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奥燕|查看: 32570|回复: 178
[2016年

海昏侯墓出土中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品实物

 [复制链接
49#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5-12-16 11:31:00|只看该作者

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开棺 玉印大刘记印已出

源自:观察者网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自2011年发掘以来,已经历时4年多时间。据央视《新闻直播间》15日报道,12月15日上午,主棺清理发掘工作已开启。但由于文 物叠加情况复杂,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棺内文物,专家更倾向于在顶板揭取后,将主棺整体套取进行实验室考古。如果整棺套取,套取重量或超10吨。新京报报道,截至目前,南昌西汉大墓挖掘现场已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已有多项证据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墓应该会出土大量的玉器,包括玉枕、玉璧、玉含、玉握等,而能否出土玉衣暂时还不能确定。因为目前所 知的西汉列侯墓,是不用玉衣的。南昌西汉大墓是一个标准的西汉列侯墓,保存比较完好,因此,是否出土玉衣可以体现西汉列侯墓葬规制。
  海昏侯墓大印上刻“大刘记印”,指明墓主的皇室宗亲身份。据澎湃新闻,上海博物馆研究员、知名篆刻史研究学者孙慰祖表示,“大刘记印”中的“记”字是小篆文字,印风是标准的西汉晚期风格,印钮也是典型的西汉晚期风格。
  此印玉质、龟钮。应劭《汉官仪》载: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龟钮在汉代官印中较为常见。
  除了这方大印以外,主棺清理首日,还有以下看点。

[看点一]夹层中或有文物
  古代棺柩为六面体结构。专家称,一般棺柩两侧和前后都会有棺帐,也称之为荒帷。新华网记者报道称,发掘现场,考古队员正在揭取顶层疑似为荒帷盖的木板,但现场进展缓慢。
  “这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木板面积较大,约5.5平方米,整体提取难度较大;二是荒帷盖下紧贴着棺盖,两者黏合度较高,且夹层中可能还有其它文物,担心对这些文物造成损害。”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表示。

[看点二]出土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
  在主棺上方,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制作工艺精湛,金丝缠绕的部分为剑鞘部位。关于这些玉具剑,目前有两种说法。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认为:“一般来说,墓室中发现的剑为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但这几把不是。推测是安葬墓主时最后放置进去的,为了表示一种礼 仪的完成。”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推测,金丝缠绕是为了显示剑主人身份的重要性,有可能是墓主生前朝见皇帝时佩戴的。
  徐长青还指出,按照古代葬制,主棺周围应该还布置有帷帐、荒帷、帛画等丝织品,以模仿墓主生前的居室。“目前已被证实的是帷帐。在荒帷盖上方,发现了三枚等距离排放的龙形金属挂钩。此外,帷帐的下方应该还挂有能叮当作响的金属饰物。”

[看点三]再现玉璧,引发三种猜测
  此前,在主棺南面出土了大量玉片、玉饰。而在主棺清理的首日,记者又在主棺的边缘位置发现了一枚“半遮面”的玉璧。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认为,这是一枚涡纹玉璧,其用途可能有三种:一是从主棺中漏出来的,古人安葬时往往在尸身前后周围铺满玉璧;二是主棺的内侧镶嵌的装饰;三则可能是帷帐上面悬挂的玉璧。
  南昌西汉大墓出土其中一枚葡萄大小的琥珀,两端钻有微孔,两个小孔对齐贯串,考古人员猜测这可能是用于挂饰,更让人惊讶的是琥珀中还有昆虫,属于珍贵的虫珀。

[刘贺简介]
  刘贺(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 27天,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前63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48#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5-12-16 08:3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海昏侯墓主棺将转入实验室 有望出土金缕玉衣

源自:新京报

  15日,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工作人员给大墓主棺(图左上角)盖上保护层。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记者:罗婷)昨日上午,西汉海昏侯墓进入主棺清理发掘阶段。专家称,为最大限度保护文物,或将主棺整体“打包”转入实验室内进行开棺提取。墓主人之谜,将在开棺后揭开。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介绍,棺内玉器、金器、铜器都有可能存在,还有可能发现在此前发掘过程中少见的丝织品。张仲立说,丝织品是极为敏感的文物,“出于文物保护的需求,我们可能要改变此前直接开棺提取的方案。”
  经过讨论,专家组建议将主棺整体套箱打包(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以上),送入文物保护站的低氧实验室进行提取,目前方案正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说,如果要在低氧实验室进行开棺,就代表着工作人员可能要带着氧气袋工作。
  至于棺内是否会出现金印等证明墓主的权威证据,专家表示,要等到棺盖揭开之时才有答案。

