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81|回复: 9

[财经李宇嘉:供给侧改革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行与稳定逻辑

 [复制链接]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山大学银行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经济学(金融方向)博士、高级研究员,10年商业银行研究经验、10年房地产研究经验,曾任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证券公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研究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远方的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远方的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冷门古籍修复师背后的热思考 美太平洋司令:再跟不上节奏 我们将难敌解放军
10#
 大巴山山 发表于: 2019-9-2 08:42:5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媒体刊文:Costco做个“好小众”吧

源自:证券时报
原文标题:Costco,做个“好小众”吧

  【环宇杂谈】
  中国商超很多,但没有哪家能做到“不是会员,不准进”的地步。
  李宇嘉
  见过生意好的,没见过生意好到要关门。近日,美国会员制商超Costco在中国的第一家店开业,就火到“爆买”后被迫关门。一起火爆的,还有一众媒体念念有词:迎合国人“贪小便宜”的心理,赔本赚吆喝的促销期过后,拿什么黏住客户?比它早来20多年的沃尔玛,已开启“关店潮”,更早来的家乐福卖给苏宁。即便同为会员制的山姆,经营也不咋地。
  倒下去的很多(如人人乐、新一佳、梅西百货等);苦苦经营的,如华润万家、大润发和永辉等,要不是开发商为楼盘找卖点给补贴,或已倒下去了。总的来看,中国大卖场早已进入寒冬,冷得刺骨。原因不必多说,薄如锋刃的利润,根本托不起昂贵的租金和人工成本。线下转到线上,看似躲过了给开发商打工,但所谓的线上“新零售”红利,已是过去式。
  互联网最先摧枯拉朽冲击的,就是零售领域。目前,滔天骇浪的惨烈竞争,已将行业推至“红海”深处,每年都在以十亿元计烧钱,探索新的零售模式,就连招牌挂上去没多久的盒马生鲜,都开始关店了。目前,零售货架的服务半径,从3公里到1公里到300米到30米。甚至,都开始以mini店业态来切入社区场景,伺候确实海量但极其挑剔的中国消费者。
  所以,别怪大家掰着手指头数,Costco从开业到倒下去还有多长时间。现在,媒体基本上一边倒地“不看好”,理由就是,新零售已是商界“显学”,任何创新都不是秘密,你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当然,笔者也认为,Costco不可能将现有的新零售格局摧垮,但它可能会成为一个“好小众”,如此已胜利突围了。做出这个判断,是基于Costco特殊的基因。
  一是低SKU(库存量单位)策略。2018年,美国零售行业平均SKU约14000个,沃尔玛SKU超过20000个,而Costco长期保持在3700个左右。也就是,Costco走的是优质爆品路线,每个小的细分品类只有1-2种选择,从而提高了单个SKU的采购量,提升了与供应商之间的议价能力,甚至买断供应商。别的商超,可以有我的产品,但绝对没有我的价格。
  二是Costco长期将毛利率压在15%以下,一般商超在30%左右。也就是说,扣除经营成本,Costco在商品销售上是基本不赚钱的,它的盈利主要靠会员制收入。因此,与其认为Costco是一家零售商超,倒不如称其为一家“中介”。Costco的经营理念类似于一种规模经济和共享经济的结合体,通过低SKU策略来增大进货规模、提升议价能力与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将利益与众多会员共享,并通过种种优质服务来提高用户黏性,以吸引更多会员。
  《会员经济》里说得好,“订阅是一种财务安排”。网络课堂上的知识付费,已成为职场人士“终身学习”、趟过中年危机的优选。对于中国正在崛起的中产阶层来说,生活水平提高,渴望更优质的、会员制的消费产品和服务。零售业研究表明,一个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2万元人民币)后,消费者具备了会员消费的能力。因此,我国已迈入消费会员制时代。
  同时,“两高一低”(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低社会保障)的困境下,又要缩减生活消费支出,这恰恰给Costco这类会员制商超带来机会。当下,大家手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付费会员卡(健身、网络、商场等),但你对会员服务满意吗?可能很多人不满意。相反,我们经常遭遇货不对板、盗版,强迫“二次付费”,甚至跑路等。问题在哪呢?并未遵从会员利益至上。
  中国商超很多,但没有哪家能做到“不是会员,不准进”的地步。说明了什么,要么是对短期盈利太看重,要么是服务和管理无法达到会员制的级别。作为全球最大的实体会员超市,Costco全球会员超9000万,续费率达到90.7%。中国有一大批“想花钱,买到好东西”的高收入者,“想花钱,买到性价比高的商品”的中产更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怕被坑”。只要能将让利会员、会员利益至上的基因一以贯之下去,Costco这个好的“小众”不简单了。
  (作者系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 相关链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奋斗再奋斗 发表于: 2019-7-16 09:42:52|只看该作者

李宇嘉:供给侧改革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行与稳定逻辑

源自:新浪财经综合
  李宇嘉:从供给侧改革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行与稳定的逻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编辑:祝裕
  每经特约评论员 李宇嘉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1~6月份房地产数据。数据显示,前6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9%,增速比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0.1%,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这两个指标累计增速均连续2个月回落。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27.5%,降幅比1~5月份大幅收窄5.7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降幅比1~5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累计增速今年以来连续负增长,近两个月降速有所扩大。业内认为,由于商品房销售进入下行周期,前瞻指标土地购置也连续负增长,开发投资增速在2019年4月触及4年半以来的最高点(11.9%)以后,迎来回落的“拐点”。
