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6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爱四川 发表于: 2002-12-17 15:39:3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四川客家研究中心

 [复制链接]
⊙作者:晓余

  三年前,四川客家鲜为人知,三年后,客家文化成为四川省对外交流的一张知名品牌。在打造这张文化品牌的过程中,一个民办科研机构──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机构是1999年8月,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批准成立,为适应开发四川省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由一批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发起成立的。该中心成立伊始,在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组织专家深入客家地区,结合经济建设开展学术研究,精神可嘉,故事感人。

从幺店子迈开第一步
  1999-11-19日上午,雨过天晴。于3个月前成立的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为了启动第一个课题“成都东山客家历史与现状调查”,组织一批专家学者,租了一辆破旧的长安面包车,来到新都木兰乡境内。
  客家研究没有现成的文献资料,一切只有到田野调查中去征集、感悟和体验。为了对东山客家开展调查,这天他们决定从成都市区经青龙乡,翻过大熊猫基地,沿着崎岖小路,穿越客家腹心地带。
  车过一个幺店子,下车休息时,茶铺内外的人们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来自城里的陌生人。经过了解,原来这里是木兰乡狮子村十组,再一交谈,发现包括茶铺老板和吃茶的老乡,老年人和小孩子,都讲得一口流利的“土广东话”。这正是东山客家课题组求之不得的调查对象。
  茶铺老板林伦发,一个20多岁的客家人,电大毕业生,曾经在外省闯过世界,喜好文学写作,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问他的祖籍,回答来自广东长乐。又问有何依据?回答有族谱为证。再问可否借来一看?他十分爽快地回家取来一部封面略有破损,但保存基本完好的《林氏族谱》。该谱成于1945年,为石印本,详细记述了自清代雍正癸丑(1733年)以来,林氏先祖自广东长乐迁居成都、华阳立业的历史与世系,是研究东山客家极为重要的资料。随后,他还带着专家们去看了祖坟、墓碑,以及宗祠与神榜等,证明这是一户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专家们最为担心的问题,是能否取得当地客家人的信任,让他们明白开展课题调查的意义,以便给课题研究以积极的配合支持。未曾想到,当他们提出要将这部珍贵的族谱借来复印时,林伦发满口答应了,连借条也没打就让他们把族谱带走。
  几天以后,林伦发利用进城买货的机会,顺道造访了设在四川省社科院内的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他从中心收回族谱原件,并得到一部复印件,还借走有关客家书籍。他高兴极了,说,我还可以在村里帮你们收集族谱。后来,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正是按照这个“模式”,广泛在客家地区征集族谱,而得到了客家人的积极响应。林伦发因此被四川客家研究中心聘为特约通讯员,从他那里征得的第一部客家族谱,成了该中心开展客家研究的起点。后来中心又把从东山地区收集的族谱,精选了34部,并加以整理,公开出版,这就是《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一书成书的经过。

