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3|回复: 0

[2020年细雨湿流光:那些落进诗行里的雨丨周末读诗

 [复制链接]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细雨湿流光:那些落进诗行里的雨丨周末读诗

  撰文 | 三书
  1
  细雨湿流光
  《南乡子》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春天的细雨,下得温柔,下得缥缈,下出了无边的孤独中,一个安静的角落。
  写春雨之温柔静谧,首推杜甫的《春夜喜雨》为最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妙在这样的“好雨”,知时节而善利万物,故令人喜。
  若冯延巳此词,安静的细雨,落在思妇的时间里,长出的便是萋萋的孤寂。
  “细雨湿流光”,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此五字“能摄春草之魂”。如果春草象征着流光,或将流光还原为春草,这句诗的笔力虽劲,却缺少了新意。
  如果流光指就是流逝的光阴,那么“细雨湿流光”便有了使人惊讶的陌生感。细雨打湿芳草没有新意,细雨打湿流光,这样的表达好比用词语变了个魔术,它一下子就能竖起我们的耳朵,全身的耳朵。
  杜甫的《春夜喜雨》,体贴入微,诗的语言和春雨本身一样自然。冯延巳此词在语言上的“不自然”,恰是他作为诗人的创造力。词中的春雨,已不仅仅是细雨,它安静得仿佛时间的一个化身。
  第二句“芳草年年与恨长”,接得有力。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年年芳草生而人不归,恨便与之俱生,与之俱长。
  冯延巳另一首《南乡子》,写秋雨,也是细雨,首二句曰:“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春天的细雨下得缥缈,所以“湿流光”。秋天的细雨,虽然也安静,然因秋风萧瑟天气凉,故曰“泣秋风”。
  大诗人感觉之入微,下笔用词之准确,可见一斑。秋词的下句接的也好,“金凤花残满地红”。金凤花就是凤仙花,俗称“指甲花”,旧时女子染红指甲之用,花多大红和紫红,颜色浓艳。秋雨中,金凤花残满地红,花瓣零落一地红紫,色泽愈艳,愈增凄凉。
  此春词“芳草”句之后,“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如果是一个晴天丽日,也许会登楼远眺,也会空虚落寞,但不会烟锁凤楼,不会如此“茫茫”。从句式上看,“茫茫”,单独为一句,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有孤岛之感,仿佛烟锁凤楼是一座孤岛,阻隔于四面八方的相思之雨中。
  下片写梦,妙在醒后。杨花满绣床,半掩的门,脉脉斜阳,似乎都是魂梦任悠扬留下的痕迹,或一些什么证据。下片实际上在呼应“细雨湿流光”,细雨模糊了梦与现实,催眠术般引她奔赴了一场神秘的约会。
傅抱石《潇潇暮雨》
  2
  青苔色的雨
  雨的颜色,有时是看见的,有时是听见的。
  雨的缓急疏密,人的喜怒哀乐,二者相遇时,雨便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白雨,灰色的雨,蓝色的雨,黑色的雨,或许还有彩虹色的雨……
  寂静中看雨,雨是青苔色,甚至变成青苔。
  比如王维的《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轻阴小雨,重门深院。诗人独自,枯坐在这里,看雨,听雨。他坐得很静,比雨还静,静得没了自己。他仿佛变成石头,变成枯木,变成雨。
  他静得连苍苔也爬上身来──
  大诗人王维用雨写了一首诗,并醒着,看自己在雨中入定。
  雨不仅会写诗,会变成青苔,而且还会长进梦里。
  我们来读南宋诗人方岳的《听雨》: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客应嫌酒尽,花却为诗开。
  莫下帘尤好,恐好云往来。
  竹斋听雨,雨色应该是苍翠的。枕着满世界的雨声,满世界的苍翠,听雨入眠,雨就这样下进梦里。“梦里长青苔”,这一句很提神,感觉上直抵幽冥,足可见雨之色,雨之深。竹斋很静,雨才能下进诗人的睡梦里。梦也极静,以至长出了青苔。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此二句臻于化境,通于鬼神,已将题目写尽。三四句勉强接上,写梦醒之后,置身于无人的寂静。“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似乎雨中一梦,让诗人走进了太古。
  后面“客应嫌酒尽”以下四句,不知为何要写,或许为客而写,感觉明显有点儿多余。前四句意境幽远,添上后四句,反倒嘈杂起来。不如砍掉“蛇足”,仅截取为绝句,既能让人在雨声中停留更久,亦更切合题目。
傅抱石《万竿烟雨图》
  3
  寄一夜的雨给你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题目是《夜雨寄北》,字面意思常被解读为“在雨夜写给北方的你”,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我将巴山夜雨寄给北方的你”,或是“巴山夜雨对北方的你所说的话”。
  置身大巴山深处的诗人,在这个凄冷的雨夜,的确想念北方的家人
  (应该是他的妻子)
  想和她说说话。然而归期渺茫,又能说什么,又该怎么说呢。不知说什么才好,不知该怎么说,这种时候就得写首诗了。
  深夜又深山。此时的诗人,只是一个看不见的点,沉埋于万吨黑暗。此时能够把他打捞并照亮的,只有那个与他相思的人。在没顶的孤独中,他看见,她清晰如一个梦,朝他走来,手中握满时间。