  按照销售、新开工和土地购置逐级领先开发投资的规律看,开发投资下滑有客观性。而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随着各地严控高地价(高单价、高溢价率等),土地成交价款累计增速自2018年8月份以来,已连续10个月回落,近两个月回落幅度比土地成交面积还要大。另外,2018年以来,“限地价、竞配建(保障房、自持租赁住房、人才住房)”已经常态化。近期,国家启动“地价-房价”联动调控,将地价涨幅限制纳入“一城一策”范畴。
  从源头看,高地价拉动开发投资高增长式微。不过,地价推动的资本形成不会带动实体投资,其下滑总体利大于弊。
  因此,由于土地成交价款下降导致的开发投资下滑,也并不需要担心。相反,由于近年来资金面对开发企业收紧、商品住房在售库存持续走低,各大开发商纷纷加快周转,新开工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加上2016年~2018年房地产上升时期的项目相继进入竣工交付期,施工面积连续15个月增长。今年1~6月份,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速(8.8%),与1~4月、1~5月持平,这是自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带动开发投资实体部分增长。比如,今年以来建筑工程告别负增长,1~5月同比增长8.9%,创2015年以来近四年半最高水平;安装工程尽管负增长,但1~5月份跌幅收窄。随着竣工交付和业主入住高峰期的到来,安装工程将在年底或明年转为正增长(6月数据未公布)。
  未来,开发商还将奉行“高周转”策略,而房地产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后,无论是从土地出让到交付的周期,还是精装修的占比,都将会明显加快和提升。而且,经过2014年~2016年“去库存”之后,2017年~2018年,各地进入主动“补库存”的土地出让增长期。这两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分别增长15.8%和14.2%。综上,由房屋施工进度加快、开发商主动“补库存”推动的开发投资将会明显反弹,并对冲土地出让价款下行对开发投资的冲击。此外,尽管今年以来土地成交价款连续下降,但此前的3年却分别增长19.8%、49.4%和18%。同时,近两年土地溢价率下降,但绝对价格水平还在高位,而土地成交价款分期缴纳,并在缴纳时计入开发投资。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平衡”、缓慢下行将是主基调。
  当前,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推进。一方面,人口开始向都市圈流动,这些区域将是未来住房需求的主力区域。另外,国家未来要全力建设19个都市圈,既有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层面的,也有像成渝、长江中游等区域层面的,还有各省打造“强省会城市”形成的围绕省会城市的大都市。因此,上述都市圈等将是经济的增长极,也将是人口、产业、交通、服务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房地产有效增量,这些区域的开发投资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目前,人口密集和都市圈集中的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318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4%。今年1~6月份,东部地区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比1~5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以土地开发、新房销售为载体的开发投资已经过了高峰期。未来,都市圈和消费内需主导的城市化“下半场”,新市民、外来人群以及基于美好生活诉求的人居空间改善,将是需求主体,“租购并举”、多渠道供给的房屋供应将崛起。比如,新增地块配建租赁常态化,存量盘活常态化,工商业用地转为租赁等。另外,我国城镇化存量住房供应品质有待提升,再加上“美丽乡村”等,都将保持开发投资稳定。
  考虑到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巨大容量、住宅不动产价值在家庭财富中的高比重以及房地产金融规模,上下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度,楼市稳健运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不过,从人口因素、住房整体供求态势、经济转型升级的诉求看,我国房地产的增量空间就比较小了。从告别传统增长模式,迈向高质量增长阶段,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必然会下行。房地产固然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但绝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破除房地产依赖,夯实社会实业精神,提升经济活力和转型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就是破除开发投资的依赖。
8#
 honjehai 发表于: 2018-8-21 06:43:00|只看该作者

李宇嘉:对哄抬住房租金的监管必须严于控房价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李宇嘉:对哄抬住房租金的监管必须严于控房价
  每经编辑:祝裕
  李宇嘉
  近日,此前楼市调控一直效果显著的北京,住房租金上涨的现象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资讯平台“我爱我家”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北京租赁住房套均月租金为4902元,环比6月上涨2.9%。根据wind公布的50城租金数据,今年以来,北京住房租金水平已连续5个月上涨。2018年7月,北京租赁市场每平方米每月租金首次突破90元(92.33元),同比去年7月上涨了21.9%。
  事实上,抛开春节等季节性因素,有统计数据以来,北京住房租金基本一直呈上涨趋势。除北京之外,沪穗深等一线城市也同样呈现这样的态势。2018年7月,沪穗深住房租金同比分别上涨16.4%、21.6%和29.7%,也是近年来的最大涨幅。
  过去,每年到7~8月“毕业季”,租金就会上涨。北京高校学生多,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会选择留京,但短期内租赁供应弹性小,自然会造成租金上涨。
  本次北京等热点城市房租上涨,的确也有传统“毕业季”的影响。与此同时,北京等热点城市房价处在历史高位,加上楼市调控严厉,引致租房需求也相应增加。另一方面,近年来北京等一线城市对存量改造、违法建筑等打击力度加大了,京沪等城市“类住宅”新增供给近乎冰冻,导致租赁供应端有所减少。
