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杨烛|查看: 10393|回复: 40
[羌族(矿藏·能源)

电影文学剧本《羌山情》

 [复制链接]
11#
 罗子兰 发表于: 2005-10-9 20:02:19|只看该作者
都是真人真事啊?
12#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0 20:44:0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杨家堂屋现实,余德明(杨玉明)沉思的目光。教室 内 夜学生们正在上晚自习。余德明在指导一个孩子做作业。赵炜在本子上记什么。独白:听了余老师的故事,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做为一个城里的青年,在这大山深处一干就是三十年,多么不容易呀,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的呢?一个小女孩走到赵炜面前。小女孩:阿姨,我的字写得好吗?赵炜(看了看小女孩工整的字迹,干净的本子,点点头):好。小女孩(笑了):这次考试我考了八十七分哩。赵炜(摸摸女孩的头):真乖。余德明讲完作业,让那男孩回到座位,又叫了一个女孩到他面前。赵炜走到男孩面前,看男孩做作业。男孩抬头看着她。赵炜拿下起男孩的作业本,点头。男孩望着她,笑了起来。赵炜将作业本交给男孩,男孩继续做作业。独白:现在,写优秀教师的作品无一例外的都要写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给差生补课。我却为此担心,教师们在牺牲自己休息时间的同时,也牺牲了孩子们的童年乐趣,可老师们也是没有办法呆,他们无法抗拒这摧残孩子们健康的陈旧教育方法呀。现在,国家教委三令五申给中小学生减负,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轻松的学习,愉快的生活呢?余德明:作业做完了吗?孩子们:做完了。余德明:交上来。孩子们依秩序走到讲台前面,把作业交给余德明。余德明将作业本和练习册放进一个大军用挎包里,这种挎包是过去流行的,都要很旧了。余德明:放学了,回家吧。孩子们:放学了,我们回家了。余德明:赵记者,我要送学生回家,你。赵炜:我和你一块儿去送吧。余德明:也好,走吧。余德明带着学生走出教室,他等赵炜走出门,便关上灯,锁好门。余德明和赵炜带着孩子们离开学校。山路 夜 外余德明打着手电和赵炜带着孩子们走在山路上。孩子们唱着歌。赵炜:山村小学上晚自习的很少吧。余德明:是啊。可以说,在我们这里只有我在上。赵炜:那,你不是太苦了吗?余德明:有啥法,为了娃娃们能够多学到一点东西。这些地方的大人们没有辅导能力,孩子们做作业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没处问,所以,我要他们放学后就帮家里干活,晚上到学校来做作业。赵炜:有报酬吗?余德明:谁给我发呀。赵炜:也是的,在农村,孩子们连学费都交不上来,还能收什么补课费呀。余德明:我也习惯了,当年这儿有夜校,我白天教娃娃,晚上教大人,后来,这里又成立了扫盲班。现在的小青年都出去打工去了。不过,真要我教他们,我也教不了什么。赵炜:余老师,恕我直言,我对您晚上给孩子们上课有看法。余德明:为什么?赵炜:现在不是减负吗?您这样白天黑夜给学生上课,您累,他们也受不了呀。余德明:赵记者,看来,你还真不了解现在的教育呀。虽然国家教委指示给中小学生减负,可现实是什么都要考试,考不上就没有出路呀。赵炜:我当然也知道,现行的高考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就只能是空谈,减负也难以实现。可我们不能轻松点么?也让他们多一点快乐呀。余德明:我们也想这样做呀,现在做老师也难呀,上面向我们要质量,要以考试的分数来评价老师,孩子们考差了,我们也不好过。赵炜:怕被扣钱?余德明:是良心,人家送娃娃到学校来,我们总得让他们学点东西呀,要不,就像种庄稼没有收成,白忙了呀。赵炜:现在当一个教师也不容易呀,你们是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夹缝中生存。余德明: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可我们老了,学习新的东西很吃力。两人默默地走着。他们带着孩子们走进村子,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敲开门,一个男孩走进门,向老师道别。他们继续送着学生。独白:余德明老师是一个极普通的山村小学教师,他所做的事也是很普通的事,让他在羌山坚持三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的力量就是对学生,对羌山的爱,这种爱化作浓浓的羌山情,深埋在他心里。他和所有山村小学教师都是中国农村教育的脊梁。可这些脊梁已经老了,他们瘦弱的肩膀再也无法支撑起农村教育,他们就像微弱的烛光在黑夜里飘摇着,飘摇着。为了羌山,为了他们,让我们做些什么吧。余家小屋 夜 内在余家一间厢房内,赵炜正在整理采访记录。一个女孩拿着两个新脸盆和毛巾,拎着水瓶进来。女孩:赵记者,洗脸吧。赵炜(放笔):别叫我赵记者了,叫我赵姐吧。对了,我洗脸不用脸盆。女孩:你嫌脏呀。赵炜:什么呀,这脸盆这么干净,我会嫌脏吗?告诉你吧,冷水洗脸对皮肤可好了,走吧。女孩:去哪儿?赵炜:水龙头边呀。女孩:行。赵炜从包里拿出洗面奶和护肤霜。女孩:刘芳阿姨也有这些东西。赵炜:刘芳是谁呀?女孩:是县城中学的一个老师,我给她带过小孩。赵炜:你进城当过保姆?女孩:是的,我给刘芳阿姨带过三年小孩,她对我可好啦。赵炜:你今年多大?女孩:二十。赵炜:多好的青春年华呀。女孩:赵炜姐,你比我大不了多少呀。赵炜:是吗?女孩:而且,你长得真漂亮。赵炜:好个小姑娘,小嘴还真会说。走吧,我给你用洗面奶。女孩:不行,不行,我用过刘阿姨的洗面奶,脸上又红又肿的。