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1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八神 发表于: 2014-11-6 10:56: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成都三国文化的广度与深度

 [复制链接]
源自:成都日报11月4日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的历史名城,成都在千年历史中曾多次作为都城。但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三国时期由刘备建立的蜀汉都城。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名著《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刘关张结义的壮怀激烈、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可歌可泣、姜维假投降的豪情悲歌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太深刻的三国烙印,而沉睡在成都大街小巷中的那些三国遗迹,则在人们的记忆中、在市民的口碑中被逐渐唤醒,为世人传诉着属于三国时代的兴衰往事。行走成都,你能感受到浓浓的三国气息扑面而来,或许就是你身边一块不起眼的小石头,或许是一段已经荒废的水渠,那里就承载着千年以前的蜀韵汉风。
http://www.phoer.net , m7 a2 t7 a* H4 ]! M2 m7 C$ B  成都历史上的7座武侯祠% D5 x1 T" a2 d2 [5 [2 E7 B7 h http://www.phoer.net
  今天的成都武侯祠,原本不是武侯祠,而是清初在刘备庙遗址上重建的奉祀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的祠庙。对此,已有人著文阐明。那么,成都历史上的武侯祠在哪里,其兴废又如何呢?
http://www.phoer.net 1 }  _1 n5 |" ^  成都最早的武侯祠在古代少城内( V9 C/ a. A! ^% |& P  @. k http://www.phoer.net
  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后,开始成都没有建祠祭祀。当时朝廷认为:“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就是说,在成都建祠,不合礼制。一段时间里,百姓便“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之上”。7 e- T7 n% n. I* } http://www.phoer.net
  成都有武侯祠是在诸葛亮死后70年。据宋人祝穆的《方舆胜览》载:“孔明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桓温伐蜀,夷少城,犹存孔明庙。”李雄于西晋永安元年(304年)称王。少城为秦时张仪筑,其范围约在今长顺街至东城根街,红光路与桂花巷之间。由于无资料,此祠的规模不得而知。桓温伐蜀在东晋永和三年(347年)。祠宇当在此后荒废。* Z' d0 m- z+ ^ http://www.phoer.net
  刘备墓侧的武侯祠
http://www.phoer.net 8 ~, G' N+ {% f2 b( B' `  今天的武侯祠,实为君臣合庙。在唐宋时代,刘备和诸葛亮却各有祠庙,并列于刘备墓旁。宋人任渊在绍兴三十年(1160年)撰的《重修先主庙记》中说:“成都之南三里许,邱阜岿然曰惠陵者,实昭烈弓剑所藏之地。有庙在其东所,从来远矣,大殿南向,昭烈弁冕临之。东夹室以附后主。而西偏少南又有别庙,忠武侯在焉。老柏参天,气象甚古,诗人尝为赋之。”任渊的记载指出:在刘备墓东侧,即今天祠庙的位置上,有刘备庙、后主祠、武侯祠,三者约呈“品”字形相毗邻。此武侯祠始建于何时,无资料可考。可能建于南北朝。. U9 K0 B4 {4 s, i! W http://www.phoer.net