  不过,如果考虑到北京持续疏解人口,公租房等多渠道租赁供给增加,“合租”趋势明显,上述供需层面的因素过去也一直存在,因此难以解释近期租金的快速上涨。
  当前,正是从中央到地方夯实“房住不炒”、加快培育“租购并举”住房新制度的关键时期,各地正致力于培育机构规模化租赁等多元供应主体,鼓励新市民以租房体面“扎根”城市。
  如果说前期房价非理性上涨可以归咎于住房投资属性作祟的话,租赁反映的基本是最真实的刚需,其需求一般由收入水平决定。
  国际经验显示,若租房支出超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3,租房者的生活就会面临困难。所以,即便发达国家不管制房价,但管制租金却成为国际惯例。
  2015年3月,德国议会通过《限制房租法》,将3年内租金涨幅限制从15%降至10%;房东涨租超过指导价20%的算违法,租客有权将房东告上法庭;房东单方面涨租超50%的,被认为是赚取暴利,可判入狱3年。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一定程度上呈现放缓的趋势。根据wind统计,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中位数更能反映租赁人群的收入状况)增速连续4年放缓,已从2014年的10.3%降至7.2%。
  而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02年有统计数据以来,住房租赁价格就未曾下跌过,17年来租金指数月平均涨幅高达3.32%。其中,租赁人口集中的一线城市,近年来租金上涨非常快速,今年甚至出现了20%以上的涨幅。
  根据wind数据,即便以套均50平方米计算,目前北上广深商品租赁住房套均月租金分别为4616元、3724元、2652元、3915元,作为这些城市租赁主力的工薪群体,其月收入多数不足万元,租金支出通常都超过收入的1/3。
  作为切实反映真实住房需求的房屋租金,逆收入上涨、逆政策导向大涨,显然需要格外重视,更要剖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近年来,国家倡导“租购并举”,培育“先租后买”、“以租为主”的住房消费模式。目前来看,需求端重视买房的消费理念尚待引导和扭转,但供应端却借助政策东风,快速行动起来,突出表现在长租公寓崛起和其特殊的运营模式。
  目前,长租公寓企业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前者以整栋改造后出租为主,后者则主要从业主手中“收储”房源后出租。由于配套成熟的租赁房源基本掌握在二手房业主手里,分散式“收储”就成为长租公寓的竞争模式。
  2016年以来,全国陆续诞生了2000多家长租公寓企业,仅深圳就有200~300家。事实上,一个城市的房子往往很多,但新增弹性小,优质房源更是相对稀缺。因此谁掌握了优质房源,谁就有可能在长租公寓市场竞争中率先突围,成为头部企业,也就因此能拥有定价权、盈利权。这刚好契合了长租公寓互联网运营下的“投资逻辑”。
  于是,长租公寓向资本方阐述盈利模式时都会表示,只有不断变大才能在市场获得主动权、定价权、盈利权。于是,市场上的多轮融资都按照这一模式来运行:首先是抢夺房源,争夺具有增长红利的“潜力小区”;然后倒逼行业洗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最后,成为头部企业,掌握定价权并收获盈利。
  因此,最近市场上才流传出这样的案例:两个租赁平台争夺某房源,并硬生生地将业主租金报价只有8000元的房子,最终推高到1万元。在这种典型的互联网风投打法下,一旦资本选定谁,就会不断加注,让竞争者倒下,让后来者没活路,直至自己成为头部企业。
  目前来看,互联网“烧钱”投资的模式在住房租赁市场非常活跃。2017年以来,已有十几家长租公寓倒闭,意味着竞争已进入“行业洗牌”的第二阶段。由此推断,剩下的企业还会在资本的助推下竞相争夺房源。
  过去,为了对冲住房租赁价格的上涨,租客要么以“合租”、打隔断、上下铺来解决,要么选择住的地方离市中心或工作地越来越远,要么从商品房搬到城中村,要么干脆离开,牺牲了居住的基本舒适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租赁市场的野蛮生长。
  现在,国家花大力气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意在鼓励长期的、稳定的、低成本的租赁供应和需求模式。客观上讲,长租公寓大规模涌现,一方面会有效增加租赁的供应,减少房东欺诈、随意涨租、克扣押金等乱象,租赁市场秩序明显改观;另一方面,租客的租赁体验感提升了,比如长租公寓配置了适合年轻租赁人群的基础设施,消防安全也比较规范和到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市场秩序改善还是租赁体验提升,这些“美好租房”的需求升级都不应该建立在租金非理性上涨的基础上,而是必须要考虑绝大多数租客的支付能力。
  实际上,如果不得不在“高租金、体验好”、“低租金、体验差”两者中作选择,估计多数租客还只能选后者,毕竟其他开支(小孩教育、父母养老等)也很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近日针对长租公寓“抢房源”报道,监管机构开始约谈主要企业,明确不得利用融资资金恶性抢房源,不得以高于市场租金或哄抬租金抢房源,不得通过提高租金诱导房东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抢占房源。
  买房不易区分自住还是投资,但租房一定是自住需求。作为公共产品,各级政府要增加公租房供给规模,保护好困难人群的住房问题;对于市场化的租金,需要加强一以贯之的监管,让其处在租客可承受的范围。
  (作者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去哪里 发表于: 2018-7-13 05:43:00|只看该作者

李宇嘉:房地产去杠杆关键是要打消房价上涨预期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李宇嘉:房地产去杠杆关键是要打消房价上涨预期
  每经编辑:祝裕
  李宇嘉
  今年以来,金融“严监管”框架下去杠杆加速,希望借助减少资金投放,倒逼经济主体修复资产负债表。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5月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继续维持在8.3%的历史低位;1~5月份,社会融资新增7.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45万亿元,创历史新低。从结构性去杠杆看,国企(特别是周期性过剩产能集中的国企)、地方政府是去杠杆主体。
  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信用评级相对更低,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客观上受到去杠杆的影响更大,表现为不得不承受更高的贷款利率和信用利差。目前,民营企业信贷融资成本上升到10%以上,民间借贷甚至攀升到20%左右,国企与民企信用利差扩大到200个基点。
