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杨烛|查看: 10391|回复: 40
[羌族(矿藏·能源)

电影文学剧本《羌山情》

 [复制链接]
21#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1 20:55:58|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陈春俊老师还有这么感人的故事。对了,桃花,你在哪里工作呢?你是75年读小学,那你小不了我好多呀。
22#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2 20:0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寝室 夜 内余香花将自己做的绣花鞋垫交给杨玉明。杨玉明:阿姐,这可不行。余香花:拿着吧,我给你们几个兄弟都做了一双。画外音:阿姐把我当成了自家的兄弟,1980年,因为我的工作优秀,教育局决定调我到县城组建城关完小,所以,我离开了云岭山寨。山寨 日 外村民们在送别杨玉明。他们都手捧着鸡蛋、腊肉,在的提着一只鸡。杨玉明手里已经捧了不少东西。孩子们抱着杨玉明的腿哭泣着。一个男孩:老师,您别走呀,别走呀。孩子们:杨老师,您别走呀,您走了,谁教我们呀。大队书记:孩子们,你们别拦着杨老师了,他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他的爸爸妈妈想他,他该回去了。村民们用羌话说着。余香花夫妻带着几个孩子走了过来。余香花拿下出两双布鞋:杨老师,这是我给杨大叔和大妈做的鞋,麻烦你带给他们,这鞋是我自个儿做的,穿着不湿脚呀。余香花将布鞋给杨玉明。余香花的丈夫:兄弟,这是我给老人打的野味,让老人尝尝。杨玉明抱住了余香花的丈夫。杨玉明看着村民们依依不舍的目光,流下了眼泪。杨玉明:书记,你去告诉上级领导,我不走了。书记:啥,你说啥,不走了,那哪儿行呀,你在这山上呆了快十年了。杨玉明:你想赶我走?书记:杨老师,我们真的舍不得你走,可这儿太苦了,太委屈你了。杨玉明:你们在这山上呆一辈子都不嫌苦,我算啥。书记:不行,不行,局领导说,你爹妈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他们向局里要求了好多次。再说,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应该说对象了。反正新老师明天就要来。杨玉明:他还是学生娃,这山上他啥都不懂,让我带他一把,带一年,我就走。书记:杨老师,难为你了。杨玉明:这没什么。画外音:新来的老师就是石校长。因为我没有下山,局里另外抽调了一位老师做完小校长。大队书记派人给我们俩新修了寝室。每天,香花阿姐主动为我们做饭,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帮助我们。村小寝室 日 内余香花在为两位老师做饭。杨玉明与石校长在批改作业。余香花在洗菜。余香花在切菜。余香花在炒菜。余香花将炒好的菜端到桌子上。余香花为两位老师盛饭。杨玉明:香花阿姐,天天让你帮我们做饭,太麻烦你了。余香花:这有什么,你们那么忙。唉,你们当老师的,天天给娃娃们上课,批改作业,比爹妈还操场心呀。杨玉明:阿姐,以后,让小五也跟我们一块儿吃吧。余香花:那怎么行,你们工资不高,你还在管黎勇。再说,他们还得喂猪、放牛呀。两位老师吃完饭,余香花开始收碗筷。杨玉明:阿姐,你放在那里吧,我们来洗。余香花:这点活,我一会儿就干了。校园 日 外校园四周的树上挂了很多汽球、彩带,还有各种彩色的纸花,墙上张贴着图画,教室前面放着几张桌子,课桌上蒙着床单,桌子上还摆放着鲜艳的塑料花。上方的墙上贴着“庆祝六一儿童节”几个大字。墙上还张贴补着两张大红纸,一张上写着新少先队员名单,另一张上写有入队誓词。孩子们集合在操场上。几个孩子站台在主席台前。石校长在领着孩子们宣誓: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孩子们也跟着念。石校长为孩子们戴上红领巾。