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9年该不该把家庭财务情况告诉孩子

 [复制链接]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该不该把家庭财务情况告诉孩子

  当办公室的小伙伴还在纠结
  周五的下午该不该来点奢侈的下午茶时
  一个新闻给了大家当头一棒

#00后冒充易烊千玺诈骗小学生8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是8块,也不是80,而是80000
  这个数字不仅让月光族的小伙伴有点无地自容
  网友也纷纷表示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
  没错,你是不是也想问

  ──现在的小学生都这么有钱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仔细一看才发现
  或许不是这届小学生有钱
  而是“花钱”这个动作太过简洁高效
  以至于大概99.9%的孩子都能自学成材
  没错,移动支付如此方便
  孩子只要设置了指纹或者知道支付密码
  就可以把爸妈的钱转走
  尽管那是父母所有的存款
  面对这样的熊孩子,打十顿都嫌不够
  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新闻还有很多
  武汉10岁男孩玩游戏充值5.8万元
  深圳11岁男孩玩手游
  花光家中3万元积蓄
  上海的孙女士发现银行卡上
  25万元血汗钱“不翼而飞”
  原来,是13岁女儿小卞
  打赏给了男主播

花钱大手大脚
不善理财
每次看到孩子们“视金钱如粪土”,让父母的血汗钱一夜回到解放前,真是让人不禁思考:这一届孩子,花起钱来怎么毫不心软?
  或许只是因为,他们从来没受过财商教育。那么我们一直说的财商,究竟是什么?财商=观念+习惯,即对金钱正确的认知+掌控财富的智慧。
  看到正确的金钱认知,MsC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讨论。

#该不该把家庭财务情况告诉孩子#
  要不要告诉孩子家庭财富的真相?这对很多家长,都是一道左右为难的选择题。太早跟孩子谈钱,孩子听不懂?太早地培养孩子想办法赚钱,太世俗?
  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2019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经联合问卷网,对1976名受访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

数据显示
  52.0%的受访家长会告诉孩子家庭财务情况,66.9%的受访家长认为这样做有助于让孩子更加准确地判断事物的价值,61.8%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理性消费观念。

父母的金钱观,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的中国家长已经意识到金钱认知的重要性。然而还是有不少家长选择不说。其实不难理解,社会资源分配并不对等,很多人生来就含着“金钥匙”,有的人起步差一些。
  如果家里比较富裕,最担心的无非是孩子花钱大手大脚。
  如果家里条件不太好,反而让孩子畏手畏脚,为了钱的事情而分心。
  他们的选择,往往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留下重要的影响。
  有的家长会有意在孩子面前“哭穷”。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MsC翻看了一些网友的回复:
  “小时候不想给朋友玩我的玩具,因为如果玩坏了就买不起第二个了,妈妈也不会再给我买了。”
  “那时候的我给自己买点好吃好玩的会有深深的负罪感,鞋子穿烂了才敢跟妈妈说;新交朋友总觉得自己融不进去很自卑,因为他们下了课会去拍大头照,而我不能。”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哭穷并不会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也不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那些在哭穷教育下压抑需求的孩子,或许真的会变得勤俭懂事,但经常被灌输哭穷教育的孩子,会变得“不敢要”,甚至认为自己“不配”接受美好的事物,因此会变得不自信。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明明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却被“富养”长大的孩子来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尽管花费着爸妈咬牙节省下的钱,很难体会到“心疼”。
  毫无理由得满足孩子,长此以往他就会觉得:钱是我不用做任何的事情,就能够获得的东西。
  这样的观念之下,又怎么能培养起良好的理财习惯呢?这一届年轻人他们中不乏有不懂“延迟满足”,陷入一时的消费冲动,年纪轻轻就欠下巨额卡债的案例数不胜数。
  发现了吗?这其实就是父母金钱观的投射,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比财产更重要的,是掌控财富的智慧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说过:如果你不能及时教孩子金钱知识,那么将来就有人取代你,比如债主、警方、骗子,那时你和你的孩子恐怕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想要培养孩子的财商教育,那么不妨把家庭财务情况拿到明面上来讨论。可能需要告诉孩子的不仅是某个数字,更要告诉孩子──钱是怎么来的?
  既然孩子的生活离不开金钱,为什么不尽早培养呢?一个人的财商思维,从小就要慢慢建立起来──
  孩子给游戏充值买装备,又想买好吃的零食,父母应该训斥孩子“乱花钱”,还是教孩子如何有规划地花钱?
  如果孩子问爸妈:家里谁管钱?避而不谈还是借机让孩子了解家中的消费构成?
  孩子得到一笔零花钱或压岁钱,是任由孩子花掉?鼓励他存起来?或者还有别的规划?
  想让宝贝未来成为一个富足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的爱,也会伴随着红包而到达这群小土豪的手里,作为家长的你该怎么做?不妨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理财,在理财中活用数学~

挖掘孩子提问背后的心理需求
  另外,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却经常面对金钱和欲望的问题。很喜欢这双AJ,爸爸妈妈会给我买吗?想参加明年国外夏令营,但是好像很贵?
  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国际教育心理学专家陈志林认为,孩子在6岁前,对金钱、物质的概念还不清晰,而从6岁开始,他们对金钱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
  当孩子对你问出“我们家有多少钱?”时,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真正关心的是他的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家庭在财务上是否安全。比起单纯回答“挣多少”,继续挖掘孩子提问背后的原因或许更为重要。
  最后,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真实的财政状况?
  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启发?
  不妨在文末留言区留下你的观点哦~
  免责声明:21财经APP南财号提供的专栏作者署名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21财经立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相关内容所涉及的投资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彩云之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彩云之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彩云之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彩云之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彩云之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彩云之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腾讯视频超前点播收费犯众怒:网友想联名起诉 冬至一候蚯蚓结 北眠南忙的蚯蚓何时迎来春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21:59,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