  4月份以来,紧货币的“严监管”逐步趋向结构性调整,央行三次降准并提高受惠面,对小微和“三农”定向降准,公开操作投放大于回笼,不跟随美国加息等。但是,高杠杆对利率比较敏感,“紧货币”驱动的去杠杆会加速债务风险暴露,也会拖累GDP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29日,全国信用违约事件所涉资金总额达253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47%。2014年开启过剩产能出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游价格回升并已传导至民营企业集中的下游。今年1~5月,民间投资增速回升至8.1%,经济韧性较足。但如果任由融资成本攀升,不仅固定资产投资会出现下滑,受加杠杆冲击的消费增速也会下滑。
  从国际经验看,无论次贷危机以来的美国,还是上世纪90年代泡沫危机爆发后的日本,去杠杆进程都是漫长的,甚至这两个国家目前的宏观杠杆率仍在高位。因此,随着我国明确提出扩大内需,央行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明确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整体去杠杆未来有望转入结构性去杠杆阶段。
  具体路径就是,除直接违约出清杠杆外,通过债转股(针对国企和过剩产能)、低利率的长债置换高利率的短债(针对地方政府)等低成本违约的“无痛去杠杆”,同时包括通过宽财政(如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扶贫等)和资金定向投放,棚改PSL(抵押补充贷款)和定向降准等。
  近期,国务院发布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明确推进今年580万套棚改任务,并以专项债券替代棚改PSL,同时对小微和“三农”再次启动定向降准,借此对冲去杠杆影响,并以供给侧革新修复生产和债务顺循环的链条,壮大和优化宏观杠杆率的分母。
  结构性去杠杆若从行业来看,房地产杠杆率是最高的。目前,投资、消费、出口增速大多出现回落,房地产却一家独高。今年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升4.7%,连涨32个月,环比涨幅升至0.7%,创下去年6月以来最高;5月商品房销售金额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创下去年7月以来新高。
  今年一季度130多家房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80%,创历史新高,可见资金还在往楼市走。
  杠杆不仅意味着风险累积,还代表了对资源的占用。“宽货币”要借助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这与“紧信用”存在一定矛盾。从资本逐利的角度看,如果房地产价格没有调整、房地产杠杆率没有调整,单纯以配合宽财政的“宽货币”,可能导致资金继续往楼市走的错配。
  近期,各地银监局不断开出高额罚单,包括信贷违规用作土地储备贷款、消费贷异化为首付贷等。房地产高杠杆、高溢价,这是系统性风险的总来源,如果房地产价格不调整、房地产杠杆不调整,不管是结构性去杠杆,或“宽货币、宽财政”对冲,都面临着巨大的政策走偏。
  但是,房地产价格调整也好,杠杆率调整也好,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控风险,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维持社会稳定的风险等。房地产去杠杆关系到2017年确定的三年“防风险”攻坚战战略能否实现,这是现实的倒逼,几乎没有退路。
  目前,房地产的问题不在供求矛盾,而在于上涨预期以及预期的自我实现。回顾过往,但凡楼市回调期,都是库存较小的时期,高库存往往是回调后的结果。比如,不论是以狭义库存还是广义库存观察,我国商品房库存在2015年均已见顶,但房价上涨却并未止步,全国商品房均价增速在2015年的库存高点大幅反弹至7.4%。如果房价上涨的预期强烈,房价取决于需求,弹性小的商品房供给填不平狂热的需求端。
  因此,当前的关键是要打消市场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如果大家都认为未来房价将呈现“L型”走势,需求和加杠杆的动力会瞬间疲软。
  近期,住建部等七部委启动了持续半年(今年7月~12月)、覆盖30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顿。这30个城市涵盖了一二三线城市,这是很罕见的,因为过去调控集中在热点城市。同时,这也验证了5月份住建部对近期楼市明显反弹的论断,即投机炒作、捂盘惜售是主因。
  因此,保持房价不反弹、房地产杠杆率不攀升已是迫在眉睫。
  从近期的政策走势看,严打式的市场整顿在情理之中,但更关键的是,要检讨地方自主调控框架下某些火上浇油的政策,比如摇号、一刀切的限价等。
  笔者认为,如果要保持房价在高位渐进回落、杠杆渐进降低,就要让限购、限售、限贷等政策常态化。这些政策,一方面挡住部分炒作需求进入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交易成本、增大交易摩擦、降低资产周转速度,逐渐消耗虚高的溢价和泡沫。
  比较令人欣慰的是,目前经济基本面向好,无就业之虞,新经济态势良好,信用债违约仅占存量信用债规模的0.5%,这些前提反映出中国经济能够容忍以稍低但更有质量的GDP增速,通过强力倒逼降低地方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同时引导市场预期。
  (作者为资深地产研究人士)
6# 青城山
 华美达 发表于: 2018-5-28 06:23:00|只看该作者

李宇嘉:楼市资金面紧缩对开发商影响几何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李宇嘉:楼市资金面紧缩对开发商影响几何
  今年以来,由于资金面不断紧缩,信用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本轮去杠杆持续时间会比较长,这一观点在业内已是共识,作为高杠杆的典型代表、去杠杆的重点,债务融资体量相当大的房地产企业,其资金安全备受关注。
  2017年,136家上市房企平均负债率达到79.1%,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高位;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行业负债率接近80%,在各行业中仅次于银行和非银金融。今年一季度,136家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有近40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超过80%,占比接近26%,近一半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
  2017年末,上市房企净负债率达到100.6%,比2016年攀升了近20个百分点,一季度更是升至118.2%。即便剔除预收账款,上市房企净负债率也由2016年的69.7%升至2017年的73%,创近五年新高。房企负债率攀升,与近年来楼市增量空间触顶、毛利率下降、做大规模谋求行业地位、开发商销售和拿地排位赛竞争激烈等不无关系。2017年,TOP100房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5.5%,比2015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2018年1~4月,TOP100房企销售规模达到2.65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国的市场份额达到73%。