石校长在和孩子们敬队礼。画外音:石校长是师范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他读师范时,可比我们正规多了,他很能干,做了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带孩子们搞了许多活动,孩子们可喜欢他了,那年的六一儿童节也是孩子们最难忘的节日。一组孩子们学习活动的镜头:杨玉明和石校长带着孩子们登山。杨玉明和石校长带着孩子们为村上的老人们砍柴。杨玉明和石校长带孩子们在村子里打扫卫生。杨玉明和石校长带孩子们去访问一位老端公。端公在为孩子们讲故事。画外音:可是,好景不长,想不到,陈大哥出车祸了,那时,陈大哥在铁矿自个儿学会了开车,铁矿也专门让他开货车拉货。一天深夜,他开车在路上翻下了山崖。医院病房 日 内余香花的丈夫在病床上躺着。余香花守候在他身旁,她已经怀孕几个月了。杨玉明走了过来,他手里提着奶粉以及一些其他营养品。杨玉明:大哥,我来看你了。汉子(睁开眼睛):兄弟,我去了,香花和孩子们就托给你了。杨玉明:不,不,你会好起来的。汉子摇头:我算过命了,说我过不了今年这一关,唉。汉子闭上眼睛。余香花扑上去哭泣着。杨玉明冲出去叫医生。一会儿,杨玉明和医生走了进来。医生翻了翻他的眼皮,摇头。护士将白被单拉上,蒙着汉子的脸。香花呆住了,一会儿她回过神,扑到汉子的身体上哭泣。杨玉明:阿姐,阿姐。山坡 日 外一堆木柴架了起来,裹着白布的汉子的尸体放在上面。一个头戴猴皮帽,穿着羊皮背心的端公在一旁主持安葬仪式。香花穿着一身孝衣孝裤,携带着她的孩子们站在一边。孩子们也穿着白布做的孝衣孝裤,在哭泣着。村民伴奏一边看着,杨玉明和石校长也在一边。端公念完经文,点燃木柴。大火燃了起来。火光中,余香花和孩子们悲痛的神情。画外音:按羌族人的习俗,只要是天灾人祸 而死的都要进行火葬。同上在山坡上的一座孤坟前,余香花带着孩子们为死者烧纸钱。余香花麻木的表情。余家堂屋 夜 内余香花呆坐着,泪水无声地在脸上滑落。几个孩子在她的身旁哭着。杨玉明走了进来。孩子们拥了过去。一个孩子:杨老师。另一个小男孩:杨老师,我饿,我饿。杨玉明:好,老师给你们做饭。余香花(回过神):杨老师,我来吧。杨玉明:不,阿姐,你身子不方便,还是我来吧。杨玉明看了余香花一眼,走进厨房。厨房 夜 内杨玉明揭开锅盖,往锅里掺水。杨玉明往灶里塞进柴禾,划火柴点燃引火木柴,将灶里的柴禾点燃。火燃了起来。杨玉明拿起盆子想去淘米,一只手夺过他的盆子。杨玉明抬头一看,正是余香花。余香花从一个木桶里舀出米来,又从水缸里舀水淘着。杨玉明退到灶台下去烧火。杨玉明:阿姐,不管怎么样,这日子还是要过呀。余香花默默地淘着米,淘米的声音在这静夜中更加响了。杨玉明:阿姐,你的心思我知道,我也有和你一样的感受。余香花:你。杨玉明:在我十六岁那年,我的二哥为了救出红卫兵,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二哥对我最好了,和我感情最深。当我听到他的死,我的心都碎了,说实话,当时,我连死的心都有了。余香花将米倒进锅里。杨玉明:我爸爸说,不管怎样,这活着的人总要活呀。余香花(泪如泉涌):兄弟,你不知道,一个女人要是没了男人有多难呀。杨玉明:你可以找一个疼你爱你的人呀。余香花:啥,你说啥?杨玉明:我说的是真的。杨玉明:不,不。杨玉明:都八十年代了,别那么封建,好吗?有一部电影不是叫《李二嫂改嫁》吗?余香花:兄弟,别这样说,别这样,我们山里会笑话的。杨玉明:那好,我不说了,我只是想说,阿姐,好好活着,好好把孩子带大,陈大哥在天上也会闭上眼睛的。余香花:兄弟。难为你了。余香花感激地望着杨玉明。杨玉明寝室 夜 内杨玉明正在备课。画外音(余德明):我也不知道那时我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幸亏是我,换了别人,香花阿姐早就把淘米水泼在他身上了。但我知道,当我说出那番话后,我觉得,我的生命已经和她联系在一起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2 20:02:35|只看该作者
