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帖是福 发表于: 2020-7-21 06:14: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20年成就感源自群众的幸福感(扶贫手记)

 [复制链接]
源自:人民日报
原文标题:成就感源自群众的幸福感(扶贫手记)

  2012年,我到魏县郝中村驻村扶贫,于2014年完成了阶段性扶贫任务。我本以为就此结束扶贫,可离开后才发现,心中对乡亲们的深情难以割舍。2016年,我主动申请,来到前杨村,开始了第二轮驻村扶贫。2018年驻村干部轮换时,我又一次申请,开始第三轮驻村。
  2016年3月,我初到前杨村,发现空闲宅基地和残垣断壁随处可见,村两委办公场所外遍地枯草落叶,门窗不全,屋里霉味刺鼻,尘土老厚,还有老鼠窜来窜去。虽说有心理准备,但这样的场景还是让我吃惊。一开始,村民对我并不信任。就连老支书都说:“你们城里人能受得了这个罪?把被子放下,该回哪回哪去吧。”我没有走,而是支锅架灶,发誓要在这儿干出个模样。
  为摸清村里情况,进村第二天,我入户走访,问村民所难所需;第三天,找来一辆三轮车,带着村里党员清理道上积存多年的垃圾,整整拉了70多车;第七天,邀请县医院专家到村义诊;随后,筹措44万元资金,开始硬化出村道路……
  有的村民家确实困难,我们实施重点帮扶。60多岁的宗国喜身体不好,爱人有残疾。他家住房摇摇欲坠,因为穷,刚上大学的女儿正考虑辍学。我听说后,连夜走访劝解: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借助危房改造政策,我帮老宗盖起了3间新房,购置了家具、家电,为他老伴办理了残疾人补助,他女儿获得“雨露计划”扶贫教育补助。老宗现在逢人就说:“是扶贫干部为俺家改了穷命啊!”
  前杨村留守妇女多、老人多,如何发展产业?与村两委商定后,我们发挥“致富能人”效应,激活村里一池春水。村民王红勇是养鸡专业户。我多次到他家做工作,动员他扩大规模,招收贫困群众到鸡场打零工,并传授技术。贫困户张翠萍、宗向朝在他的养鸡场帮忙,每月增收上千元。同时,我们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购置了22台缝纫机,建起服装加工厂,吸收10多名贫困群众和留守妇女就业,人均月收入增加1200多元。
  有了致富路,群众跟着走。现在,前杨村已形成一个以养鸡为龙头,以光伏发电、扶贫微工厂为基础,蚂蚱等特色养殖,金银花、李子、黄金梨等特色种植为有效补充的产业集群,村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近6000元。村集体收入也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年均5万元左右。
  8年驻村扶贫,我先后筹资2200多万元,帮助两个村顺利脱贫摘帽、200多户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这期间,我也曾犹豫过,但转念一想,我当初为什么来?不就是为了与群众靠得更近吗?成就感源自群众的幸福感。坚守住初心,绝不半途而废,才能真正帮助群众把贫困的帽子甩掉,走上小康幸福路。
  (本报记者史自强整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回帖是福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回帖是福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回帖是福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回帖是福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回帖是福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回帖是福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以“案”找准病根,压实监管责任 中医药,为增进世界民众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0 00:43,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