暂不确定是否会出土玉衣
夹层中或藏文物

  古代棺柩为六面体结构。专家称,一般棺柩两侧和前后都会有棺帐,也称之为荒帷。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队员正在揭取疑似为荒帷盖的木板,但现场进展缓慢。
  “这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木板面积较大,整体提取难度较大;二是荒帷盖下紧贴着棺盖,两者黏合度较高,且夹层中可能还有其他文物,担心对这些文物造成损害。”张仲立表示。

出土三把玉具剑
  在主棺上方,考古队员发现了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关于这些玉具剑,目前有两种说法。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认为:“一般来说,墓室中发现的剑为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但这几把不是。推测是安葬墓主时最后放置进去的,为了表示一种礼仪的完成。”杨军推测,金丝缠绕是为了显示剑主人身份的重要性,有可能是墓主生前朝见皇帝时佩戴的。
  徐长青还指出,按照古代葬制,主棺周围应该还布置有帷帐、荒帷、帛画等丝织品,以模仿墓主生前的居室。“目前已被证实的是帷帐。在荒帷盖上方,发现了三枚等距离排放的龙形金属挂钩。”

金缕玉衣的期待
  在现有的历史资料中,只提到东汉列侯下葬时会使用玉衣,但没有关于西汉列侯是否使用的记载。“霍光是个特例,他是三朝元老,皇帝特赐金缕玉衣、按帝王的葬制进行安葬。”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认为,海昏侯墓是标准的按照汉制埋葬的列侯墓,如果这里面发现了玉衣,可以证明西汉列侯安葬均使用玉衣。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其中,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而成,称之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分别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7#
 大卫 发表于: 2015-12-16 07:31:00|只看该作者

海昏侯墓出土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 玉璧引发猜测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南昌12月1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袁慧晶 沈洋)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于15日上午开启主棺清理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顶板揭取。由于文物叠加情况复杂,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棺内文物,专家更倾向于在顶板揭取后,将主棺整体套取进行实验室考古。如果整棺套取,套取重量或超10吨。主棺清理首日,有哪些看点值得期待呢?现场记者带您一饱眼福。

[看点一]夹层中或有文物
  古代棺柩为六面体结构。专家称,一般棺柩两侧和前后都会有棺帐,也称之为荒帷。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考古队员正在揭取顶层疑似为荒帷盖的木板,但现场进展缓慢。
  “这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木板面积较大,约5.5平方米,整体提取难度较大;二是荒帷盖下紧贴着棺盖,两者黏合度较高,且夹层中可能还有其它文物,担心对这些文物造成损害。”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表示。

[看点二]出土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
  在主棺上方,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制作工艺精湛,金丝缠绕的部分为剑鞘部位。关于这些玉具剑,目前有两种说法。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认为:“一般来说,墓室中发现的剑为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但这几把不是。推测是安葬墓主时最后放置进去的,为了表示一种礼仪的完成。”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推测,金丝缠绕是为了显示剑主人身份的重要性,有可能是墓主生前朝见皇帝时佩戴的。
  徐长青还指出,按照古代葬制,主棺周围应该还布置有帷帐、荒帷、帛画等丝织品,以模仿墓主生前的居室。“目前已被证实的是帷帐。在荒帷盖上方,发现了三枚等距离排放的龙形金属挂钩。此外,帷帐的下方应该还挂有能叮当作响的金属饰物。”

[看点三]再现玉璧 引发三种猜测
  此前,在主棺南面出土了大量玉片、玉饰。而在主棺清理的首日,记者又在主棺的边缘位置发现了一枚“半遮面”的玉璧。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认为,这是一枚涡纹玉璧,其用途可能有三种:一是从主棺中漏出来的,古人安葬时往往在尸身前后周围铺满玉璧;二是主棺的内侧镶嵌的装饰;三则可能是帷帐上面悬挂的玉璧。

[看点四]关于金缕玉衣的期待
  在现有的历史资料中,只提到东汉列侯下葬时会使用玉衣,但没有关于西汉列侯是否使用的记载。“霍光是个特例,他是三朝元老,皇帝特赐金缕玉衣、按帝王的葬制进行安葬。”信立祥认为,海昏侯墓是标准的按照汉制埋葬的列侯墓,如果这里面发现了玉衣,可以证明西汉列侯安葬均使用玉衣。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用玉片制成。其中,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而成,称之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分别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发现玉衣逾20件,金缕玉衣仅5件。
  海昏侯墓园位于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始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已经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 ●
46#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12-15 22:28:00|只看该作者