画外音(赵炜):那,你对香花阿姨的感情是同情多些,还是爱情多些呢?画外音(余德明):我没有想那么多,我想,一个人要是一辈子想得太多,什么同情,什么爱情,那不是太累了吗?结果,人也想糊涂了,我们那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觉得应该和她一起生活。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其中 ,还伴随着一个孩子的喊声。杨玉明走过去,打开门:余老四,怎么啦?孩子(哭泣):杨老师,我妈的肚子疼得受不了。杨玉明:找医生了吗?孩子:我怕,我怕。杨玉明:孩子,别怕,我带你去找医生。杨玉明带着孩子离开寝室。余香花家 夜 内杨玉明和余老四领着赤脚医生走了进来。男孩:小弟,咱妈的肚子还疼吗?小男孩:哥,妈的身边多了一个奶娃娃。赤脚医生:啊,杨老师,你留在这里。我进去看看。余香花的寝室 夜 内余香花躺在床上,头上包着帕子,她的身边放着一个襁褓。赤脚医生:怎么不叫我,真是的,生孩子这么大的事情,自个儿做,要是出了危险怎么办?余香花:有什么呀,我的六个孩子都是在家里生的。哎,你怎么来了?赤脚医生:你家老四去找杨老师,杨老师找到了我。余香花:这孩子,怎么去惊动人家杨老师,他学校的事儿那么忙。这样吧,我也不方便去见他,你去给他说,我没事儿。赤脚医生:好吧。赤脚医生走出寝室。余家大院 日 外杨玉明和石校长提着奶粉和各种营养品走进院子。余香花正在铡猪草。杨玉明:阿姐,你生了孩子才几天呀,怎么就开始干这些活了?余香花:没事,我们劳动惯了,杨老师,石老师,你们这是干吗?杨玉明:我们来看你。石校长:是啊,香花阿姨,听说你生了孩子,我回去给我妈妈说了,我妈让我给你带奶粉。余香花:怎么把你妈妈也惊动了,真是的,这怎么行?石校长:阿姨,您 不知道,当初我妈妈知道我分配到山上工作,担心死了,我就告诉她,您对我们特别照顾,妈妈才放心了,她也很感动,她过去也在山上教过书,所以,他叫我一定要看看您。余香花:难为你妈妈了。唉,你们这些城里的孩子到咱们深山里教职工书,多不容易呀。你们坐,我给你们煮醪糟蛋。杨玉明:别麻烦了。石校长:是啊,您别管我们了。我们还有事哩。余香花:说些啥呀,这是我们的规矩,不吃可不行。余香花走进厨房。杨玉明和石校长坐在外面的凳子上。杨玉明从地上捡起砍刀继续铡猪草。石校长:杨老师,你会干这个?杨玉明(边铡边说):那时,我在香供给阿姐家住,每天就帮着她干活。我们那个时候教职工书不像现在,每天上课前还要到地里去挣工分。石校长:什么挣工分呀。杨玉明:到地里劳动呀,农忙的季节还要帮队里收麦子,控地,什么都要干。石校长:我们读初中时也到农村劳动过,在农村一住就是半个月。杨玉明:你们娃娃家干活不就是打草,积肥,拾麦子么。石校长:对了,听说你大哥是知青呀。杨玉明:是啊,他当了八年知青,现在进城当工人,跟老爹学木工。石校长:那当知青一定了不起,就像柯碧舟,还有《今夜有暴风雪》中那些在北大荒的知青。杨玉明:当知青很苦的。石校长:什么呀,我才非常羡慕他们啦,我总觉得我的生活太平淡了,所以,我才到这山上来教书的。杨玉明:真是孩子,这山上的日子你真的习惯了?石校长:我觉得,这山上还是,还是。杨玉明:还是很苦吧,没有电影电视看,没有好玩的。也没有什么好吃的。石校长:杨老师,你怎么知道我的想法。杨玉明:我也年轻过,也是慢慢习惯这山上的生活的。石校长:当初你是怎么上的山呢?杨玉明:当时,局里本来分配我到县城的红星小学教书。石校长:红星小学,我的母校呀,要那样的话,你就教我了。杨玉明:是啊,唉,当时,这学校的陈老师怀孕了,非要下山,还动了刀子,差点闹出人命,所以,我就和她换了换,上山了。咱大男人,到哪些儿工作都行。余香花端着鸡蛋走了出来:在聊什么呀,这么起劲。哎,杨老师,你怎么干起这些活了,快,快,把手擦擦,吃我做的醪糟蛋。她将一碗醪糟蛋端给石校长,另一碗端给杨玉明。石校长:香花阿姨,是您做的呀,真香。余香花:是我自个儿做的,你吃得惯吗?石校长:行,好吃。杨玉明:香花阿姐真能干,做酸菜,蒸醪糟,做腊肉,啥都会。余香花:别夸我了,我们这儿的羌族女人都很能干。杨玉明:城里的人就是不一样,像陈老师,怀了孩子就不敢到山上来教职工书,可人家。余香花:人与人不同嘛。也难为陈老师了,她教书教得好,我们大家都要很喜欢她。现在有了你们,我们也很高兴,孩子们可喜欢你们了,特别是石老师,又会画,又会唱。