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太阳系第三号|查看: 16374|回复: 42

萧崇素年谱

 [复制链接1熊猫
31#
 楼主|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9-8 14:38:58|只看该作者
1995年 90岁2月18日 为四川省西充县张武德及其子女张洪流、张洪梅编著的民间传奇文学故事集《古今奇闻》题诗──凤凰日落草凄凄,古史渺茫事难稽。难得嘉江多俊杰,一门三秀写大西。4月19日 参加四川省文联组织的旅行团,去海南一带旅行。5月 自费编印《采风集》第三辑,约50000万字。收入崇素近年撰写的关于“乡土、民族、文史”方面的论文、笔记、书信九篇,诗六首。此外,还收有赵铭彝的回忆录《〈放下你的鞭子〉是如何写成的》。封面用黑体字印着:“热爱乡土文化,研究乡土文化!热爱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爱乡土、爱祖国、爱人民!” 6月19日 撰写《乐观和有寄托》,用1500余字的篇幅,记述了自己退休后的研究成果,也谈到了“自己掏腰包”编印《采风集》,已出三辑……表达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襟。7月20日 在《四川文艺报》发表回忆录《当芦沟桥一声炮响的时候》。文章1800余字,记述了抗战初期崇素及其同仁在重庆的救亡演剧活动。文章前半部分引用了戏剧史家石漫撰写的纪念文章,后半部分是崇素回忆、补充的材料。崇素在篇末写道:“芦沟桥一声炮响距今已五十八年了。昔日战友多已去世,剩下的也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偶然相遇,都不胜感慨,但始终保留着昔日忧国忧民、为祖国存亡奔走呐喊的流风余韵……” 8月 收到中国作家协会颁赠“抗战时期老作家”的纪念品,上面镌刻着“以笔为枪,投身抗战”字样,配有含义深邃的图案。同月 接待亚细亚民族造型文化研究所教授百田弥荣子(女)、铃木正崇等日本学者,对其参观、考察活动给予热情帮助。9月7日 收到百田弥荣子和铃木正崇的信。信中告诉崇素,他们“已于8月29日告别贵国美丽的国土,安全抵达东京”。接着说,“在访川期间,承蒙您多方面的关照和指导,我们圆满完成了在成都和阿坝州的学习参观”,使“采访得以顺利进行”,“对于藏族民间文艺能够加深了解……我们之间的友谊将与日俱增”,中日民间文艺和民俗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必将日益发展”。10月2日 因惦念高一旭心肌缺血,在成都给他写信。信中说,这病要好好静养,不激动,不劳累,严防感冒,服增强体质的药物,可逐步好转。随信寄给一旭《采风集》第三辑。11月 接待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副主席钱来忠和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黎本初、副主席侯光。他们代表省文联和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前来看望崇素,向他祝寿。崇素年满90,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步履轻盈,十分乐观,每天还坚持看书、写作六小时。1996年 91岁1月 撰写《“梓潼神”与氐羌文化》,约10500字,刊于四川省文化厅主办的《艺苑求索》杂志。文章分六个部分:一、从两次“田野作业”说起;二、“文昌神”的形成与流变;三、“梓潼神”的形成与流变;四、“重合神”的奥秘与信息;五、“善板祠”“天聋”“地哑神”“白特兽”“蛇神祠”试解;六、结束语。作者把“梓潼神”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民族背景、社会背景和宗教背景进行考查、研究,论述了这一民间信仰的由来与发展,阐明了这一民间信仰与氐羌民族信仰的关系,提出了“梓潼神”是多种神信仰演化来的“合体神”这一见解。同月 因脑血栓住进医院,半身瘫痪,但从不向组织和家人提出过多要求,只希望把他毕生从事文化事业的得失作个总结。几位同道给予热情支持,编了《萧崇素学术活动年表》。由于平和的心态及顽强的毅力,两个多月后,就能拄着拐杖站起来了。5月 聘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顾问。是年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通讯》总第22期刊载李明撰写的文章《文艺战线的老兵,民族民间文艺园圃的艺师》。文中写道:“……萧崇素同志最爱和青年交朋友,常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来解答他们科研中遇到的难题;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写作;主动为他们提供资料;鼓励他们为繁荣民族文化去吃苦、去拼搏!对少数民族青年的培养,表现出高度的热忱和责任心。”1997年 92岁6月14日 聘为四川省文联第四届全委会顾问。同月20日 致赵铭彝、屈南松信。告诉他们自己已能步行,可走动几百米,还能看书、写字、与客人交谈。不久,收到屈南松执笔,代表她和赵铭彝写的回信,祝贺崇素身体日渐康复。1998年 93岁8月6日 撰写《<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后记》,1400余字,简要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撰写过程和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状况,并对编者和支持者表示谢意。10月8日 收到日本人类学家山口瑞凤新近发表的论文,在放大镜下阅读。在此前后,还曾收到日本彝族研究家白岛芳郎寄来的论文。崇素和他们从未谋面,但都一一作了回复。1999年 94岁1月 聘为中国民俗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顾问。3月 《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26.2万字,印数1000册,新华书店发行。钟敬文为该书作序,认为崇素是中国现代“文艺特别是民间文艺发展的见证人”,“是一位民间文学作家,又是一位民间文学理论家”,他“以学者的眼光和文艺家的文笔搜集编著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在我国民间故事诸家中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该书分“上编”“下编”。