赵炜:洗面奶过敏呀。女孩点点头。赵炜:走吧。女孩:好的。两人走出小屋。水龙头边 夜 外两个女孩在洗脸,一边洗,一边说笑着。赵炜:哇,这儿的水好凉呀。女孩:我们这儿的水是山泉水,冬暖夏凉,而且很好喝。赵炜:是啊,快赶上农夫山泉了。女孩:真的。赵炜:是的,要是有人投资,可以在这儿搞一个纯净水生产。女孩:那很来钱吧。赵炜:当然。哦,对了,你爸爸还没有睡呀。女孩:早着呢,他呀,每天不到十二点,他是不会睡的。赵炜:干什么呢?女孩:备课,批发作业,学习教学理论。我都说过他,都快要退休了,还那么认真干吗?可他总说一个人不能落后。从房间里传来痛苦的呻吟声,呻吟 的声音很大,听起来有些毛骨悚然。女孩:准是我妈妈又犯病了,我去看看。赵炜:咱们一起去看吧。赵炜捧起水浇在脸上,洗完脸,用毛巾擦了擦。两人向房间里跑去。余德明寝室 夜 内余妻(余香花)一个年近六旬的农村妇女在床上呻吟着,挣扎着。余德明在一边照料着她。余德明(握着香花的手,一边为她按摩,一边安慰着):别怕,阿姐,有我,有我呀。女孩冲了进来:妈,妈,你怎么啦?赵炜站在门口,呆住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余德明:小梅,带赵记者回寝室去。女孩(站起来):赵姐姐,回寝室去吧。赵炜:我能帮你们做什么?余德明:什么都不用了。女孩:赵姐姐,咱们走吧。女孩和赵炜走出余德明的寝室。赵炜房间 夜 内赵炜继续在写笔记。独白:想不到,余老师有这样的一个家庭,他的妻子一直生病在床,他独自承担着家庭压力,还要搞好教学工作,这太不容易了。看得出,他对他的妻子爱得很深,而且,他称他的妻子阿姐。女孩走了过来:赵炜姐,你还没有睡呀?赵炜:嗯,你妈妈好点了吗?女孩:好什么呀,时好时坏,就这么拖着。赵炜:这不是苦了你爸爸吗?女孩:有啥法呢?我爸爸就是这样,命苦。去年冬天,我妈妈瘫痪在床上,当时,我还在给刘阿姨带孩子。哥哥嫂嫂他们也忙不过来。我爸爸忙了学校又忙家里,今年统考,学生没有考好,我爸爸还痛哭了一回。赵炜:所以,你回来帮助你爸爸。女孩:本来,刘阿姨为我找了一份工作,帮她的朋友看铺子,一个月有三百多哩。赵炜:钱以后再挣吧,看你爸爸这样,帮一下他也好。对了,你爸爸叫你妈妈阿姐,是不是你妈妈比你爸爸大呀。女孩:你也看出来了。他不是我的生父,我的亲生父亲在我没有出世的时候就死了,他是我的后父,而且,他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对我们就像亲生的一样。赵炜:啊,你爸爸真了不起。女孩:不过,这事儿可别写到文章里去呀,要不,我告你侵犯我爸爸的隐私权。赵炜:什么,你也知道隐私根呀,是不是也要像秋菊一样讨个说法呀。女孩:你难道不知道我在什么样的家庭里当保姆呀,人家刘芳阿姨的爱人在当律师哩。赵炜:看来,我们的小梅也有法律意识呀。不过,我想,你爸爸和妈妈之间一定有很感人的爱情故事,这是值得写的呀。女孩:哼,只有琼瑶的爱情故事我才喜欢。赵炜:好了,你说点你爸爸别的故事吧。女孩:你不知道,我爸爸供了两个大学生,可都不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一个都没有考上。赵炜:我知道,你爸爸供了云中行,另一个呢?女孩:还有一个是今年的全州理科状元,进了西南财经大学。赵炜:可他为什么不供你呢?这可不公平呀。女孩:这不能怪我爸爸,因为过去太穷,我的几个哥哥都没有上大学,爸爸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可我太笨,太不争气,数学没有一次考极格。说实话,当时,我对学习一点都不喜欢。赵炜:现在,你后悔么?女孩:有些后悔,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赵炜:现在如果有可能,你还想学习么?女孩:我,行么?赵炜:学习一项技术。女孩: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0 20:46:08|只看该作者
村委会 日 内赵炜正在采访云中行。云中行:你要哪些材料?赵炜:听说余老师供了两个大学生,是孤儿,是吗?云中行:是啊,他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养两个孤儿,让他们长大成人,一个是我,一个叫秦小雷。赵炜:说说你的事儿吧。云中行:那是在1974年的春天,我的父母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回忆 七十年代的山村小学教室 日 内杨玉明在用口琴伴奏,教孩子们唱《红星歌》教室外,一个男孩在向里边张望。他就是前边出现的那个用衣襟装着玉米饭吃的光屁股男孩。杨玉明(走过去,抚着孩子的头):孩子,你叫什么名字?男孩摇摇头,跑开了。杨玉明望着男孩的背影。山坡 日 外男孩在吹羌笛。杨玉明走到他的面前。杨玉明:孩子,你叫什么名字?男孩:我不告诉你。杨玉明:你会吹羌笛?男孩点点头,继续吹着。杨玉明:你教我吹,行不行?男孩停止吹羌笛,看着杨玉明。男孩把羌笛拿下给杨玉明。杨玉明接过羌笛吹着,却怎么也吹不响。杨玉明:吹不响呢?男孩:我教你。男孩教杨玉明吹羌笛。杨玉明学着,渐渐地,他会吹了。杨玉明:你的羌笛吹得真不错,谁教的?男孩:我爷爷。杨玉明:那,你爷爷呢?男孩:死了。杨玉明:真可怜,孩子,你为什么不读书呢?男孩:没钱。杨玉明:想读书吗?男孩:不想。杨玉明:这孩子,哎,对了,你还没有告诉我你的名字哩。男孩:你也没有告诉我你的大名呀。杨玉明:我姓杨,叫杨玉明。男孩:我叫黎勇。杨玉明:黎勇,我记住了。山下传来一个孩子的叫声:黎勇,快来呀,你爸妈出事啦。黎勇(站起来):爸,妈!黎勇向山下飞快地跑着。山路上,黎勇在飞奔着。黎勇飞快地向家里跑去。黎勇跑动地脚步。黎勇满是汗水和泪水的脸。黎勇摔倒在地上,他喊着:“爸爸!妈妈!”画外音(黎勇):我的父母在修公路时让塌下的土方埋着了,因为时间太久,掏出来后,他们都死了。当地人却挺迷信,说是他们修公路触动了龙脉,公路也半途而废了。画外音(赵炜):所以,你回村当了村支书,首先就想到要修通公路。画外音(黎勇):别说我了,还是说说余老师吧。