石校长:我算什么呀,还是杨老师能干。杨玉明摆摆手。余香花:明儿是十月初一,是羌历年,我们寨子会很热闹的。石校长:羌历年?余香花:就是我们羌族人过年呀,你们汉人过春节,我们过羌历年,也过你们的春节。杨玉明:我在山上都要十年了,怎么没有听说过呢?余香花:那时候这些都是四旧的东西,谁敢搞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羌历年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热闹,人们的服装还很普通,可大家过节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山寨 夜 外村民们欢庆羌历年的场面。村民们在晒坝上围着篝火跳锅庄。羌民们精神十足,虽然没有什么音响设施,但他们的歌声粗犷嘹亮,传得很远。他们大多穿着很旧的羊皮褂子,头裹着白头帕。一群膘悍的羌族汉子在跳羊皮鼓舞,他们手中的鼓都很旧了,油光光的,他们的舞蹈很豪放。羌民们在对歌。余香花在唱山歌。画外音:我从来没有听到过香花阿姐唱歌,可那天,她唱得那么美,把我都要迷住了。杨玉明目不转睛地看着余香花,可香花并没有看他。画外音:那时,家里已经给我说了一门亲事,那对象是我大哥厂里的姑娘。杨家 日 内杨玉明父母和杨家兄弟在招待一个年轻姑娘。那姑娘很漂亮。杨母为姑娘夹菜。姑娘不时用眼睛瞅着杨玉明。杨玉明有些害羞,他低着头,不敢看姑娘一眼。公路上 日 外两人正在漫步。姑娘将一样东西塞到杨玉明手里便跑开了。杨玉明低头一看,正是一张绣花手帕。杨玉明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广场 日 外姑娘教杨玉明学骑自行车。杨玉明坐在车上,姑娘为他撑着车子。杨玉明歪歪斜斜地骑着车子,车子一歪,他倒了下来,两人倒在地上。姑娘笑了起来。杨玉明不好意思地看着姑娘。姑娘把他拉起来,看看他摔着没有。他又骑上车子。小镇郊的白杨树林 日 外两人背靠着一棵白杨树在说着什么。姑娘:说呀,什么时候调下山?杨玉明:唉,现在调工作不容易呀,要讲关系,可我们一家人都是普通工人。姑娘:你是烈士的弟弟呀,你去闹呀,去哭呀,要不,你也别一把刀子或者腰上捆一个炸 药包。杨玉明:干吗?姑娘:自杀,或者杀了那些当官的。杨玉明:我可下不了手。姑娘:笨,谁让你真的下手呀,你吓吓他们。当初那女的不就是这样进城了吗?何况,你还是烈士的弟弟呀。杨玉明:这怎么行?我二哥救出的是红卫兵,现在文化大革命都不搞了。姑娘:就算他不算烈士,可你也应该下山了呀。你呀,嫁给你真不如去死,又没钱,又没有地位,我图你什么呀,只不过想让你进城,我们的日子要好点吧。一句话,调还是不调。杨玉明:我给你说实话吧,去年,教育局调我进城当城关一小的校长,可我没有去。姑娘:你,为什么?杨玉明:因为我舍不得山里的孩子,还有,那里的老百姓对我也很好。姑娘:他们对你好,我就对你不好,哼,我走。姑娘跑出白杨树林。
24#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2 20:03:16|只看该作者
山路 夜 外杨玉明打着手电筒走在山路上。画外音: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要和香花阿姐结婚。石校长调下山了,也是他的好运,那年羌历年后,他搞了一个“我是羌山的孩子”的主题队会,让城关小学的校长看中了,要了过去,先是暂调,第二年正式办了调动手续,进了城关小学,当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山上只有我一个人了。天空下起了大雨。杨玉明在奔跑着,他身上的衣服都打湿了。杨玉明顶风冒雨在山路上奔跑着。突然,他的脚下一滑,从山坡上摔了下去。杨玉明在山坡上滚着,他的头碰到一块石头上,当场昏迷过去。山坡下,杨玉明昏迷着,头上鲜血不住地流着。山坡上,一个头顶着塑料布的女人在喊着:杨老师,杨老师!女人正是余香花。余香花冒雨边找边叫喊着,她往山坡下走去。余香花发现躺在地上的杨玉明。余香花:杨老师。余香花奔跑过去,扶起杨玉明。余香花扯出帕子为杨玉明包扎伤口,帕子被雨水和鲜血浸透了。