上编为《凉山彝族民间文艺与艺术》,17.3万字,初稿撰于1985年,后又作过修改,被评论界誉为“迄今所见到的最完整、系统而又简明、扼要地介绍凉山彝族民间文艺的巨著”①。下编是崇素委托李明、王纯五选编的11篇论文,重点在史诗《格萨尔》和一些理论、专题讨论方面。另有附录《“摩登社”剧运杂忆》《中国剧运的忠诚战士──赵铭彝》《萧崇素学术活动年表》(李明、王纯五编)以及崇素作的《后记》。5月28日 参加四川省文联和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召开的《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座谈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黎本初主持会议,省内文艺界30余人到会座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来贺信,祝贺崇素的著作出版。会上,省文联秘书长杨时川宣读省文联党组书记钱来忠的书面发言《谢谢您,萧老》。文中认为:“世纪老人萧崇素先生把毕生的聪明和才情奉献给了党的文艺事业,特别是奉献给了民族民间文艺事业,他在民间文艺和革命戏剧两个方面,都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他既是一位中国最早的现代戏剧活动家,同时又是一位在海内文坛卓有影响的民间故事搜集家、民间故事作家和民间文学理论家。他的艺术活动,影响了大半个世纪的四川乃至中国的文坛。”此外,李明、意西泽仁、冯广宏、朱德齐、李绍明、赵海谦、王纯五、周锡银、洪钟、伍精忠、侯光、江玉祥、曾晓嘉、孟燕等专家、学者和领导,也先后发言或宣读论文,对崇素在学术上的建树予以高度评价,对他数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潜心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高尚品质表示敬佩。与会者一致认为,崇素堪称文艺工作者的楷模。同月 《四川文艺报》《巴蜀风》杂志发表钱来忠、冯广宏、李绍明、周锡银和李明撰写的一组论文,探讨崇素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及抢救、整理、研究《格萨尔史诗》的重大贡献。其中,黄红军撰写的文章《老黄和小萧》,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记叙,告诉人们,崇素老当益壮,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善于雄辩。7月30日 接待高一旭、刘文学、王培芳一行。他们受高颖先生委托,拟为崇素作传、编年谱,前来征求意见。崇素拄着拐棍,行动困难,但精神很好,思维敏捷,言谈幽默风趣。会谈期间,崇素堂妹宗参在场,谈了崇素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片断。9月24日 收到萧南槐寄赠的中秋礼物(月饼)和诗作──巫峡亭亭神女峰,流霞文采为君容。诗人几度故乡梦,仿佛回廊月下逢。崇素未见过萧南槐其人,但读过他的著作《大系统论》,他尽管重病在身,还是很快回赠《读萧南槐<大系统论>偶感》──海隅雄文传宇内,海天茫茫响惊雷。难得多才萧夫子,字字珠玑说思维。10月 二妹宗环夫妇到澳门演出后前来成都探望崇素。11月 四川《作家文汇》发表长文《绵阳文学五十年》,称赞崇素“东渡日本学成回国后……戏剧创作成就斐然”。12月5日 为高一旭新著《安州风情》一书作序。文中指出:“回归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文化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接着写道:“川北山乡的安县,是我的故乡……现在,听说那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大多数已经消失了,或者扬弃了其中的糟粕,保存了其中的精华,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需要。高一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笔耕不辍,将自己多年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是件值得称道的事。读他的文章,使我立即回到旧时民情风俗里,点燃了我许多忘却的记忆。那山,那水,那人,纯朴的民风,绚丽的民俗,勾起我缕缕思乡之情。这些传统的民俗事象,是安县这个地方的,也是中华民族的。高一旭先生将它们记录下来,为继承和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促进安县经济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件好事。”2003年9月,《安州风情》获得四川省第四届巴蜀文艺三等奖。同月31日 在成都寓所和女儿萧澜、孙女儿萧晓曦和陪他生活了五年的护士王华益欢聚一堂,和大家谈到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事业,也谈到逝去的战友、亲人和爱妻……晚上看电视,静静地等待着敲响新年的钟声。深夜12时入睡,辗转难眠。①李绍明:《萧崇素先生对民间文学的重大贡献》,载《巴蜀风》1999年第二期。
32#
 楼主|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9-8 14:39:3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000年 95岁2月5日 收到萧南槐信,说崇素寄赠的诗作“益美后学,愧当谢还”,随信寄来《读<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世纪文翁鹤发飞,弱冠南国历风雷。巴山寻迹生花笔,蜀水勾沉古族维。格萨尔文多创见,彝凉山史集幽微。华章一册留民俗,竹海梅岩掩故扉。3月上旬 阅读高缨夫人段传贞赠送的新著《荒涎岁月》。同月12日 接到安州诗词学会筹备组电话,得知家乡将成立诗词学会,十分高兴。他说,家乡成立诗词学会,是一件好事;希望学会成立后,为繁荣安县诗歌创作作出贡献。是年端午(诗人节),安州诗词学会正式成立,崇素被聘为顾问,并赐诗作。同月30日 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成就奖。