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02|回复: 3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5-10-2 09:22: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科学家泥石流院士崔鹏:成都生态环境向好 天府绿道效果显现

 [复制链接]
  崔鹏,男,1957年8月7日出生于陕西西安,自然地理与水土保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科院云南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国家站站长。
  崔鹏主要从事以泥石流为主的山地灾害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

★ 同名人物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乡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乡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茂县塌方段山体上方有大裂缝 抢通时间无法预计 开假警车会“女友” 广汉假警察遭遇真警察
3# 峨眉山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9-3-4 09:2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泥石流院士崔鹏:成都生态环境向好 天府绿道效果显现

源自:成都商报
  “四川是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省份、全域都在长江上游,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除了不断减少的水土流失面积,在水土流失治理上首创的一些经验值得推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崔鹏,被喻为我国首位”泥石流院士”,在地理学领域称得上”大咖”。3日上午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他对四川在长江生态修复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毫不吝啬夸赞之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崔鹏
  年过六旬的他,至今仍保持着30多年前的干劲,奔波在山地灾害一线。采访中,他三句话不离本行,在点赞四川、成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出的成绩的同时,还从科研角度为成都给出了建议──天府绿道将生态功能、休闲功能和减灾功能融为一体很不错,建议今后再多增加生物多样性考量成分,并将防灾减灾科普融入其中,丰富天府绿道体系的内涵。”

连续两年关注天府绿道
效果已显现 建议增加防灾减灾科普

  时隔一年,再次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崔鹏又一次提到了同一个词:天府绿道。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专业使然。在崔鹏看来,地质灾害的发生有很多种因素,最关键是地质因素,以及地形因素,生态环境虽然不是激发灾害的最主要因素,却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可以对地表的侵蚀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成都正在建设的天府绿道体系很不错,既可以是休养生息的环境,灾害发生的时候也是避难场所。”崔鹏也留意到,成都的生态环境在逐步改善,总体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成都本来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在成都市能够开辟那么多空间做绿道,或者是绿色的或者生态的休闲设施,不仅为市民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也非常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发展主旋律。“
  崔鹏同时认为,目前天府绿道体系建设虽然已经考虑了生物多样性,但还是可以在今后建设中把生物多样性考量成分再增加,“再加强一些会更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同时,他还建议,在天府绿道建设过程中多增强一些科普内容,甚至包括防灾减灾的内容在绿道中得到更多的体现。“现在有一些做得好,但我希望整个天府绿道体系能够在方便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可以学到必要的科学知识。”
  崔鹏介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包括三个转变: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
  “以前我们发布减灾的信息以后,组织群众撤离,群众可能都不是太乐意。”崔鹏说,现在就要把触角伸到社区群众,增加他们的防灾减灾的知识,提高他们风险意识。

四川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减少
多项经验值得全国推广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流域之一。多年的监测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面积虽只占全国的21%,但废水排放总量占全国的40%以上,多项污染物的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四川面临的水土流失、山地灾害状况如何?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长江上游的山地灾害和水土流失问题,同样是崔鹏关注的焦点。为了摸清长江上游山地灾害与水土流失的环境背景、区域规律等问题,他曾带领团队编制了《长江上游山地灾害与水土流失地图集》。在崔鹏看来,四川在水土流失方面创造了很多好的生态建设方面的经验,“比如川中丘陵区坡改梯建设,大大减轻了水土流失的动力条件,再比如干旱河谷,四川也研发出来一系列的微地形、耐贫瘠耐干旱植物品种等生态修复措施等等。”崔鹏说,这一系列的措施实施下来,四川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生态修复面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水土流失面积也大大减少了,环境也更优美。
  崔鹏表示,在四川如此复杂的环境下,灾害面临的形势也比较严峻,但四川在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等方面依旧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为全国积累了经验。

美丽中国专项-小流域山地灾害综合减灾示范有望在川启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天气状况、空气质量都已经实现了监测预报,水土流失状况能否监测预报?“如果把所有的监测网络统一规划,是可以实现既能预报生态环境、又能预警水土流失状况。”崔鹏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虽然目前生态环境、林业、水土保持等各个职能部门都有监测系统,但他个人认为应该把这些监测统一的规划,“虽然每个监测系统都有各自的任务和要求,但总还有相同的监测要素,甚至有一些都在同样区域里面布置不同的检测点,国家应该对自然生态,包括水土流失,灾害,做一个统一的规划、部署。”
  这意味着,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可以实现“一张网”监测预警?崔鹏说,“完全可以兼顾。”他举例说,比如四川正在建设的大熊猫国家森林公园,或者长江流域,都可以纳入到这样一个监测体系中来进行管理。
  崔鹏还透露,中国科学院刚刚启动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下称“美丽中国”专项),他就承担了其中一项任务──美丽中国专项-小流域山地灾害综合减灾示范,其目的就是通过通过对风险的判断,从而把减灾的关口前移,更关注风险,更关注预测,更关注灾害的风险综合管理,“目前我们已经初步计划在凉山州里面做试点示范,已经进行了对接,不久后就有望启动。”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老乡亲 发表于: 2015-10-2 09:22:00|只看该作者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崔鹏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取得发明专利1项(ZL 99 1 14724.3),获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2004SR03998)。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十余项国家项目,主要有:
  1) 泥石流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与水电工程泥沙控制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300万元,2007~2009;
  2) 分布式单沟泥石流预报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万元,2007~2009;
  3)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项目,80万元,2005~2006;
  4) 长江上游环境变化与产水产沙作用机制,973项目课题,490万元,2003~2007;
  5) 西南重大水电工程建设区生态保护与泥石流滑坡防治技术开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550万元,2006~2010
  6) 边坡加固锚杆及光纤传感系统,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90万元,2007~2009。

出版专著
  崔鹏,柳素清,唐邦兴,等,风景区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科学出版社,2005;
  康志成,崔鹏,韦方强,等,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观测实验资料集,科学出版社,2006;
  康志成,崔鹏,韦方强,等,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观测实验资料集,科学出版社,2007;
  崔鹏,5·12大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科学出版社,2011。

荣誉表彰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任职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2004.10~今)和山地分会副主任(2000.10~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兼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主任(2000.10~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兼环境与自然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2004.10~今);《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主编(2004.01~今),《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和《自然灾害学报》副主任编委(2003.01~今)。《山地学报》、《工程地质学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资源科学》和《生态环境》等编委;第四届国际泥石流学术大会中国组织委员会主席。
1# 贡嘎山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5-10-2 09:22:00|只看该作者

人物履历

  1982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地理系。
  1985年,在中科院成都地理所获自然地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1990年,在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系获农学博士学位。
  1994~1997年,分别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和英国伦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7年,回国并应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9年,入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4年,被遴选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1月,在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16年5月25日,崔鹏受聘担任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高级技术顾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3:57,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