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孽角|查看: 6574|回复: 35
[食购乐养宿

挑战Costco,真的很有“必要”?

 [复制链接]
5# 华蓥山
 心纪录 发表于: 2019-8-28 06:03:00|只看该作者

Costco中国首店完美复制了美国门店的零售秘密

源自: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原文标题:Costco中国首店完美复制了美国门店的零售秘密

  原创:万德乾 零售老板内参
  Costco中国门店太像美国门店了。
  备受整个中国零售业瞩目的美国Costco(大陆官翻开市客,台译好市多),终于在今天(8月27日)开业了。原以为这个门店的开业,会带给上海市民很多福利便利,带给中国零售业很多商业启发。
  结果,所有人都没想到,真的是所有人没想到,Costco今天的开业,人数火爆到“劫持”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了。绝大多数媒体在今天对Costco的报道,都把重点放在了火爆到要停业的客流方面。
  相信很多人已经在自己的朋友圈和群聊,或是上海本地生活类公众号,通过动态图和视频,充分感受到人多的夸张场景。人多到什么程度呢?基本上周杰伦演唱会、春运期间的火车站、中超比赛的主场球迷,应该都没有今天Costco开业那么多人。
Costco店内的客流
  要知道,Costco门店所在的闵行区朱建路235号周边,道路宽阔,并没有什么居民楼和生活配套。从车库排队进场的队伍之长,远超北京南站、虹桥火车站排队打车的队伍。场内几乎所有柜台面前,都有疯抢的顾客。大爷大妈们不管是对着家用的大号洗衣液、还是昂贵到十几万元的爱马仕皮包,都是疯抢秒没。
  鲜肉柜台上,大爷大妈们都是直接用手撕抢猪肉。也不管手上是不是油腻难受,或是这些肉其实任何地方都买得到。
  店内22个收银柜台,每个柜台前都是排满长队结账的人群。从排队起到结账,基本都在两小时配对等待时间。几乎每个柜台前的疯抢人群,都有拥挤插队造成的纠纷争吵和抱怨。
  店外几个入口,不管是正门口还是外挂楼梯位置,都是长达几百米长的等待进场的排队人流。这周的上海,正值立秋以来的最高温时期,很多店外排队的人群,顶着中午的烈日暴晒,身心体验极差。
  中午11点左右,整个Costco门店周边的多个路段全线拥堵。周边的几所外国学校,直接向监管部门发起了投诉。上海本地交通广播和交管微博账号,上午10点以后就几次呼吁过往车辆避开所在路段。
  然而,并没有什么作用。很快,上海本地有关主管部门,直接叫停了Costco继续营业。中午时间,Costco通过官方渠道直接推送消息,下午一点开始,Costco停止营业,顾客只出不进。
  其实,一周前开始,Costco门店已经每天迎来几百人办理会员卡的人群。拥挤不堪,其实多少应该得到Costco的预估。人算不如天算,谁都不能预料,来的人会这么多。想必很多人长这么大,都没见过像今天这种人多到无解的场面。