这是经中央宣传部审批立项,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奖。全国获奖者共九人,四川仅有崇素、袁珂二人。获奖者“均为健在的我国民间文艺界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民间文艺搜集家和民间文艺传唱大师。”“这些老人是从从事民间文艺事业50年以上者中遴选出来的,他们的学术成就和艺术业绩代表了中国民间文艺事业50年的辉煌。”①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特于28日发表文章,配发照片,介绍崇素生平及其在文化事业上的建树。文中认为:“崇素长期深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搜集、翻译、整理了大量的藏族、彝族民间文学,对民间文学有多年的研究,著述甚丰。”崇素编著的作品和撰写的论文,“有较高的艺术和科学价值,在国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崇素“为抢救保护《格萨尔》,在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经奔走、倡导,1984年5月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四川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他在搜集、翻译、整理、研究《格萨尔》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①颁奖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崇素因年事过高,身体欠安,未能出席。他是在家里收到奖品和证书的,并热情接待来自北京和各省(区)的领导、专家、学者──他们都曾参加颁奖大会。获奖消息传到故乡安县,县广播电视局派人对崇素作了专访。崇素告诉客人,他已定好今年的研究计划;还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没有寄托,不做点事,那活着就等于死了。”②12月 《萧崇素年谱》(第一版)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四川日报》等报刊作了报道,《绵阳年鉴》专列条目作了记载,绵阳市委、市府给予了表彰。有媒体认为,本书“对于研究现当代文学史、文化史,尤其对于研究藏族、彝族文学史、文化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③①《祝贺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成就奖揭晓》,载《中国文化报》2000年3月28日(专版)。②萧崇素:2000年3月20日口述。③《〈萧崇素年谱〉出版》,载《四川文艺》2000年3月27日第一版。2002年 97岁9月3日 1时,在成都逝世。四川省文联组成萧崇素治丧工作小组,组长钱来忠、副组长周纪律、杨时川、侯光,另有成员六人。治丧工作小组发布讣告,缅怀崇素早年参加“左翼”、投身抗战,以及解放后在民间文学等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称赞他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戏剧活动家”,“成就斐然的中国民间文学作家和理论家”;“一生淡泊乐观,理想热血,高风亮节,对党忠诚,矢志不渝,其治学精神和人格风范都堪称我们的楷模”。同月7日 9时30分,遗体告别仪式在成都宾仪馆举行。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绵阳市文联、中共安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等机关单位赠送了花圈。相关单位领导、生前故旧、学生及二妹萧宗环、女儿萧澜、孙女萧晓曦等200余人参加遗体告别仪式。花圈200余个,挽联100余幅。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也赠送的挽联,总结了逝者的一生──壮岁投身剧运鼓吹救亡与民主历尽艰辛堪称剧团硕果晚年潜心民俗跋涉彝山及藏寨深入发掘绽开民艺奇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3#
 楼主|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9-8 14:44:02|只看该作者
附1:萧崇素著译系年说明1)以原始资料为主,参考其他资料,按发表先后顺序编排;(2)内容相同,标题相异,选其中一种;(3)公演、交流、内部印发的作品(文章)一并列入;(4)尚有遗漏。1929年《强盗》与前田河广一郎(论文)上海《摩登月刊》(16开本)1929年第二期日本“左翼”作家零话(论文)上海《申报》1929年某期日本文坛的女作家(论文)上海《申报·自由谈》1929年某期1930年从学园出来(论文)上海《中国学生》(画报)1930年第三期Jazz与美国文明上海《摩登月刊》(32开本)1930年第一期“南国”到何处去上海《摩登月刊》(32开本)1930年第二期国境之夜(译著)上海《摩登月刊》(32开本)1930年第二期王昭君(歌剧,八场)1930年秋,在上海北四川路“日本演艺馆”公演1931年森林之王(剧本)绵阳“大陆印刷厂”1930年8月印发南行的船(剧本)绵阳“大陆印刷厂”1930年8月印发1935年怎样学习戏剧(论文)《学习与指导》1935年上海《自修大学》杂志社初版《钦差大臣》与果戈里(论文)上海《民国日报·影谭》1935年11月某期1937年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文章)重庆《新蜀报》1937年10月19日从兵学的见地看开放民众运动(政论)重庆《吼声》第一卷第五期1937年12月15日移动演剧队在北碚(特写)重庆《吼声》第一卷第六期1937年12月30日1938年评国立戏校的公演──观《爱与恨》《飞将军》后(评论)重庆《新蜀报》1938年4月18日铁蹄下的孩子(剧本)《救亡儿童剧集》1938年6月重庆《新蜀报》出版小英雄(剧本)《救亡儿童剧集》1938年6月重庆《新蜀报》出版中国进行曲(剧本)《救亡儿童剧集》1938年6月重庆《新蜀报》出版《村中牧童》(剧本)重庆《时事类编》1938年某期抗战政治、军事、经济基础(政论)重庆《新蜀报》1938出版(单行本)全民抗战声中,中国必胜(政论)重庆《新蜀报》1938出版(单行本)抗战中的儿童剧(评论)重庆《戏剧新闻》第八、九期1938年12月1944年野人山之恋(歌剧)1944年冬,在四川泸县公演1947年“顶好”插曲(讽刺剧)《新华日报》1947年2月某期