  根据克而瑞(CRIC)统计,目前有超过60家房企提出近一两年内实现千亿的计划,房企对市场份额的争夺进入白热化,这也将对土地成交量形成助推。截至2017年底,170家房企存货总规模达87279亿元,相比2015和2016年分别增长54%和31%,其中60家房企存货规模较2016年上升40%。近年来,由于收并购和旧改项目占比超过40%,170家房企存货周转次数(0.35次)较2016年(0.39次)下降。储备土地去化周期方面,百强房企储备土地平均去化周期为4.62年,其中冲千亿的TOP31~50房企,现有总土储货值能支撑该梯队房企5.36年的去化,土储最为充足。
  作为高杠杆的典型行业,房企追求规模、市占率,资金诉求相当强烈。但2017年下半年以来,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全面收紧。首先,由于启动“名单制管理”(仅对前50强或百强授信)、“投放城市名单制”,占房企资金来源50%左右的开发贷款明显受冲击。同时,房企并购贷款推出新规,要求资产穿透、四证齐全、不得用于缴地价、在建工程投资完成25%等,银行贷款明显减少。今年1~4月,开发贷款合计投放437.8亿元,同比下降52%,而贷款利率同比增加100~150个基点;其次,今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表外理财借道非银通道流向地产受到彻底约束。
  非标债权渠道锐减。今年1~4月,上市房企委托贷款仅18.6亿元,同比下滑92%。信托融资298亿元,尽管增加了11%,但成本明显上升。未来,非标只能做股权投资,但在刚兑未破、底层资产不清、专业技术强的情况下,很难达到过去50万亿元的规模,占房企融资30%的非标将锐减。2015~2016年,公司债是房企融资突破口,但2017年同比下降90%。今年1~4月,房企公司债募集1807亿元,低位回升336.6%。但是,公司债新规明确,单笔额度不超过50亿元,还要求只能在批复额度内“借新还旧”,续期转换成本提升75~150个基点。
  除公司债,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中票、短融券)、海外发债均有增长,但规模很小。近期,各类ABS等创新融资通畅,2A+房企都可利用这一渠道,但规模上也难以与传统融资匹敌。外源融资渠道收缩非常明显,房企对内源融资(销售回款)的依赖度上升。以销售回款为主的其他资金,占房企资金来源比例连续3年上升,从2014年的40.7%上升至2017年的51.2%,今年1~4月依然保持在51%的水平。销售回款占比上升,很大程度上在于楼市终端需求还比较旺盛。
  今年4月,全国46城商品房成交2228.4万平方米,环比微升0.7%,同比下降10.9%,降幅较3月小幅收窄。1~4月,该数据同比下滑13.7%,降幅较1~3月收窄1.2个百分点。再看住宅,4月38城住宅成交面积1511.5万平方米,环比继续微升1.1%,同比下降12.2%,1~4月该数据同比下滑12.7%,降幅较一季度持平。调控最严的北京,4月份以来月均二手住房成交已升至1.6万~1.8万套,接近2017年2月调控前月均成交量的80%。综上,楼市销售回升,主要是调控前房价快速上升,低库存遇上新房限价,热点城市需求火爆,而三四线城市仍受棚改和去库存利好,整体销售体量也在高位。
  由此可见,即便前期拿地加高了杠杆,房企存货还是容易变现的,这就是所有房企都强调高周转的原因。
  因为,高周转可充分利用内源融资,缓冲外源融资紧缩。项目从开工到销售的周期加快一个月,融资成本提高的部分都冲抵了。因此,不管是开发贷和公司债,还是信托、私募,融资成本提高100~200个基点都可以接受。相对拿地、开发,融资对房企的敏感度最低。这就是融资受限了,但拿地依旧火爆的原因。今年1~4月,300城土地出让金1.44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一线城市下降11%,但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同比分别增长34%和60%。
  不管是银行信贷名单制,还是资本市场发债和银行间融资提高门槛,对大房企来说都是利好,资金在向大房企集中。万一遇到资金紧缩,大不了紧缩拿地和开工、加快在建项目预售,即前端紧缩资金流出,终端加快销售回款,资金链没有大问题。
  再说,2015年以来,销售火爆,房企手持现金充裕。根据天风证券统计,44家样本房企2017年末账面货币资金达6428亿元,处于历史高位。2018年一季度,尽管在手货币资金有所回落,但在去年同期高位上增长了4.3%。从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看,截至2018年一季度,龙头房企和小型房企较为安全,分别为1.93和1.47倍,大型房企和中型房企分别为0.86倍和0.99倍,也基本无恙。
  2017年以来,房企联合拿地和开发是大趋势。有的有资金优势、有的有快周转优势、有的有土地资源,各取所长,融资紧缩影响被分解了。对于小房企,资金面紧缩影响很大,但一方面终端销售尚好,只要项目上市了,资金链就没有问题;另一方面,土地市场进入存量阶段,房企要想“上规模”,只能靠存量资源,不管是收购兼并,还是合作开发,小房企现在是“香饽饽”,资金面紧缩影响其实不大。
  最后,2008年以来,楼市长周期回升10年,房地产体量翻了3.5倍,无论对经济、金融,还是民生、财政,其影响都不可小觑。房地产要去杠杆,但其基础地位、推动城镇化的地位不可撼动,而且提高行业集中度也是政策导向。
  因此,资金面紧缩是适度的,关一扇窗,就要开一扇门,资源向负责任的大中房企集中,促进“房住不炒”才是本源。
  (作者为资深地产研究人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华美达 发表于: 2018-2-5 06:43:00|只看该作者

李宇嘉:从广州按揭定向加息 看热点楼市房贷政策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李宇嘉:从广州按揭定向加息 看热点楼市房贷政策
  李宇嘉
  银行又上浮利率了。自2月1日起,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对广州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10%,二套房贷款利率则上浮15%。由于四大国有银行占房贷份额的80%,而中小银行一般都跟随四大行调整,这意味着广州房贷市场再度紧缩。
  上浮首套房贷利率,这是2017年全国房贷政策的主旋律,四大银行在广州集体上浮房贷利率,2017年4月份也曾发生过。当时,广州新房价格环比已连续6个月领涨一线城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广州房价同比涨幅从2015年底的9.2%快速拉升至2016年底的24.3%。于是,就有了2017年4月份四大行在广州集体上浮。
  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楼市调控政策贯穿2017年,房价居然没有被控制住。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国家屡屡强调,“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
