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1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真实的塞林格:怪人?偶像?大师?

 [复制链接]
在隐居了50多年之后,《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J.D.塞林格于当地时间2010年1月27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康沃尔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说:“塞林格的作品及精神世界都极具活力和冲击力,我很难把他和衰老、死亡联系在一起。”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塞林格就是那个叛逆又脆弱的“霍尔顿”。然而,在“霍尔顿”背后,真实的塞林格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该如何评价?就此,记者采访了文学评论家张柠和谢有顺等人。

隐居生活
“怪人”塞林格

  [1998年,女作家乔伊斯·梅纳德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其中记录塞林格坚持吃安全食品:葵花子、半生不熟的羊肉,令乔伊斯终日半饥半饱。]
  如他笔下的霍尔顿一样,塞林格叛逆,在声名大噪时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但与霍尔顿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塞林格是个不折不扣的怪人──自恋、有极强的控制欲。
  1950年7月16日,《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出版,就受到美国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到处都有人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猎人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
  世界呼唤着塞林格的名字,但他自己却很不满意,《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塞林格抱怨说印在书上的照片看起来“病怏怏”,他要求经纪人烧掉所有读者来信。塞林格作品中文版编辑彭伦也说过,经纪人对中译本提出要求:封面上不能有插图或除了书名、作者名和译者名之外的其他文字,不能有“译者前言”或“译后记”。
  1952年,他干脆离开了文学圈子,移居到新罕布什尔州的乡间,在乡下居住的时候,他拒绝接受采访,还吩咐自己的经纪人不要将“粉丝”们发来的信件转给他。据说,他多数时间都在一个水泥掩体里写作度日,与世隔绝。
  没有人知道塞林格在隐居期间干了些什么,直到1998年女作家乔伊斯·梅纳德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其中详细记录了她和塞林格在上世纪70年代持续8个月的罗曼史。1972年,乔伊斯应《纽约时报》编辑之约写稿,一鸣惊人。报纸在显著位置上不仅登出了她的文章,还刊出了她故作玩世不恭状的照片。她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其中一封署名“塞林格”。他告诉她,她有写作天才,天生是一个作家。乔伊斯和塞林格开始通信,并被他强烈吸引,终于从耶鲁大学退学搬到塞林格那里与之同居。那年,乔伊斯19岁,而塞林格53岁。
  乔伊斯在回忆录中写道,塞林格坚持吃安全食品:葵花子、半生不熟的羊肉,令乔伊斯终日半饥半饱。塞林格要求乔伊斯像他一样与世隔绝,尤其反感她同新闻媒体的关系,但乔伊斯觉得打坐深思的生活方式实在难以忍受。几个月后,塞林格觉得她难以抵制俗世的诱惑,不能讨他欢心,“越来越厌倦”她,终于将她逐出家门。
  对于乔伊斯这本回忆录,塞林格没有任何回应。2000年,塞林格的女儿玛格丽特未经父亲同意出版了回忆录《捕梦者》,在书中她将自己的父亲描述为令人不快的遁世者,他喝自己的尿,语言含糊不清,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辱骂母亲,还对禅宗印度教吠檀多派、基督教科学派等充满狂热。
  不过塞林格的儿子在姐姐这本书出版后对其中的内容提出异议,他在写给美国媒体的电子邮件中这样形容父亲:“他对我来说是个关心人、有趣而且非常棒的父亲,也是我的孩子们非常好的祖父。”