■ 1-Costco中国首店的三个“震惊感”
  完全超出所有人预估的来客人流,劫持了外界对今天正式门店开业本应该被注意到的零售业价值。不过,纵然如此,我们还是从开业现场,发现了足以震惊给外界的三个感觉。
  第一,完全照搬全球模式。
  但凡去过全球任何地区的Costco门店,你再看今天Costco上海门店的内部状况,你会完全认可Costco在中国复制了一个跟全球门店一模一样的模式。
  不同于6月7日开业的德国ALDI上海首店,还是租赁上海静安体育中心现场场地,并且根据上海的特性,改良成一个“轻奢”版的社区生活超市。Costco的上海首店,几乎完全照搬复制了全球模式,不仅是自建物业,而且店内仓储模式、大号装商品,完全类似Costco全球其他门店。一个13000平米的超大型独立商业综合体,也是为了完全复制Costco标准门店的物业要求。
  店内所有商品和货架陈列,也是标准的Costco仓储一体化。超高的重型仓储货架,一层格位简易开箱陈列,二三四层格位存储着连塑料膜都没拆封的商品箱。如果你只看顾客在货架前选购的局部照片,你会觉得这个店和顺丰、三通一达的仓库,没有任何区别。
  商品的规格和品牌组合,十足的Costco风格。无论是自有(PB)商品,还是品牌(NB)商品,统一都是大尺码大规格的包装。为了强化这里的商品非常“Big”,店内动线的主通道,甚至摆放了一个三层高的棕熊玩偶。整个Costco店内和国外风格一样,通过处处的视觉表达告诉你,这里一切都很大。品牌商品只选择全球最具知名度的一两个品牌,同一类单品只陈列一两个规格。减少购买决策选项,抛弃商品对比条件。
  鼓励囤货,多买多便宜的消费理念,依然是Costco营造给上海市民的主要进店印象。这点对比盒马提倡的不要囤货,新鲜第一,想到就买,下单30分钟送货上门的理念,可以说完全是对立矛盾的。
  价格方面依然是可对比同类商品最低价。估计很多没有到店的人,已经通过群聊和朋友圈信息,看到Costco店内,限量在卖1499元一瓶的53度飞天茅台。对比今天基本买不到茅台,更不可能还有2000元以下价格的现状,这绝对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价格和供应链能力体现。
Costco的超高层货架
  第二,奢侈品百货化。
  不同于德国ALDI被人称为廉价超市,美国Costco是服务中产阶层的“好货低价”超市。因此,今天很多到店的人,进店就被一排排藏着玻璃柜里,毫无奢侈品的珍贵奢华感。爱马仕、香奈儿、普拉达、劳力士、天梭……这些奢侈品牌,陈列的就像水果摊的大路货。
  价格方面,依然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所有渠道,不管是海外代购、跨境平台、还是国外免税店,都不能对比的最低价格。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三个价值13万元的爱马仕包包,摆上货架就没了。
  你会非常震惊这些奢侈品大牌,为什么会甘愿让自己严控“逼格”的奢侈品价格和陈列调性,怎么在Costco里面就正大光明的平民化了呢?或者说,究竟是Costco的供应链能力有多强,能让Costco这种全球第一奢侈品牌都自降身份来这里卖货?还是Costco的整个零售模式,能让爱马仕也看到自己营造的品牌调性、商品价值和渠道布局,也有无法触达的价值空白?
  第三,“这都不叫事”的收费会员。
  不知道深陷出售传闻的麦德龙中国,对于今天发生在Costco的人流盛况,有何感想?
  23年前的1996年,德国麦德龙在上海普陀开出中国的第一家门店。这个与今天Costco高度类似的仓储量贩式大卖场,除了商品定位高端造成的定价不同外,它与Costco在诸多方面,包括收费会员制、进口商品、仓储式大卖场等模式,几乎一模一样。
  但是,麦德龙也因为这些原因,从一开始就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不先掏钱办理会员卡,顾客都没资格来店里花钱消费。这对于当时中国消费者脑袋里深刻挂印着“顾客就是上帝”,“别家都是求着我来消费,你们家居然还要我先掏钱买张进场门票”的认知,严重背离。
  1996年的中国,纵然是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也是一个工薪阶层平均月薪500元的低收入时代。麦德龙首先在中国推出一个面向普通大众的收费会员模式,实在是不接地气的有些幼稚了。哪怕是10元钱的会员费,那都是那个年代一家人口一天的伙食费。
  现在,Costco一年299元(提前办理只需199元)的会员年费,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都不叫事。而且精明的上海大爷大妈,几秒钟就能算出,我今天在这里只要花销600元以上,所能获得的折扣就能一次性把299元的会费挣回来。
  这点非常类似阿里88VIP会员的88元年费,一次支付88元,转眼就把218元的优酷会员年费给挣回来了。