  位于刘备墓侧的武侯祠在唐宋时,是成都的一大名胜,前来拜谒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有的立石为记,有的吟诗抒怀。提到诗人的吟唱,人们自然会想到杜甫于上元元年(760年)春来此踏访时写下的《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在成都堪称妇孺皆知。此外,岑参的《先生武侯祠庙》、李商隐的《武侯古柏》、陆游的《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等诗,也不失为凭吊感怀之佳作。这些诗歌和祠内的碑记,不仅讴歌了诸葛亮,而且也勾画出了当时祠堂的概况。武侯祠“宇第雄观”,与刘备陵庙相接,内奉诸葛亮像,蜀人四时祭祀,祠内香火兴旺。
http://www.phoer.net / I. p' }- u" F' m' `6 q  唐、宋、元三代,这一祠宇屡经修葺。明初祠宇被废除,诸葛亮像移入刘备庙内。明代张时彻的《诸葛武侯祠堂碑记》对此事记之甚详。碑记称:“武侯祠先在先主庙西,宋时屡加修葺,而元因之。皇朝洪武初,以昭烈庙实为陵寝所在,令有司春秋致祭。蜀献王之国,首谒是庙,谓君臣宜一体,乃位武侯于东,关、张于西,自为文祭之。盖至是,武侯祠废。”蜀献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洪武廿三年(1390年)来成都。拜谒了刘备庙与武侯祠后,他认为,祠庙并列不合君尊臣卑之礼,君臣应分上下在一个庙里。因此,他废去了武侯祠。此后,刘备墓旁就只剩下刘备庙了。明代末年,那“君臣一体”的刘备庙毁于兵燹。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因其旧址重建,形成今天合祀君臣的武侯祠。0 O* Y0 F" w5 ^; ~* Z6 S& |" `5 h http://www.phoer.net
  武侯故宅旁的祠堂3 x* i2 ?- O5 t+ D: h* n6 m http://www.phoer.net
  诸葛亮在成都居家廿一年(214-234年),有故宅留世,后人因其宅曾建祠。《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载:“武侯宅在府西北二里,今为乘烟观,有祠在观内。”; g" o6 O9 T* D http://www.phoer.net
  何以在武侯故宅建乘烟观,观内武侯祠情况如何?宋人魏了翁的《鹤山集·成都府朝真观记》记载曰:“出少城西北为朝真观。观中左列圣母仙师乘烟葛女之祠,观西偏为诸葛忠武侯祠与读书台。故老相传,为武侯故宅。唐天宝五年,章公兼琼始为观,奉名乘烟。乘烟者,以侯女于此乎轻举也。观尝废于庆历,复兴于文忠烈公镇蜀之日,重和元年始易乘烟为朝真。”由此可知:武侯故宅之祠当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前,章仇为剑南节度使时,该祠才圈入观内。
http://www.phoer.net 1 c" p3 `$ h/ ^! ~6 P' E* J" M  这一武侯祠极少为人重视,而前代记载混乱,又往往将它与刘备墓侧的武侯祠混为一谈。《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载:“武侯宅在府西北二里”,而刘备墓“在府南八里”。故宅和墓旁的武侯祠是各在一方的。
http://www.phoer.net 7 c/ u. |2 C( P( B6 B) H  据唐宋人的记载,武侯故宅、读书台、乘烟观,都在“章城门路西”。章城门,是古代成都少城西北方向的一座城门。因此,故宅处的武侯祠在今城区的西北方。* t; B' ]# b; Y& A" I. g6 x http://www.phoer.net
  朝真观毁于明末,观西偏的武侯祠不见有明代人记载,可能在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乘烟观荒芜时随之而废,以后没有重修。$ F8 K. Q' I! J# o! F" v http://www.phoer.net
  与杜甫草堂并列的武侯祠
http://www.phoer.net 3 x/ K8 @+ h/ S; {% D1 s  过去,在草堂寺旁有一座武侯祠。此祠屡见于明代文人的著述中,例如,何宇度的《益部谈资》说:“武侯祠在城西浣花溪上,与子美草堂相接,庙貌虽未颓坏,森森之柏不复存。”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说:“今武侯祠在百花潭,与草堂并列者,不知何代所增?”8 J  u" c0 c4 d6 m" B http://www.phoer.net
