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6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少数民族羌族“释比”文化中感恩意识的传承与升华

 [复制链接]
源自:光明网  : 姚卫
羌族释比的祈福表演。资料图片
  羌族居住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和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宝鸡市凤县等地。由于羌民聚居的羌寨一般建在山高坡陡、重峦叠嶂的半山腰上,远远看上去仿佛生活在云朵之上,因而羌族被称为“飘在云端上的民族”。羌族因其特殊的历史、生活变迁、独特的居住环境以及受生产生活等的制约,逐渐形成了自然崇拜和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释比”和以“释比”为代表的“释比”文化。
  “释比”是对羌族民间信仰的祭司广泛采用的羌语称谓之一,他们是羌族原始宗教经典的传习人和羌寨宗教仪式的主持人,也是羌族社会最权威的文化传承者。“释比”有妻室儿女,既从事宗教活动,又从事农业生产,在羌族社会中占有崇高的地位。羌民认为“释比”能通达神灵,有着难以理解的力量,帮助人们与神沟通联系,为人求吉纳福,降妖逐疫,占卜凶吉。他们要主持祭山、供奉、还愿、治病、求神驱魔、除秽、招魂、超度、占卜等祭祀仪式。法术包括预卜占卦(分羊髀卜、鸡蛋卜、白狗卜等)、送鬼、踩红锅、踩犁铧、开红山、划水碗等,其法器有羊皮鼓、法刀、猴头、神杖、铜锣、令牌、骨卦等30多种。
  在羌人眼中,释比与羌人祖先在一起,是从天上下凡的,地位很高,与各种神灵地位相等,甚至可以对天神以外的各种神灵发号施令。在各类宗教崇拜活动和仪式中,通过唱经的方式与各种神灵沟通。释比在主持祭祀活动、生活礼仪时,打扮奇特,身着豹皮或羊皮褂,头戴金丝猴皮缝制的三叉帽。作法前,释比要净身洗手,用香柏熏身或杀白鸡祭祖来表达对神的虔诚和敬意。释比经文分为上中下三坛经,共88段。上坛经,针对神事,用来颂扬始祖先圣、感恩答谢天地神灵;中坛经,对人,用来祈福;下坛经,是咒语,用来驱鬼避邪。真正的释比精通唱经、法术、咒语、占卜和“解卦”。
  羌族因为没有文字,释比经典、技艺等都是由老释比口传心授、弟子博闻强记,代代相传。经文为韵文,是最标准的羌语,四字一句,两句一节,讲求平仄起伏和音韵音律。现今录音、记音、翻译和整理的《羌族释比经典》共有500多部(段),内容丰富,包括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等,应有尽有,是羌族文化的大百科全书,成为羌族人民自觉推崇的民间法典。
  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对恩情的认识,其次是对恩情的认同,然后表现为对恩情的感激,最后才能落实为对恩情的报答和对他人的施恩行动。感恩使受恩者出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对施恩者的利益、情感和精神回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感恩的概念虽然没有明确界定,但包含丰富的感恩文化,我们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也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公认的基本道德律。感恩意识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祭祀的盛行。祖先崇拜,祭祀列祖列宗,这是对于血缘祖先的共同感恩;自然崇拜,祭天、祭地,这是感恩天地自然;多神信仰祭祀神灵,这是不忘神灵功德。
  羌族“释比”祭祀是羌人自古形成的感恩活动的载体。在羌族“释比”唱经大量的唱词经文有不少片段表达了羌民在造房制物、请神裁决、挑选良辰吉日等活动时,都要请神。愿望一旦实现后,均要还愿,不忘神灵的功德。其中在《羌族“释比”经典》上部经《还愿》“上访”经第十四部《索》“请神归位”唱词中体现了这种思想,“你有怨和愿,请我来裁判,请神要显灵,只盼把愿还……若愿一实现,首先谢天地,再谢四方邻,要记得好处,要明白人心,神灵好归位。”这些经卷片段时时表达羌民不忘神灵功德的“感恩意识”。
  全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地都是5·12大地震的极重灾区或重灾区。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应对,筹措调集救灾资金,构建起空中、铁路、公路立体运输“生命线”;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开展生死大营救;震后的羌区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他们竭尽全力投入救灾;全国人民捐款捐物,爱心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历了2008年5·12大地震的羌族人民,对感恩有了更深刻而具体的感悟和理解。在灾后重建的羌区,“鞍山路”“抚顺街”“辽宁广场”“中原爱心小区”“豫江大堤”“山东大道”“达州大道”等地名,承载着一份份感恩深情;“鲁川”“震生”“辽安”“中原”等蕴含特别意义的新生孩子的名字,都是羌族儿女对人间大爱的铭记。大灾之后,羌族人民的感恩意识进一步升华,在感恩神灵功德的同时,也产生了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社会的思想和情感。这种感恩情愫体现在羌族许多的祭祀活动上,在羌历新年期间,“西羌第一村”的汶川绵虒镇羌锋村,举行羌族传统祭祀活动,在神树坪祭山神、唱经典,发吉祥树丫。在龙溪乡东门寨的开寨门仪式上,“释比”唱经,村民挂羌红,祈平安。一年一度羌族感恩节,羌语叫“孤日感”,茂县洼底乡的羌族群众都身着民族节日的盛装汇聚到三寨村神树林,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感恩还愿的方式,祈福迎祥,祈求太阳神的护佑,生活平安。祭祀活动结束后,羌族群众还会唱起动听的羌歌,吹起悠扬的羌笛,跳起多姿多彩的原生态萨朗等羌舞。羌族人民的这些祭祀活动均融入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对援助者的感激、对新生活的热爱。羌族人民的感恩意识进一步升华,成为一种前进动力,落实到他们日常行为之中,彰显出崭新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绵阳广播电视大学)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论当代中国佛教教育 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特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 16:34, Processed in 3.712806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