34#
 楼主|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9-8 14:46:16|只看该作者
1950年小播音员(歌剧)成都剧协1950年出版重庆雾夜曲(歌剧)成都剧协1950年出版一封写给美国朋友的信(公开信)成都《华西大学校刊》1950年11月25日1955年葫豆雀与凤凰蛋(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55年6月号青蛙骑手(藏族民间寓言)北京《民间文学》1955年6月号六个东西的活路(藏族民间寓言)北京《民间文学》1955年6月号山兔与商人(藏族民间寓言)北京《民间文学》1955年6月号被惩罚的乌鸦(藏族民间寓言)北京《民间文学》1955年6月号茶和盐的故事(藏族民间故事)《青蛙骑手》重庆人民出版社1955年11月出版1956年三个根加的故事(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56年2月号骗亲的货郎(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56年2月号聪明的女儿(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56年2月号山妖与官寨(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56年2月号塔满兹和塔尔查来鲁(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56年2月号巴尔布的三姊妹(藏族民间故事)《青蛙骑手》1956年5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铁盐锤和海公主(藏族民间故事)《青蛙骑手》1956年5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猎人的妻子(藏族民间故事)《青蛙骑手》1956年5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聪明的扎尔干(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56年11月号色达山上的牧童(藏族民间故事)四川《草地》1956年某期1957年奴隶与龙女(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57年1月号土司和穷术师(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57年1月号金瓶和猴子(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57年1月号我们需要的爱情诗(论文)《四川日报》1957年3月26日“百草原”副刊脏姑娘(藏族民间故事)《葫豆雀与凤凰蛋》1957年4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若尔藏的归来(藏族民间故事)《葫豆雀与凤凰蛋》1957年4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穷人与财主(藏族民间故事)《葫豆雀与凤凰蛋》1957年4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背面巢的呆子(藏族民间故事)《葫豆雀与凤凰蛋》1957年4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姐妹鸟(藏族民间寓言)《葫豆雀与凤凰蛋》1957年4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猎虎的黄鼠狼(藏族民间寓言)《葫豆雀与凤凰蛋》1957年4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猴子和月亮(藏族民间寓言)《葫豆雀与凤凰蛋》1957年4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想做新郎的孔雀(藏族民间寓言)《葫豆雀与凤凰蛋》1957年4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穷人与桃朗神(藏族民间传说)《奴隶与龙女》1957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克斯甲和劳让(藏族民间传说)《奴隶与龙女》1957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幻境(藏族民间传说)《奴隶与龙女》1957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六个义兄弟的旅行(藏族民间故事)《奴隶与龙女》1957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额尔丹巴和克斯仅若尔藏(藏族民间故事)《奴隶与龙女》1957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藏王的求婚使者(藏族民间故事)《奴隶与龙女》1957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扯案卦的懒汉(藏族民间故事)《奴隶与龙女》1957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山驴毛(藏族民间故事)《奴隶与龙女》1957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山兔与少年(藏族民间故事)《奴隶与龙女》1957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奴隶与龙女》后记《奴隶与龙女》1957年7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1958年四川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漫步(评论)北京《民间文学》1958年3月号1959年小囝乌乌之歌(彝族民歌)四川《星星》诗刊1959年6月号咿,表妹蒙渣呀(彝族民歌)四川《星星》诗刊1959年6月号噫咿,阿底古尼姑娘来看呵(彝族民歌)四川《星星》诗刊1959年6月号拉尔阿妞的歌(彝族民歌)四川《星星》诗刊1959年6月号咕嘶(彝族民歌)四川《星星》诗刊1959年6月号聪明的莫克苏阿莎姑娘(彝族民歌)四川《星星》诗刊1959年6月号祖国文化的珍宝──彝族民歌(评论)四川《星星》诗刊1959年6月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5#