  Costco的零售模式和购物价值,天然就是一个为有着庞大且稳固中产阶层的社会准备的。23年前麦德龙来中国的不接地气,更像是一个在错误时间、面对一个不合适的人群,做了一个理论上都不正确的事情。
  估计今天很多零售业同行,都已熟知Costco的盈利模式,不在商品的批零差价,而是会员费。简单的说,就是从事零售业的Costco,却不是从零售当中挣钱。而是通过建立的超高“好货低价”体验,挣取人头费(会员费)。实话实说,这种理解还是有些表层。
  - 2-Costco掌控一切的零售秘密
  《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可以在此非常掷地有声的抛出一句结论:零售业的一切生意模式,都是围绕着“批零差价”这个核心价值设计的。
  在此基础之上,要么你的生意是基于一群人(比如母婴、潮人)设计其所有需求;要么是基于一个卖点打通所有人的需求;要么是通过规模化从“薄利多销”里放大利润基数;要么是服务和体验(比如外卖到家)渗透至此前不能触及的消费场景;要么是基于出货量、库存和客流挤出金融化的利润;
  要么是重构从源头到消费者的流通链路,产生出新的成本与效率价值。要么是基于几乎不存在的利润,而把这种极强的价格诱惑力本身,包装成一种可售卖的“特权”福利(会员费)。Costco的模式,差不多就是这两类模式。
  因此,Costco的模式有着与其他零售企业非常不一样的特性。这里先以一句话亮出我们的底牌结论:今天的Costco代表着全球零售业所能迭代升级的商业模式极限。
  这种代表着全球零售业极限的Costco模式,就是通过价格这个零售业的永久驱动力,推出面向中产阶层这个零售业最值得深挖价值群体的购物体验,释放中产阶层先重视品质再重视价格的群体欲望,基于重塑全球商品流通链路的全新成本和效率优势,打出没人可以竞争的“好货低价”完美体验,建立起中产阶层高频次、高客单价、高复购率的购买习惯,最后得出不从商品出货率挣钱而从不断扩大的来客数(会员费)挣钱的商业模式。
  这个零售模式,决定了Costco必须把一切业务行为和效果,主动权全部都强控在自己手里。一切不能强控在自己手里的业务方法,全部抛弃。然后把可以强控在手的若干个主动权,打通内在的统一性,就摸索出了独步天下的Costco模式。
  比如,传统零售业认为为了吸引来客,必须强调选址的重要性,Costco对此是坚决不要的。“我怎么能为不确定不可控的来客引流而发愁呢”?来客引流的问题,只能通过“好货低价”的强大价格驱动力,让消费者自觉频繁的前来复购多买。因此,Costco掌控一切主动权的逻辑,从一开始的门店选址上就体现了。与其被动的营造一个来客有力条件,去精挑细选门店的选址,还不如反其道而行,把选址的物业成本降到最低。Costco的选址没有任何来客、交通等限定条件。Costco上海闵行门店周边3公里内,就是一个没什么太多居民区的华东物流枢纽中心,这对于其他零售企业来说,是万万不敢来这里开店的“荒漠”地区。
  也因为这样,所以同样都是备受中国零售业瞩目的两大外资零售品牌,德国ALDI开业当天的排队盛况,总体还是可控可引导的。美国Costco今天的排队,直接失控到引发上海监管部门的叫停。
  图为Costco店内令人“疯狂”的超低价茅台现货
  我们来大致详细的分解一下,Costco的整体商业模式的层层关系和整体方案。
  第一,售卖家庭生活用品的Costco,所能面向的最稳固群体,只能是中产阶层。这个阶层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群体,这个阶层的消费习惯,又是最能体现稳固频繁的计划性购买、家庭式整体消费、品质为先的价值诉求、高度信任单一购物渠道的决策方式等。
  第二,价格,永远都是零售业万年不破的最强驱动手段。无论是世界首富,还是街边乞丐,一般性日常消费的购物面前,价格都是最强诱惑力。那种段子手喜欢说的“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炫富行为,也许存在其他消费行为。但在一般家庭消费项目里,是不存在的。
  第三,品质+价格的一般家庭消费,就逼着Costco必须重塑商品从源头到终端的整条价值链路──重塑商品的成本和效率。为此,Costco需要精选品类,减少品类的单品数量。一个品类里,寻找全球最好的源头供应链。并和供应商一起,重新设计商品的制造和流通成本结构。Costco回报给供应商的价值,就是量大。
  第四,面对不同商品在强品牌和弱品牌的属性区别,即什么要NB品牌商品,什么要PB自有商品。Costco的逻辑是弱品牌突出自有商品,比如家庭清洁品、包装食品等;强品牌的品牌类商品则突出独一无二的规格型号,以打破品牌商的价格和渠道限制。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同样的品牌商商品,因为出现在Costco的都是大规格大货号,即便售价低于品牌商的其他渠道,也不会让消费者有很容易的直接价格对比感,确保品牌商不会担心自己的渠道策略混乱。这点,类似啤酒厂商在零售、餐饮、酒吧夜店等不同渠道采取不同包装规格,制定不同价格的手段,一模一样。