山坡一座新坟前 日 外黎勇身穿孝衣,头裹孝帕,跪在地上哭泣。杨玉明(搀起黎勇):孩子,以后,你就跟着我吧,有我吃的,就饿不了你。黎勇扑到杨玉明怀里。余香花家 日 外余香花正在做饭。杨玉明:香花阿姐,收下他吧,这孩子太可怜了,他父母都没有了。余香花:可是,我们家也不好过呀。杨玉明:阿姐,这孩子我来带,我把每个月的三十块钱和粮票都要给你。杨玉明:这哪行,都要给我,你们家里怎么办。杨玉明:我把孩子的伙食费给你。余香花:唉,一个孩子能吃多少,我看他也可怜,我收下他。你找生产队说说,再给我们家一些救济。杨玉明:行,香花阿姐,谢谢你了。余香花:不谢,这个星期进城,你把地里的白菜拔一些带给你的爸妈尝尝。杨玉明:香花阿姐,这可不行。余香花:有啥不行的,对了,你再帮我买几扣白线。杨玉明点点头。画外音:就这样,我在余香花婶婶家生活了下来。她对我挺好,我还上了学,她的大儿子和我一样大,每天我们一块儿上学,放学后一块儿回家,一块儿上山放牛,砍柴。不过,小时候,我们也少不了打架。山路 日 外黎勇和一个与他年龄相当的男孩在打架。两个人打成一团,衣服扯破了,脸上全是泥和汗水,还夹杂着血道子。杨玉明拉开他们两人。山坡 日 外两个男孩在放牛。教室 日 内杨玉明在教孩子们学打算盘。黎勇学得很认真,他边背口诀边拔珠子。杨玉明赞赏地点头。他在教室里巡视着,指点着孩子们打算盘。有几个调皮的男孩没有在学习,他们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玩。杨玉明走过去,敲他们的桌子。一个农民走过来,对杨玉明说着什么,杨玉明走出教室。几个男孩走到黎勇面前,围着他。正在打算盘的黎勇抬起头,看着他们。几个男孩按住他,一个男孩扯着他的衣服,另一个男孩将一条小蛇放进他脖子里。黎勇挣扎着,想站起来,却动弹不得,只好抖动着,吓得哭了起来。一个与他年龄相同的男孩抓住他的衣服:你这没有过人要的东西,跑到我们家白吃白喝,不要脸。另外几个男孩也叫到:对,不要脸。另一个女生:你们别欺负人家黎勇了,人家没有爸爸妈妈,多可怜呀。男孩:没你的事,你少管。女生:我就要管,你们这样是不对的。男孩:那你让你的爸爸妈妈把他带回家呀,你长大了给他当媳妇。女生:你,欺负人,我告老师去。女生走出教室。黎勇大哭起来。男孩们打闹着,笑着,将算盘扔了起来。另一个男孩把书包往天空扔去。杨玉明(走进来):你们干什么?孩子们愣住了。办公室 日 内几个调皮的男孩们站在杨玉明面前,低着头。山路上 日 外黎勇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个小石头向他扔来,他背上挨了一下,他回过头,却见几个男孩走了过来。一个大的男孩:哼,黎勇,你这个不要脸的,跑到我们家白吃白喝,今天你别想进我们家门。黎勇怯生生地看着他们。男孩:别以为你有杨老师护着你,告诉你,我不怕。另一男孩:对,我们不喜欢你,你滚吧。黎勇跑开了。山坡 夜 外杨玉明打着火把在找黎勇。杨玉明(边跑边喊):黎勇,黎勇。你在哪儿,快回来呀。余香花也跟着他边跑边喊。村子里的人也在帮他们找孩子。他们在林间奔跑着,穿行着。一个小山洞里,黎勇睡着了,眼角还挂着泪水。一村民:杨老师,在这儿。杨玉明跑到山洞中,抱住睡着的黎勇。杨玉明:黎勇,黎勇。黎勇睁开眼睛:杨老师。黎勇扑到杨玉明的怀里哭了起来。余香花家 夜 内几个男孩低着头,站在杨玉明面前。杨玉明:我平时是怎么教育你们的,要你们向雷锋叔叔学习,你们就是这样学习的吗?欺负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余香花:唉,你们这样对他,让他不敢回家,在山洞里睡,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咋办哟。男孩:杨老师,我们错了。杨玉明:给黎勇说对不起。男孩:黎勇,对不起。另一男孩:我们再也不欺负你了。黎勇点点头。几个孩子拥抱在一起。山坡 日 外孩子们在山上边砍柴放牛,边唱歌。孩子们把牛放到草坪上跑到一边去玩。大男孩:黎勇,你看着牛,别让牛吃了玉米。黎勇:好的。黎勇看了看在草坪上吃草的牛,便走到树荫下看书。黎勇看书入了迷,连牛跑掉了都不知道。一会儿,山下有人在喊:牛吃玉米了,牛吃玉米了。黎勇站起来,他吓坏了。余香花家 夜 内杨玉明拿着柳条,气呼呼地。黎勇哭泣着。余香花:杨老师,算了吧,看把孩子吓得,他还小呀。杨玉明:干吗做事没有一点责任心,让你放牛,你看书,让牛吃了集体的玉米,你知道香花婶婶要赔多少吗?画外音:当时,杨老师真的生气了,我放的牛吃了集体的玉米,香花婶婶不仅在大会上做检查,还在年底扣了救济粮,用来抵损失,这样,香花婶婶家的日子真是艰难呀,可她总是让我吃好的。余香花:也别怪他,你们几个也是,干啥去了,整天只知道玩。杨玉明:黎勇,把书拿给我看看。黎勇点点头,从怀里拿下出一本破书。杨玉明:《烈火金钢》,哪儿来的?黎勇:原来住在我家的知青大哥留下的。杨玉明:天啦,你这么小就能看长篇小说,真不简单呀。杨玉明寝室 夜 内两人在油灯下看书。画外音:杨老师知道我爱看书,就进城为我找来一些中外名著给我读。我对文学的爱好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14#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0 20:47:06|只看该作者
