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6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明代泸州乡贤人物──曾海宽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曾广溯 于 2014-10-3 11:16 编辑:
http://www.phoer.net 7 @% i, \/ ?2 I6 R8 p  \  `2 ^, z, ?5 _, w. r5 E* f http://www.phoer.net
      康熙《四川总志》卷十八《隐逸志》载:“曾海宽,泸人,善诗。家贫不仕,授徒于合江。常晚浴于渡口,举遗金七百,还其主。又以学资给鬻(音yù雨,卖之意)女偿官钱者,其人纳卷授女,宽焚而遣之。”
     《四川总志》记载的曾海宽,何许人呢?这还得从元代末年说起。
话说元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形成了北到河北,南到江西、粤北,西到甘肃、四川的一场规模巨大的红巾军起义。在如此纷乱的情势之下,普通百姓只有逃难的命运。话说赣南有个年轻的曾河西,就在这场战乱之中,长途跋涉,辗转由江西避难到到河南汝宁府(今河南驻马店、信阳)与湖北交界处一带居住,想在此兴家立业。殊不知,这河南也不是个安宁之地,于是他又启程往湖北麻城孝感乡蔡里邨暂居,可那时的麻城也成为了荒凉疮痍、人烟稀少、战事不断的地方,想要安身已经十分困难。曾河西听人们说,在远方的西蜀,地少人稀,也还比较安宁。他想,不如再往西去吧,于是,他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再次随着逃难的人流,和乡邻们拼船搭伙,沿长江逆水而上,踏上千里进川之路。跋山涉水,几经周折,终于来到泸州玉蟾山北匡家寺,一个名为大塘的地方。年轻的曾河西环顾大塘(今泸县方洞镇牌坊村)的四野,看到这里有山林,有小河,土地虽荒芜但也还平坦,于是就在大塘坝上砍竹伐木,割草和泥,搭起一座栖身的茅屋,总算在这里安下家来。
曾河西泸县大塘故居! ~( A9 I1 M: l3 |( g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4 m6 `$ R4 t% a8 m有了家,经乡邻撮合,和一个同为漂流来这里的一个姓张的姑娘拜堂成亲。至此,曾河西总算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为家庭日益操劳。经过多年的打拼,茅屋换成了瓦房,家庭也添丁加口。随着明朝政权的统一和时局的稳定,曾河西在四川的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好起来。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曾河西的四世孙曾思虎,承传曾家祖训,才华横溢,德行很高。他讨厌官场的污浊,隐居不愿做官,被称为处士。他的儿子曾海宽,深受家庭的影响,也饱读五经史籍,博学而笃志。他才思敏捷,脱口成章。曾海宽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要子孙后代多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但当时因大塘乡里杂繁差役多,不能施展其抱负,遂于宣德年间,他在父亲曾思虎的支持下,携全家迁居到风景秀丽的合江县笔架山麓,远离尘世,不求功名仕禄,舒适自得地逸居林泉,自己设馆教学,以微薄的学资养家糊口。
http://www.phoer.net 3 x: _/ i- B  b" A" P5 x! J; J# G# P- _5 S http://www.phoer.net
一日,去学堂的路上,巧遇田边刚开始忙碌栽秧的农民,他们热情地招呼他一起喝“开
秧门”的酒,并要求他吟诗一首。于是他随口吟诗一首答谢乡亲们:
    “今春承惠栽秧酒,来岁相酬折桂茶。自古璠玙须待价,我今暂且不如他。”
     这首顺口溜,一方面表达了曾海宽对乡邻的谢意,另方面则感慨道:我曾海宽何德何能,受到乡亲们如此厚爱?但我能力小了,不能报答乡亲们如此厚爱,只有培养出的科举及第的儿子来谢恩了!两个儿子璠、玙现在像待价而沽的美玉,我的才能也不如他们了。
      原来,自从曾海宽来到合江笔架山以后,他待人谦和,和睦四邻,诲人不倦。经常尽自己微薄之力,广做善事,口碑甚好。
    隆冬季节,在路上遇到衣不蔽体的在外讨饭的人,马上把自己的衣服脱给他披上,还给一些散碎钱财解决一时温饱;在年关到来之际,他在街上看见有债主手持卖身契在卖穷人家抵扣钱财的姑娘,他就把一年的教书得来的薪水,赎买了这个被出售的姑娘。当债主把卖身契给他叫他可以领回家时,曾海宽当众撕毁姑娘的卖身契,并送给姑娘盘缠,让姑娘回家与家人去团聚。
    还有一次,夏天天热难熬,曾海宽经常在傍晚时去江里洗澡消暑。有一天傍晚,他去合江东关外长江边洗澡消暑,他洗完澡要准备回家时,忽然发现岸边有一个包袱,他打开包袱一看,里面有白银七百两。他大声问问四周,无人认领,他只好就在江边守护着这些银两,直到深夜失主找来而奉还。钱币失而复得的失主,不停地点头作揖,要拿出银两感谢,但曾海宽婉拒了失主的感谢,拖着疲惫的身躯慢慢走回家去。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因为曾海宽竭力广做善事,上苍似乎都眷顾他。他有时酒醉后遇到漆黑不见五指的夜晚回家,走路都偏偏倒倒的,不识方向。忽然在他前面出现了灯火,为其照明指路,使得他安全归家。家人都大惑不解,以为是他得到了异人帮助的结果。一次在睡梦中,又梦见异人给他托梦,送他两块美玉。曾海宽遂以美玉之意,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为曾璠、曾玙。