  第五,因为是独一无二的规格型号,又为了释放中产阶层家庭购物多买囤货的自然行为,Costco店内的所有商品(除了奢侈类商品),都是大包装。为了强化“我这里什么都大”的品牌营销功能,Costco店内甚至在中轴线过道位置,摆放了三层棕熊玩偶的罕见陈列。讨论到这里,我们会发现,Costco店内基于中产阶层、家庭消费方式、多买多囤的消费习惯、品牌商关系管理、大规格商品包装等,既能解决彼此独立的业务标准,同时又已经把以上这些业务标准,全部彼此内在打通。形成一个个标准之间,彼此缓缓相扣,层层递进的紧密联系。
  而且,一切都要以我(Costco)为主。不关你事全球500强的品牌商,还是深信“顾客就是上帝”理念的会员。
  第六,为了最大程度激活中产阶层的家庭消费囤货习惯,Costco就不能让消费者在货架面前,有哪怕多一秒的犹豫过程。这就决定了Costco必须精选单品,让消费者在货架面前,带着深信不疑的低价信任感,想要什么直接整箱搬走。不用怀疑价格,也没有多余的单品选项让你产生哪怕一点点的“选择困难症”。
  第七,会员来到店里,大家都不要“废话”。顾客一手交钱,Costco一手交货。什么多余的美好体验和服务,都是累赘,都是无聊的“废物”。羊毛出在羊身上,店内任何不直接体现在商品上的多余物,都会增加成本,并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破坏Costco“好货低价”的核心品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Costco甚至要把购物变成一种类似“黄赌毒”的上瘾体验。你卖我东西,别的少“废话”。
  第八,为了减少会员来店的“选择困难症”,店内一切不直接表现在商品上的附着物,对于Costco来说,全是没有一毛钱价值的多余物,一概全部抛弃掉。即为了减少一切附着物,Costco的一切门店运营方法,甚至是“反服务、反体验的”。华丽美观的情景陈列?不要,仓储式的货架就挺好;为了引流做促销活动?不要,低价好货就是最大的引流;为了吸引男女老少不同个体客群而增加SKU单品?不要,我这里只做家庭生意;为了让消费者进店舒服就增加装饰品和吊牌等视觉营销物?不要,我店里甚至连休息的座椅都没有。
  第九,为了减少一切不必要成本,Costco的门店不只是要“土鳖”,还要高效。比如,很多货架的一层格位和二层格位,并不是同一种商品。按照中国人的理解,为了补货方便,应该上下层是一个商品,方便就近补货。Costco不这么想。因为,每件商品的出货量不同,稳固的销售决定稳固的仓储比例,卖的多的单品,很可能占据在其他商品的货架上面货架格位。那么,不能就近补货的效率问题,Costco采取的是一种机械式的片区划分。即储存和销售的一二层格位,都是固定的。那么,补货员永远只需要做从A(仓储货架)到B(销售货架)之间的“点对点”固定路线的补货。
  这种机械式的补货路线,远远比其他传统零售业从后仓到前店的补货路线,也比盒马店内通过数字化设计的悬挂链捡货路线更快。
  这么说,好像颠覆了很多人印象。怎么机械式补货,比数字化的补货捡货更快?Costco的逻辑是,Costco店内更类似外卖式的点对点补货,而盒马的悬挂链还是类似传统快递的多节点物流。因此,无论数字化多么先进,它的先进在于路线设计,到了人用双脚双手作业的时候,还是点对点路线的机械重复动作更快。
  这是中美零售业,可以说模式本质不同的深刻一面。这两种模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不断迭代的能力之分。好比《钢铁侠》的高科技战衣和《美国队长》的强大肉身,没有本质优劣,只有各自在具体战斗中的协调运用能力。
  第十,有了这些诸多的信任感,会员来店里自觉养成了“一次买的多(高客单价)、频繁会来买(高复购率)”的优秀习惯。Costco再拿这些会员习惯形成的强大出货量,反过来溢价供应商愿意和Costco一起,重构商品的制造和流通成本。
  最后,建立起这一整套复杂又彼此环环相扣,互相赋能递进的零售体系,Costco构建起一个完全不具备挑战竞争的“好货低价”的“批零差价”模式。然后,不通过这个赚钱,但是把这个优势打包成一种特权,作为赚钱的手段。
  对于Costco来说,家庭消费品的毛利结构是固定的,升值空间是很小的(无非是规模扩大)。但是从商品之外的人口数量来说,赚取人头费(会员费)的升值空间,更大更广阔一些。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要为我掌控,以我为主。无论是供应商能力,还是消费者行为。我的生意模式和流程链路,不能出现任何一个事情让我觉得被动。否则,整个生意模式将无法打通,不同业务标准彼此冲突。
  这就是Costco的零售秘密,这就是Costco复制到中国的零售秘密。
4# 金佛山
 一直做下去 发表于: 2019-8-28 01: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Costco敲门 会员制大超能否“苏醒”