  与草堂并列的武侯祠为明代中叶所建。诸葛亮在南郊的专祠被蜀献王朱椿废祠移像后,百姓便把刘备墓侧的昭烈庙称为武侯祠,“遂谓以武侯庙庙先主”。认为是刘备跑到诸葛亮的祠里来了。因此,在明嘉靖廿一年(1542年),四川巡抚王蘖谷奏请蜀王,另辟一地为诸葛亮建祠。他说:“侯之功德大矣,不专何崇,不崇何称?”诸葛亮的功德是必须建专祠祭祀才相称的。蜀王同意后,就在草堂寺旁建起了一座武侯祠。此祠毁于明末战火,其他情况不详。9 C0 R5 Z- X' x) }$ w http://www.phoer.net
  诸葛井边的祠堂' O" b+ l( G4 D5 j3 O http://www.phoer.net
  成都有诸葛井,见载于《方舆胜览》。这井可能是因诸葛隆中故宅有井而附会。据晋人习凿齿的《襄阳记》说:“襄阳孔明的住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葛井。”成都的诸葛井有二,一“在成都县西五里,浣花溪旁。《明一统志》:相传蜀汉诸葛亮欲通井络王气,故为此井。又一井在府城东门内,有祠,明杨名有记,今存。”
http://www.phoer.net 8 _- N# @' g% r# m3 d$ x  对此祠宇,《华阳县志》载:“就诸葛井为祠,乃明万历建,杨名有井祠记,在今城东锦江街。”解放初期,井及祠均在。祠有房十余楹,内有孔明塑像。现在井已废,祠改作他用,去江南馆街尚可寻其遗迹。. u  {# Z( x2 ]* a6 o' }7 a# t/ S http://www.phoer.net
  九里堤上的诸葛庙( ~! S9 b4 G: H* P3 n; l" S1 _ http://www.phoer.net
  据《成都县志》:“九里堤,县西北十里,其地洼下,水势易趋,汉诸葛孔明筑堤九里以捍之……旁有诸葛庙。”还说:“在九里堤之南,名诸葛庙,创建年月无考。国朝乾隆九年重建。”
http://www.phoer.net   |8 h- t7 ^+ M% v  九里堤是成都的一古老长堤,为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所修,宋成都知府刘熙古再建。人们为纪念刘熙古,将原来的龙神庙改为刘公祠(亦称刘侍郎庙)。明代天启《成都府志》才说是“诸葛亮筑”,称“诸葛堤”。由此可知,该庙为刘公祠改成,其始自年代不可能早于清代。庙宇规模不大,现在仍可见其轮廓。
http://www.phoer.net : [$ [$ C' K+ m( i9 ~  城北的丞相祠. w) s) [3 n8 @, M( U: Q4 g http://www.phoer.net
  《成都县志》载:“县北二里簸箕街,名丞相祠,汉末建,国朝有培修。”此祠在成都第六中学所在地,尚有断碑可寻。明末已有此祠,其余不详。
http://www.phoer.net ' t5 u: N  _* i- i  成都历史上的这几座武侯祠,虽然建有先后,各有兴废,但都与诸葛亮在成都的遗迹有关,尽管有的遗迹纯属附会。孔明治蜀,遗爱于民。他死后,从街头的私祭,到官方的建祠奉祀,一千多年来,百姓对他的追思有增无减。这一座座祠宇,记录着一位前代伟人的业绩。
http://www.phoer.net / Y3 C- N0 m4 o; s  西汉至东汉,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天府之国已基本形成;三国时期,成都作为蜀汉政权的中心。虽然从刘备建都到后主投降才短短42年,但成都在三国文化里的核心地位当仁不让,而且是三国文化的“首府”。既是“首府”,其凝聚的核心在哪里?- t8 l- T7 k* X3 M! h http://www.phoer.net
  成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四座帝陵。一是惠陵;二是成汉李雄的安都陵;三是前蜀王建的永陵;四是后蜀孟知祥的和陵。年代最早、影响最大、又是首批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便是刘备的惠陵。惠陵不但是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帝陵,而且是唯一保存至今、毋庸置疑的三国时期皇帝陵。