杨玉明寝室 夜 内两人在油灯下看书。画外音:杨老师知道我爱看书,就进城为我找来一些中外名著给我读。我对文学的爱好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教室 日 内杨玉明在给孩子们上课。黎勇在回答问题。杨玉明欣慰地看着黎勇。画外音:终于,我小学毕业了,我和香花婶婶的大儿子都要进了中学。香花婶婶的家庭挺困难,杨老师的工资又那么低,我多次想退学,可杨老师不准我放弃学业,香花婶婶也不让我退学。在初中毕业时,考虑到家庭状况,我填报了中等师范学校,可杨老师硬给我改了志愿。红星中学办公室 日 内一位女教师在备课。杨玉明走了进去。女教师(抬头):同志,您找谁?正是前面出现过的那位孕妇。杨玉明:啊,这位老师,是您 。女教师:天啦,您不就是当初代替我去云岭的杨老师吗?杨玉明:是我。女教师:我一直在想,不知该怎样感谢您。对了,您调下山了吗?杨玉明:没有。女教师:七年啦。杨玉明:我无所谓。您的孩子还好吗?女教师:好,多谢你的关心。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杨玉明:黎勇是你的学生吗?女教师:是啊。杨玉明:你们的学生都填了志愿吗?女教师:填了,黎勇太可惜了,他的成绩挺好,将来考大学没有问题,可他硬要填报中专。杨玉明:你帮我给他改成高中。女教师:可孩子们的志愿表已经交到县招办了。杨玉明:那,我去招办。女教师:你干吗那么关心他?杨玉明:这孩子是一个孤儿,他父母死得早,他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这孩子挺懂事,他是怕增加我的负担才不肯读高中的。女教师:是这样,我和你一起去招办吧。县招办 日 内杨玉明:张主任,这孩子是一个孤儿,他非常好学,可太倔,硬要读中师。招办主任:读中师好哇,可以早点出来工作,你为什么非要他读高中,考大学呢?杨玉明:因为他能考上大学,我相信他。主任:不一定吧,初中成绩好的,到了高中不一定成绩好。女教师:张主任,我是这个孩子的初中老师,我也相信他,他不考大学可惜了。主任:他和你非亲非故的,你干吗这么关心他呀。杨玉明:因为我是他的老师。女教师:是啊,我们当老师的图个啥,不就希望孩子有出息吗?主任:好吧,我同意修改他的志愿。县城中学操场 日 内一群中学生在打篮球。黎勇也在打球的孩子中。杨玉明:黎勇!黎勇停止打球,将球扔给另一个男生,走出球场。杨玉明:走,到那边去坐坐。黎勇:老师,您找我有事吗?杨玉明:走吧。杨玉明和黎勇向教学楼走去。教学楼下的一块空地 日 外两人坐在草地上。杨玉明:说吧,为什么要报中专?黎勇:我想早点出来工作。杨玉明:工作,工作,为什么不能多读点书,多学一点本事,再想工作的事?黎勇:杨老师,我吃住都在你们家里,够拖累你们了,要是再读高中,上大学,我。杨玉明:你怕我供不起你?黎勇:可是,可是,为了我,连二弟都缀学了。杨玉明:他们的缀学与你无关,他们自己学不起走,怪不了别人。孩子,当初我在你父母坟前就下了决心,不光让你长大,还要你接受最好的教育呀。孩子呀,咱们羌族没有文字,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你就不想长大后为咱们的民族做点事吗?黎勇沉思着。杨玉明:你忘记了你父母是怎么死的吗?黎勇:不,我没有。杨玉明:孩子,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可我多么希望在我手里能出几个大学生呀,你就不能帮助我完成这个心愿吗?黎勇:老师,我记住了。中学教室 夜 内学生们正在上晚自习。黎勇在做作业。画外音:我记住了杨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后来,杨老师和香花婶婶结婚了,杨老师得供养香花婶婶的孩子,再加上我,他的工资哪能够用呀,和我一样大的大哥,小学毕业的二弟都缀学了,还有三弟、四弟、五弟,他们都还小。还有一个小妹妹,就是小梅。他只好贷款供我们读书。中学校门 日 外杨玉明急忙地走进门,向学校医务室走去。校医务室 日 内杨玉明走进医务室。杨玉明:医生,我的孩子,他怎么啦?校医:贫血,严重营养不良,我说你们这些父母是怎么当的?杨玉明:我能看看他吗?校医(拉开布帘):正在输液啊。昏睡中的黎勇吃力地睁开眼睛:老师。杨玉明:孩子,你这是?黎勇:没事,我只是太累了,睡睡就好了。杨玉明(泪如雨下):孩子,干吗要这样,身体垮了,还能做什么?你是不是把早饭钱节省下来呀,你真是的。杨玉明搂住黎勇。画外音:终于,我高中毕业了,考上了大学。山坡 日 外黎勇拿着通知书边跑边喊:我考上了,我考上大学了。黎勇飞快地向寨子中跑去。黎勇跑进寨子。黎勇向小学校跑去。教室 日 内杨玉明正在给孩子们上课。杨玉明:天,那么高,那么蓝。孩子们:天,那么高,那么蓝。杨玉明: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孩子们: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黎勇站在门口,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杨玉明(停止讲课):黎勇,回来啦,通知书拿到了吗?黎勇:拿下到了。杨玉明:考上哪儿了?黎勇把通知书交给杨玉明。杨玉明打开录取通知书:西南大学,太好了。黎勇:杨老师,要不是您,我就没有今天。杨玉明:说这些干啥。同学们,同学们,黎勇哥考上大学啦。孩子们欢呼起来。杨玉明(一把搂住黎勇):你是咱们山寨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真有出息呀。黎勇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余香花家 夜 内村民们聚集在余家说着什么。村长:杨老师啊,难为你了,您为咱们云岭村做了一件大事呀。另一村民:要不是您,勇娃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出息呀。村长(抚着黎勇的肩):勇娃呀,有出息了,可别忘记了你的老师呀。杨玉明:别忘记了自己的家乡,别忘记了你是羌家人的后代呀。黎勇点点头,眼泪夺眶而出。厢房 夜 内黎勇和余家的几个兄弟在说着。一青年:黎勇,祝贺你,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黎勇:大哥,你是为了我,才中断学业的呀。青年:咱们兄弟俩还说这些,你的成绩本来就比我好,上大学的应该是你呀。对了,我今年冬天准备去参军。黎勇:好样的。另一男孩:黎勇哥,我也要像你学习,争取考上大学。黎勇:咱们一块儿努力。山坡上的一座坟前 日 外杨玉明和黎勇在上坟。杨玉明:黎大哥,黎大嫂,你们的勇儿长大了,他考上了大学,你们放心吧。黎勇:爸爸,妈妈,我考上大学了,我一定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不会忘记自己是羌族人的后代,更不会忘记杨老师和香花婶婶的,要不是他们,我不会有今天的,他们的养育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杨玉明:孩子,记住你今天说的话,要为咱们羌家人做事。车站 日 外杨玉明在送别黎勇。杨玉明:黎勇,老师就送你上车,你自个儿上省城吧,一路上要小心。黎勇扑到杨玉明的怀里:爸爸!杨玉明搂住他。广播里传来催旅客上车的声音。杨玉明:走吧,走吧。车快开了。黎勇抬起头:爸爸,你要保重。杨玉明:好的,你也要好好学习,不要挂念家里。黎勇走到汽车边。黎勇和旅客们登上汽车。汽车缓缓开出车站。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桃花 发表于: 2005-10-11 15:51:52|只看该作者