源自:北京商报
原文标题:Costco敲门 会员制大超能否“苏醒”

  全球会员制卖场Costco落地上海大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气势,而市场的这份高期待能否助其站稳中国市场,尚属未知。8月27日,预热期11月有余的Costco终于在上海闵行区亮相,开业当天便人满为患,众多驱车前往的消费者甚至要排队三个小时才能进入Costco停车场。
  或许是Costco的内地首店身份及卖场会员制鼻祖的名气聚焦了众多目光,但在加速消费升级的中国市场上,会员制大超的普及能否被消费者接受仍值得观望。
  被迫暂停营业
  Costco开门迎客,消费者给予了极大的热情。8月27日开业当天,Costco就因客流爆满而不得不暂停营业。
  据悉,开车前去的消费者需要等待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够进入Costco停车场。同时,早上8点半开始营业的Costco,中午11点30分就在其CostcoApp发布了“因人潮拥塞”暂停营业的通知。
  北京商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多位已去过Costco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普遍反映:“其实也不知道买什么,看见别人抢购什么自己也跟着抢。”记者发现,消费者对Costco的低价策略很受用,而低价也成为Costco宣传自身的一种方式。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微信服务号联系了Costco并发送采访邮件,截止发稿前,Costco暂未回复。
  开业前期,Costco明星产品烤鸡37.9元一只,28个迷你可颂面包42.9元,经常断货的53度飞天茅台每瓶售价1498元。根据官方透露,Costco食品类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10%~20%,百货类产品则低于市场的30%~60%。
  除了生鲜食品、日用百货外,店内的奢侈品有些抢眼。Costco引进不少奢侈品牌,如MCM、爱马仕、Parda等品牌。在客群方面,因开业当日为工作日,前来购物的老年人居多,还有不少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士。
  品类、价格凸显Costco优势时,较为偏远的地理位置则让部分客群止步。根据高德地图显示,Costco坐落的闵行处于上海的西南方位,距离市区较远。不少上海市民表示,前往Costco并不方便。
  低价or会员制
  Costco高调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掀起了行业对会员制大超的热议。会员制大超多为仓储式销售,消费者必须成为门店会员才能够采购商品。目前,北京市场中的会员制大超为“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和“麦德龙”。
  这些外资零售企业能否凭借在海外的经验在中国立足便是第一关。从会员制大超的运营模式上看,以Costco在美国的模式而言,除了商品零售之外,Costco还拥有快餐、加油站、医疗、汽车维修等附加服务,这些均为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的亮点。
  根据Costco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商品零售占销售收入的71%,附加服务占18%,其他服务占1%。实际上,这些附加服务在中国很难实现。
  山姆会员店和Costco的产品多为批发式的生活用品及生鲜蔬菜,此类会员制大超主要面临的是人口在四人以上的中产家庭或拥有别墅的客群。而在中国多为一家三口的小家庭模式,这种购买大量食材和用品的消费方式也与之并不匹配。
  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电商和O2O的快速发展对实体大卖场造成了冲击。生鲜超市、社区超市层出不穷,盒马鲜生、7FRESH等新零售超市正遍地开花,生鲜商品留给大型门店的机会越来越小。
  零售业专家胡春才指出,无论是山姆还是Costco,这类会员制大超的生鲜产品为冷冻产品,而中国消费者更依赖于新鲜的生鲜及果蔬,若是产品结构不适合中国消费者,则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与此同时,很多超市推出到家服务,配送时间也已经从隔日达、当日达缩短到一个小时甚至30分钟等。而Costco和山姆会员店此类超市的会员一般在周末或者假期才开车去门店购买,其他渠道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日常的购物需求,所以此类会员制大超的消费者购物频次将会比一周一次更低。
  对于Costco开店当天即因爆满闭店的情况,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Costco首店开业采取低价销售模式,达到了销售井喷的效果。这样的模式与沃尔玛、家乐福初进中国市场时采取了同样的营销手段。不过,这已不适应当下的中国市场。
  疑虑仍在
  会员制其实是讨论Costc时不可忽视的点。据了解,消费者需要预先支付会员费成为会员后才可进Costco门店购物,目前门店注册会员人数已经接近十万。实际上,与Costco形成了对抗之势的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同为会员制又早已布局中国市场多年,如今又按下了开店加速键。
  沃尔玛此前宣布,预计2020年底前全国将拥有40家门店,随后,沃尔玛又宣布其中北京将开设8家山姆会员店。
  付费会员制虽然能够较好锁定消费者的忠诚度,但保持适合的商品结构才是维持消费者的最好手段。胡春才指出,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还是更偏向于新鲜的食材,而会员制大超主要以冷冻食材为主,同样,大部分中国消费者更习惯需要多少买多少的购物方式,而非“囤货”。若是商品结构不适合中国消费者,则未来的发展前景还值得思考。此外,Costco和山姆主打中高端产品,比较容易被其他零售商复制,容易将优势资源稀释。
  此外,胡春才表示,作为会员制业态,山姆和Costco并不靠商品盈利,利润来源主要是会员费,如果会员续费率降低对企业来说将是很大的打击。因此会员制大超只有不断优化商品和服务,在为原有会员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才能触达更多潜在目标客群。
  就会员制模式而言,不少企业都在推广付费会员,而此类外资零售商如何与当地市场已有零售商竞争,建立市场形象,是一个重大问题。胡春才认为,要在自己跟其他零售商之间寻找差异化,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再加上付费会员制在国内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想要大量推广仍面临许多挑战。
  北京商报记者闫岩刘卓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宇彬 发表于: 2019-8-27 22:48:46|只看该作者