http://www.phoer.net 7 c9 F$ n% w* [6 Z' {* z3 {  惠陵还是一座合葬墓,除刘备外,还葬有甘夫人和吴夫人。历代修葺,均有史志书、舆地书等详细记载。旧时坟堆甚大,异峰突起,成为回望城内皇城的一个瞭望台。后来在惠陵旁边修建刘备庙,南北朝时在刘备庙旁再建武侯祠。惠陵边那棵盛传为诸葛亮手植的古柏,俨然已经成为他鞠躬尽瘁的象征。“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盘根似卧龙。”这是唐朝诗人雍陶的描绘。据《昭烈忠武陵庙志》卷二引《陆游记》记载,有位唐代节度使曾来武侯祠,从该古柏上取下一树枝,制成手板,以书写记事,被记入后来的一种《图志》,遭到批评。可见在蜀人心目中,即使是节度使,也不能擅取武侯祠一草一木。2 W. ]; u  G. l' r0 ` http://www.phoer.net
  成都城内,存在一个蜀汉文化的“铁三角”。如果以浆洗街为南北纵向轴,偏西方向是刘备墓惠陵,东北方向四五华里是关羽的衣冠庙,西南方向四五华里是张飞的衣冠冢(成都民间把位于今华西医院高干病房区内的小土坡认为是“张飞墓”,实为“成汉贵族墓”,1985年成都市考古队就发掘过,出土有上百件文物。这一误会,深切体现出成都百姓对张飞的缅怀之情)。成都市考古队蒋成曾经表达过自己的猜测:“三国和四川渊源甚深,离此墓不远的武侯祠有刘备的惠陵,洗面桥旁有祭祀关羽的衣冠冢。此三处如三角形三个顶点,犄角而立,恰如桃园结义之三兄弟。”从位置而言,三个坟地恰如三角形,三个顶点犄角而立。本土民俗史学者帅培业进一步阐明了这一“铁三角”的意义,这个三角区域,应该是成都地域文化最重要的所在之一,更是蜀汉历史地理的精华所在。因为围绕这个三角区域,惠陵、武侯祠成为核心,黄忠墓、赵云墓以及洗马池、万里桥、诸葛井、九里堤、向宠墓、庞统墓、马超墓、张飞营、牧马山等蜀汉历史文化点位,层列其外,构成蜀汉三国英雄文化的一个有序分布。- L  b: {# v7 f. D4 h# L http://www.phoer.net
  其实,这一“铁三角”布局早已形成。南宋《方舆胜览》记载:“关、张祠……俱在府西七里惠陵左右。”宋朝任渊《重修先主庙记》将分布说得很清楚,刘备庙在东,惠陵在西,武侯祠在庙西稍偏南,君臣紧紧相依。《明一统志》中更有“铁三角”的详细地理分布记录,并说到洪武初年,才把诸葛庙与惠陵“合庙祀之”。由此,武侯祠成了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
http://www.phoer.net ) X6 T/ O& @% m" x% m4 e  著名巴蜀文化学者王家祐主撰的《汉晋夕阳—三国旅游寻踪》认为:“刘备的惠陵与关羽衣冠庙、张飞桓侯祠,呈三角排列,这绝非偶然,而是民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表现形式。遗憾的是今天仅存刘备的惠陵,而他两位兄弟的祭祀遗迹却荡然无存了。”
http://www.phoer.net / x) D1 ~: a9 O( ?  衣冠庙、洗面桥和桓侯巷1 p' B( Q( {3 O1 `5 h( X3 G http://www.phoer.net
  衣冠庙、洗面桥、桓侯巷,跟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有关。其中有两个是衣冠冢。/ Z  Z' N3 j3 G$ h/ V- F; T0 Z http://www.phoer.net
  衣冠庙位于成都南门外神仙树街附近。当年关羽败走麦城被害,尸首取不回来,蜀国百姓只得堆土为衣冠冢。冢前有庙,称衣冠庙。《四川通志》说,这是刘备用衣冠招兄弟的魂,再葬于此。从这一记载分析,衣冠庙在蜀汉时就存在了。后来,关羽自宋徽宗始被历代统治者尊崇、加封,衣冠庙得到修葺。但到明末基本上毁坏殆尽,清初重建。进入民国后,逐渐残破不堪。1950年之前,墓、祠全部毁灭,成为仅留其名的历史陈迹。
http://www.phoer.net 0 D4 @: u4 S% f( a6 j  与衣冠庙相连的是洗面桥街。相传刘备每次来祭奠关羽,走到附近桥下,都要捧一把河水洗脸,以示虔心:他是渴望通过江水,带去对死于临沮(今湖北省南漳县)的二弟的思念。洗罢,再到庙里拜祭,所以那桥又叫洗面桥。后来更衍生出洗面桥上街、下街、横街等地名。而玉泉街和小关庙街,都有奉祀关羽的祠庙。
http://www.phoer.net 0 B; E1 I: T$ f5 T  另一个衣冠冢是三弟张飞的。张飞谥“桓侯”,后人在万里桥与衣冠庙之间择地建立纪念祠堂和衣冠冢,那条巷子因此得名,但该祠早已湮没。张祠在巷子的东南方向,冢旁立有石碑,上书“汉张夫子衣冠墓”,格局与关羽的相类,都是前庙后冢。
