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澳前外长:澳过分扮演美国“副警长”角色 跟风伤害中国
近期,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洛伊研究所等智库网站刊登多篇文章认为,面对复杂国际环境,澳大利亚迫切需要提升外交能力,以应对地区冲突、地缘局势紧张等复杂态势,部分专家认为澳应保持冷静,妥善处理对华关系。
澳应加强预防性外交与建设和平工作
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近日发表题为《冲突中的澳大利亚陈腐外交》的文章称,受全球疫情蔓延、经济收缩、气候变化、地缘局势紧张、军备竞赛加速等影响,当前国际环境失稳,不确定性增加。增加军费开支并非应对国际、国内冲突的唯一办法。经验表明,澳有能力通过外交对话手段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并扩大国际话语权。但近年来,由于缺乏政治意愿,澳并未充分运用外交手段。
文章援引题为《通过可持续和平实现安全:澳大利亚国际预防冲突与和平建设》的研究报告称,在新冠疫情前,澳大利亚在预防冲突、和平建设等外交工作中存在明显不足。在过去的25年里,联邦支出总额中外交经费所占比例从1995年~1996年的0.38%下降至2018年~2019年的0.22%,降幅达42%。2023年~2024年,这一开支份额将进一步减少到0.18%。文章认为,当前在外交资金短缺,援助和发展拨款减少的情况下,澳“外交困境”或将进一步加深。
文章据此称,澳有必要加强在外交支出、人才培养、对外援助等方面的投入,重组外交贸易部的职能与结构。首先,应增加外交支出,保证澳外交机构在资金、人员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其次,有必要设立一个专家组专门负责预防性外交,加强在预防暴力冲突、和平建设方面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最后,关于地区问题,文章建议澳应优先考虑外交接触、寻求政治解决方案,构建更加有效的“全政府”和“全地区”框架。文章特别提出,对外援助是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考虑更加有效地利用该手段。
文章总结称,澳大利亚需要综合运用外交、援助等手段平衡军事、情报和经济利益,以增加国际博弈筹码,维护自身安全。
部分专家呼吁妥善处理澳中关系
针对近年来频频卷入舆论风波的澳中关系,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日前公开表示,希望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目标是让两国“愉快共存”。此外,莫里森还呼吁中美两国“减少敌对”,并表示澳大利亚不想被迫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
澳大利亚前外长加雷思·埃文斯也撰文呼吁,澳政府应同中国和睦相处,推动澳中关系重回正轨。
埃文斯在题为《澳大利亚与中国:摆脱困境》的文章中指出,澳政府处理对华关系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过激行为过多,如突袭检查中国驻澳记者;二是跟风刺激、伤害中国,却不评估风险;三是过分扮演美国“副警长”角色;四是误判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经济依赖程度。
为此,埃文斯提出五点建议,呼吁澳政府妥善处理对华关系,具体包括:第一,停止“挖坑”,减少抱怨;第二,外交辞令就是“子弹”,澳官方表态需要温和理性,多强调两国关系的积极面;第三,澳领导人需表明其外交是独立自主的;第四,需要客观承认中国一些国际愿景的合法性和必然性,避免过激反应;第五,应努力寻找中澳双方共同点,寻求多边合作。
洛伊解读者网站援引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时事评论员法里德·扎卡里亚的话称,由于中国在亚洲影响力扩大,澳大利亚若想在该地区有所发展,需在中美博弈中探寻“机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新加坡为样板。扎卡里亚表示,“新加坡被普遍视为‘亲美’国家,但其从来不是一个反华国家。”扎卡里亚认为,澳应克服多重外交困境,在大国间保持独立,并寻求经济和安全的平衡。他同时也指出,因文化、地理位置等因素,澳完全可发挥美国在该地区“最重要盟友”的作用。
源自:参考消息智库
中澳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