 楼主|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9-8 14:46:41|只看该作者
1960年要去北京看爹娘(彝族民歌)《大凉山彝族民歌集》1960年5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阿蒙(彝族民歌)《大凉山彝族民歌集》1960年5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党的光辉照凉山(彝族民歌)《大凉山彝族民歌集》1960年5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狮与犀牛(藏族民间寓言)北京《民间文学》1960年5月号锦鸡、兔、猴、象吃果图(藏族民间寓言)北京《民间文学》1960年5月号金锭、银锭、氆氇和粮食的争执(藏族民间寓言)北京《民间文学》1960年5月号洛龙歌布曲鸟(彝族民间故事)《大凉山彝族民间故事选》1960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笔摩与姑娘(彝族民间故事)《大凉山彝族民间故事选》1960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阿衣错比与阿丝木呷(彝族民间故事)《大凉山彝族民间故事选》1960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聪明的莫克苏阿莎(彝族民间故事)《大凉山彝族民间故事选》1960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阿茨姑娘(彝族民间故事)《大凉山彝族民间故事选》1960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吹笛少年与渔女(彝族民间故事)《大凉山彝族民间故事选》1960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牧羊人与妖婆(彝族民间故事)《大凉山彝族民间故事选》1960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懒猴是怎样来的(彝族民间故事)《大凉山彝族民间故事选》1960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61年天女与种子(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61年2月号铁盐锤老人(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61年2月号德布根藏与三姑娘(藏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61年2月号1963年骑虎勇士(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勇士和铠甲(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小木呷(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雁姑娘(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能干的女婿(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英雄日的索夫(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哑水(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野兽和家畜(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邛海(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瓦扎斗黑彝(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三个猎人(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63年1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
36#
 楼主|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9-8 14:47:37|只看该作者
1978年凉山彝族“谚语诗”初探(论文)四川《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78年第一期1979年错尔木呷的故事(彝族民间故事)北京《民间文学》1979年第10期从抢救、挖掘四川民间文艺宝藏说起(论文)1979年在第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交流1980年彝族的诗体故事(评论)北京《民间文学》1980年某期我的小表妹(彝族民间情歌)云南《山茶》1980年第二期彝族的童话故事(评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三期彝族的谚语与谚语诗(评论)《凉山文艺》1980年第三、四期连载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杂拾(文章)《<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一辑四川民研会编印1981年《格萨尔王传》在国外(论文)  