http://www.phoer.net 4 J' ~* |! t  F2 w$ b3 m  刘关张三弟兄,当初结拜创业,情深义重,可谓感天动地。两千年后,他们在成都还彼此拱卫。
http://www.phoer.net . K% F" S( g9 ?  旧时,提督街有清初修建的三义庙(1997年因城建需要整体迁建于武侯祠内),四进五殿,里面曾有一副佳联:“在三在,亡三亡,而今享祀犹同伴;合义合,战义战,自昔铭勋匪异人。”称赞刘备、关羽、张飞结义,共图大业的情义,说他们三个人生死与共,肝胆相照,以至千秋共同享受祭祀。彪炳千秋的,还是“义”。
http://www.phoer.net - s1 N$ Q) I( l  赵云墓与子龙塘7 Y4 T7 v. B2 ^1 x+ n* x http://www.phoer.net
  赵云墓位于四川省大邑县东郊1公里的锦屏山。冢大如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康熙年间镌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个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匾文“永烈千秋”。当时墓前另建有子龙庙,为明朝兴建的三重殿宇,塑有赵云及儿子赵广像。由于赵云广受乡民爱戴,墓地保护较好。阳春三月,乡民在子龙庙举办庙会,歌舞杂耍,茶棚酒肆,异常热闹。2 A5 P( w+ P- z, k: A& O% E7 H4 |! T http://www.phoer.net
  成都和平街原名子龙塘,俗称“子龙洗马池”,相传是赵云故宅遗址。占地6600平方米的池塘,可以泛舟,塘坎上立碑“赵顺平侯洗马处”。晚清成都将军完颜崇实写有对联:“两字勋名高北岳;千秋大义谏东征”,从大节出发评论蜀汉英雄,赞美赵云的名望和功绩高于北岳的大将军,无愧于谥号“顺平”(省文史馆张少成先生指出,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清嘉庆时(1815年前后)为周氏世居,同治时期房子易主,建为芙蓉池馆,楼台亭榭依地缘而构造。四川总督骆秉章死后,提督周达武购此屋建祠奉祀,街名改称骆公祠街。清末改祠为迎宾馆,民国时改建为小学;池畔的祠堂短期作为成都市参议会会址。上世纪50年代后池子被填平,改称和平街。( Z1 R! S# ], S+ _7 t. ` http://www.phoer.net
  民国时侨居四川的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祝贺、迎送亲朋或举行宴会,一般都在城内的骆公祠、西来寺或少城内的关帝庙及城东南的望江楼举行。那时,这些点位逐渐具备了“公园”的交际功能。+ D8 r4 b; X, D7 B; l6 ^ http://www.phoer.net
  黄忠墓
http://www.phoer.net $ u) O" [5 k! b  刘备公元221年称帝时,封黄忠为“关内侯”,位列五虎上将。黄忠223年病逝并葬于定军山下,谥号“刚侯”。《三国志》里并未有黄忠辅佐刘备功绩最高的评价,为何成都的黄忠墓颇有些不一般?, e+ ?% [/ j" F! c9 {! I5 d) w http://www.phoer.net
  清道光五年(1825年),湖北天门县县令、学者刘沅,在成都西郊化成桥侧鸡矢树村的自家农田内,相继出土发现了“黄刚侯汉升之墓”墓碑和人骨架、剑、玉等文物。他认为,尽管黄忠死在定军山,但依礼制,忠戚勋臣、封疆大吏出守边陲,一旦病逝,会扶柩回朝安葬,或在原郡建立生祠衣冠冢,所以不排除黄忠先葬定军山,后迁葬于鸡矢树村—既有墓碑,那就理应修复。
http://www.phoer.net 9 [# j/ b% {7 m$ n  刘沅主持修墓建祠,墓地侧立有黄忠像,命其子刘桂文撰写楹联:“北伐数中原,溯汉中王业所基,惟公绩最;西城留墓道,与昭烈庙堂相望,有此祠高。”肯定了黄忠在北伐中原的多次征战中,攻城略地,为刘备称汉中王奠定基业、立下赫赫战功。然后又介绍祠墓与南郊汉昭烈庙遥遥相望,老英雄的功业与祀祠同高。此地后称为黄忠坟,一度为黄忠大队,今为黄忠小区,“文化大革命”中黄忠墓被毁。民国初年隐沪山人的《拍案惊异记》记载:清朝道光年间,有人在成都东门外掘得一座古墓,谓之黄忠墓。华阳县知县郭志曧亲往查验,看见一方刻有汉隶的石碑,古意盎然,字径方寸,笔法古朴:“汉赠大将军黄忠之墓”。此聊备一说。