  如果房价下跌了,销售量一定上不来。但在2017年,尽管五次出台调控政策,“五限”政策(限购、限贷、限证、限价、限商)一波接着一波,但也未能挡住广州楼市火热的态势,全年新房和二手住房共销售22.1万套,这是当地楼市历史上第二好成绩,仅稍逊于创历史纪录且处在政策“空窗期”的2016年,首次在一线城市中排第一。
  楼市量价齐涨,金融杠杆也低不了。特别是“双合同”下,消费贷成为买房标配,这也创造了银行和各种融资平台赚钱的大好机会。
  相比一线城市的其他成员,金融业历来是广州的弱项,不但各项指标的总量偏低,增量增速也往往“敬陪末座”。但是,这一状况在2017年被打破了。
  2017年最后一天,广州市统计局发布当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广州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1%和15.1%,贷款余额增速位居北上广深四大城市首位,而且居然是存款余额增速的2倍。
  新年伊始,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管住货币供给总阀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防范金融风险成为经济工作“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楼市资金环境也由此承受巨大压力。
  首先,不仅按揭贷款未像往常一样在新年伊始释放出大量新额度,反而是按揭投放继续紧缩;其次,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全面紧缩,开发商意图通过土地或项目并购贷款缓解融资紧张也行不通了;最后,原来还可以游离在表外的资金,试图通过银信、银保合作、自营和资管计划等通道变相接济开发商,现在也被全部禁止了。
  对于广州这样贷款快速增长的城市,首当其冲成为被抑制的区域,银行额度普遍受到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自然有提高利率的冲动。确需贷款的,价高者得。
  2017年12月份,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为5.38%,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1倍,连续12个月上升,比2016年12月的水平(4.45%)上升20.89%。但是,由于基准利率(4.90)在历史最低水平,甚至低于2009年扩大内需时期的水平,不仅造成了居民过度加杠杆的倾向,也造成银行更愿意发放利率水平相对高的消费贷款。同时,国家明显支持龙头做大做强,开发商销售规模“排位赛”竞争激烈,融资需求强烈激励银行资金借助各种渠道接济开发商,甚至参与拿地和并购等。
  因此,尽管楼市调控政策从2016年10月份以来的全面紧缩转向“分类调控”,加上非热点楼市降温以后,2016~2017年为抑制过于狂热的需求而发布的“一刀切”的调控政策开始适度修正和调整,“一城一策”转向“一城多策”。但笔者认为,房地产资金面紧缩已全面开启,特别是热点楼市定向加息,这将是2018年楼市调控政策的最大看点,也是决定全年楼市走向的最大决定因素。
  2017年,很多热点城市出现新房和二手房价“倒挂”的情况,或者是开发商惜售导致供应降幅超过销售降幅的情况,这意味着,房价上涨的预期和逻辑仍未完全改观。因此,基准利率较低的背景下,延续一年多的房贷收紧局面恐将继续保持。特别是,像广州这样具有引导市场预期走向的标杆性热点城市,房贷利率上浮幅度更大,这也彰显了差别化的房贷政策会针对不同城市而更加精细。
  另外,“双合同”规避限价及引致消费贷泛滥,折射出地方调控的主体责任仍需夯实。因此,2018年开发商资金面将全面紧缩,银行资金违规流向地产项目的各种通道也将全面封堵,若市场主体胆敢顶风违规,相信一定会被严厉惩处。
  (作者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4# 金佛山
 台北人 发表于: 2017-10-16 01:56:00|只看该作者

李宇嘉: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全面落地时机已成熟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李宇嘉: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全面落地时机已成熟
  李宇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控制房价上涨的同时,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住房制度改革和顶层设计全面起步。10月1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住房的基本属性是消费,国家反对房地产投机的取向不会变,房地产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效应。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会适时出台。
  众所周知,我国开启房地产调控以来,需求端“短期化”调控一直是主基调。2016年10月份,楼市新一轮调控开启。本轮调控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投资投机需求不停、调控不止”。例如今年前9个月,北京发布调控政策超过20次,15个核心热点城市发布调控政策均超过4次。二是千方百计打掉顽固不化的“旧式预期”,即房价长期上涨预期和经济形势一下滑调控就松绑的预期。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长效机制的建设创造“窗口期”;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叠加实体盈利下滑,需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准利率难以提高。为防止资金“脱实入虚”、“转型未成、泡沫泛起”,要给市场传达调控的决心。
  正如宁吉喆所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房地产调控的效果是好的。目前,三四线城市整体库存消化周期已降至18个月的警戒线以内;投资投机需求基本褪去,京沪深龙头代理中介统计的投资客占比降至4%,这是历史最低值。
  同时,利用调控创设的难得的“窗口期”,长效机制建设全面启动。相对于短期调控,长效机制建设着力于供给端(非需求端)、着力于住房回归居住属性(非偏离居住属性)、着力于实现新市民的有效需求(非投资投机等无效需求)、着力于房地产和宏观经济相得益彰(非“工具化”)。目前,长效机制的轮廓眉目渐显。
  首先,在楼市的源头──土地供应环节,过去“价高者得”的“招拍挂”出让模式,被“控地价、竞配建(租赁住房或自持)”或完全自持的出让模式替代。首先,这种出让模式规避了过去“面粉价格推高面包价格”的逻辑;其次,不管是配建租赁住房还是公共设施,或企业自持,都是顺应新市民为主体的住房需求,这是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在供地环节的应有之义;最后,土地涨价逻辑褪去,土地供应面向新市民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自然消解。近期,各地“人口引进”政策频频出台,落户门槛降低,竭力修补公共服务欠账,这意味着地方开始从依赖土地转向依赖人口。因为有了人就有了消费、投资,也就有了税收和经济增长。