甘肃《陇苗》1981年第二期美丽的传说,丰富的史影:彝族民间文学一瞥(论文)《民间文学集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二期仔鸡们(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81年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二版熊与沙布安鸟(彝族民间故事)《骑虎勇士》1981年2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二版寻找天界(彝族民间故事)《彝族民间选》1981年3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降马(彝族民间故事)《彝族民间选》1981年3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捕虎勇士拉马洛基(彝族民间故事)《彝族民间选》1981年3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会唱歌的狐狸(彝族民间故事)《彝族民间选》1981年3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摔父亲的儿子(彝族民间故事)《彝族民间选》1981年3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版论彝族的神话、传说和史诗(论文)《民间文学论丛》1981年6月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五色海的传说(藏族长篇传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单行本)朗莫山吉的故事(藏族民间童话)北京《民间文学》1981年第九期天上的强盗(彝族风俗传说)云南《山茶》1981年某期《格萨尔史诗》点滴抄(论文四篇)一、《蒙古文“七章本”》;二、《〈格萨尔史诗〉中的汉藏关系》;三、《〈格萨尔史诗〉的作者问题》;四、《蒙古文“后六章本”》《<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二辑四川省民研会编印1982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在搜集整理中(文章)  甘肃《民间文学丛刊》1982年第二期凉山彝族的巫术和医药(论文)《凉山彝族奴隶社会》1982年5月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凉山彝族的文学与艺术(论文)《凉山彝族奴隶社会》1982年5月人民出版社第一版1983年《增布的宝鸟》卷头语《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猎人和海公主(藏族民间童话)《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塔尔真与格西满(藏族民间故事)《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增布的宝鸟(藏族民间童话)《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穷人与财主(藏族民间故事)《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三个求婚者(藏族民间故事)《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恩里特城的乞丐(藏族民间故事)《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牛角土司(藏族民间童话)《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尼亚列节(藏族民间故事)《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猎人与山妖(藏族民间童话)《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自大的土司(藏族民间童话)《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增布的宝鸟》后记《增布的宝鸟》1983年3月重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彝族史诗的珍宝──《洪水纪略》北京《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三期四川民间文学种种(文章)《大众文艺学习资料选》1983年4月四川群众艺术馆编印甘青道上(诗二首)《青海日报》1983年某期也谈干隆打金川(论文)《阿坝文苑》1983年某期彝族文学(论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1983年10月湖南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7#
 楼主|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9-8 14:49:17|只看该作者
1984年活的化石(论文)《四川民族》1984年创刊号点滴话沙汀(散文)四川《安县地方志通讯》1984年第四期沙汀在重庆(回忆录)《当代文坛》1984年某期1985年刘少祜(刘济)同志的早期活动(回忆录)《四川党史研究资料》1985年第10期回忆“移动演剧队”和“儿童演剧队”(回忆录)《重庆救国会》重庆党史工委1985年编印1986年文化人类学的ABC(论文)昆明《民族文化》1986年第一期认神话、传说、史诗中的“幻化”(论文)昆明《民族文化》1986年第二期认神话、传说、史诗中的“巫术”(论文)昆明《民族文化》1986年第三期恽代英二三事(回忆录)《四川党史研究资料》1986年第三期在石泰安院士来蓉座谈会上的发言(论文)《<格萨尔王传>研究文集》1986年8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藏族学者更登谈《格萨尔王传》的总结构(论文)四川“格办”《<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一辑《格萨尔》的传说与真实(论文)四川“格办”《<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二辑《格萨尔史诗》与神话(论文)四川“格办”《<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二辑论《格萨尔史诗》的性质(论文)四川“格办”《<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二辑1987年“灰姑娘型”故事与中国民间童话(论文)上海《民间文艺季刊》1987第二期神奇的三峡──序《三峡风景传说》《三峡风景传说》1987年9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阿坝地名》献词(文章)《阿坝地名》1987年9月出版题卓克基盐石(诗)《阿坝地名》1987