海昏侯主棺整体打包到实验室 棺柩存解体可能

源自:法制晚报
原文标题:海昏侯棺柩主棺整体“打包”到实验室

  今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棺即将开启,墓主人身份或被证实。此前,在从墓园到主墓的发掘过程中,已有多项证据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介绍,“通过缝隙发现主棺里面保存较好,现将其整体打包至一公里外的实验室,这是最佳的挖掘方案。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由于两侧棺板坍塌,整个主棺目前只有30厘米高。”

主棺清理两套方案
  上午,按照预定计划,主棺正式开启。考古表明,主棺位于主椁室东寝的东北部,南北放置,长约4米,宽约1.8米,平面呈长方形,棺木为樟木。从目前情况看,主棺至少有外棺和内棺两重。主棺前部向南倒塌,后部紧贴主椁室北侧板,西梆向西倒塌,东梆靠 近主椁室东侧板,上部压盖着已塌毁帷帐的顶板,其下应为棺盖板。帷帐顶板有漆画痕迹,在其上还发现了一把缠金丝的玉具剑,在其东侧边缘发现4个龙形青铜挂 钩。专家表示,青铜挂钩可能是用来挂棺外帷帐的。由于早期椁室的突然塌毁,主棺的保存状况不太理想。
  据了解,主棺的考古发掘方案,已经经过国家文物局认证同意,15日上午,考古人员将首先对主棺上的帷帐顶板进行提取。“不把它揭开提取掉,下面的工作无法进行。”专家表示,在各类工作全面完成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开棺。
  南昌西汉大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表示,由于主棺已经解体,棺内的丝织品、帛画保存完好的可能 性不大。因此把采取现场清理作为第一方案。“如果把棺盖板打开之后,里面有大幅的衣衿、丝织品,内部的情况又比较复杂,我们将采取第二套方案,现场装箱提 取,到实验室清理。我们盼望出现这种情况。”
  据了解,棺盖开启,需要1-2天时间。为了确保文物万无一失,考古专家们将根据清理现场的情况,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提前预判,制定备用方案。

棺柩存在解体可能
  法晚记者从现场看到,棺柩清理正从揭起帷帐顶板开始,由于棺柩结构十分复杂,专家分析棺柩存在解体可能。
  棺柩长3.7米,宽1.7米。目前,清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帷帐顶板上留有的金丝玉具剑清晰可见。
  自11月14日起,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工作进入“核心区”,开始对主椁室进行清理发掘。对主椁室 的清理主要是要弄清楚主椁室的布局结构,清理主棺外围的文物并弄清楚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经过近一个月的清理,考古人员发现主椁室高约3.4米,高出其周 围回廊形“藏合”0.4米至0.5米,面积约60平方米。
  主椁室是汉代居室化结构,由东寝、西堂两部分构成,东寝比西堂大一倍。西堂与东寝之间有隔板,中部有门相通,西堂南端有窗。在西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架绘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以及记载他们生平的漆屏风,一盒马蹄金、两盒金饼,博山炉、豆形铜灯、莲 枝灯、铜臼、铜杵等青铜器,漆案、漆盘、漆耳杯、漆盒等漆器,武器、仪仗戟架以及金丝类和玉器类随葬品。东寝的南端由西向东分别有门和窗,东北部为主棺 位,棺柩南部有仪仗架、榻床、几案以及鼎、壶、染炉、带钩等青铜器,有银扣漆盘和镶玉石和玛瑙的几案,有漆耳杯、翣等漆木器及羽觞、带钩等玉器类随葬品。
  12月8日,在主椁室东南侧还发现9个铜鼎。古有九鼎至尊的说法,这个发现进一步证明墓主身份高贵。东室西侧为举行奠仪的空间,有铜镜、鸳鸯形漆器等随葬品。
  据了解,帷帐是西汉时期王公贵族殿堂宫室中的重要陈设,也是古代贵胄陵墓中祭台或墓室张设之物,是当时统治阶级豪奢生活的主要象征之一。