杨老师:说真的,我在你的故事里没有看见羌寨那些老教师的影子,只是文中恰巧有个叫杨玉明的老师,我说的杨玉明最早是我们村里的老师,教过我哥哥他们,我上学的时候(1975年),杨老师已经不教书了,而是队长了,最深的印象是他坐在他们家房顶上抽着兰花烟。陈新秀也是一个很优秀的教师,那时侯她还只是一个民办教师,薪水很少。她教我会读a、o、e,她教会算1+1=2。那时候她还是民办教师,她是小克枯的,而学校在我们大克枯,每天清早,她就带着他们村的孩子到我们村的学校里来,我上学的年龄不够,我父母说就当是把我管着吧,因为我的父母要去做农活,而我太顽皮,所以只是打算把我送进学校关起来的,那时候,我们的书本都是她用背篼去乡中心校背回来发给我们的,有一次放学的时候,我和另外几个男孩子站在村边往她回家的地方扔石头,第二天,我不敢进学校了,就跟着我哥哥跑河坝小学王远方老师的班上去混了几天,可是我还是想回陈新秀老师那里去,就战战兢兢的回去了,她也没批评我,只是笑着说了我两句。我说过的周达的那个叫杨庆平的老教师,也很辛苦,教了很多年的书都没有办法把自己转为公办教师,我记忆最深的是他背着背篼从我们村边走过,戴着一顶洗得发白的黄色帽子,背篼里是孩子们用的书本。陈春俊是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老师,他叫我们放学打猪草的时候就去拣地里废弃的铁铧(耕地用的),凑一定数了就卖到废品收购站,他就用这些钱给我们班买回很多小人书,我们就有课外书可看了,那时候教室不够,是两个年级坐一个教室,他先上了我们4年级的课,给我们布置好作业以后又给2年级的讲课,就这样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小学毕业生。夏天中午的时候,他会带几个男孩子去河边钓鱼,把钓到的鱼卖给城里来的公办教师,卖到的钱依然给我们买小人书。他平常说话有一些结巴,但是讲课的时候他一点也不结巴。他教我们办的黑板报也是很精彩的,画的画很好看,有时候把我们班同学写得好的作文抄到黑板报里去……

想起这些,禁不住泪眼婆娑了……

杨烛老师,还是很感谢您,您有这份爱心写出这样的故事,而我虽然有记忆,却没有写故事的能力和魄力。
16#
 罗子兰 发表于: 2005-10-11 16:30:35|只看该作者
桃花说的这样的乡村教师我也见过。因为我从小也是在乡村小学长大的。那一辈教师很敬业也很苦。现在我离开了几十年了,不太知道这个时代的他们和老一辈人有什么不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1 20:50:17|只看该作者
汽车内 日 黎勇望着窗外飞速逝去的风景,潸然泪下。现实 村委会 日 内云中行(黎勇)沉思的目光。云中行:我在西南民族大学读书的时候,依靠爸爸微薄的工资和奖学金度过了艰难的日子。老师鼓励我投稿,我把收集到的羌族民间故事寄了出去,结果,被杂志社采用了。赵炜:就是《马桑树的故事》?云中行点点头:毕业后,我分配到了县委宣传部。哎,可不是依靠关系呀。赵炜:你为什么要离开宣传部?云中行:前年春天,我陪州上的领导到云岭视察。我看到家乡依然贫穷落后,我父母为之献出生命的公路依然半途而废,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呀,因此,我向县委组织部要求,任云岭村党支部书记。不为别的,只想为家乡人民做点实事。赵炜:你真了不起,现在许多人都想往上爬,为自己捞点实惠,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云中行:说什么呀,真正了不起的还是杨老师,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从电子游戏厅里拯救出了一个大学生。赵炜:是吗?云中行:这就是他供养第二个孤儿的故事。赵炜:你讲讲吧。云中行:这孩子的身世也很可怜,他的母亲疯了,父亲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赵炜:也是和你一样的苦孩子。云中行:比我还苦。他的母亲早年到城里帮工,受人欺骗,上当失身。妇孩子不懂事,又害羞,等到她的母亲发现,已经无法引产了,这个不该出世的孩子就这样来到了人间。小赵,应该怎么写,你有分寸了吧。赵炜:这我明白,你是说不能伤害这个孩子,对吗?云中行点点头:杨老师在家访回来的路上捡到了这个孩子。为了养大这个孩子,杨老师花的心血是无法计算的,他对孩子也寄托了无限的希望。可是,孩子在上初中时,却迷上了电子游戏。城关小学办公室 日 内杨玉明:石校长,您找我?石校长:刚才,县一中打来电话,秦小雷好几天没有上学了。杨玉明:什么,他不在学校?石校长:他们找了好多地方,也问了他的许多同学,可没有他的消息。杨玉明:我去看看。杨玉明走出办公室。县城 日 外九十年代的山区县城,从城镇的建筑和人们的衣着都有巨大的变化。高楼林立,公路宽敞,车来车往,人群簇动。人们的衣服都比较时尚。公路两边,各种大大小小的商店铺面排列着。在一条偏的小街上,许多家电子游戏厅排列着。杨玉明在每一家电子游戏厅中寻找着孩子。杨玉明走进一家电子游戏厅。一会儿,他从里边钻了出来。杨玉明失望的眼神。杨玉明又走进另一家电子游戏厅。游戏厅 日 内一个男孩正在玩电子游戏。