。
  “读了重庆日报成渝铁路建设的文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记者走访再现了当年的场景,记录了那段历史,由衷地感谢他们。”《修建成渝铁路 带动百业发展》一文中提到的孙贻荪老人说,这组报道非常生动详细地讲述了成渝铁路修建背后的故事,读了倍感亲切。“文中描述的人和事那么鲜活,这是发扬我国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教材。文章见报后,很多朋友给我打电话发微信,足见重庆日报这次采访的影响力极大!在此感谢记者们的辛劳!”
  南渝中学学生向思齐来电称,“每年回老家,爷爷都会带我坐一两次绿皮车。以前,我总是嫌这车慢,甚至赶不上高速路大巴车速度。这几天,看了《重庆日报》的报道,才知道原来这条铁路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克服了没有挖掘机、没有钢轨、甚至没有炸 药的困难修成的,算起来它是其它高铁的‘祖祖辈’。这些报道让我对这条老铁路有了更多认识,对修路的十万民工、解放军有了更多敬意,也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后,我们这代人要继续奋斗,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8版刊登《在重走中感悟初心,提升“四力”》)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零距离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零距离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零距离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零距离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零距离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零距离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小小食藻虫解决大问题 重庆构建“三保联动”保险扶贫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8 22:48,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