推测有金印及遗骸
  专家预测,主棺的棺盖上应有非衣帛画。在汉代丧葬礼仪中,出殡用旌幡的现象极为普遍。旌幡的全 称为旌旗画幡,为死者出殡时灵柩前张举着的一种旗幡,上面一般写有死者的姓名、官衔,有的绘有画,入葬时再覆在棺材上,其长度约2米。汉代旌幡在湖南长沙 马王堆1号墓、3号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墓、甘肃武威县磨咀子汉墓等处有发现,其中以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旌幡最为注目。这件彩绘帛画像一件衣服,色 彩绚丽、线条流畅、构图严密,衣服上图画的内容分为天堂、人间、地下三个部分。
  打开棺盖后,内棺也许有漆画,内棺内壁有可能用镶玉装饰,也有可能张贴、悬挂帛画。长沙马王堆 1号墓出土的棺椁,四层套棺内壁均涂朱漆,套棺外表最外面的一层是黑漆素地,第二层是黑地彩绘,其间有许多神、怪、禽兽图像,第三层是朱地彩绘,彩绘龙、虎、朱雀和仙人等,第四层盖板上覆盖了一幅帛画。
  然而从目前的主棺状况来看,专家认为南昌西汉大墓内棺出土保存完整的衣衾的可能性很小,但玉器 会大量存在,并极有可能出土列侯的金印、墓主的多枚私印和金饼等。当然,专家也不排除棺内存在遗骸。因此,在该阶段的发掘清理、文物提取过程中,多台照相 机、两部摄像机将不间断跟踪拍摄,努力做到“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
  12月11日前,考古人员完成主棺周边西堂和东寝随葬遗物、已坍塌的棺柩前颌和西梆的清理、提 取,并对主椁室和棺柩进行三维扫描,获取数字化影像及平、剖面线图等三维数据。12月12日前完成清理并揭取棺盖上部盖压的帷帐顶板。在棺的周围仔细寻找 荒帷痕迹,在泥土中寻找荒帷图案的印痕,特别是寻找荒帷下部悬挂的铜鱼或铜璜,搞清铜鱼或铜璜的数量等。

主棺打包到实验室
  专家表示,由于环境复杂,将主棺整体“打包”运往实验室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实验室距离发掘地1公里,有各种先进仪器和低氧工作间,文物能得到最妥善保护;但如果棺体损坏严重,打包难以实现,就要先清理部分棺内文物,缩小装箱体积,减轻重量后,再运往低氧实验室。
  此外,为严格控制南昌西汉大墓及周边古墓群保护区范围内违法建设、违规抢栽抢种等行为,切实保 证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新建区城管大队已组织精干力量对墓葬周边进行全天候、高频率巡查。在南昌西汉大墓保护区约7平方公里范围内,调用了无人机进行 监拍,加派力量严格管控,力争全覆盖、不留死角。
  打开棺盖之后,至12月31日,其间将发掘清理棺柩及其内部,完成棺柩内所有遗物、遗骸和棺柩本身所有部分的提取工作。如果主棺发掘清理中出现当今难于解决的重大课题,专家还将及时调整和优化发掘方案,发掘时间可能要向后顺延。
  南昌西汉大墓考古领队杨军分析称,主棺上的板子比棺盖要长,如果是棺盖应该是一样长,因而是否是"荒帷"顶板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主棺上的盖板是否和主棺一体,还需要等待专家组最终意见。”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实验室考古部主任李存信称,下午4点直播取消,主棺预计整体打包运走,具体时间未定,打算运用低氧实验室。
  目前,江西现已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推动海昏侯墓遗址公园建设和申遗工作。

汉墓考古史上之最
  专家称,他们非常期待主棺椁内有私印等能直接证实墓主身份的文物证据出土。但是依据已经出土信 息组成的证据链来看,墓主指向刘贺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出土的三架悬乐,明显高于墓主是“侯”的级别。一种可能是某一代海昏侯偷偷给自己放了三架悬乐,还 有一种可能是墓主就是刘贺,当时他是皇帝的“叔叔”,自己又曾当过皇帝,身份特殊。
  此前,考古人员在主墓西侧的大型车马陪葬坑中找到了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海昏侯墓 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这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公元前33年汉成帝下令废除诸侯王车马陪葬制度,根据历 代海昏侯生卒时间,基本可以推断墓主人为刘贺。
  此外,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堵悬乐,明显高于墓主“侯”的身份,而只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曾经具有王的身份。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认为:“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为帝,三堵为王’”。
  在主椁室西侧的一个床榻下,考古专家发现了两盒金饼和一盒马蹄金,马蹄金共25枚、金饼189枚,创下了我国汉墓考古史上之最。
  此外,海昏侯墓主椁室发现多组屏风、几案和榻。特别引起专家注意的是在主椁室的东西侧各发现了 一张2米多长的床榻。“汉代的榻分为坐榻和床榻,按照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说明墓主生前经常使用床榻。”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 会长信立祥说,据史料记载,刘贺曾患有比较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床榻的发现和史料记载吻合。
  孙政洁李文姬李洪鹏综合《江西日报》、《南昌日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5#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5-12-15 16:31:00|只看该作者

