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品味青海“加速度”──图说青海70载基础设施沧桑巨变

 [复制链接]
源自: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品味青海“加速度”──图说青海70载基础设施沧桑巨变

  上世纪70年代西宁火车站。
  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
  上世纪80年代西宁市五四大街东段。
曾经我省生产的“双虎”牌毛毯,闻名全国。
上世纪70年代进城积肥的农民在南川河道安营扎寨。
今日西宁机场升为国际机场。
今日西宁火车站。
海黄大桥通车。
青海解放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发生显著变化。
北川河温地公园。
海湖体育中心。
上世纪70年察尔汗盐湖机械采盐。
黄河上游梯级电站──龙羊峡电站建设截流。
  上世纪50年代的格尔木市。
  上世纪70年代西宁市大十字。
  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宁机场。(本报新闻摄影中心供图)
  这里是青海的城,广厦万千拔地而起,地标伫立彰显个性。这里有风景如画的公园,有风光迷人的湿地,更有现代宜居的住宅和商圈。这里保留着高原古城的特色,传承着独一无二的青海历史文脉;这里守住了城市灵魂,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这里是青海的乡,青山环抱,溪水潺潺,美丽乡村入画来。在这里你会偶遇河湟特色的民居,也会与藏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特色建筑不期而遇,还会在徜徉文化广场、老年之家等农牧区“标配”硬件之时,望见那徐徐展开的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山水画卷。
  这里是青海的网,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气势如虹的铁路网、四通八达的航空网、覆盖城乡的互联网、方便快捷的物流网,这些经纬分明的网不断织出青海的生机与活力,搭起青海发展的脉络与趋势。高原儿女“天堑变通途”的千年之梦啊,在这里,在今天得以实现!
  它们,是青海发展的脉搏;它们,是青海历史的见证;它们,是青海前进的力量。70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70载爬坡过坎、攻坚克难,70载日新月异、沧桑巨变,都凝聚在这一张张小小的照片里。
  翻开尘封的相册,让我们品味70年基础设施建设的青海“加速度”。(贾 泓)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卡罗门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卡罗门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荣耀20S全面评测:3200万超级夜景自拍手机 八部门:教育APP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12:08,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