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5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映 发表于: 2005-7-26 18:26:4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奇人[转帖]李浬老师的传奇人生

 [复制链接]
  ──摘自四川师范大学绿野文学社 东校区刊物《行者》 第八期  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有思想家的思想,文学家的语言,艺术家的作风,教育家的气质。你见过一个如此年轻就如此有才气的人吗?他的人生充满传奇的色彩,他的穿着与众人不同,长袍的古典与学者的风范相映成趣,被人们视为“另类”,却不断的收获赞扬。他的确特别引人注目,《中国商报》和《成都晚报》《青年文摘》等大型报刊曾经用整块版面报道他的传奇经历。为了更多的了解他,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他──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古典文学教师李浬老师。  飞扬的青春 另类的人生  初见李浬,隐士气息,风度翩翩,当记者打电话说要采访李老师时,听到年轻而有朝气的声音很爽快的答应了,并说要派子弟来接我们,约定手持红色油伞为标记。我们一听很惊讶而又觉得浪漫。晚上,我们果然见到一个手持红色油纸伞的人在等我们。  李浬老师的住处很像古代隐士的居所,曲折的小径,边上是池塘。由于晚上青蛙在路上跳来跳去,记者钟欧差点一脚踩死一只青蛙,把她吓的大声尖叫,我还以为她掉进了池塘里边。  走了很长一段田间小路才到李浬老师的家中。一进门我们便忍不住四处张望,除了电灯,其他的摆设都如同古之文人雅士。中堂上挂着一副孔圣人的像,黑漆雕花桌椅,一切的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古朴,看不出一丝雕饰的痕迹。从墙上那副对联可以隐约的感觉到他对这种生活的乐在其中。“为何不住繁华境,自乐定中隐逸名”,与古之隐士无异。  虽然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李浬老师,但我们无论是谁都一眼认出了站在屋中间微笑着彬彬有礼的他。乍一看,身穿紫色长袍,戴着眼镜,风度翩翩,我忽然有“亭亭玉立”的感觉。可能是那长袍使然。  落座之后,我从他那闪烁的眸子中看到了智慧的光芒,从那谈吐自如的神气中看到了卓越的才华,从那典雅布局的氛围中感觉到了返璞归真的美。我跟李浬老师开玩笑说:“要是我,也会喜欢这儿。”  李浬,原名李里。属龙,因童年多病,依“龙遇水则灵”一句加了三点水。三岁开始习画又硕果累累。作品在英法美等国展出。九岁时作的一幅《西游记》长卷画被美国一家博物馆收藏。童年就爱好读古典书籍。中学开始穿长袍,15岁中学毕业,后来在家自学,阅读了大量书籍,并自考中文,后来在《重庆晨报》担任校对。  之后,由于想亲自体味农民的生活,在四川安岳县一农户家做了一年真真正正的农民。在此期间,由于水土不服生了疮,农家实在看不下去,不让他下地干活。李浬问:“难道你们身体稍有不适就不下地干活吗?”那家人摇头。执着可见一斑。  再后来李浬老师与佛结下不解之缘。在罗汉寺藏经阁整理经书。获益颇丰,读了大量的古典书籍和佛家经典。他在应天寺(成都双流)看到八十多岁的老尼姑给病人看病,一两副药就药到病除,而且每次用药都用手抓,从不用称。这激起了他学医的兴趣。在那古寺里,80岁的尼姑给90岁的尼姑修指甲,70岁的尼姑给90岁的尼姑洗脸。她们坐在那儿安详、朴素,却让人感动不已。在那儿老尼姑赐他法名“圣智慧”。他提起法名时还无比骄傲的说,自古至今,只有我的法名是三字。  他执着求学的精神令人感动。曾用十块腊肉扣开国学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大门。登门求学是他独特的求学之道。他还曾为中国十大高僧之一、唯一在世的竺霞大师作法。  曾在“佛教传奇所”为和尚们授学,后来走上为人师表之路,相继展转重庆、西安、成都,分别到小学、初中、私立高中、大学教书。同时,他五拜黄河,参拜炎黄帝陵,周公庙,司马近祠等名胜古迹。最后,应恩师林木先生之邀请来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教传统文化。  自古以来,如此年轻,有此经历者,罕见!  “另类”的标志长袍  李浬老师被视为另类主要因为长袍,因而长袍成了他另类的标志。  13岁时,他自己攒零花钱,到戏剧服装店请师傅做了第一件长袍。当他穿着长袍走进教室,同学们见了哄堂大笑。他坦然的走到座位坐下,老师看到他的服饰,勒令他第二天换了。回到家里遭到家人反对,说这不成体统,要他立即换下。没过几天他又换上,别人干涉他又换下。周而复始,别人也懒得管。  中国向来有“好同厌异”的观念,他母亲对他穿长袍没说什么,实际上是默认,这给了他很大支持。他母亲甚至认为他敢为天下先。一直坚持下来,长袍一穿就是十多年。  在这个年代,没有将军的勇气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穿不了长袍的。他喜欢中国文化,认为中国应该保留一套传统服装,如日本人和服一直保留下来。中国的女性有旗袍,而男性的服装用长袍来填补这个空白最合适不过。如果有一天能自己设计,生产出一系列古装,摆在专卖店里,那就再好不过了。另一方面,长袍穿起来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充满人文气息,给人一种责任感和激起对祖国和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身穿长袍,保持着中国传统美德。谦虚的称自己是迂腐之人。然而我们不但看不出一点迂腐的迹象,反而感受到那朝气蓬勃的热情。一个更喜欢人文精神的人,又不拒绝现代科技,长袍加手机,体现了他的叛逆性格。他是另类的新新人类。  我们有幸看到他展示他的长袍。各种颜色十多件,尽是在老裁缝店里做的。他的另类让我们喜欢。  家庭与爱情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李浬老师从小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的文化氛围使他从小就有爱国心和民族心,家人对他的影响潜移默化,使他更深入更专注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学。  李浬老师的外祖父母都是教师,对他影响很大。父亲是重庆师范大学物理系教电子工程的教授。母亲则是他的人生导师。母亲是指导他独立的开创自己另类人生的指引者。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母亲就指引他要学会独立,学会生活。因而很小的时候他就读了很多古典书籍,并且有自己见解。母亲以他为荣,根据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写了一本书,里面大量的提及他以前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我们不得不承认母亲优秀的教育方式为他另类求学提供了先决条件。  从16岁开始独闯天下的李浬,很早就有了自己独立的生活,因而他很早就有了自己独立的生活,因而他很早就有了他独立的习惯。  他说爱情是人情中最强烈得情感,是一个慢慢积淀得过程。从最初得审美感受到注目,到接触到不渝。但现在得爱情大多太轻了,没有积淀,缺乏厚重感。  但是像他这样在外面走路回头率是百分之百得人,如此受人关注,自然也有不少女孩子追求。他说和他交往得女孩子有一种是好奇,觉得新鲜;一种是能相互理解、欣赏和喜爱的,但,最后还是习惯不了他的生活方式;最后一种是能相互理解,能够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的人,只是这一种没有找到,所以他至今仍是个自由人。  涉及个人隐私,不方便再问,但我从他说话时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并不缺少爱情的滋润的,抑或说他不需要爱情仍活得充实自在。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映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映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映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映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映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映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别样的……。。 [转帖]孔子画像下 他用洗衣机洗长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23:26,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