环球时报:Costco上海火爆开业 给美方再上一课

源自:环球时报
原文标题:社评:Costco上海火爆开业,给美方再上一课

  美国零售超市巨头开市客(Costco)不是离开中国,而是星期二在上海开了中国大陆首家旗舰店,购物者爆满,要排长队才能进入超市。这成了中国市场最新的轰动事件。在一个非周末的普通日子,上海的大叔大妈们创造了当今世界上难以置信、也在任何其他国家无可复制的超市开业盛况。
  相信有无数美国企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公司惊叹并且羡慕开市客在中国如此耀眼的开门红。这给美国领导人日前所下的美国企业立即离开中国的“命令”做了再清楚不过的“用脚投票”,而且做得那么有说服力。
  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的吸引是全面的,至今对“洋货”保持着几分特殊青睐的中国消费者可谓是任何生产、销售消费品的公司必须竭尽全力争夺的群体。特斯拉去年也是逆着中美贸易战在上海投下巨资,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另外美国医疗器械巨头赛默飞受中国医疗市场飞速发展的吸引,今年决定增资苏州工厂。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外资进入中国比去年再增加7.2%。
  美国一些精英想推动该国经济同中国脱钩,将是多么艰难的逆水行舟,一个又一个企业与它对着干的实际行动和大量经济数据终将像擀面杖一样把这种想法压薄碾碎。
  中国正在形成比美国还要大的中产收入群体,中国“大妈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不可忽视的现象。实事求是说,美国根本没有不认真维护中国市场的资本,除非它想在未来一二十年不好好壮大美国企业,而是为美国经济掘墓。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有中国这么大潜力的市场,也没有第二个有中国这么完备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以及高素质人才如此充裕的制造业落户基地。放弃中国是所有世界大公司的不可承受之重。
  同在星期二,中国国务院公布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展现了中国政府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决心。这对消化贸易战导致的出口下降影响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都将起到推动作用,中国总强调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实锤。
  中美贸易战是在一个两国现实状态的断面上作为博弈起点的,在这之后,美国自我吹嘘的经济增长大部分是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来回腾挪实现的,中国数字更高的经济增长则是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其结果是富裕人群的持续扩大。如果两国经济联系不断减弱,美方总是以为它更容易找到中国的替代品,而实际情况是,贸易战拖得越久,中国经济的适应力越强,可以替代美国的内外动力越多。
  贸易战给中国造成的困难已经接近峰值,中国不仅经济格局没有乱,改革开放的路线也没有被冲走形,这个国家的战略清醒和耐心,还有魄力、雄心都保持着极好的状态。都一年半多了,美方的牌几乎全打出来了,依然奈何中国不得,可以说,美方已经失去了迫使中国做出最大化让步的机会,它将看到中方一步步夺回贸易对抗中的主动性。
  看看世界最热门的旅游景点有多少“中国大妈”,西方的高校里有多少中国年轻人,世界奢侈品牌又有多少卖到了中国市场上,数一数美国各大公司销售的飞机、汽车、手机,中国市场的业绩都排到了第几,这时侈谈“中美脱钩”,是夜里走路吹口哨给自己壮胆呢吧。
  美国对中国的大部分威胁属于吹牛不上税,中国在语言威胁方面不与美方一般见识。我们不会主动升级贸易战,也不会因为贸易战就歧视来华投资的美国公司。中国不作,所以不死。而且在贸易战把世界越搞越乱的时候,中国一定是相对越来越强的那一个。
  中美双方同意重启经贸磋商
2# 四姑娘山
 爱财小章 发表于: 2019-8-27 21:28:00|只看该作者