年9月出版青狼沟有感(诗)《阿坝地名》1987年9月出版薛城题壁(诗)《阿坝地名》1987年9月出版维关偶感(诗)《阿坝地名》1987年9月出版飞沙关偶感(诗)《阿坝地名》1987年9月出版过筹边楼(诗)《阿坝地名》1987年9月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安县资料集》序《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安县资料集》1987年12月印发S·I·C与《格萨尔史诗》工作的更新问题(论文)四川“格办”《<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三辑1988年《文化人类学知识》(教材)四川“民盟:函授大学1988年印发(单行本)《神奇的九寨沟》序《神奇的九寨沟》1988年7月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1989年说“巫”与“巫文化”(论文)《文史》杂志1989年第四期故乡行(散文)《剑南文学》1989年第五期《<格萨尔史诗>论著文摘》序《<格萨尔史诗>论著文摘》1989年四川“格办”印发1990年象雄文化与《格萨尔史诗》(论文)《康巴文苑》1990年第二期序《峨眉山文化丛书》《峨眉山文化丛书》1990年3月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阿茨阿玛姑娘(彝族民间传说)《吹笛少年与渔女》1990年12月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黄蜂的故事(彝族民间童话)《吹笛少年与渔女》1990年12月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吹笛少年与渔女》后记《吹笛少年与渔女》1990年12月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序《道教气功源流与奥秘》《道教气功源流与奥秘》1990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1年《格萨尔史诗》点滴新抄(论文五篇)一、《〈格萨尔史诗〉与佛、本斗争》;二、《“本钵”分期与〈格萨尔史诗〉背景》;三、《〈格萨尔史诗〉与“本钵”诸神》;四、《象雄文化与〈格萨尔史诗〉》;五、《白岭王系与婚姻》四川“格办”《<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九辑《〈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九辑“编后语”四川“格办”《<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九辑漫话成都“支机石传说”(随笔)《采风集》第一辑1991年5月自费编印甘孜、阿坝《格萨尔史诗》口传故事(文章)《采风集》第一辑1991年5月自费编印论“接受美学”与“民间文学”(论文)《采风集》第一辑1991年5月自费编印论S·I·C与辩证法(论文)《采风集》第一辑1991年5月自费编印题望丛祠(诗)《采风集》第一辑1991年5月自费编印过青衣江(诗)《采风集》第一辑1991年5月自费编印1992年论《格萨尔史诗》的二度创作北京《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三期大凉山采风点摘抄(文章一组)《前言》《一首反映人类进入父系制的史诗》《“阿惹妞体”(“小表妹体”)情歌》《龙头山书卷》《彝族文学奇花之一──“小叙事诗”》《彝族文学奇花之二──“格比”(“谚语诗”)》《彝族文学奇花之三──“克哲”(“巧语对诗”)》《难忘的历程》1992年9月四川民族出版社第一版致昂旺多杰(通信)四川“格办”《<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10辑改编民族古典史诗的几点最低要求(论文)四川“格办”《<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10辑《<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10辑“编后小记”四川“格办”《<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10辑《格萨尔王传》与史诗学(论文)《<格萨尔>点滴谈》1992年四川民族研究所藏研室印发《格萨尔王传》中的“谚语”问题(论文)《<格萨尔>点滴谈》1992年四川民族研究所藏研室印发1993年从文化人类学看“鬼文化”(论文)《采风集》第二辑1993年5月自费印发四川《格萨尔史诗》工作概况(文章)《四川文联四十年》1993年5月四川文联印发论长寿与养生(论文)1993年11月在首届中国长寿文化学术讨论会上交流《捎去的情歌》序《捎去的情歌》1993年四川民族出版社第一版《格萨尔王传》唐卡连环画(脚本)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38#
 楼主|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9-8 14:49:45|只看该作者
1994年“鬼城”丰都二三话(论文)1994年6月在四川鬼城文化讨论会上交流艺人颂(诗)《格萨尔学集成》(第四卷)1994年6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赠艺人桑珠(诗)《格萨尔学集成》(第四卷)1994年6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赠玉梅(诗)《格萨尔学集成》(第四卷)1994年6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论《女神》(论文)《采风集》第三辑1995年5月自费印发赞“卡贝慈父”──读《伊加利亚旅行记》感言(论文)《采风集》第三辑1995年5月自费印发凉山诗话(随笔一组)《悲壮的大迁移》《幽默的“阿衣巴底”(单身汉)之歌》《“火把节”的起源》《采风集》第三辑1995年5月自费印发《格萨尔王传》本事撷英(随笔一组)《前言》《泪坛的故事》《别宫》《路遇》《泉边美女》《采风集》第三辑1995年5月自费印发中国剧运的忠诚战士──赵铭彝(传记)《采风集》第三辑1995年5月自费印发致赵铭彝、屈南松(通信)《采风集》第三辑1995年5月自费印发致蔡富莲(通信)《采风集》第三辑1995年5月自费印发致志玛拉西(通信)《采风集》第三辑1995年5月自费印发“摩登社”剧运杂忆(回忆录)《采风集》第三辑1995年5月自费印发为张武德同志题《古今奇闻》