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52|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白林 发表于: 2005-8-24 14:10:2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与自然的对话

 [复制链接]
《人在自然》系列之一  从江漳那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平原,一头扎进川西北的大高原在我已经是十五年了。一个人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放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应该说还算叫做是幸运。这不是具有布尔乔亚似色彩般的矫情与陶醉,而是几乎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自己就是面对自然山水生活。  这其间大致经历了沉默、无奈到漫游,最后到思索产生一种对话的欲望。自然山川在我的眼中不谛是无言的有情,不论是春夏秋冬的变幻,还是树木花草的四季不同。在我的心目中;自然已不仅是物化的令人一想到就心驰神往的乐园,而是心灵和精神寄寓所在。所谓人与自然的话题看来是具有理性而具永恒的价值了。本来在传统文人的眼中,自然就永远是歌咏不完的。或者说是明丽的自然和山水成就了一大批的文人,反过来某山某水也因为历史上大诗人大文豪的歌唱,成为了今天的人们趋之若骛的风景名胜之地。  但在我却没有那般的幸运,所在的地方恰恰是纯自然山水的异方。在历史上既没有那位文人骚客光临,或几乎就是没有谁留下了千古绝唱,更不用说是香火旺盛之地了。然而,我却十分地庆幸自己拥有不论是从自然景观,还是从人文关怀上所占据的神奇山水。  从纯地域的划分上来看,我所在的地方历史上就是民族杂居区。是山高皇帝远的位于版图的腹地却又是最封闭、最落后、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即使是在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也是鲜为人知的边地。报着一个年轻教师的梦想,我在八十年代上叶来到了这个地方。同时,还带着一半是文学,一半是诗情的热情。  二  不知从什么时候,热情被失落取代。只剩下了日子和高原特有的蓝天,还有太阳。理性的萌芽在数次的高山、峡谷、森林和大草原的穿越中,在思索与痛苦的挣扎里,在对生命的意识自我反省的时刻,在遭遇不算大可也不算小的一次次挫折时,在一度变得消沉而颓废的日子,在对故乡铭心刻骨的思念之中,在生命像火焰一般的白白燃烧感到时光一去就不会再来的煎熬状态下,美好的东西支撑着我的信念,我在无意之中发现了理性的光芒像一剂良药正医治着我的心灵上已经生锈的斑点。  于是,我静下心来。  为着来临的理性而把个人的伤感暂时丢在了一边,用脚步和灵魂开始了文化的苦旅,开始了在真正意义上的与自然对话的行动。我一直就不太喜欢或不大习惯对自然山水进行过于呻吟的吟颂,这倒不是对风花雪月的拒绝,也不是对生活烦恼的逃离。而是天性使然的一种放纵。  同时,渐渐地对自己过去的某种行为,对周遭的烦琐就有了些背离化的倾向。因而,人生这个既诱人的理想,又有着生命意味的沉重的字眼不知不觉被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所替代。但是,当我真正地面临自然这道并不轻松的命题时,却是感到什么叫无从入手;原来自然并不是你随便就可以进入的,并不是你卖了张门票,就算是进入了自然。更不是你拿着一只傻瓜照相机在那里摆好姿式,叫别来按一下快门的事情。  不是你比平日放纵一些,在别的地方你也不会的举动,即使有旁人也不会觉得有多出格多兴奋,而是自然山水使你不得不如此。不如此倒反让人觉得你不好理解,我相信每一个到自然山水怀抱里来的人,无不是兴高彩烈。或怀着美好的一份心情,就是想浪漫一下,也没有什么过份的张狂。但是,自然给人的远远不止是这么一回事儿。  三  还是先说生命。  自然是有生命的或者是生命赖于生存的所在。我想这是不争的事实,生命的妙处在那里,这也许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孔老夫子有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因为自然在先人们的眼中是跟山水联系在一起的。而我们一方面想象力过于发达,另一方面却又是萎缩的低能。对自然传统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实在车载不完,李白有两句: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但是,对于讲究意境的传统诗人,李白的生命是高天的皓月一般凡人如我只有仰止的份儿。不说也罢,对于今天的诗人生命是不会停歇的歌唱。  自然在诗人的心目中,始终是有份量的。但是仅份量就够了么?对诗人缺少的不是激情,不是词汇,也不是发现,而是与自己身处的自然家园所匹配的表达。  诗人是什么?  是这个世纪快要消失的一种职业或非职业,还是少数不懈地追求精神理想的完美主义者。诗人能够担负起诗歌之外的有关文化传播的历史重任吗?诗人是梦幻的朋友,现实的敌人吗?  诗人是使其他的人一想起就觉得与众不同的“疯子”吗?  不是。  诗人是理想主义者。但是这种理想是构建在真实的基础上,是对人文的终极关怀的一种守护,诗人生来是发现美表达美的或者是上苍赋予了诗人这种权利。