余香花看看天空 ,急得直跺脚。余香花将塑料布披在杨玉明身上。余香花背着杨玉明往寨子中跑去。余香花家 夜 内杨玉明躺在床上,头上的伤口已另外包扎,湿衣服也被换掉了。杨玉明醒了过来,他坐起身。杨玉明:阿姐,这。余香供给将他按十:快睡下,快睡下,你受伤着哩。杨玉明:谢谢你救了我。余香花:快别这样说,谁看见都会这样做的,有哪一个会看见一个大活人躺在山上不管呢?这可是一条命呀。杨玉明:你怎么知道我摔倒在山上呢?余香花:我听学生娃说,你去蔡清松家家访了,那儿山高路远,他们又是单家独户住在那儿,我不放心呀。杨玉明:阿姐,你对我的救命恩情,我怎么报答呀。余香花:说什么呀,你还不是为了那些学生娃呀。好了,好了,你好好睡吧。杨玉明:阿姐,我想,我想,我们生活在一起吧。余香花:你说什么呀。杨玉明:我是说,阿姐,我想求你嫁给我。余香花:你是说胡话吧,你呀,快睡吧。杨玉明:不,我说的是真的,我不糊涂。杨玉明一把拉住余香花的手,余香花想挣脱他的手,却没有挣脱。余香花:兄弟,你说啥呀,我比你大十多岁,又是农村的,还拖儿带女的。杨玉明:我说的是真的,阿姐,你对我太好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余香花:你从城里到咱们山上来教书是为了啥,我不过就是帮你做点饭嘛。杨玉明:不,阿姐,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可是我真的喜欢你呀。余香花: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可别。杨玉明:我已经想好了,我早就想好了。其实,我家里给我订了一门亲事,可我不爱那个姑娘,虽然她是工人,有城里的户口,但我只喜欢你。余香花:好了,好了,兄弟,你别说了。余香花站起身,走出杨玉明的寝室。杨玉明翻身下床:阿姐。余香花转过身,看见杨玉明下了床,忙走过去扶着他。杨玉明:阿姐,答应我。余香花:好了,好了,等你好了,再说。杨玉明:那好,你一定要答应我。余香花:好吧,姐答应你。杨玉明寝室 夜 内杨玉明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望着房顶。(回忆)余香花从锅里端出一碗白米饭。余香花将米饭端给杨玉明。杨玉明接过饭碗。杨玉明感动的眼神。学校后的一块空地 日 外杨玉明在地里劳动。余香花挎着饭篮走过来:杨老师,吃饭了。杨玉明:香花阿姐,你又送饭了。余香花:杨老师,你又教书,又种田的,多累呀。杨玉明:没啥,我看到学校后面的这块空地空着怪可惜的,开出来种点萝,白菜什么的,卖了还可以给孩子们买点笔或者本世纪本子。余香花:你想得真好,饭菜快凉了,快吃吧。杨玉明端起碗,他用筷子挑了挑,只见碗中有几块腊肉,还有一个荷包鸡蛋。杨玉明:这,阿姐,留给孩子们吃吧。余香花:这些天,你太累了,多吃点。杨玉明:不,这不行。余香花:怎么,不听阿姐的话了,还是嫌不好吃?杨玉明只好吃了起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2 20:03:56|只看该作者
山寨 夜 外雨夜。狂风大作,吹得大树枝叶直摇晃。大雨不停地下着。学校 教师寝室 夜 内杨玉明在熟睡。雨水不停地从房顶缝隙处往寝室里流着。雨水滴在床上,滴在他的脸上。他醒了过来,摸了摸脸上的水。他抬头看看房顶,只见雨水不断地浸进来,滴落在床上。杨玉明:坏了,漏雨了。杨玉明翻身下床,将床移到没有漏雨的地方。杨玉明用一个盆子接雨水,水滴落在盆子里。他走出自己的房间,去叫另一个房间的门。杨玉明:石老师,石老师,你的房间漏水吗?房内,石校长睡得迷迷糊糊的。石校长:谁呀,什么事呀?杨玉明(在门外):石老师,你这儿漏雨吗?我那儿漏雨了,简直没法睡。石校长抬头看看房顶,下床,打开门:杨老师,我这儿没有漏雨,你到我这儿来睡吧。杨玉明走进门,四处看了看,只见办公桌上的书已经 被打湿了。杨玉明:你瞧,你的房间还没有漏雨?石校长:啊,我的自考资料。石校长跑过去,拿下起书,心疼地摇头。从房顶上发出互片翻动的声音。石校长:房顶有人。杨玉明:别怕,我们都是大男人。石校长:会是谁呢?去看看。两人走出门,用手电筒照了照房顶。石校长:谁?房顶上(一个女人的声音):是我。杨玉明:是你,香花阿姐。