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541|回复: 15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魏明生 发表于: 2004-12-26 23:29:4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也谈四川高僧

 [复制链接]
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和张遂

魏明生/文

看了本版版主文发兄关于四川高僧的帖子,忽然想起1984年我在《四川古代名人》一书中介绍过的四川高僧梁令瓒和僧一行。现将其事迹综述如下,以供研究者参考。

梁令瓒是唐代太子属官,任率府兵曹参军,待制于丽正书院。梁令瓒好天文,是一位业余天文爱好者,对前人浑仪制造技术,颇有研究。他又是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亦工篆书。宋代名画家李伯时曾赞扬梁令瓒的人物画“甚似吴生”。“吴生”指吴道子,足见梁的画艺高超。梁令瓒画人物,也是同天文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存世作品有《王星二十八宿真形图》等。

梁令瓒在天文仪器制造上的成就,一是创制黄道游仪,为唐代先进历法《大衍历》的编修提供了先决条件;二是和僧一行(本名张遂)合制的“水运浑天”仪自动报时装置,开创了中国独特的天文钟先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天文历法既受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制约,又为生产发展服务。唐玄宗初年,政治形势稳定,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向天文历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时通行的《麟德历》是太史令李淳风编制的,在日食的计算中,提出了蚀差的校正项,较之以前的各种历法。有很大的进步。但是,《麟德历》没有运用岁差计算地轴的运动,行用时间越长,误差越大。因此,到唐开元九(721)年,已不能准确地预报日食,出现了“太史频奏日蚀不效”的难堪局面。于是,唐玄宗下诏,命张遂修编新历。张遂一接受任务,即向启奏皇上,提出:“欲创历立元,须知黄道进退,请太史令测候星度。”当时掌管天文历法和气象的国家机关太史监,是依赤道推算日月运行,没有黄道游仪,“无由测候”,难以满足张遂的要求。这样,修编新历,便无从着手。正当太史监束手无策之时,张遂打听到梁令瓒研制的黄道游仪“甚为精密”,上奏朝廷:“黄道游仪,古有其术,而无其器。昔人潜思,皆未能得。今令瓒所为,日道月交,皆自然契合,于推步尤要,请更铸以铜铁。”唐玄宗立即准奏,派张遂和梁令瓒共同主持,带领工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开元十一(723)年铸成金属黄道游仪。张遂和梁令瓒将黄道游仪置于专门观察天文的灵台之上,通过对日月五星的观察,测量出一些恒星的赤道坐标和对赤道的相对位置,绘制了36幅星辰位置图,发现有的恒星位置同汉代所测结果有很大变化。对于恒星的运动,在西方,直到公元1718年才由哈雷发现,比梁令瓒黄道游仪的观测结果约晚1000年。梁令瓒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恒星运动的天文学家。

梁令瓒的黄道游仪,从根本上解决了“无由测候”的矛盾。张遂根据大量观测数据,进行统一归算,写出了《大衍历》初稿。开元十七(729)年,《大衍历》颁行全国,经过检验,比当时其它历法精密得多,所推算的日食时间,比《麟德历》及从印度传入的《九执历》都更准确。《大衍历》在唐代行用29年,传入日本,行用近百年。

梁令瓒和张遂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在制造浑天仪的同时,发明了自动报时装置。浑天仪在汉代已经制作成功,但测量结果差异较大。张遂和梁令瓒认为,应按照黄道游仪对浑天仪进行改造。唐玄宗准奏。二人改铸浑仪,用木柜表示地平,圆球一半在地平之上,一半在地平之下,以观测朔望;木柜中“各施轮轴,钩键关缫,交错相持”,“又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前置钟鼓,以候辰刻”,以水为动力,令其自转,名之为“水运浑天”。这个水运浑天,一昼夜自转一周,为二二时辰,100刻。每到一刻,一木人击鼓;每至一辰,另一木人撞钟,起到了报时作用。水运浑天的制作相当精妙,报告时辰,非常准确。英国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认为:梁令瓒和张遂制造的平行联动装置,“实质上就是最早的机械时钟”,是“一切擒纵器的祖先”,“走在欧洲十四世纪第一具机械时钟的前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5 17:11:14编辑过]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魏明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魏明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魏明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魏明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魏明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魏明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讨论]大学里是否该说四川话? 色罗万象的“一个鸡”
2# 四姑娘山
 何晓 发表于: 2004-12-28 13:44:4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魏老师,您写的所有的书学生都想有一本,能不能麻烦您给个短消息,我把钱钱汇来您把书书寄来?不准说莫的哈,说莫的我跟你急!!!

不好意思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罗松涛 发表于: 2004-12-27 19:39:16|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魏老师的研究如此深邃,佩服。
4# 金佛山
 楼主|魏明生 发表于: 2004-12-29 00:12:13|只看该作者
何晓并各位网友:

我在网上推荐的巴蜀史著作,都是本人藏书,并且都有出处。但本人不经营,不转让。如有求购者,愿将有存书的单位和地址相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何晓 发表于: 2004-12-29 09:23:51|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魏明生在2004-12-29 0:12:13的发言:
何晓并各位网友:

我在网上推荐的巴蜀史著作,都是本人藏书,并且都有出处。但本人不经营,不转让。如有求购者,愿将有存书的单位和地址相告。
要得哈

谢谢魏老师!
6# 青城山
 楼主|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7 20:06:41|只看该作者
何晓兄:你的《大隐者》在古代版没找到。请告详细地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9 23:35:59|只看该作者
再谈四川高僧:见民国版《大勇法师成都讲经》
8#
 楼主|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9 23:38:03|只看该作者
三谈四川高僧:见民俗版《中国密宗有传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何晓 发表于: 2005-1-10 11:57:01|只看该作者
找到看哈
10#
 楼主|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0 19:31:15|只看该作者
何晓:找到看哈

_________________

什么意思?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 03:52,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