诗人的生命也就因此而变得美丽,变得与众不同。  在我们这个传统的诗歌的国度,诗人似乎过好日子或一生平平安安不太多,这并非是诗人天生的“贱骨头”,也不是诗人除了会作诗,就过不来好日子。而是诗人是对生命的意识或我们常说的那个“自我”有着比一般人更早的觉悟。  于是,作为肉体的存在他们或许坎坎坷坷,但是作为精神的存在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  谁能说诗人就一定是不幸的呢。  四  自然神韵铸造了山水的灵魂。  自然就像我们人类的发展一样,也历经了生长的过程。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此可见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虽然生活的地方并没有太多可资查阅的文字,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人文风情。并不是把自然放在与世隔绝的状态,而民族杂居区的现存的生活习俗大体上,多少还能看到一种文化的融合后的痕迹。可惜的很对于人文研究并非我的专业,而是想或试图以对话的方式,把自己的一些思考或想法讲出来而已。  我对自然的认识是从九寨沟开始的。  九寨沟的美不仅是自然山水,而且,还有人文风情。记得是在十多年前,第一次到九寨沟内旅游,虽说对一些东西还说不上如何就明白清楚,但是有一点却让我难以忘怀;我是从九寨沟知道了什么叫天人合一。或者是那种美丽得令人感动和颤栗,我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否不是地球上的风景,而是到了另外一个什么星球。虽然此后,我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说,自己至少是不下几百次地进入九寨沟内,然而,在我的记忆中仍就是第一次的感觉最好。由于工作关系我也不下百次的陪同各界的人士,一进入九寨沟,渐渐我成了九寨沟的一个“导游”,不谦虚地说我对九寨沟风景的熟悉就跟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  九寨沟的山,九寨沟的水。  还有九寨沟的人。  说来却好生的奇怪,在我过去的文字中,我居然并没有象样地从跟自然对话的角度来写写九寨沟。正如有一年,在沟内偶遇一位来自西北的山水画家,我们就九寨沟的海子交谈了几句,这个画家说;九寨沟最难掌握的就是水的色彩。我虽不敢妄自托大过多少九寨沟题材的画,但是在我眼拙有限的范围内,我承认不乏大家子的手笔,也不乏有意境的佳作,然而,我目前仍尚未看到一幅能够表现或者把九寨沟的水的质感和亮度表现出色的作品。总之,是没能抓住九寨沟山水的神韵之故。  九寨沟的水景是举世公认。她的多姿多彩和不同的表现手法,有流水瀑布滩,有海子和四季不同的景色,有梦幻般的水底世界和钙华沉积物质,有森林雪山和草滩沼泽台阶,有神话故事传说和磨坊,有经幡和麻呢旗,有世代耸立于斯的藏家村寨,有今天和昨天的藏族人民,更明天这世界级旅游胜地的辉煌的未来。  九寨沟的自然山水肯定是与别处是不同的。  正因为其惟一的自然特性,才显得弥足珍贵。  五  感悟用在对自然山水之中,绝对是个好词。  要想与自然尤其是像九寨沟这样级别的自然山水对话,感悟是这种对话的基础和前提。感悟有点儿像是相思,又有点儿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痴迷和味道。这并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只要你舍得花一点儿时间,从世俗的烦恼中暂时解脱一下,比较专心一点儿罢了。有时就是抱着散散心的目的或者你也不必凡是都搞得那么考究和烦琐,就是去走一走,转一转。  夕阳在沃斯喀雄峰上正在缓缓地下沉,最后的那束阳光在海子中央连同上升的雾气一道,在四下地飘开,你来到了海子边,当然,最好是独自一人,这样你的思考才不会被时时地打断,就被打断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你有了个思考的环境和氛围。要的就是一种宜于思考的氛围,你可以听人家说,也可以装作不听人家说,而是对人家与你的对话有些心不在焉地应着,或者干脆就加入到大家谈话的行列而不搞得你比众人都有智慧似的。  总之,你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之间就加入了对话者的行列。  感悟着你习以为常的一切。  往日的激动和感奋已经离你远去了。日子赐给你的是理性的沉默,你从自己对自然的感激入手,找到或正在找到一条与自然对话的途径。  九寨沟今生今世的梦幻。你所有词汇中,你由于九寨沟而更愿意用梦幻来形容自己身处的位置。你所有的寄托就只有九寨沟了,她寄托了你男人的力量和男人的勇气,寄托了你一生的追求梦想,甚至寄托了你的初恋和爱情。  九寨沟没有谁能够像你这样厮守着她尤如守着自己的灵魂。  人生的答案,然而没有现成的答案和路。你也曾远足草原目的是拉开一种地理和心理上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看清楚些什么。然而,不知是你的资质不够,还是你的心不够虔诚,你除了诗情还是没有领悟到九寨沟的真谛。  你感到再美的风景如果没有了人来欣赏和破坏,那么也就失去了意义。  莎士比亚说过;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六  你相信人对自然的破坏同人与从自然那里获得的报酬,获得的快乐远远地比失去的还多,请不要忘记了人类的成长史是在从对自然的掠夺中开始的。