余香花:我给你们翻一翻互。杨玉明:阿姐,下来吧,雨太大了。余香花:没什么,快完了。石校长:我们也上去吧。杨玉明:不用了,快完了,你们回去吧,回去吧。余香花继续忙着。画外音:我们学校房顶翻互,补房顶都是他们全包了,陈大哥走后,香花阿姐常带着她的儿子来帮我们。杨玉明寝室 日 外杨玉明在晒被子。余香花抱着一床被子走了过来。余香花把被子交给杨玉明,杨玉明推让着。余香花硬把被子塞给他。杨玉明接过被子,十分感动。现实 杨玉明的寝室 夜 内杨玉明的泪眼。田野 日 外余香花在地里劳动。杨玉明走了过去,从怀里掏出一张手帕,递给余香花。余香花犹豫着。杨玉明深情地望着她,将手帕塞到她手里。余香花握着手帕。杨玉明一把握住余香花的手。余香花没有拒绝。办公室 日 内杨玉明正在备课。一个中年男人(杨兄)走了进来,一把抓住他的衣服,将他拖了起来。杨玉明:大哥!杨兄当胸给了杨玉明一拳。杨玉明倒在地上,半天才起来。杨兄:我没有你这个兄弟,你也没有我这个大哥。杨玉明:大哥!杨兄:你知道吗?你把爸妈都气病了。杨玉明:大哥,你听我说。杨兄:我不听,小娟哪点不好,你不要人家。反到要一个拖儿带女的寡妇。杨玉明:别说那么难听好不好,我和香花是真心相爱的,我这一辈子只娶余香花。杨兄:爱,爱啥,你还要娶她,你眼睛瞎了还是脑子坏了,就算要找一个农村的,也应该找一个河坝的姑娘呀,就算你一辈子找不到老婆,也不能找寡妇呀,丢人现眼的。杨玉明:大哥,余香花对我有救命之恩,没有她,我就。杨兄:你要报答,也不能拿终生大事来报呀。她要多少钱,我给,我可以给她的大儿子找工作。反正我们厂里需要人。杨玉明:大哥,你说什么呀?这是感情,不是用钱能买到的。杨兄:好,好,我不说了,你要她,还是要家。杨玉明:我两个都要。杨兄:那可不行,你只能要一个,如果你要和那个农村女人结婚,那就永远别进我们杨家的门。杨兄离去。杨玉明奔了过去:大哥!杨玉明的眼泪夺眶而出。同上村长走了进来。杨玉明:村长,有事吗?村长:你和香花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了,这不合适。杨玉明:什么不合适?村长:你是老师,是城里的,可她,一个农村妇女,要长相没长相,要文化没文化,又比你大十多岁,还拖儿带女的。杨玉明:村长,这些我都知道,我也想过,可是,我就是爱香花阿姐,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村长:你要真想扎根咱们云岭,成为咱云岭的人,我可以把村子里最好看的姑娘说给你。杨玉明:不,我只喜欢余香花。村长:那我们只好让上级把你调出云岭村。杨玉明:不,村长,我不离开云岭,要是想离开,上次就走了,何必等到现在。村长:我们也舍不得你走,可你和香花真的不合适。杨玉明:村长,别说了,我就爱香花阿姐。余香花家门口 夜 外余香花家的大门紧紧地关闭着。杨玉明走过去叫门。大门依然紧紧地关闭着。杨玉明:香花,香花,你听我说。余香花:杨老师,你走吧,你别来了。杨玉明:不,你听我说,你别管那些闲话,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爱情。余香花:村长对我说了,我也想过,我们真的不合适。杨玉明:什么不合适,你不就比我大十多岁吗?不就是农村户口吗?不就是有孩子吗?这些我都不在意,我愿意,愿意和你共同生活。余香花:我没文化,长得又不好看,还有孩子,会拖累你的。杨玉明:我不怕拖累,这有什么。余香花:我不愿意,那些闲话让人受不了,你走吧,我求你了。杨玉明:那,我走了,可是,我还会再来的。
26#
 羊子 发表于: 2005-10-12 20:19:42|只看该作者
哈呀,渐渐地深受了感动。

那山,那水,那人,那心,那情,纯净得让人落泪。

山村教育哦──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来的么?

难道我还不了解不成?

谢谢杨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2 21:46:18|只看该作者
谢谢羊子老师的鼓励,我会努力的.
28#
 老鬼 发表于: 2005-10-13 17:37:49|只看该作者
溜溜坡,盘盘路,羌家人,云中住.我的家乡木上寨就是这样的.