海昏侯墓主棺今日开棺 是否出土玉衣暂不确定

源自:中国新闻网

  南昌西汉墓考古发掘新进展:出土大刘印信玉印
  南昌西汉大墓考古自2011年发掘以来,已经历时4年多时间。15日进入主棺清理发掘阶段。而据专家分析,主棺将出土大量玉器,但是否出土玉衣暂时不能确定。
  据报道,主棺上面覆盖着一层木板,应该是帷帐板,提取具有一定难度。在提取帷帐板之后,还需要对棺木的盖板进行提取。专家称,该棺可能是一个多重棺,即上面会有两层盖板。化验分析,棺木为樟木质地。
  棺内的内容物决定了考古方式。如果棺内有丝织品、衣衾、帛画等比较脆弱物质,主棺将转往实验室考古。因为实验室可以控制湿度、温度、氧含量,可以保证出土物质不被氧化和破坏。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墓应该会出土大量的玉器,包括玉枕、玉璧、玉含、玉握等,而能否出土玉衣暂时还不能确定。因为目前所知的西汉列侯墓,是不用玉衣的。南昌西汉大墓是一个标准的西汉列侯墓,保存比较完好,因此,是否出土玉衣可以体现西汉列侯墓葬规制。
44#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5-12-15 10:31:00|只看该作者

海昏侯墓出土两千多年前虫珀 再证墓主身份的高贵

源自:中国新闻网
  新华社南昌12月14日电 记者:14日从江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继出土多件零散玉饰、宝石后,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南面新出土一枚两千多年前的珍贵虫珀。专家称,此类虫珀在汉墓考古中是首次发现。
  主椁室的东南面是开启主棺前的最后清理区域,此前先后出土了玉耳杯、玉剑具、零散玉石、镶有玉石的器具等,俨然主椁室中的“藏宝阁”。海昏侯墓 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这次出土的虫珀是琥珀中的珍贵品种,其个头为葡萄般大小,两端钻有小孔,对齐贯穿,内含一只相对完整的蝇 类小虫。
  “珀体呈红色,小虫位于珀体边缘,翅膀清晰可辨。琥珀上的穿孔痕迹,说明其在当时可能是一枚挂饰。”西汉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回忆说,在他印象中,目前尚未在汉墓中出土过此类虫珀。虫珀的出土也再次印证了墓主身份的高贵。
  在现代,虫珀也是一种珍贵的收藏品。记者查询资料发现,虫珀价值由几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包含物的种类,越稀少的虫类越珍贵;二是虫的完整程度;三是虫体大小;四是虫体位置和珀体的清澈程度,便于观察把玩则增加了人文价值。
源自:北京日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3#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12-14 06:48:00|只看该作者

西汉海昏侯墓或明日开棺 墓主指向汉武帝之孙

源自:北京晨报

  西汉海昏侯墓发掘的“九鼎”。郭晶 摄
原文标题:西汉海昏侯墓将开棺墓主指向汉武帝之孙

  新华社南昌12月13日专电(记者:沈洋 袁慧晶)江西西汉海昏侯墓将于12月15日左右开启主棺,届时有望发现能证实墓主人身份的印章。考古专家此前已确定墓主人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而在从墓园到主墓的发掘过程中,多项证据已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主墓西侧的大型车马陪葬坑中,考古人员找到了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这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公元前33年汉成帝下令废除诸侯王车马陪葬制度,根据历代海昏侯生卒时间,基本可以推断墓主人为刘贺。
  另外,北藏閤是主墓中距离墓道口最远、最隐秘的地方,其出土的文物也是最能代表墓主身份的。按照藏閤的功能分区,“乐器库”中两堵编钟、一堵编磬。“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为帝,三堵为王’”。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认为,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堵悬乐,明显高于墓主“侯”的身份,而只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曾经具有王的身份。
  在主椁室西侧的一个床榻下,发现了两盒金饼和一盒马蹄金,马蹄金共25枚、金饼189枚,创下了我国汉墓考古史上之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认为,数量如此之多的马蹄金和金饼的发现,反映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贵和特殊,也进一步将墓主人引向第一代海昏侯刘贺。除此之外,还有精美透雕玉饰、2张2米多长的床榻、成套九鼎,这三样证据表现出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另据记者获悉,由于墓园保存的完整性、出土文物的丰富性、墓主人身份的特殊性,国家文物局多次提出,要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推进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工作。江西现已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推动海昏侯墓遗址公园建设和申遗工作。
42#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12-13 02:48:00|只看该作者