    后来,他的大儿子曾璠,身体强健,考取武进士,官居武职锦衣卫经历;二儿子曾玙,即曾少岷,少时即聪颖过人,七岁就能吟诗作对联,年轻时受威茂兵宪王恩邀请赴省城督学,登岷山、青城诸山,高山仰止,无限感叹家乡的安乐山。易安乐山名为“少岷山”,也自号“少岷”。
(现存于笔架山上光绪合江知县夏与庚的题款的“古安乐山”[文化大革命被炸掉“古、安”二字]和“少岷”石刻
      后来曾玙在28岁时考中了进士,官居文职户部主事,刚直不阿,清明廉洁,因得罪权势而被外放任江西建昌府知府。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曾玙在江西恰遇宁王南昌反叛,他以书生之气,集义军数百辅佐王守仁平息了宁王的叛乱,功勋卓著。但却受馋而不得升迁,反而被免职。于是,曾玙回到家乡合江,父亲曾海宽则劝他看淡功名利禄,并命他把家迁居到泸州城东郊高坝龙船邱(今高坝北曾山)复业。自此,曾玙啸傲林泉,怡情山水,与新都状元杨升庵、州人章后斋等为诗友,唱和在江阳山水之间。著有《圣学会通》、《河图洛书解》、《春王正月考》、《历代史评论》、《心学论》、《乐律论》、《数学论》,皆失其传。仅有弟子收集刻印的《少岷拾存稿》存世,但现在国内已经无其踪影,唯近年在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有其孤本影印回国,才得以见其真容。因明末清初战乱,曾少岷事迹长期湮灭无闻,皆与此都有关系。
      随着儿女的增加,曾玙又在金井铺(今龙马潭鱼塘镇)、特凌(今特兴镇)修房造屋,直到明末毁于战火。子孙四处逃散,有的裔孙直到清代康熙年间以后才回故乡另辟兴家之地,如永川曾岩;泸县雨坛曾场;荣昌清江;江阳弥陀、白马滩、江茜草;纳溪利合;贵州赤水、仁怀、桐梓;重庆江津等地。这些都是后话了。
      迁居以后,曾玙的祖父曾思虎和父亲曾海宽在金井铺先后去世,曾玙等把他们安葬在金井铺右边香薷丛生的石塌旁。当时有苾里曾氏之称,莫不为人啧啧称羡。子孙们在墓后栽了五颗松树以培风水。后来五颗松有两株死去,到清代只余三颗高大挺拔的乔松在那里,故现在鱼塘镇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得,在鱼塘镇某处仍有三颗松地名之称。[1]
在曾海宽两房儿子的子孙中,他的孙辈士交、士弘、士宗、士科等多人中举,多人为明代省、州、府、县官员,这些子弟为官清廉,都是当朝的循吏。
      其中,嫡曾孙曾震,即曾海宽长子曾璠的孙子,在嘉靖三十二年考取进士,初观兵部(明代规定,考中进士者均要在某部实习,然后外派作县令,视其政绩而决定下一步的升迁),历官江苏溧水知县,升陕西副使榆林兵备道。善用陆路兵车之法,深得众将领嘉许。
      孙子曾士彦,即次子曾少岷幼子,在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考取进士,初授福建瓯宁县令,断案颇有出人意料的章法,力推为民减繁的“一条鞭”赋税之法,成果显著,深得市民称道。随后升任浙江行中书处事,山东布政司参议,直到任河南右布政使。
福建《建宁府志》记载曾河西孙子曾士彦
      曾海宽的其余子孙虽非光宗耀祖之嗣,然皆清白传家,世守家声。不能不说,这些都应该是曾海宽家教有方的结果。后来,曾海宽因子曾少岷显贵,授封户部主事赠承德郎。他一生善诗能文,著有《乾峰稿》,但已佚失不存。
    曾海宽去世后,他的种种善行和良好的美德,受到当时政府的褒奖,被崇祀在泸州乡贤祠内。康熙《四川总志》、乾隆《合江县志》、嘉庆《直隶泸州志》皆将他列入乡贤志。
http://www.phoer.net 6 `0 [/ n( X* p% W* G( K9 t3 p, d8 T" C http://www.phoer.net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曾广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曾广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曾广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曾广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曾广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曾广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人民日报: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 中国赴韩游客今年或破600万 抢购商品引发混乱 正改变韩商圈版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9 07:39, Processed in 0.3276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