他目不转睛地望着屏幕,双手熟练地操作着操纵杆。男孩兴奋的表情。一支大手抓住了男孩的胳膊。男孩(手一挥):干吗呀,别影响我。杨玉明:你给我出来。男孩:啊,杨老师。杨玉明:你怎么到这种地方来,这儿是你来的地方吗?走,跟我回学校去。男孩:我。游戏厅老板走了过来:喂,别影响我做生意。杨玉明:生意,你这是什么生意呀,你这是害人的生意。老板:喂,喂,你这人是怎么说话的呀。杨玉明(拉着秦小雷的手):小雷,我们回学校去。老板:站着,你把话说清楚,我可不是好惹的。杨玉明:我们找个地方评理去。杨玉明拉着孩子走出游戏厅。老板跟了出去。游戏厅门口 日 外老板抓住杨玉明: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呢,你儿子他们在我这儿打了一个星期游戏,我给他游戏币,还给他们提供方便面,矿泉水,你还说我害人。(他见有人围观,便提高了声音)你们大家来评评理。众人议论著。杨玉明:这位老板,你能一个星期天天吃方便面,喝矿泉水么。孩子正在长身体呀。老板:你不是要我给你儿子天天做好吃的山珍海味吧。杨玉明:我不要你给他们做山珍海味,我只是希望你能够帮我把孩子劝回学校,我的要求不过份吧。一些人附合著:这位老师说得对呀。老板:可我总得要做生意呀,再说,又不是我把他们拉来的,他们自个儿要来,我能怎么样?我们进水不犯河水,你别管得宽。杨玉明:我只想问你,这孩子玩电子游戏能玩一辈子吗?他们长大了能干什么?难道你自己就没有孩子?一路人:这老师说得对,孩子一天到晚迷电子游戏,书不想读,眼睛也坏了,长大能做什么呀?另一路人:真是的,我的儿子就是迷这电子游戏,成绩看着往下降,我简直就拿他没有办法。人们议论纷纷。这时,一个男孩跑了过来,拉着老板的手:陈叔叔,我们老师叫您去一下。老板:干吗?男孩:你们陈涛进游戏厅被校长抓住了。老板:这小子,叫他不要玩游戏,他就是不听,看我怎么收拾他。一路人:你不是开着游戏厅吗?他不玩游戏厅干吗?另一路人:这样好啊,以后他长大了,你就把这游戏厅给他经营,子承父业吧。大伙儿笑了起来。老板:你们就别拿我寻开心了,我要不是下岗,也用不着开这么个破游戏厅呀。现在谁不知道没有文化以后连工作都不好找呀。杨玉明:老板,这孩子欠你多少钱,我给你。老板:你是他父亲?杨玉明:不是。老板:亲戚?杨玉明:也不是。老板:那你?杨玉明:我是他老师。老板:算了吧,你找他父亲来。杨玉明把老板拉到一边,悄悄对他说。老板:啥,你说啥,他是个孤儿。杨玉明点点头。老板:算了,算了,这钱我也不要了,真的,我也准备把店子租给别人,做点别的生意,我也有孩子呀。老板走进游戏厅,一会儿,从里边带出几个孩子:孩子们,回去念书吧,以后叔叔也不做这生意了。孩子们离开游戏厅。杨玉明:谢谢您。画外音:不久,我们和县公安局、文体局联合对县城电子游戏厅进行了整顿,各中小学学生也开展了拒绝“三室一厅”活动,基本消除了中小学生进游戏厅的现象,而秦小雷也经过努力学习考上了重点高中,今年又以全州第二名的好成绩考上了省城电子科大。山村学校 日 外杨玉明接过秦小雷的录取通知书,搂住了他。秦小雷笑着。
18#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1 20:51:14|只看该作者
现实 村委会 日 内云中行与赵炜在交谈着。赵炜在本子上记录着。赵炜沉思的目光。独白:余德明老师的故事让我感动,而他的爱情故事却是一个谜,也让我更加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他的想法。没有想到,他找到了我。学校办公室 日 内余德明:赵记者,你还想知道我的故事吗?赵炜:故事,什么故事?余德明: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不是来采访民风民俗的,而是专门来采访我的。赵炜:我余德明:我不怪你,这是你的工作嘛,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赵炜:是吗?余德明:可你别瞎吹,要不你走了,人家会骂我的。赵炜:我可没有瞎吹呀,放心,我不会写你的全部学生都要上了大学,但你却用微薄的工资供出了两个大学生。余德明:我真有那么大的本事?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呀。其实,在我心中,我是挺惭愧的,我不是一个好老师。赵炜:你太谦虚了。余德明:不,是真的,我的普通话连三甲都没有达到,考了几年都没过关。赵炜:怎么会呢?你不是生长在城市里,而且还是师范学校毕业生呀。余德明:如果我告诉你,当初我差点被州歌舞团要去当演员,你会相信吗?赵炜:相信,因为您长得很帅的。余德明:这赵记者,真会说话,就我这样子的还帅。告诉你吧,我读书时,普通话说得特别好,特别喜欢朗诵。不是吹的,当年州上要找人朗诵毛主席的诗词,总是找我。为什么呢?因为我小学的语文老师的普通话是全州一流的,他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最严格,所以,他的学生们普通话也特别好。可是我到了羌寨山村教书。当时,我父亲告诉我在羌山村寨工作要学会羌话,开始我还不以为然,可后来与村民交往,才发觉不会羌话十分困难。余德明点上了兰花烟吸着。赵炜皱了一下眉。余德明:哎呀,赵记者,对不起。赵炜:没什么,你抽吧。余德明边抽烟边说:那时,在羌山当一名教师,难呀,孩子们不会说汉话,也听不懂我上课,我得找人把课文翻译成羌话,这叫打话。(回忆)山村小学教室 日 见七十年代的山村小学教室里,杨玉明正在给孩子们报名。杨玉明:你叫什么名字?男孩呆呆地望着他,没有反应。男孩脏乎乎的脸上还有鼻涕。杨玉明取出手帕给男孩擦掉鼻涕。杨玉明向一个村民询问。村民疑惑的看着他。村长(用羌话):老师在问你的娃叫啥?村民用羌话说着。队长:老师,他说他的娃叫平娃。杨玉明:我给你的孩子取一个名字,行吗?队长用羌话说着,村民点点头。杨玉明:就叫黎昌平吧。村长用羌话对村民说,那村民点点头。杨玉明在本子上写着。大队办公室 日 内杨玉明:队长,您 教职工我学习羌话吧。队长:怎么,你要学羌话?杨玉明:不学会羌话,我怎么和家长打交道,又怎么教孩子们呢?队长:这道也是,我教你。