证据显示海昏侯墓主人或为汉武帝之孙刘贺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多项证据将海昏侯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刘贺

  新华网南昌12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余孝忠 沈洋)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正紧锣密鼓开展,出土了马蹄金、金饼、玉佩、漆木器、青铜器等多种珍贵文物,进一步表明墓主人身份的高贵和特殊。
  史料记载,海昏侯的爵位承袭了4代。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生平最具传奇性,一生经历了王、帝、侯的跌宕。他是汉武帝的孙子,曾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遭废黜,成为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此前,考古专家已经确定墓主人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目前,尽管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金印等最关键的证据尚未发现,但已有多项证据将墓主人指向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大型真车马陪葬坑
  在海昏侯墓的西侧,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大型车马陪葬坑,找到了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这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
  “车马坑将是确定墓主人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重要证据。”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说,公元前33年汉成帝下令废除诸侯王车马陪葬制度,根据历代海昏侯生卒时间,基本可以推断墓主为刘贺。

三堵悬乐彰显特殊身份
  在海昏侯墓北藏閤的“乐器库”中,出土了两堵(架)编钟、一堵编磬,其中编钟保存较好。
  “按照《周礼》中的礼乐制度,‘四堵为帝,三堵为王’。”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认为,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堵悬乐,明显高于墓主“候”的身份,而只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曾经具有王的身份。

25枚马蹄金,189枚金饼
  在主椁室西侧的一个床榻下,发现了两盒金饼和一盒马蹄金,马蹄金共25枚、金饼189枚,创下了我国汉墓考古史上之最。
  “马蹄金是皇帝的赏赐品,金饼则是财富的象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认为,数量如此之多的马蹄金和金饼的发现,反映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贵和特殊,也进一步将墓主人引向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汉代最高工艺水平的玉佩
  在棺椁旁边发现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玉佩,玉佩上雕刻了龙、凤的图案。专家鉴定后认为,这块玉佩饰无论从质地还是工艺水平上看,都代表了汉玉的最高水平。
  “玉器是身份等级的标志。”张仲立说,在汉代秉守礼制的形态下,佩饰玉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玉佩饰越精美,代表着其主人身份越高贵。

2张2米多长的床榻
  海昏侯墓主椁室发现多组屏风、几案和榻。特别引起专家注意的是在主椁室的东西侧各发现了一张2米多长的床榻。
  “汉代的榻分为坐榻和床榻,按照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说明墓主生前经常使用床榻。”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说,据史料记载,刘贺曾患有比较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床榻的发现和史料记载吻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1#
 大卫 发表于: 2015-12-11 10:31:02|只看该作者

海昏侯墓出土精美凤鸟纹绪银漆碗


《中国新闻》南昌西汉大幕考古出土精美凤鸟纹绪银漆碗
  《中国新闻》南昌西汉大幕考古出土精美凤鸟纹绪银漆碗
40#
 大卫 发表于: 2015-12-10 15:31:02|只看该作者

海昏侯墓发掘出九鼎及玉耳杯

源自:中国新闻网

  “九鼎”。郭晶 摄

  此外,这次出土的玉耳杯是酒具,截至目前,西汉海昏侯墓已发现三种材质的耳杯,绝大多数为漆木器。

  12月7日,考古工作者在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南侧清理出一件精美的玉环。郭晶 摄

  主椁室南侧清理出一件玉耳杯。耳杯常被认为是一种酒具,其实它也有装食物的功能。这次出土的玉耳杯是酒具,截至目前,西汉海昏侯墓已发现三种材质的耳杯,绝大多数为漆木器。郭晶 摄

  考古领队杨军在看刚刚出土的文物。郭晶 摄

  考古人员正在发掘文物。郭晶 摄
  近日,江西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在主椁室内发现了“九鼎”以及玉耳杯等众多精美玉器。据专家介绍,古有九鼎至尊的说法,从西周开始,天子用九鼎,诸侯、卿大夫七鼎,大夫五鼎,士用三鼎或者一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1:53,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