  “君问归期未有期”,这是过去,或许是离别时她问,或许是她在信中问,或许是在梦中问。在等待的每一天,她都在问:你何时归来?然而他没有答案,他被命运困在这里。
  这个雨夜似乎黑到了尽头。“巴山夜雨涨秋池”,近乎失语的他,想对她说的话,全都在这一句。听懂了吗?他想说的,雨都替他说了。要听出雨说了什么,得以深山听,以深夜听,以万吨黑暗听,以秋池听,以涨水听,以冷听……
  第二句是现在,这个被夜雨充塞的时刻,肿胀而窒息。
  接着烛光把时间带到未来。在回忆般的想象中,诗人看见自己与妻子,那时共剪西窗烛,却话此刻巴山夜雨时。这个幻想的将来,被将来回忆的现在,巴山夜雨也将成为甜蜜的回忆。
  四句诗中包含三种时间:回忆中的过去的时间,现在的时间,想象中将来的时间。此三种时间并非时间线上的三个点,而是三个互相延伸的维度,折叠交响于巴山夜雨。而雨,就像回音壁,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在雨中走回来。
  据说李商隐写这首寄北诗时,他的妻子已经去世,而他当时并不知道。如果是这样,当他回到北方,此刻的幻想将成为飘向未来的回忆,那时他将坐在他和妻子西窗剪烛的回忆里,一个人。
  也有人考证这首诗是寄给长安的朋友。其实不论寄给谁,不论写的是友情还是爱情,都不是我们读诗的重点。读诗的享受并不在于弄清楚诗人对谁说了什么,而在于诗人以什么方式在表达自己,因为诗布置的永远是人与自身的关系。
傅抱石《巴山夜雨》
  4
  芭蕉夜雨
  同样的雨,落在竹林,落在荷塘,落在芭蕉上,便发出迥异的声响。正如同样的话,说给不同的人听,意思也会大不一样。
  我们来听听芭蕉夜雨:
  《雨》
  杜牧
  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题目是《雨》,前两句从视觉和触觉上写,后两句从听觉上写。
  雨暗淡了白昼,模糊了万物,增添了寂寥。雨诉诸视觉,更诉诸听觉,尤其是夜雨,尤其是芭蕉夜雨。
  后两句写听雨,诗人并没有描述雨的声音,只说“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孤客,一夜,不眠,耳,从这些词,从这两个句子的关系中,雨的声音便被听见,被我们听见了。
  值得一提的是孤客耳,“耳”字下得极好。羁旅客愁,在芭蕉夜雨连绵不断的敲打之中,一夜未眠的诗人,似乎被砍伐地只剩下耳朵。
  词人李清照刚刚到南方时,和几乎所有北方人一样,立刻为芭蕉树的热带魅力倾倒。芭蕉树在晴昼和夜雨时,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
  荫满中庭,荫满中庭
  枝枝叶叶,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淫,点滴霖淫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上片是晴昼时看到的芭蕉树。词人的眼光明显带着北方的好奇。芭蕉树独特的形象,使得它长在哪里,哪里的风情就有点异域。
  下片写夜里听到的芭蕉雨。“点滴霖淫”这几个字,加以复沓,芭蕉雨的形象和声音,惟妙惟肖。
  芭蕉叶肥厚宽大,晴光下舒展,很有情的样子。夜里一团漆黑,雨落其上,声响沉滞,且树身又矮,又长在窗外,听起来比北方的梧桐夜雨更为压抑。“愁损北人”,实在令她这个北方人不习惯,不堪重负,以至半夜三更不得不坐起来听。
傅抱石《巴山烟雨》(部分)
  5
  听雨品出人生三味
  人在不同年龄听雨,也会听出不同的风景。
  《虞美人·听雨》
  (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上片写少年和壮年听雨,都已成往事,都已成回忆中的雨。
  少年听雨,雨也是年轻的。在歌楼上听,雨就是歌,就是有情。红烛昏罗帐,雨便是温柔乡。
  壮年听雨,地点换成客舟。人到中年,现实已全面铺开,人于其间,如乘客舟漂浮在茫茫江面。此时听雨,听到的雨是无情,背景是“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词人的灵魂如同一只孤雁,在寒凉的西风中嗷嗷哀鸣。
  下片一转,转到而今,顿有前世今生之感。而今听雨,在僧庐下,前尘如梦,鬓已星星。从前听雨,不论听到什么,不论经历了怎样的悲欢离合,最终都成一场空。
  人老了,世界也跟着老了。不论雨在说什么,且任它去说吧,“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暮年听雨,雨也下进暮年,也像人一样,变成昔日之我的一个幽灵。
  或许我既非我,雨亦非雨。或许我们听的从来都不是雨,我们听的,一直是自己。
⊙作者:三书

  编辑:张进 李阳
  校对:李项玲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快乐一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快乐一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快乐一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快乐一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快乐一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快乐一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港府指美国所谓制裁无耻 严厉谴责公开个人资料 河南省普通高招本科提前批录取今日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16:18,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