山坡 日 外杨玉明在跟着队长学习羌话。田野 日 外杨玉明在向一位老农民学习羌话。画外音:就这样,我学会了羌话,在给孩子们上课时,我都用羌话讲,让孩子们能够听懂我的课。现实 山路 日 外赵炜与余德明在路上走着。赵炜:现在呢?余德明:现在有了电视,孩子们能够听懂普通话,可不会说羌话了。赵炜:的确,现在许多羌族地区都汉化了,很难找到纯粹的羌族民风民情。上次我们陪省作协的文人作家去采风,几乎找不到会说羌话,会唱羌族山歌的人。余德明:你怎么不让他们上我们这儿来,我们这儿是资格的纯正羌族地区,有很浓郁的羌族气息,只要上点年纪的,几乎人人都会唱羌族山歌,说羌话。赵炜:好下次我一定带他们来。余德明:我们云岭一定欢迎。赵炜:这羌族文化的流失,真是一种悲哀呀。余德明:是啊,应该有人重视这了,因为很多人都要老了。不过,现在,许多搞文化的和搞旅游的人都要会到咱们这里来,上回,文化局和旅游局到咱们这里来考查,准备在我们这里搞旅游哩。赵炜:对了,你的普通话说得不好,在评职称方面会受到影响吧。余德明:评职称,差点教不了书了。赵炜:为什么?余德明:基本功不过关呀,石校长和张乡长还有我们村的书记村长一起走到教育局。他们说,余德明的普通话说得不好,但又有哪些普通话老师说得好的老师愿意到这高山村寨教书呢?而且,一教就是三十年。赵炜:对一个在羌族山寨小学任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光用普通话来评定是不是有些苛求了,不过这也是你心里的憾事吧。余德明:的确,我的小学老师遇到我,他都有些失望。前年,教育局组织我们山村老师到北京参观,我可闹笑话了。赵炜:是吗?余德明:我们在北京的大街上,迷路了,不会说普通话,我问一个北京人,同志,你们这是哪个塌塌。赵炜笑了起来。余德明:那位北京人根本听不懂,我们说了半天,他也不明白,直到一位懂北京话的四川人来了,才解释清楚。我想,我们的学生要是不会普通话,外出打工多不方便呀。赵炜:别担心,到了新的环境,他们很快就学会普通话的。再说,要是他们到广东,你不是要教他们广东话么?余德明:这道也是,唉,现在当教师不容易呀,现在,上面又要求我们学电脑,可我们这里根本没有电脑,怎么学呀。赵炜:那你评上高级教师了么?你都快要退休了。余德明:上前年评职称,我本来是很有资格的,可当时名额有限,有一位也是快退休的女老师没有评上,一时想不开,投河了,幸好被人救了起来。唉,她也是在高山村寨一师一校的村小教了几十年的,不容易呀,将心比心,一个妇女家。我就把名额让给了她。赵炜:这不公平,为什么要你让。余德明:都快出人命了,不让又能怎么样?赵炜:你们教师的心理素质怎么这么脆弱?余德明:脆弱,赵记者,你看过电影《凤凰琴》吗?你知道电影中的民师为什么要争一个民师转正的指标,后来又把指标让给快死的校长的妻子吗?他们是为了得到承认呀。同样,我们争高级教师也是想得到承认呀。赵炜:对不起,余老师,我太不理解你们教师了。余德明:没什么,我现在也不想什么高级教师了,我只想好好教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山里的百姓,可是。赵炜:可是什么?余德明:今年考试,我的学生没有考好。赵炜:我都听石校长和您女儿说了,您是因为照顾阿姨才没有考好的。其实,一次失败不能说明什么,更不能抹杀您过去在教学中的努力。余德明:现在教学就是讲成绩呀。赵炜:现在不但学生的压力大,你们的压力也不小呀。两个人来到一个学生家门口。余德明:好了,咱们别说了。我带你来的这家老人是羌族的释比(端公),他对羌族文化知道得很多,你可以找他聊聊。赵炜点点头。两人走进大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1 20:52:07|只看该作者
赵炜寝室 夜 内赵炜正在整理采访记录。独白:白天,余老师的话让我有很多感慨,我才发觉,我对他们这些山村小学教师了解得太少了,他们的苦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清苦,更多的是他们在这变革时代所感受到的自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心痛苦。我也采访了一些村民和余老师过去的学生,我觉得他们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他们尊敬余老师,可又因为他的贫穷而对他有些看不起。更不愿意也像他一样当一名教师,或者让自己的孩子当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最有本事的人还是村子中最有钱的。毕竟,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呀。赵炜继续写着。余家大院 日 外余德明将余香花抱出来晒太阳。小梅将一把椅子放好,余德明将香花放在椅子上。赵炜走了过去:阿姨,您好,我叫赵炜,是报社的记者。余香花:我知道,你是来写我们德明的。唉,这些年多靠他了,要不是他,我。余德明:过去的事,还提它干吗?余香花:你还是让我讲讲吧,小赵还不知道。赵炜:是啊,我很想知道,您 讲讲吧。余香花:那是去年的秋天。山路 日 外大雨滂沱,雨水不断地冲刷着山路,使山路泥泞不堪。余香花背着一大背柴禾在山路上走着。狂风吹打着她的身体,让她有些站立不稳。余香花在山路上吃力地走着。突然,她脚下一滑,连人带柴摔倒在坡上。余香花顺着山坡向下滚着。余香花倒在山坡下。小学教室 日 内余德明在给孩子们上课。一个村民走了过来。村民对他说着什么。余德明(吃惊):啊。山路 日 外余德明在山路上奔跑着。余德明奔跑的脚步。余德明焦急的神情。余德明边跑边喊着,但听不清他的声音。余德明继续奔跑着,脸上汗水和雨水都要分不清了。县医院 日 外余德明跑进医院里。手术室门口 日 外余德明与儿女们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位医生走了出来。余德明和儿女们走了上去。余德明:医生,我爱人怎么样啦?医生:生命危险到是没有了,可是。余德明:可是什么?医生:终生瘫痪。余德明:啊!病房 日 内余香花醒了过来。