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038|回复: 1

[政体改革英国学者:中国如何挑战西式民主?

 [复制链接]
南方都市报:重申和重温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追求
  10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政府文告。全文三万多字,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主张。有评论认为,这也是近来中国官方使用“民主”一词最多的一份文件,虽然内文多是早已熟悉的内容,但直接且专门表达“民主政治”之命题,也带来了诸多耐人寻味的深意。
  深意是不必去刻意寻味的。中国这几十年的社会进步,诉诸生活多元化,诉诸经济市场化,也必然要诉诸政治民主化。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扣应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逻辑,扣应世界文明的主流方向,也当然应当扣应执政党的政治理想。而且这一民主政治关乎国家前途的阐述与强调,更是中国共产党早在获得执政地位之前的一贯声音。今天的重申,对曾经的重温,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艰辛尽在其中。
  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历史,并不产生民主政治的沃土。再怎样的牵强附会,也不能将孟子之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理解为我们的祖先是在主张民主思想。近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也不能令国人获得满意的民主效果。复辟的闹剧,军阀的纷争,政党的独裁,充分说明民主的口号与民主的建设之间距离遥远。白皮书引用“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之句作论,正说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既要反反民主的大传统,也要反伪民主的小传统。这无疑就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大国情。它决定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乃是需要最最持续的努力与清醒。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当然是国情之下的选择。但选择的只是不同的路径,而有殊途同归的目的地。因为“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白皮书的这一开宗明义,比更具体细致的建设项目更能体现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追求。只有如此,中国共产党人认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流弊,但决不否认西方制度对民主政治的既有贡献和整体民主政治的光荣;中国共产党也坦诚自己在民主建设探索中“走过弯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严重错误,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严重挫折,留下了沉痛教训”;中国共产党也不会争辩和假装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已经完美无缺、大功告成,而是清醒知晓“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尚需扩大。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不同的国情,有着同样的民主要求,也要有同样的建设努力。国情性的特色路径,最终是要走向普适的民主。这一点,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众向“政党独裁、主义独裁、领袖独裁”争要民主、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方向讴歌民主之时,就早无疑义。听一听60年前抗战胜利成定局、建国方略需共识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怎么说──
  “民主与不民主的尺度,主要地要看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其他自由权利是不是得到切实的保障……中国共产党一向是忠实于它对人民的诺言的,一向是言行一致的,因此它的纲领中的每一条文与每一句语,都是兑现的。我们决不空谈保障人权,而是要尊重人类崇高的感情与向上发展的愿望。”(《解放日报》1941年5月26日文)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不结束党治,不实行人民普选,如何能实现民主?把人民的权利交给人民!” (《新华日报》1945年1月28日文、《新华日报》1945年9月27日社论)
  在那个家国命运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贡献自己的民主主张,抨击反民主与伪民主的一切反动。1944年毛泽东在与谢伟思等人的谈话中,更有明确的表达:“我们并不害怕民主的美国影响,我们欢迎它”;“我们的经验证明,中国人民是了解民主和需要民主的,并不需要什么长期体验、教育或‘训政’。中国农民不是傻瓜,他们是聪明的,像别人一样关心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国情下,这些伟大的声音,需要不断地重温,需要不断地重申。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魂系巴颜喀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魂系巴颜喀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魂系巴颜喀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魂系巴颜喀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魂系巴颜喀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魂系巴颜喀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稻城民间传统喜庆 望海潮·阆苑春晨
2# 四姑娘山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5-3 15:2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英国学者:中国如何挑战西式民主?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英学者:中国如何挑战西式民主?