  土地供应环节最重大的革新,就在于集体土地入市改革“破冰”。近期,国土部和住建部下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决定在北京、上海等13个超大或大城市先行试点。目前,新市民、农村“留守人群”、大学毕业生、城镇无房户总人口在4~5亿,相当于现有城镇常住人口的80%。高房价背景下,单靠新地出让、盘活存量土地,难以满足新市民借助低成本租赁房屋在城市“安顿”下来的诉求。过去,囿于“房地产化”等顾虑,集体土地入市踌躇不前。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企业和村集体(村民)合作持有、长期经营完全可避免上述顾虑,还能保障并赋予农民分享城市化红利的诉求。更重要的是,这一供给端改革将大幅降低租赁成本。
  其次,楼市源头被控制住,地价难以上涨,新市民需求导向土地供应。接下来,就是改革住房供应体系。目前,不仅新地配建(或自持)租赁住房“常态化”,存量用地盘活并建设租赁住房也已“常态化”,“以租为主”、“租售并举”、“先租后买”的住房供应新体系正在形成。围绕“租售并举”的住房新制度,不仅是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更是堪比1998年“房改”的重大制度创新。
  赋予租房者一样的权利,会分流购房需求但不会明显冲击房价,因为租房和买房是两个群体,前者是新市民,后者是中高收入者。
  重要的是,租赁崛起了,并建立起“先租后买”的消费模式,很多人甚至长期租房,过去由旺盛需求推动的房价上涨、上涨预期拉动的投资投机就会慢慢退潮,“灰犀牛”风险渐进疏解。
  另外,租赁能让新市民、无房户在城市“安顿”下来,但其解决的只是基本需求,想要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大的空间、更优质的服务,就得努力工作,以后在市场上或租或买。
  我国素有安居乐业、结婚买房、为后代留家产的传统。因此,租房3~5年后,很大一部分人要去买房,但也不是一窝蜂涌入市场。这种有效需求,不仅确保楼市不会因需求断档、调控打压而大幅度下滑,还能确保以有效需求逐渐代替无效的投资投机需求,这是我国楼市“软着陆”的优选。
  因此,共有产权住房也是住房供应新体系的重要内容。近期,京沪大规模启动的共有产权住房模式,目前已经扩展到深圳、厦门、福州、海南等地,未来也必将扩展到全国。
  综上,探索多年、因内涵和外延宽泛而一直模糊的房地产长效机制,近期逐渐清晰起来。当前,风险担忧倒逼形成“天时”,地方政府渐进告别土地财政、土地供给端改革形成“地利”,政府锐意改革形成“人和”。利用持续调控形成的“窗口期”,以住房回归居住属性为导向,以土地和住房供给端改革为着力点,以扩大有效且低成本供给、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其效果开始显现,全面推出的时机已经成熟。
  (作者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去哪里 发表于: 2017-10-9 01:56:00|只看该作者

李宇嘉:京沪试点共有产权住房 全国性推广还远吗?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李宇嘉:京沪试点共有产权住房 全国性推广还远吗?
  李宇嘉
  国庆期间,笔者回到老家(西北某三线城市),与业内人士交谈发现,不管是下属县市的居民,还是乡镇(村)村民,不少人非常向往城市。进城打工、进城陪读、进城养老或进城给子女带小孩等,近年来是普遍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群刚进入城市,租房是普遍选择。但是,凡在城市居住超过3年的,都会考虑告别租房,想方设法买房。一些高收入的人群买商品房,部分低收入人群买无房本的拆迁安置房,甚至小产权房等。据笔者了解,“扎根”城市是他们买房的主要诉求,高房价、高生活成本,这是他们选择买低成本安置房、小产权房的主要原因。
  像笔者老家这样的城市,人口不过200万,产业结构(以矿产资源、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很传统,大多数老百姓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很多人买房诉求还如此强烈,遑论东部、中部城市?由此,笔者想到,“租售并举”的住房新制度下,“先租后买”是理性的消费模式。问题是,借助政策扶持的租赁,这些新市民能稳定下来、安顿下来,但面对高房价和低支付能力,他们怎么实现买房诉求呢?购买无房本的拆迁安置房、小产权房等,貌似成为了“有产者”,但产权瑕疵将给未来产权功能带来很多障碍、社会问题。笔者认为,共有产权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从9月30日起,《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开始实施。办法明确,共有产权住房申请条件是“在本市无住房”、“在本市无住房转出记录”。同时,满足在本区工作的非户籍家庭住房需求的房源应不少于30%。
  可见,共有产权住房重点满足“夹心层”、“新北京人”的住房需求。老百姓关心的公共服务享有、转让条件上,办法做了重大创新。首先,共有产权房属于产权类住房,落户、入学与普通商品房无差异,从而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家庭购买共有产权房后顾之忧;其次,不动产权证满5年的,可按市场价格转让,政府代持机构优先购买,代持机构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转让对象应为其他符合申购条件的家庭。
  因此,从本质上讲,购房者拥有的共有产权住房,在权益上与商品住房无任何差异,不仅享有住房附属的基本服务,还能分享体现在房屋增值上的城市化红利、城市发展红利。与商品住房唯一的区别是,购房者以自己的支付能力,选择购买的产权部分,这才回归到了共有产权的本源。另外,产权份额划分上,既可以是5:5,也可以是6:4,还可以是3:7。这样,即便高房价,但折让地价,以项目开发成本和适当利润为基础定房价,户型限制(90平方米以下户型至少占到70%)及产权共有等多方支持下,“夹心层”、“新市民”拥有产权住房的诉求可以实现。
  显然,共有产权住房的产权是非常清晰的,这样就杜绝了过去经适房、限价房等保障房模式下,因产权不清而导致的寻租行为等。产权清晰,有利于厘清保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购房者来说,其所拥有的产权部分具有商品房的属性,购房者持有、交易、管理、处置和收益分配是自由的,这有利于房产自由流动和住房价值实现,激励“夹心层”、“新市民”为住房梦想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土地让利、价格优惠、产权共有、份额灵活降低新市民成为“有产者”的门槛。因为,高房价的横亘下,“夹心层”、“新市民”从租房到买房的难度还是较大的。
  北京住房供应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即大规模转向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未来5年北京将新建150万套住房,其中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分别建设50万套和25万套,合计占到住房总供应的50%。