余德明和儿女们守候在她床边。余香花:德明,我。余德明:阿姐,你睡吧,医生说你没事了。余香花:德明,你哄我,我知道,我是个没有用的人了。余德明:你别乱说,真的,你没事,医生说,过几天就好了。余香花流下眼泪。余德明:别这样,孩子们看着咱们啦。余德明为香花擦眼泪。病房 日 内余德明给香花喂饭。余香花吃着饭,泪水夺眶而出。余德明:别这样。余香花:德明,咱们离婚吧。余德明:你说啥呀。余香花:我是说我们分开过,这样,你才会好过。余德明:你怎么能这样说呢?没有你,我还能好过么,你忘记了咱们当初是好不容易才结合在一起的,怎么能说分就分呢?余香花:可是。余德明:可是什么,好好养病,别胡思乱想的。同上 日 内余德明在给香花洗脸。余香花:德明,我好不了。余德明:别乱说,你好好养病。余香花:不我是说真的,我在医院住了这么久,可是,我不想治了。余德明:那怎么行,得治好呀。余香花:不,我们花了好多钱了,还是出院吧。别花冤枉钱了,出去找民间小单方治治。余德明:也好,可是你不许想别的。余香花点点头。画外音:从那以后,余德明背着我到处找土医生为我治病,他又要上课,又要照顾我,还要管地里的活,可苦了他了。山路 日 外余德明背着香花外出求医。余德明的寝室 夜 内余德明一边给香花煎药,一边在备课。余德明看看沙锅里的药,一会儿帮香花盖被子。余香花心疼地看着他。余德明看着自己的妻子,握着她的手,抚摸着。余香花忧郁的表情。余德明寝室 日 内余香花抱着一个瓶子发呆。小梅走了进来:妈,你这是在干什么呀?余香花:我把你爸爸拖累了,只有我走了,他才轻松。小梅:妈,你别这样,我们不能没有您呀,我求您了,妈。小梅抢着香花手里的瓶子。余德明回来,急忙夺过香花手里的瓶子,扔在地上。余德明:阿姐,你这是干什么呀。余香花(哭泣):我不想拖累你。余德明:拖累,你就不想想,你这样我的良心会安吗?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我不能没有你,要是你走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干吗要这样。余香花:我对不起你。余德明:你就不想想我们的孩子,他们不能没有母亲呀。小梅:妈,你就舍得离开我们吗?余香花哭泣着。余德明:你别这样想不开好吗?余香花点点头。现实 余家大院余德明:你呀,说这些干吗?余香花:我不说,大家都不知道,你不是太委屈了吗?余德明:你以为我做这些是给别人看的呀。赵炜很感动地看着他们夫妇。
20#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1 20:53:32|只看该作者
学校办公室 日 内赵炜在本子上记着什么。余德明走了过来。赵炜:余老师,您 对香花阿姨真是太好了。余德明:你只知道我对她好,可她对我的好,你就不知道了。说实话,我们当初的结合是很不容易的,其中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回忆)余香花家 日 内七十年代的山区农家,贫穷寒酸的陈设。余香花正在厨房做饭,杨玉明放学回来,在他的身后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大的十多岁,最小的大概四岁多。他们都是余香花的孩子。余香花迎了上去,接过杨玉明手里的东西。余香花为杨玉明端来一杯茶,杨玉明推让着。余香花硬塞给他。余有些生气了。杨玉明接过茶杯。余香花走进厨房继续做饭,杨放下杯子想跟着进厨房,被余香花推了出来。画外音:那时,我在香花阿姐家居住。阿姐对我好极了,她的丈夫陈大哥对我也很好。我知道,因为我是教师,羌族人民非常尊敬教师,当然,还有我父亲在这山上做活路,和村民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余香花家 夜 内杨玉明与余香花一家人在吃饭。一个壮实的羌家汉子在给杨玉明倒酒。汉子:杨老师,喝酒,喝!杨玉明:大哥,我实在喝不下去了。杨玉明的脸很红了,看得出已经不胜酒力。汉子:兄弟,你看不起我呀,在咱们这羌族地区教职工书,不学会喝酒可不行呀,喝。杨玉明端起酒杯,吃力地将酒喝下去。汉子:好,够朋友。杨玉明笑着。寝室 夜 内杨玉明躺在床上,刚刚吐过不久。香花夫妇在照顾他。余香花:你也真是,人家不会喝酒,你硬要人家喝那么多,酒伤身体呀。汉子:怪我,怪我,可我也是高兴呀。余香花用湿毛巾为杨玉明搭在头上降温。杨玉明醒了过来。汉子:兄弟,你总算醒了,可把我吓坏了。杨玉明:陈大哥,香花阿姐,我给你们增添麻烦了。汉子:唉,说到哪儿去了,你从城里到咱们山沟里教书多不容易呀。再训,你老汉原来也在咱们这里做活,那可是个好人呀。杨玉明感动的眼神。画外音:本来,我一直想调下山,可他们的热情却使我打消了这一念头。厨房 日 内余香花正在做饭。她接开锅盖,锅里煮着玉米面,上面有一碗白米饭。余香花端出白米饭,将米饭端到杨玉明面前。一男孩:阿妈,我也要吃白米饭。另外几个孩子也叫到:阿妈,我也要,我也要。余香花:好娃娃,阿妈给你们舀。余香花为孩子们盛上玉米饭。男孩:我不要这个,我要白米饭。一个小男孩把碗推到地上,碗打碎了。余香花“啪”的一耳光打在男孩脸上,男孩哭起来。杨玉明:阿姐,你这是干什么呀。杨玉明抱着男孩,安慰着。一会儿,男孩停止了哭泣。杨玉明:孩子们,来,老师分给你们。余香花:杨老师,这不行,你从城里来,吃不惯玉米饭。杨玉明:没事,我们城里配粮食,也是一半大米,一半玉米和杂粮。这有什么,比六一二年困难时候要好多了。来,孩子们。几个孩子跑到杨玉明身边,杨玉明一口一口给孩子们喂饭。孩子们张大嘴。杨玉明将米饭喂给孩子们。画外音:那时,别说农村了,就连城里人也不可能天天吃米饭,可香花阿姐总要给我蒸一碗白米饭,还不让我给孩子们吃,你说,这种感情,我能够忘记吗?厨房 同上杨玉明在吃面条,他用筷子拔拉着,发现碗底埋着腊肉。杨玉明感动的眼神。教室 日 内杨玉明从书包里取书,却掏出一个煮鸡蛋。杨玉明握着鸡蛋,感动极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08:48,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