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1年学校编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套丛刊很珍贵

 [复制链接]
源自:西南大学
原文标题:学校编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套丛刊很珍贵

2021年第4期总第1331期
  由学校图书馆整理、研究、编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民国乡村建设文献丛刊》(以下简称《乡建丛刊》),已正式出版。丛刊依托西大图书馆丰富的乡村建设馆藏资源,收录民国乡建文献88种,全书共65册。
学校编著的《民国乡村建设文献丛刊》
  这套丛刊的出版,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文献的保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相关学科的专业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文献和史料。
  民国时期,北碚有着“三千名流汇北碚”的盛况,卢作孚、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人在北碚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成为全国提出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集群性最显著的乡村建设实验区。
  如卢作孚以实业发展带动乡村建设,在北碚建立了兼善中学、北碚公园、红楼图书馆、《嘉陵江日报》等;梁漱溟在北碚创办了勉仁书院、勉仁文学院等,促进北碚教育发展;晏阳初在北碚建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设乡村教育、社会学、农学、农田水利四系,发展平民教育。
追溯校史,西大具有乡村建设的强大基因。1933年创办的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学校前身)是国内最早以“乡村建设”为名的高等学府。50年代,晏阳初创办的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和梁漱溟创办的勉仁文学院陆续并入原西南师范学院(学校前身之一),2012年,学校率先创办全国唯一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如今,西大图书馆历时三年整理影印,《民国乡村建设文献丛刊》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面世,很多文献均为首次出版,涵盖村调查报告、乡村建设实施、乡村自治、乡村合作组织、乡村建设专著、乡村建设期刊等多方面内容,汇集民国期间有关乡村建设的报告、专著、评论、杂志、报纸、信函、文书等,是一座文献资源富矿。
“《乡建丛刊》具有推进专业学科研究的重大价值。”学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乡建丛刊》富含大量当时知识分子对中国乡村的改造实验,广泛涉及平民教育、农业改进、合作经济、乡村自治、卫生保健、风俗改良等领域的具体方案、学理申述等,可为相关学科的专业研究提供丰富的一手文献和史料。
《民国乡村建设文献丛刊》七部分内容
  (一)农村经济调査报告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主要集中于丛刊第一至七册。在地域上,包括重庆涪陵、江苏无锡、湖北武昌、山东邹平、江苏金坛、福建营前、江西黎川等。
  在内容上,除乡村人口、土地、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一般经济状况外,还涉及乡建实验、乡村法令、灾害预防等方面。
  在形式上,有官方法律文书、会议记录汇编,有学者调查研究、评论通讯集篡。这些报告,较好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乡村经济、乡村建设、乡村研究情况。主要篇目有《无锡县农村经济调查》《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设考察记》《国民经济建设与农村改进》等。
  (二)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文献主要集中于丛刊第八册,以叶木青著《中国保甲制度之发展与运用》为代表。民国推行保甲制,希望藉此团民众、发展经济、征募兵员。作者在书中论述了保甲制的历代得失、基本内容及运用原则等,并附有各省保甲章则。
  (三)兵农合一
  兵农合一主要见诸第十至十二册,汇编了兵农合一的理论思想、施行规定、运行方法等内容。
  兵农合一即将壮丁每三人或六人编为一组,一人为常备兵专职打仗或,其他人为国民兵;政府将公租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国民兵,国民兵在地种田并供养常备兵。此举措有保证兵源、厚植国防、降低军费、减少失业、增进教育、发展生产等功能。
  (四)乡村自治与地方自治
  乡村自治与地方自治思想主要在丛刊第十六至十九册。以杨天競著《乡村自治》和黄永伟编《地方自治之理论与实施》为代表。
  杨天競在《乡村自治》中提出“天下为公”是一种自治萌芽,他认为振作乡村、实行乡村自治可以挽救国之贫弱。
  黄永伟编《地方自治之理论与实施》,一方面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地方自治的价值、定义、主体、权限等,另一方面从实施上分析了地方自治组织制度、人员选任、工作程序等,认为地方自治是宪政的基础。
  (五)县制改造
  县制改造与新县制思想主要载于丛刊第十九至二十二册,以孔充《县政建设》、陈柏心《中国县制改造》、粟显运《新县制的理论》《新县制的实施》为代表。
  如孔充撰的《县政建设》就县政建设原则、组织机构、工作安排、教育训练、交通水利、财政赋税等展开讨论,认为县政建设不可与百姓生活分离。
  粟显运著《新县制的理论》从理论的角度,对新县制与旧县制、新县制与三民主义、新县制与宪政实施、新县制与抗战建国、新县制与国民素质要求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新县制的实施》则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县府组织、干部训练、民政财政、教育发展、经济建设、军事法令等事务实施方略。
  (六)农村问题与村治
  农村问题主要包括经济、教育、生计、卫生、治安、建设、水利等诸多方面,以载于第二十七册的徐正学著《农村问题》具有代表性。
  徐正学从交通、金融、商贸侵略等多方面,探讨国家设施应关注农民,促进民智开启、生产发展。
  《村治》的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分布在丛刊第三十六至三十九册。1929年,彭禹廷、梁耀祖、梁漱溟等人在白泉镇成立河南村治学院,同时创办《村治》月刊。当时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人经常在上面发表村治主张和理论,人称“村治派”;与主张“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4]的吴景超等人相对。
  1930年,梁漱溟接任《村治》主编,发表了《主编本刊之自白》一文,表示中国国家建设的道路不在“向西走”,而是看重“乡治”“村治”的重要性。
  (七)乡村建设与新农村
  《乡村建设》文献主要载于丛刊第四十至五十册。1931年梁耀祖、梁漱溟等在山东邹平,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和《乡村建设》。《乡村建设》自1931年创刊至1937年停刊共出版7卷166期,主要反映了山东乡建研究院在邹平、菏泽等地开展的乡建实验。
  梁漱溟为其主要撰稿人之一,刊有《民众教育何以能救中国》《中国合作运动之路向》等文。
  《新农村》一刊的文献主要分布在丛刊第五十至六十五册。《新农村》创刊于1933年4月,共出版29期。其办刊之旨要,即为向农民阐明农业学理、开发明智,使人民“能知能行”,促进生产大发展。
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
源自:重庆日报

⊙编辑:陆玉燕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君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君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君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君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君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君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学校外派教师张婷婷海外支教纪实 北京市政协召开座谈会 就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意见建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3 18:19,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