也许人类失去的更多,但掠夺也许是人类才有的贪婪属性。  回归自然其实是人类对童年记忆的向往。这种心理的需求远远地大于生理的需要,因为人是什么,是长了脚的有智慧的动物地球上没有人到达不了的角落。岂止是地球,人类还拥有科学和技术这玩意儿,可以克隆,可以电脑,可以航天,人类什么不能办到。  还是不说人类的毛病。  自然不会是静止不变的,如同四季,如同风雷雨雪。  与自然的对话,其实是对另一种生命形态伤害后,要由我们来承担责任的道歉。  理性教会了我们一种对人来说最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对自然和社会的道义与责任。而文化的意义就在于使更多的人明白,什么是对自己生存家园的义务。  至于精神家园其实也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古人云:仓凛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你种下了这个因,就会得到这个果。  好比是一个玩皮的孩子,玩着一件令他十分开心的东西,玩着玩着就玩出危险了,自己却浑然不觉。而我们后来几十年的人或几百年几千年的人类,读到或看到这里,禁不住要替他们着急起来,好比是站在外面进不了场的球员。  等到好不容易可以进了场,游戏规则却又发生了变化。  也许后来的现在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但是别着急,现在不轮不到你上场,说不定新的游戏规则也正在制定,等你上场时照样也只会是傻瞪着眼。  未来实在是大遥远。  何不乘着现在,学会如何与自然和睦地相处。  自然是我们的启蒙老师。这不是我故作奇谈怪论,同时,也是我们的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  七  自然的情感和诱惑,都是以沉默的方式进行的。但她能够唤起我与之交流的渴望,只有孤独或习惯了孤独的人才会在这种交流中找到对话的共同点,只有从自然的睡眠中找到梦幻般的意境的人,才会有倾述的想法;用心语在无声地交谈。  用多少有点儿忧伤的眼光在抚摸着自然。理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并不一味地拒绝忧伤,因为那是美好的一部份。用生命的痛楚在呵护自然,因为自然的可贵之处她能创造出各种种样的生命的形态。  自然有种神奇的愈合力。  有点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与自然的对话其实也可以这么说;这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其实,在自然面前人是很难崇高起来的。一时的豪情,那抵得飞流直下三千尺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又那抵得大漠孤烟直,长落日圆,又那抵得惊涛裂岸,卷起多少雪。  啊,自然是你忠实的听众和医生。  不管你说的是废话,还是脏话;也不管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空话、套话、情话、诗话......  与自然的对话是你最亲切的私语。  99.8.12--13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白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白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白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白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白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白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发一个引人深思的帖子:县公安局长生活贫困获2万元困难补助金引发关注 夏雨中的蝴蝶
2# 四姑娘山
 罗子兰 发表于: 2005-8-24 15:39:5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看了楼主的文章,使我想起前些年曾看过美国作家梭伦的《瓦尔登湖》。他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但内心的丰富远不是我们这些在都市的淤泥中滚爬的人所能想象的,梭伦的财富不在于世俗的幸福,他更接近于一种圣人的理想生活,和苦行僧般地冥想状态。梭伦使我们得以认识到一个自由、羁敖不逊的生命的内心历程。看了楼主每一篇文字,感觉在两者之间有一条看不见却紧密相连的线,而自然地想起了梭伦。在 19世纪个性膨胀,崇拜英雄的年代里,梭伦却像一个隐士那样远离都市的纷扰,用内心去感受自然,感受瓦尔登湖宁静的和谐。而在20世纪的今天,这样一个处处以商业利润来衡量个人价值的年代里,楼主虽然公务缠身,却始终守着一份青涩的初衷,他的文字,总是以一种孤傲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他的语言是传统的、又不同于传统,读来亲切,感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00:10,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