杨老师还在克枯教书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9#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3 22:08:48|只看该作者
小镇外的白杨树林 日 外杨玉明与小娟姑娘站在一棵白杨树下。小娟:玉明,我爱你,我不能没有你。杨玉明:对不起,小娟,我心中只有余香花,这一辈子就爱她一个。小娟:她哪点有我好呀?杨玉明:她没有你漂亮,更没有你年轻,可我和她之间的感情却是很深的,这是没有人能够代替的。小娟:可我也爱你,我不要你调下山了,我在山下,你放假回来看我,或者我上山来看你,行吗?我不是娇小姐,我也下过乡,当过知青。杨玉明:我们还是做朋友吧。小娟:难道,我们真的没有缘分了。小娟的眼泪涌了出来。杨玉明:你好好找个人过日子吧,我这一辈子是大山的。小娟:我也跟着你上山。杨玉明(摇摇头):不,你会后悔的,你不可能爱上大山,爱上云岭的,好好生活,我走了。杨玉明离开小娟。小娟(哭泣):玉明!小娟扑到白杨树上哭泣着。画外音:小娟是个好姑娘,我也觉得对不起她。后来,她嫁了两次,第一个丈夫是司机,出车祸死了,第二个是工人,去年,夫妻双双下岗,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也不错,日子也很红火,我也觉得好受些。其实,她跟了我日子不一定有现在这样好。一所山村小学操场 日 外上完课的杨玉明收拾好书本,走出教室。孩子们已经排好队。杨玉明:秦老师,你送孩子们回家吧,我回云岭去了。一位中年老师:好,杨老师,你放心的回去吧,这儿交给我。孩子们:杨老师,再见。杨玉明:孩子们,再见。杨玉明走出校园。山路 日 外杨玉明在山路上走着。画外音:我被调到离县城比较近的青山村小学。可我却每天跑通校,为的就是想看香花一眼。一年后,我又到局里要求,调回了云岭小学。山路 日 外杨玉明背着行李走在山路上。云岭山寨 日 外杨玉明站在寨子外边向寨子里望去。一群孩子看到他叫了起来:杨老师,杨老师回来了。孩子们跑了过来,有的拉住杨玉明的手,有的扯他的衣服,有的抢过他的包。孩子们与杨玉明说着什么,让人听不清楚。一男孩:杨老师,你又回来教我们啦。另一孩子:杨老师,我可想你了。另一女孩:杨老师,你还会走吗?杨玉明搂着孩子们:老师不走了。孩子们:哦,老师不走了,杨老师不走了。孩子们簇拥着杨玉明向寨子里走去。余香花家 日 外余香花正在喂猪。杨玉明在孩子们的簇拥下走了过来。余香花:你,回来啦。杨玉明:我回来了。(他转身对孩子们),孩子们,回家去吧,明天早上来报名。孩子们欢呼着,笑闹着,离开余家。杨玉明从包里掏出一张盖有大红公章的介绍信交给余香花。余香花:你。杨玉明:我把介绍信开来了。余香花泪水从眼中涌出。杨玉明:你怎么啦,你应该高兴呀。余香花:难为你了。杨玉明:说什么呀。走,找村委会开你的结婚证明。村委会 日 内村长为余香花开介绍信。杨玉明与余香花并排坐在桌前。村长将介绍信交给余香花。余香花:村长,谢谢你了。村长:唉,回去好好过日子吧。杨玉明和余香花互相望了望,笑了。乡政府办公室 日 内乡文书拿出两本大红结婚证,填上他们的名字,加盖上公章。文书将结婚证分别给他们。杨玉明接过结婚证。余香花将结婚证放在自己的胸前。余香花家 日 内余香花在床边哭泣。杨玉明走到她身边:阿姐,怎么啦?余香花:兄弟,对不起你呀,我骗了你。杨玉明:什么呀,还说这些,你的情况我都知道,你哪儿骗了我呀。余香花:真的,我骗了你,我没有告诉你,我在生了小梅后不久又住了一次医院。杨玉明:怎么啦?余香花:我不能为你生孩子了。杨玉明:咳,这有什么,不能生就不生吧。余香花:可你就没有你自己的孩子了。杨玉明:这有什么,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现在什么年代了,到处都在搞计划生育。余香花:可是。杨玉明:你拖了六个孩子,还不够呀。好了好了。别想这些了,我不在意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周总理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哩。余香花:我的好阿弟。两人抱在一起。余香花家 夜 内余家已经被布置成了新房,窗户上张帖着大红的喜字,到处 挂着红。余香花寝室 同上余香花正在为小女儿补衣服。杨玉明走了进来:香花,怎么还不休息呀,明天我们就要结婚了。余香花:睡不着呀,我在想,二十多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夜晚,我第一次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寨子里所有年轻姑娘都来到我们家,我们一起唱《花儿纳吉》,还唱送嫁歌,一直虽到天亮。杨玉明:听说,这就是我们的花夜。余香花:是啊,我们羌族姑娘出嫁前都要花夜,这样,她婚后的生活就会红红火火。