  同时,顺应回归居住属性的住房顶层设计,土地供应也将在“价高者得”的“招拍挂”模式上转型,从“夹心层”、“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需求、公共服务“落地”需求出发,从国有土地全民所有的公共属性出发,转向满足民生需求的供地新模式。由此,土地让利将是共有产权住房用地的重要内容,也将对“夹心层”、“新市民”等住房需求形成可持续支撑。
  共有产权房是租赁与交易的中间状态,打破产权价值0和1绝对分割状态,顺利衔接起了“从租到买”,本质上是“先买小房子,再买大房子”,这不仅是理性的购房行为,也顺应需求,丰富了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而且,共有产权与培育租赁市场、“购租并举”本质上是相通的,即根据居民支付能力,通过“先租后买”、“先小后大”、“先上车后改善”,构建住房梯次和理性消费层次。因此,住建部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市、上海市开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的意见》,指出这是制度创新,希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加快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问题。
  实际上,类似北京这种房价高、需求大以及“夹心层”、“新市民”住房需求亟待解决的城市还有很多;不仅东中部特大、超大城市如此,中西部(类似于笔者老家这样的三四线城市)中小城市也如此。
  笔者认为,“租售并举”、共有产权等住房供给侧的制度创新,除了顺应需求,丰富住房供应体系外,最重要的意义是,它们给新市民、非户籍人群“扎根”城市一个可观的预期、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那就是,不仅可以通过体面的、低成本的租房,在城市顺利安顿下来,还能够通过共有产权住房,成为城市的“有产者”。
  “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预期到自己未来能实现安居,并“扎根”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才能安定,消费才会释放,个人和家庭的决策才不会“短期化”,整个社会才会更加稳定,内需社会也才能构建起来。
  (作者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2# 四姑娘山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2-7 07:26:00|只看该作者

李宇嘉:资本和实体重新锚定助万科之争平稳着陆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资本市场杠杆收购愈演愈烈,让资本游资化、游资投机化、投机无序化的乱象越发突出。监管层此时出重手大力加强监管,某种程度上也事关中国金融秩序能否规范、经济转型能否推进的大局。

▲ 李宇嘉
  对资本市场颇受关注和争议的“杠杆收购”问题,监管层近日的明确表态显然有着极强的信号意义。
  上周末,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痛斥野蛮收购,无独有偶,同一天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指出,某些险资绕开监管的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就是犯罪。
  紧接着在本周一,保监会开展对万能险业务的全面检查,并要求前海人寿暂停万能险新业务。至此,严厉监管杠杆收购、扫清现有监管构架下的监管重叠和空白、重构金融资本的和实体企业的监管脉络趋于明朗。
  在这种态势下,旷日持久的万科股权之争也有望平稳着陆。
  近期,南玻A逼宫事件、格力遭遇“入侵”等,也让此前的焦点事件──万科股权之争的前景扑朔迷离。但是,就在离12月31日“引入深铁”的方案能否通过的截止期不到1个月、离改组董事会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王石一反之前的悲情姿态,用从未有过的乐观表达了对股权之争平稳着陆的信心。
  在旷日持久的股权之争当中,万科让出了保持15年的销售TOP1宝座,但公司股价相比一年前却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这里面显然有资本炒作的因素,存在着泡沫的成分。
  从万科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当前,5家金融资本方持有万科A股69.76%的流通股,让万科沦为一只“庄股”,这与降低代理成本、改善效率的正常收购基本没有太大瓜葛。很难让人相信,激进的投资方能扛起管理万科的大旗,带领万科实现“第四次转型”。在这里,资本的炒作谈不上有多少金融创新和治理改善。
  资本大鳄参与万科的炒作,以及短期内巨大的浮盈,不仅让万科股权之争成为关注度空前的公众事件,而且也带来了如险资“概念股”、跟投炒作等示范效应,对资金回归实体、对经济转型有害无益。
  实体和资本之间的平衡,必须要重新锚定。这就是为何政治局会议频繁提及“抑制资产泡沫”的缘由,也是证监会和保监会为何对杠杆收购、险资套利祭出监管重拳的缘由。
  近期,保监会屡屡约谈险资、叫停前海人寿万能险新业务,交易所发出一张张问询函,证监会严审重组上市,打击“炒壳”,“一行三会”围堵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等,都是实体经济和资本重新锚定的开始。
  当下的中国经济,最宝贵的就是对于实体经济和创业创新的执着。无论是以王石为代表的、具有情怀和浓重文化色彩的精英管理层,还是万科致力于绿色建筑、城市配套服务运营商的转型方向,均代表着对于实体经济的坚守,也符合国家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和“补短板”等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这样一家具有强烈示范效应的标杆企业,如果因为杠杆炒作而导致公司治理陷入困局,对实体经济绝非好事。
  当前,中国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期”,也处于一大批企业创立者陆续退休的管理层“交接期”,同时也是30多年高速发展后企业的“转型期”,此时正迫切需要一批扎实进取、富有文化和价值传承的实体经济企业,并成为产业升级的带头人。显然,这批企业如果能把握在经验丰富、全心全意经营企业的企业家手里并顺利传承,相比由缺乏经营经验、更看重短期分红的金融资本掌舵来说,或许是更好的结果。
  近期,资本市场杠杆收购愈演愈烈,让资本游资化、游资投机化、投机无序化的乱象越发突出。监管层此时出重手大力加强监管,某种程度上也事关中国金融秩序能否规范、经济转型能否推进的大局。杠杆监管新规出炉前,既有规则下的存量股权博弈,也为万科“股权之争”软着陆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作者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7 05:03,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