结账2小时中途暂停营业 上海Costco开业 体验很崩溃

源自:界面
原文标题:结账2小时、中途暂停营业,上海Costco开业首日的体验很崩溃
⊙记者:杨秋月

  Costco开业首日: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Costco可能都没预料到会来这么多人,管理太混乱了。”8月27日,美国连锁会员制仓储超市Costco大陆首店在上海闵行正式开业,在结账队伍中排了一个多小时仍未买上单的消费者对界面新闻记者抱怨道。
  8月27日下午1点左右,Costco上海闵行店宣布下午暂停营业。
  在会员APP上通知消费者,“因卖场交通人潮拥塞,为提供您更好的购物体验,今日8月27日下午开市客卖场将暂停营业,将避免前往。”不少消费者也收到了手机短信。
  Costco是美国会员制仓储式超市,以低价、精简的商品和会员制为核心商业模式,曾被称为“沃尔玛的唯一对手”。它拥有全球供应链体系,商品保持在4000个左右精选SKU(库存量单位)。在全球11个地区设有超过770家的分店,会员量超9600万。
  落户上海闵行区的大陆首家门店,总购物面积近1.4万平方米,设有1200个停车位,是其全球门店中最大的停车场。
  但这也完全没能应对首日开业的巨大人流。
  界面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Costco吸引众多消费者前往,周边路段已经出现明显拥堵,多名交警在现场维持秩序。Costco停车场车位已不够用,工作人员立上了“停车场已满、等待需要三小时”的牌子。
  开业首日的人流量的确超出了Costco的预期。
  Costco入口处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门店9点营业,有不少消费者早上8点就来排队了。
  上午9点半左右,界面新闻在现场看到,为分散巨大的人流量,Costco正门入口已经不可进入,步行消费者需要绕行1公里以上通过三楼停车场进入Costco门店。一些无法停车的消费者将车停在了1-2公里外的地方。

Costco门外排队的人流

人们排队进入Costco

  但相比外部的堵塞,Costco内部的人流拥挤、购物车冲撞、排队时间过长、管理缺失等,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不佳的体验。
  界面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Costco购物车较大,推车逛店的大量消费者活动空间有限,经常出现互相擦撞、走不开的状况。
  排队时间过长也是首日营业最大的问题。尽管门店内22个收银台全开,但每条排队队伍人数都在几十人,不少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结账等待时间在1-2小时之间。有消费者称,大部分人都选择手机支付,但店内信号差导致结账速度变慢。

排队结账的时间超过两小时。(图片源自:上观新闻)

Costco卖场现场

  “Costco团队在门店管理缺乏本土经验,没考虑到购物秩序上的问题。”一位年轻女性消费者说,已经发生了多起消费者因为拥挤而吵架的事件。
  实际上,Costco只规定会员用户才能进入卖场,但由于当天安保人力不足,不少只逛不买的非会员用户也给卖场增加了客流压力。这些消费者更多是想看看美国仓储式超市的进口商品以及折扣力度等。

需要办理会员才能进入Costco购物。(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在商品陈列、选品等方面,Costco大陆首店与其他市场的门店类似。
  该店只一层购物区域,面积近1.4万平方米,为消费者提供了27大品类的4000件商品。与美国门店一样,商品大多以栈板方式陈列,堆头鲜明简洁,方便消费者选购。除了大量进口品牌外,Costco自主品牌科克兰(Kirkland Signature)也吸引不少人关注,该品牌包含衣物饰品、婴幼儿玩具、家居布置、保健美容等。据现场消费者反馈,日化类产品相对比较优惠,茅台也比市场价便宜很多。
  生鲜区域的海鲜、进口牛肉等是最受消费者欢迎。不少消费者表示,比较看中Costco进口食品的品质与安全性,如果有这样的稳定渠道提供生鲜产品,将有持续购买的兴趣。

进口牛肉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之一

  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部门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认为,Costco所面向的中国中产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价比的食品有需求,生鲜品类也是能增强消费者粘性的品类。
  商品之外,Costco的另一特色是会员服务。目前上海闵行店的会员服务有西式餐饮、听力服务中心、光学眼镜部和轮胎修护中心这四类经典会员服务。
  虞坚认为,除了商品之外,会员服务的价值含金量也是持续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如何满足中国本土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服务体验,是Costco要思考的关键。
  “照搬国外市场的运营模式,不一定会符合中国国情。”他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浊气 发表于: 2019-8-27 15:23:00|只看该作者