(诗)《古今奇闻》(文集)1995年7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当芦沟桥一声炮响的时候……(回忆录)《四川文艺报》1995年7月20日话说“丰都”(论文)《古今传奇话鬼城》1995年8月重庆大学出版社第一版1996年“梓潼神”与氐羌文化(论文)四川《艺苑求索》1996年第一期1997年《沙汀年谱》题句(诗)《沙汀年谱》1997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一版1999年凉山彝族民间文学与艺术(专著)《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1999年3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彝族古籍(论文)《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1999年3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后记《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1999年3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几句感言──序《安州风情》《安州风情》1999年11月伊犁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9#
 楼主|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9-8 14:50:12|只看该作者
附2:萧崇素刊于外文书刊的作品篇目说明1)尚有遗漏;(2)同一件作品多处译介,均列入。青蛙骑手《中国文学》(英文)1956年第二期葫豆雀与凤凰蛋  《中国文学》(英文)1956年第二期六个东西的活路  《中国文学》(英文)1956年第二期山兔与商人  《中国文学》(英文)1956年第二期被惩罚的乌鸦《中国文学》(英文)1956年第二期青蛙骑手阿部幸夫译成日文,日本东京未来出版社出版藏王的求婚使者  《中国文学》(英文)1959年第三期文成公主出嫁《人民中国》(日文)1979年11月号塔满滋和塔尔查来鲁泽山晴三郎译成日文,日本东京社会思想出版社出版奴隶与龙女《中国民间故事丛书》第一集(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缅甸及孟加拉文)1982年中国外文出版社第一版山妖与官寨《中国民间故事丛书》第一集(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缅甸及孟加拉文)1982年中国外文出版社第一版青蛙骑手《中国民间故事丛书》第一集(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缅甸及孟加拉文)1982年中国外文出版社第一版
40#
 楼主|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9-8 14:51:24|只看该作者
附3:萧崇素著译书目说明1)同一种著作的不同版本,全部列入;(2)内部印发和尚未出版的著作,一并列入。抗战政治、军事、经济基础(政论)  重庆《新蜀报》1938年出版全民抗战声中,中国必胜(政论)  重庆《新蜀报》1938年出版救亡儿童剧集(剧本[3个])  重庆《新蜀报》1938年6月出版青蛙骑手(藏族民间故事、寓言集[13篇])重庆人民出版社1955年11月第一版山兔的故事(藏族民间童话、故事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一版青蛙骑手(藏族民间故事集[5篇])重庆人民出版社1956年5月第一版青蛙骑手(藏、汉文对照版[单篇单行本])  四川民族出版社1956年6月第一版藏族寓言故事(藏、汉文对照版)四川民族出版社1956年12月第一版四川民族出版社1957年2月第二版葫豆雀与凤凰蛋(藏族民间故事、寓言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7年4月第一版奴隶与龙女(藏族民间故事、传说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7月第一版懒猴是怎样来的(合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60年3月第一版大凉山彝族民歌集(合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60年5月第一版大凉山彝族民间故事选(合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60年6月第一版青蛙骑手(注音读物)中国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9月第一版骑虎勇士(彝族民间故事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3年12月第一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2月第二版藏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第一版彝族民间故事选(合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3月第一版五色海的传说(藏族长篇传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增布的宝鸟(藏族民间故事集)重庆人民出版社1931年3月第一版文化人类学知识(民间文学教材)四川“民盟”函授大学1988年印发吹笛少年与渔女(彝族民间传说、童话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格萨尔〉点滴谈》(论文集)四川民族研究所藏研室1992年6月印发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论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自修适用日语知识(教材)1972年编著,尚未出版日本民间童话故事集(译著)50年代着手翻译,80年代初定稿,尚未出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3 22:58,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