  [编译/观察者网 唐莎莎]
  面对中国不可抵挡的崛起之势,焦虑的西方国家先是不遗余力地鼓吹“中国崩溃论”,继而编造出“中国锐实力”来抹黑中国……一番折腾和“自欺欺人”之后,终于不断有学者摘掉有色眼镜,开始正视中国的成功,并表示中国模式正在挑战西式民主。
  《华尔街日报》于4月26日刊登了英国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戴维·朗西曼的文章,标题便是《中国对民主的挑战》。文章称,如今民主处于“守势”,以经济繁荣和国民尊重作为基础,更偏实用主义的中国模式爆发出更大的竞争力。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成果加上尊重”
  文章一开始引用了福山在1992年出版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中的观点称,作为全人类走向的治理模式,自由民主获得了胜利。这种胜利体现在两条战线上:西方国家相较其意识形态对手,在物质层面拥有明显的优势,而这主要归功于能够实现普遍的繁荣和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同时,生活在现在西方国家也意味著作为人的尊严受到保障。“成果加上尊重(Results plus Respect),就是一个强大的政治结构。”
  “然而如今,进入21世纪还不到20年,竞赛已重新开始。它不再是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冲突。”文章表示,如今的西方民主正面临更大的竞争对手,尤其是中国。那些民主国家引以为豪的“成果加上尊重”,中国正在努力提供,虽然政治模式截然不同,但方案似曾相识。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在提升国民物质条件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减贫和提高平均寿命。作者拿实行民主体制的印度与中国进行了对比:中国人均寿命比印度长近10年;人均GDP比后者高出四倍;中国贫困率已低于10%,且正在快速下降,而印度还保持在20%左右。
  “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对中国公民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政府也明白,其生存依赖于经济成功的故事不断延续。”
  不仅如此,文章表示,中国的崛起被低估──早已超出仅提高生活水平的范畴,还表现在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大的尊严,以“让中国再次伟大”的形式让人民更加尊重中国自身。
图自《华尔街日报》

应对贫富差距的不同
  在物质需求的公平性上,中国拥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他们能够精准地实现并管理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好处,并确保将其广泛分享。”作者称,跟发达国家一样,中国也正经历着贫富差距不断加重的局面,但中国政府没有忘记不那么富裕的人群。中国的中产阶级规模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反观西方,中产阶级的福利和生活水平近年来惨遭挤压,他们甚至感觉被抛弃。
  文章指出,西方民主国家的利益是被随意分配的,在任何特定时刻,很多人都感觉自己被排除在外。民主政策不断变化,正如奥巴马在特朗普胜选之后所说的那样“我们摇摆不定”──这反应了一直存在的挫败感。民主,向所有人传达的都是变幻莫测(fickle),而中国正展现出能够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
  文章称,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对基建项目的投资、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新城市,也包括中国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虽然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一直站在环境治理的前线。“仅2016年一年,让太阳能规模翻倍,只在中国有可能。”
雄安新区规划 图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国模式的影响
  作者表示,西方人去过中国之后,都为其发展速度和毫无阻碍所震惊,似乎所有事情一夜之间就完成了。
  20世纪政治竞争的核心是建立在对立的世界观上,而到了21世纪,竞争则是发生在有相同基本目标的不同版本之间。双方都承诺经济增长和共同繁荣,在物质方面取得实打实的成果。
  作者认为,中国的快速崛起表明,中国模式是一个可替代的选择。但他同时提出:它是西方真正的竞争对手吗?民主制度下的选民会被吸引吗?
  文章表示,从特朗普2016年胜选的“实用主义威权”策略中,就能够发现类似的影子。“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意在提升至少是美国白人的民族自豪感;承诺采用更多直接有力的措施为支持提升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就业率、出生率并保障福利。不过,特朗普在真正为支持者谋福祉的能力上和中国相差甚远。
  在作者看来,中国方案的独特吸引力体现在,作为西方民主的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北京能够提供莫斯科、布达佩斯甚至如今的华盛顿只能努力争取的“为大多数人提供持续的、实际的成果”。
  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既是现实的前景也是迫切的需求。对他们而言,变化多端的民主似乎风险更高。
  在西方社会,自由民主的胜利相比三十年前显得更加不确定。虽然对大多选民来说,中国模式这个最成功的替代方案似乎“遥不可及”,但尝试新事物的诱惑是确实存在的。
  猜你喜欢没想到央视也发这种视频,简直太社会了……网友骂负分滚出的这份警方通报,我给101分习总发话了!龙应台:台湾正式崩坏哈哈哈哈哈,这张图可以说是非常正能量了突然又少了个“邦交国”!台当局:大陆又用这招。。。超实在了!年级前20,每人奖励5斤猪肉孩子家长早就想打他了?身后这个笑嘻嘻的不是孩子他爸……
  商务合作:market@guancha.cn
  QQ:2920915625
  欢迎访问观网风闻社区
  觉得不错,请点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0 18:48,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