著作谜团
“偶像”塞林格

  [塞林格的邻居杰瑞·伯特宣称,塞林格在好几年前曾透露他家保险柜里至少还有15本未出版的作品。]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作家像塞林格那样至死都如此神秘。他是几代青年人的偶像,他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至今长盛不衰。尽管他的声名足以让他有号召世界的影响力,但他却选择了沉默──45年里不发表一个字。
  他相当讨厌名声,以至于不厌其烦地为此打官司。1982年,一名男子试图将一篇虚构的有关采访他的稿件卖给一家全国性杂志,塞林格将这名男子送上了法庭。后来该男子同意停止侵权,塞林格才就此罢休。
  5年后,他的另一起文字官司还打到了美国高等法院。作家伊恩·汉密尔顿写了一本塞林格的传记,未经授权引用了塞林格未出版的信件中的内容。官司以塞林格获胜告终。就在去年,瑞典作家弗瑞德里克·科尔汀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写了续集《60年后:走过麦田》,又遭到塞林格的强烈抵制和起诉。这本书虽然在英国出版,但美国联邦法院初审判决禁止该书在美国发行。
  可以想见,当1980年,塞林格罕见地接受了《波士顿星期日环球报》的采访时,全球的读者们是多么激动。他不讳言自己的写作目的:“我热爱写作,而且我向你保证我经常写东西。不过,我是为自己而写,也希望完全独自去做这件事。”
  这段话激发了人们的无限猜想,在他死后,这种猜测似乎愈演愈烈:到底塞林格还留下多少作品?《断背山》的作者安妮·普鲁说:“传闻说,塞林格这50年来有写作强迫症,这可能意味着他身后会涌现一大批作品。”
  这种猜测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印证。1999年,塞林格的邻居杰瑞·伯特宣称,塞林格在好几年前曾透露他家保险柜里至少还有15本未出版的作品。塞林格的女儿玛格丽特也相信,父亲在抽屉里至少锁了两部小说,连她自己都没见过。
  另一位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兹说:“塞林格无法忍受批评家们的各种恶评,所以他要是愿意再写,情愿为抽屉写也不要为出版写。他在身前到底留下多少著作也无从所知。如今世界急切地等待塞林格遗作的出版──它们肯定有,也是非常特别的遗产。”不过塞林格的出版商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关于塞林格新作的出版消息。

文学评价
“大师”塞林格

  [刺杀约翰·列侬的查普曼和刺杀里根总统的欣克利,随身都带着《麦田里的守望者》,对这本书百读不厌。]
  没有人能否认塞林格和他的“成长小说”带给世界的影响力,刺杀约翰·列侬的查普曼和刺杀里根总统的欣克利,随身都带着《麦田里的守望者》,对这本书百读不厌。查普曼在监狱中发表声明称:“我希望有一天你们都能读一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今后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因为这本非同寻常的书里有许多答案。”当然,它不是一本杀人犯“必读书目”,不同肤色的青年人都深受它的影响。迄今为止,这本书的全球发行量超过6000万册,已成公认的美国现代文学经典。
  对于《麦田里的守望者》,对于塞林格,该如何评价?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个畅销书作家,一个全世界的偶像,但存在争议的是,他在文学史上占有怎样的位置,他是否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
  苏童坚定地说:“塞林格是‘成长小说’的大师。”文学评论家张柠则对“大师”的定位表示了怀疑:“塞林格当然是一个写‘成长小说’的好作家,但他还够不上大师的级别,真正称得上成长小说大师的是歌德、是托尔斯泰。”他解释说,塞林格的作品主要读者群是心智正在发育的高中生,这就意味着人性的表达是有局限的,而19世纪歌德的表达是百科全书式的,渗透童年、青年甚至老年,这才够得上大师的级别。
  《麦田里的守望者》引进中国最初可追溯到1963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力达到顶峰。评论家止庵写下这样的评价:“没有塞林格就没有王朔和王小波。”谢有顺则认为,这本书直接诱发了中国作家的现代主义情绪,为当代小说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精神转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我们可以回忆起当年的徐星、刘索拉的写作之所以风靡一时,就得力于他们模仿塞林格式的语言和叙事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享受。”
  - 作品评论
  塞林格的作品有很强的体验性和情绪性,并不以深度见长,但不能由此认为他的作品是肤浅而浮躁的。每个时代的情绪都要找到自己的出口,而《麦田里的守望者》正是这样的出口,它的锋利和敏锐,为那个时代的灵魂沉浮作了准确的刻写和记录,他是优秀的作家,也是重要的作家。这些年来,他的写作方式,或许慢慢地已经不再为当下的青年所熟悉,但他面对自身处境的勇气、创造一种新的叙事方式的热情,已经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
  出版社重推
  塞林格作品
  塞林格去世后,中国内地各大图书城都在显要位置摆放了塞林格的经典作品。译林出版社称,他们正着手出版《麦田里的守望者(纪念版)》,这本使塞林格一夜成名的作品于1996年由译林出版社购得独家版权。
  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整理了塞林格的作品系列,包括塞林格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弗兰妮与祖伊》、《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其中,《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中文版于去年1月出版,标志着塞林格4部小说第一次在中国出齐。
  南方日报记者蒲荔子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达利的胡子:乖张小胡子启发下的共鸣 港媒:大陆游客疑在台北101大楼为抢厕所打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0 02:30,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