杨玉明:多么美好啊,如花的夜晚,如花的新娘。余香花:第二天一大早,新郎家就来接亲,新娘子让自己的兄弟背出门,背上花轿。那时,我是让我二哥背出门的,可是,没有多久,他就在山上放炮时被炸死了。杨玉明:明天,我背你,我娶你。余香花:什么呀,哪有让自己的男人背的,再说,我可不是嫁给你,而是你给我上门。杨玉明:是啊,是我上门,这不,我叫了三十年的杨玉明就要换成余德明了,太不公平了。余香花:你自己愿意的,又没有人逼你,谁叫你死跟着人家。杨玉明:我愿意,我一辈子也不离开你。杨玉明想拥抱余香花。余香花:别这样,看孩子醒了。杨玉明:阿姐,给我唱首歌吧。余香花: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唱歌不好听。杨玉明:好听,阿姐唱歌就是好听,唱一个吧。余香花:好吧。余香花轻轻唱起来:大河涨水小河清哟花儿纳吉,不知小河有多深哟,吉吉而舍。杨玉明:丢个石头试水深哟花儿纳吉,唱支山歌试姐心哟吉吉而舍。余家大院 日 外院内张灯结彩,门上张贴着大红对联。门口站着一队吹唢呐的,正在卖力的吹着。院内摆着几张八仙桌,宾客们坐在桌子边猜拳喝酒。桌上摆着九大碗,有砣砣肉、腊肉、香肠等羌家菜肴。穿着深蓝色中山装,报着红绸,胸前系着大红花的杨玉明和身着大红羌族服装的余香花向宾客们敬酒。两人走到村长面前,向村长敬酒。村长微笑着接过,一饮而尽。宾客中也有石校长等城关小学的教师。画外音:本来,香花阿姐并不想张扬,毕竟是结第二次婚了,可村长不同意,一定要热闹地给我们办,我过去的学生大多也参加了,来不了的也寄了贺上,就因为我是老师呀。
30#
 楼主|杨烛 发表于: 2005-10-13 22:09:44|只看该作者
现实 余家 日 内赵炜在记录着,眼中含着泪水。余德明:赵记者,你哭了?赵炜:没,没有,真不好意思,你们的爱情太让我感动了。对了,你父母后来原谅你了吗?您回城看过父母了吗?余德明:我和香花结婚让我的父母伤了心,他们一直不肯原谅我,直到父亲去世前。(回忆)教室 日 内杨玉明在给孩子们上课。杨玉明:泉水,泉水,你要流到哪里去?孩子们:泉水,泉水,你要流到哪里去?杨玉明:我要流到小溪里。孩子们:我要流到小溪里。杨兄在窗口张望。杨玉明停止讲课,走了出去。杨玉明:哥,怎么啦?杨兄:快,快,咱爸快不行了。杨玉明:啊,爸爸!杨兄:哦,爸爸要你叫上香花和她的孩子,他想见他们。杨玉明:好,好,我去告诉她。医院病房 日 内杨父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病床边吊着输液瓶。杨玉明急忙奔到床边。杨玉明:爸,爸,我是老三,我是老三呀,我回来了。杨父(吃力地睁开眼睛):老三,你回来啦。杨玉明:嗯,爸爸,我回来 了,妈,我回来了。杨母拉住他的手:老三,你终于回来了。杨父:香花呢?余香花:爸,我在这儿。哦,这是我的孩子,快,叫爷爷。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齐叫着:爷爷。杨父:好,好。杨母搂着孩子们:好孩子,叫奶奶。孩子们:奶奶。杨父闭上眼睛。杨玉明:爸,爸,(他扑到杨父身体上哭泣)爸,你怎么就走了呀,爸爸,你看看我呀,我是你的老三呀。公墓 日 外杨玉明和余香花带着孩子们在杨父的坟前默。杨玉明痛苦的目光。画外音:父亲就这样走了,那公墓埋着我的两位亲人,我站在他们的坟前,心里很悲伤,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对我的影响,不会忘记他们对我的感情。现实 赵炜寝室 夜 内赵炜在沉思。独白:我的心被余老师的精神打动了,他对羌山的深深爱恋,他和余香花的真挚爱情让所有人感动。虽然,他们的爱情没有那么多世俗的浪漫,甚至他们不知道情人节,不知道玫瑰花,但他们那没有功利的爱情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中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呀。我总在想,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山路 清晨 外赵炜和余小梅在山路上走着。独白:我决定去宣传部,顺便带小梅到我的一个同学开的电脑培训班学习电脑。余小梅:赵姐姐,你说我能学会电脑吗?赵炜:能,你那么聪明,能学会的。余小梅:可山上没有电脑,我学来做什么呀?赵炜:山上不会永远没有电脑的。哎,过去这山上可是连电都没有啊,可现在不是也有了电灯、电视机、VCD了吗?以后,不懂电脑就是文盲呀。余小梅:我一定好好学习,以后我还要教我爸爸,教山里的孩子们。赵炜点点头,搂着余小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07:22,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