http://www.phoer.net + j- s! D% j  H! j  蜀汉五虎上将层列,拱卫其外,先主刘备依托诸葛亮,“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政治理念,成为后世敬仰的施政品德……
http://www.phoer.net + e7 b2 s; b- U  P8 _  古蜀文明的起源是岷山河谷,包括成都平原、临邛(今邛崃)、江源(今崇州)、南安(今乐山)这一“三角地带”。蒙文通先生《巴蜀史的问题》指出:“中国农业在古代是从三个地区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是关中,一个是黄河下游,在长江流域则是从蜀开始的”。他主张“农业是从江源入成都平原的,江源、临邛,正是岷山河谷,蜀的文化可能从这里开始”。如果说古蜀文明从一个“三角地带”开始,那么,蜀汉文化遗址的“铁三角”,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标志,而城市最大的特性是文化性。蜀汉文化核心区域是成都的心灵、神韵和独特风俗的实体代表。) d9 p4 l8 ~9 z" b3 z. ? http://www.phoer.net
  蜀汉皇宫
http://www.phoer.net   k# s9 S+ ^+ V( L/ ^+ ~  w  坐镇成都的“心脏”, \' u3 o$ b6 y3 z- m6 w' q http://www.phoer.net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设坛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定都成都。诸葛亮为丞相。蜀汉皇宫修建于何时?史无明载,而且经过1800年的变迁,也无准确的遗址可认。但武担山则成为后人考证蜀汉皇宫的地理坐标。( c' S+ D7 w% r http://www.phoer.net
  《三国志·先主传》载,公元223年,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武担山,位于新华西路成都军区大院内的东南角。是一个高约20米、宽40米、长100余米的小土丘,略呈马蹄形,西高东低,占地面积680平方米。按照武担山的坐标推断,刘备皇宫的位置应该在今天人民南路展览馆西北角。具体来说,以展览馆从南到北的街道为中轴线,刘备故宫在中轴线西北方向。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刘备皇宫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成都的中心偏左一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心脏”位置。
http://www.phoer.net " h$ A6 ]" j2 b% p) }4 d  在刘备去世后,刘禅曾对蜀汉皇宫进行了扩建,晋文学家左思写《蜀都赋》,文中备言蜀都之壮丽、皇宫之辉煌,其文曰:“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匝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营新宫于爽嶝,拟承明而起庐。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至于所提到的“阳城”,即少城东南隅之阳城门,约在今成都文庙后街临近汪家拐处。可见蜀汉皇宫在蜀国灭亡之前,规模扩大了不少,成为当时令人惊叹的建筑杰作。
http://www.phoer.net ' ^8 v  t8 t; x7 s6 t' z8 g  锦官城8 p6 d: ]* ~0 Q& {6 a http://www.phoer.net
  蜀汉的经济命脉2 J) p+ {; N( ]% C http://www.phoer.net
  蜀锦是成都的一大特产,历史悠久。在东汉时期,在成都就有专门管理蜀锦生产的“锦官”,其官署就在成都东南的“流江”岸边,后世称成都为“锦官城”即源于此。三国时期,蜀锦不仅是全国热销的产品,更成为蜀汉政权赖以生存的命脉。诸葛亮曾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为了提高蜀锦产量,增加政府收入,诸葛亮恢复了“锦官”,专职管理蜀锦的生产和调拨。在其治理下,蜀锦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直到蜀亡,国库尚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织锦业之繁盛可见一斑。