在田野调查中大显身手
  2000-6月,省社科院举行了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首次学术研讨会。主题是:成都东山客家民俗文化。大厅四周专门布置了一个集中反映东山客家民俗风情的摄影展,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照片,把人们带进了陌生又新奇的客家世界。而先后登台演讲的,竟不是专家学者,却是来自东山地区的客家人。原来,这是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为了推动客家学术研究,展示前一段田野调查的成果,专门把一些熟悉客家文化,又有一定专长的老人,请到大会来作现场表演和大会发言的。
  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为了增强对四川客家的感性认识,为了抓住四川客家的本质特征,决定从客家民俗文化入手,大力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从2000年初开始,在成都东山客家聚居区内,凡有客家人聚会活动的场所,便可见到这群专家学者的身影。
  镜头之一:2000年初春。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在帮助龙泉驿区洛带镇策划客家火龙节的同时,专门安排一群专家,带着摄影、摄像器材,冒着瑞雪,踏着泥泞,跟踪火龙的扎龙、接龙、祭祀及舞龙的全过程。
  他们研究发现,洛带“刘家龙”,原本是来自江西赣南客家地区的移民家族,其神榜上那幅“拳龙后代家声远,破楚苗裔世泽长”的对联,以及族谱、宗祠、墓碑等历史证物,表明他们的舞龙传统是古已有之。从“上川龙”的提法中,可以看出,这一舞龙传统是从江西带至四川的。加上他们至今仍讲一口流利的江西客家话,与来自赣南的客家老表的乡音完全相通,表明他们与有着全国“火龙之乡”称号的四川黄龙溪的火龙,有着不同的源流。
  专家们还发现,在刘家龙的舞龙仪式上,还有一种祭拜“沙官老爷”的习俗,连家族中资格最老的长辈也说不清楚它的来历,更搞不明白祭拜的到底是何方神圣。后来专家们对比考察,终于破解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它就是至今在赣南地区随处可见的民间土地神──“社公”。“社公”被江西客家移民带到四川后,由于语音的差异,被洛带刘氏家族称为“沙官”。舞龙前崇拜土地神习俗的保留,正好反映了移民对于原乡土地的眷恋,是客家人不忘祖宗,不忘根本的表现。
  现在,这个有着悠久的客家源流、舞龙世家背景和深厚文化内涵的舞龙习俗,经过加工提高,已被洛带镇发掘为开展“西部客家火龙节”和“西部客家水龙节”的重要内容。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现代民间节庆活动,就这样在古老的客家民族文化的调查中诞生并升华了。
  镜头之二:2000年春节后的一天,在成都市区东10km的清水沟,现为成华区龙潭乡威灵村六组,有一群专家走村串户,查看祠堂民居,访问文物古迹。经过他们的宣传说服,一批珍贵的客家文物被发掘出来了。有的拿出族谱,有的取出祭祀牌位,还有的把藏在草堆的祠堂木刻对联翻了出来,让尘封了几十年的黑漆金字对联重见天日。
  此后,专家们先后四次来这里考察,重点调查了范氏家族和范家祠的历史源流。发现该村总人口2,885人,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范氏家族为宋代著名宰相范仲淹之后。范氏一支于清初自广东长乐入蜀。现在该支家族在福建、广东和东南亚、台湾均有后人。范家祠始建于干隆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经过解放50多年的沧桑变迁,范家祠堂整体建筑结构基本保存完好,下厅及正堂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廊柱雕花承檐无损,天井及阶沿石砌仍为旧物,具有典型客家民居特点,祠堂内的文物(包括贴金神桌、雕花神位、门窗、木刻对联、正堂木匾等)至今仍保存,极富研究价值。专家们认为这是东山地区罕见的客家祠堂,为此特致函成华区文化主管部门,建议予以恢复保护。后来引起成华区文物保护委员会的重视,批准范家祠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100m范围内停止新建宅基地,予以保护。现在,成华区拟对范家祠作保护性开发,一个客家博物馆的陈列计划正在策划之中。
  镜头之三:2000年农历二月初二,新都木兰庙会正进入高潮。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来了一支由各个专业组成的专家队伍。在行进的山路上,有的对路旁出售种子农具的客家乡亲进行调查,有的深入民居住宅,对标准的客家建筑空间尺度进行测量,有的对散失在木兰小学的石碑的碑帽拍照,有的在清洗山顶上新发现的石碑碑文……通过这次考察,他们终于弄清了这个传统庙会的来历与变迁。
  在整个东山客家课题调查中,大家公认,最辛苦的要数来自龙泉驿区博物馆的副研究馆员刘世旭。刘世旭利用身为客家人、身处客家地的有利条件,接受委托,承担了“成都东山客家历史与现状调查”课题任务。为了赶在2001年3月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前出书,他起早摸黑,忍饥耐渴,踏着泥泞,走村串户,收集有价值的资料,硬是脱了一层皮,累出一场病。他曾经两次从摩托车上摔下来,所幸尚无大伤。忙得不可开交之际,他的父亲病危住院。他一边守护病人,一边坚持写作,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使《成都东山客家历史与现状调查》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如期面世。
  在四川,通过客家纽带,竟然集合着这样一个潜心学术研究,紧密联系现实经济的专家学者群体。他们团结战斗,奋勇拼搏,在短短的三年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为四川打造了一张对外交流的名片,为促进四川省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的这种客家情结已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川客家研究概况
  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完成重大科研课题多项,开发项目多项。出版大型宣传画册《四川客家风采》一部、《四川客家文化丛书》三部计58万字,提出重大对策建议两项,为省市政府采纳。现正在进行“成都沙河客家历史与现状调查”、“四川客家社会与文化变迁”课题,策划拍摄20集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四川客家人》。
  主办和承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五次:1999年8月首届四川客家学术研讨会2000年6月成都东山客家民俗文化研讨会2001年3月第七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2002年3月移民会馆与客家文化报告会2002年7月客家文化与经济建设学术研讨会。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爱四川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爱四川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爱四川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爱四川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爱四川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爱四川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谁贴两句成都方言? 今天是你的生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0 10:44,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