Costco大陆首店上海开业 营业半天被挤爆停业

源自:上观
  Costco大陆首店登陆上海
  今 !天 !开 !业 !
  现场人气相当火爆
  
停个车要3小时

结账还要花2小时

  11点半的时候启动控管
  不少消费者只能打道回府
  今天下午就直接暂停营业

  作为全球首家会员制仓储连锁超市
  Costco商品始终号称“量大、质优、价格低”
  此前官方透露
  Costco非食品类的百货商品价格
  低于市场价的30%到60%
  食品类则低10%到20%

  那么,来到上海的Costco
  究竟能给顾客带来多大的惊喜呢?
  第一波商品价格已出炉

  要进门,先办卡
  会员制的Costco
  只有会员才能进去买买买
  而目前的会员费是299元
  虽然逛超市前得先“交钱”,但加入了会员也可以享受相应的福利:
  ·例如电子商品90天内均可退货
  ·甚至食品开封后也能退货
  ·而缴纳了299元的会员费后,如有不满意,在会员卡到期前均可申请全额退还会费



服饰包包类
  Costco果然很“心机”
  进门就是名牌包
  眼花缭乱,姑娘们都走不动道了!

MCM的棕色印花双肩包
4399.9人民币

  天猫旗舰店查到的类似的款式
  售价在5500以上


Prada 143224 的Tote bag
  售价13999.9元


Chanel201030的菱格纹女士单肩包

  售价41999.9元


  不过,北极狐的双肩包16L的739.9元,只有蓝、黑双色
  感觉一般般,天猫官方旗舰店
  类似大小的售价在429-698元之间


HUNTER高筒雨靴
  799.9元/双
  天猫旗舰店售价1099元
  淘宝代购在855元左右


  还有李维斯的牛仔裤
  女式429.9元,男士379.9元
  这个价格,只能说真心不美丽
  拔草~拔草

阿迪达斯拖鞋
  女式159.9元,男士155.9元
运动鞋款
  女式229.9元,男士249.9元


化妆品类
  4瓶装贝德玛卸妆水,售价449.9元
  平均112.5元/瓶
  目前该品牌天猫旗舰店单瓶售价168元
  而双11、618等活动时购买的组合套装
  一瓶单价一般也要140元左右
香水性价比不错

Chloe、Burberry、Boss等品牌的香水
  有30ml也有50ml的,统一售价399.9元


生鲜食品
  爷叔阿姨们最关心的,必须是生鲜食品、生活家居类产品啦!

37.9元烤鸡
抢疯啦!!力气一定要大,体力一定要好!

  旁边还有99.9元烤鸡大腿,一袋8只;79.9元/公斤德式猪肘,不过,明显是烤鸡生意更好啦~
  很多手推车里都有这样一盒蛤蜊肉30-40元一盒,大约有1公斤左右。


牛肉块卖的超好,89.9元/公斤

  可能也是因为售价便宜吧,其他的牛肉类产品因为部位不同价格更高一些,比如牛三角烤肉片
139.9元/公斤牛腹肉烤肉片
129.9元/公斤

  有位阿姨买了三条大黄鱼一盒315元,问她觉得怎么样,连说可以可以,“这是野生黄鱼,你看这鱼身是长条的。”

  还有熟冻珍宝蟹
219.9元/公斤


熟冻龙虾钳
  299.9元/公斤

  面包点心类也超受欢迎!

28个一盒的可颂
  售价42.9元,爷叔思路清爽,马上报出1块5毛3的单价,连说便宜便宜,买回去当早饭。

  4℃的冷藏库里可以买到鸡蛋牛奶,25.9元30枚一盒的草鸡蛋已经快抢光了。

味全严选牧场牛奶
  1.892升的两瓶装,售价32.9元,很多购物车里都有一组或以上。

  佳沛的有机金果,25颗装199.9元,很多消费者都说便宜便宜。

  52度的五粮液
919.9元,限购1瓶  ·

泸州老窖
  国窖799.9元

生活家居类
  Charmin的卷筒卫生纸,221张×30包,目前优惠价241.9元,两打一买,购物车就差不多满了!


餐饮区
  穿过商场来到餐饮区,也是人山人海,但是,价格有惊喜,热狗加汽水套餐只要10.9元。  ·

18寸的海鲜披萨
  65.9元。“队友”排队结账的时候,可以先来补充一点能量。

  整体来说,大部分消费者的反馈是
  这家卖场还是有很多实惠产品的
  当然,不同消费观念的消费者评价也不同
  而且,因为刚开业
  人是多的,排队是久的,路么也是有点远的
  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需求
  比比价格再买买买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17:56,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