http://www.phoer.net : N5 B! F! s, m- n1 |' t. l8 J+ e  民国所修的《华阳县志》中记载,“李膺《益州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皆蜀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墉犹在。’时至今日,位于武侯祠旁的锦里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大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往。$ t9 x( T4 \- `6 G' j http://www.phoer.net
  诸葛亮丞相府, k9 W. A" @- H9 o& { http://www.phoer.net
  安居平五路* P" H6 v1 P2 A9 b: @0 j1 P2 E http://www.phoer.net
  《三国演义》中,“安居平五路”的著名桥段令人记忆深刻。在刘备去世后,蜀中空虚,诸葛亮立年幼的刘禅为帝,曹丕乘机派五路大军攻击西蜀。当时,后主刘禅吓得面如土色,忙问计于孔明,但孔明以“染病”为由在丞相府中连日不出,刘禅亲自登门求教,方知诸葛亮虽在丞相府中安居不出,却已平定五路大军,让蜀国安度危难。' o: m, [6 q# I+ [2 N http://www.phoer.net
  于是后人不禁好奇,诸葛亮的丞相府到底位于何处。由于史籍上没有明确记载,具体方位难以确定。但刘备入川后住进原益州牧刘璋的州牧署(现人民南路展览馆位置),将州牧署改称左将军府。214年,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于是,他就在左将军府内办公,约在今人民南路展览馆附近。公元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其丞相府离皇宫不远,约在今红照壁一带。: o; L* Y4 j9 o% Z" W, I http://www.phoer.net
  马超墓( Y5 A, m8 g) I9 r8 |" R! [4 { http://www.phoer.net
  锦马超威震羌氐$ u; a- F4 x1 C6 ` http://www.phoer.net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汉末卫尉马腾之子。曾在潼关之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由是名声大振。后马超依附刘备,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其在羌人中威望颇高,成为刘备镇守西北的大将。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逝,年仅47岁,但其死于何地却史料记载不详,因此其墓今存有二,其一位于陕西勉县,另一座则位于成都新都区马超村一社(新都南门外二里许)。! q" b6 S+ C6 P2 K" W! ]0 s http://www.phoer.net
  位于新都的马超墓,历代均受到重视,据说明代四川按察使杨赡、成都知府王九德、新都知县邵年齐等官员,均曾于马超墓前立碑,又于道旁立华表。清代雍正、道光年间,当地知县亦保持修缮墓地的习惯。四川提督马维祺就曾亲自拜谒马超墓,写下“英风常振”匾额,更撰《马公墓志》命人刻石放存墓旁,以示敬慕之情。“文化大革命”期间,新都马超墓遭到严重破坏,墓石全被取空,仅存土丘碑刻等颓垣败瓦。1985年,新都县人民政府将马超墓列为县内重要文物遗址,并立碑保护。现马超墓已毁,存墓碑于新都区桂湖公园的碑林里面。4 q3 i3 y( E: \ http://www.phoer.net
  五块石
http://www.phoer.net : M6 _" i$ t; a4 l: J  传说是修建刘备陵墓时剩下的余料。据民国修《华阳县志》载:“《蜀都杂钞》言,五块石在万里桥之西,其一入地,上叠四石具方,或云,其下有一井,相传以为海眼。南即汉昭烈陵,予疑是当时作陵时所余也。”现五块石已不在,仅存街名,其址在一环路靠近武侯祠附近。2 b  P) f% n5 B  P4 K, ?  { http://www.phoer.net
  黄龙溪
http://www.phoer.net 5 ]1 z0 C, T/ E0 ?; x  位于彭山、新津、双流三县交界处,距成都城区40多公里。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太傅许靖等人上书劝刘备称帝道:“曹丕篡弑,湮灭汉室……人鬼忿毒,咸思刘氏……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龙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东汉盛行谶纬,许靖等人以为,“黄龙现九日”是蜀汉当兴的吉兆,给刘备称帝立国大造舆论。《诸葛亮集·鼎录》又载:“龙见武阳赤水九日,固铸鼎,象龙形,沉水中。”黄龙溪由此得名,并立庙江岸。
http://www.phoer.net * l7 P0 {) _5 D# k1 y* q/ `7 F  洛带八角井
http://www.phoer.net - l' d2 I1 G+ ~+ E! ]9 \) ~  位于龙泉驿区洛带镇。相传刘禅好游山玩水,一日他来到距成都20公里的东郊某镇,见镇上有一口八角井,造型别致,水波涌动,鱼儿遨游自如,他就趴在井口,看得入神。侍卫们担心他落入井中,从其后面拉住他的衣角,不慎将玉带拉掉,落入井中,从此,这座小镇就被称为“落带”镇(又称洛带镇)。, d1 o3 Z. \' E2 M" t, d http://www.phoer.net
  九里堤
http://www.phoer.net - P& r3 t% m- j$ F; S  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现仅存38米土埂。原堤从现存残堤处一直延伸到今北门龙王庙,长达九里,故名。据《成都府志 山川》载:“九里堤府城西北隅,其地洼下,水势易超。诸葛亮筑堤九里捍之。”
http://www.phoer.net 9 v; F1 e( ~9 M, J$ D# V  万里桥
http://www.phoer.net & C! q3 Y0 J9 D: x$ f  横跨老南门南河,俗称老南门大桥。此桥大约始建于公元前秦国蜀守李冰任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初名长星桥或七星桥,三国后名万里桥,亦称笃泉桥,是成都古代著名的二江七桥之一。桥得名于诸葛亮“结好孙权”的事迹。  I8 g8 D( H6 j  g http://www.phoer.net
  新繁县
http://www.phoer.net 2 Q& [( A8 D' o  新繁原名繁县,据《三国志》记载,延熙十年(247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因为这里新增了人口,人丁兴旺,后人称之为新繁。
http://www.phoer.net # M7 ]& r8 Q. c  文翁石室  n2 n$ t3 M' f8 F/ g http://www.phoer.net
  文翁石室是西汉前期蜀郡最早的一所公办学堂。创办人文翁,汉景帝时担任蜀郡郡守,治蜀政绩斐然。刘焉为益州牧,将郡学石室升级为“州学”。刘备称帝后,又将州学石室升为“太学”,为蜀汉政权培养了大量人才。后来,魏将钟会灭蜀后,用隶书在石室内的周公礼殿木柱上题字,赞美文翁、高目矢兴学育人的功绩。后人在周公礼殿圣贤图上刻画历代名流,其中有诸葛亮、庞统、董和、费祎、谯周、钟繇等人的像。- f: E6 h: u9 ~8 Q http://www.phoer.net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八神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八神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镇卫生院院长骗取医保报销427万被判缓刑 一名在菲遭绑架中国人获释 不清楚是否支付赎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9 01:14, Processed in 0.3120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