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4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5-10-23 12:32:3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浅析百色市仡佬族民间文化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复制链接]
源自:广西百色政协网  : 岑成松
  居住在百色市境内的少数民族中,仡佬族是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人口约3000余人,其中,在隆林县的仡佬族有2800余人,主要分布在德峨、克长、新州、岩茶、者浪、蛇场等乡(镇),在西林县的仡佬族有200余人,主要分布在普合苗族乡的文雅村亨沙屯和大河村的者甲屯。上世纪70年代末以前,仡佬族同胞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受地理环境、生产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低,贫困面大。改革开放后,仡佬族同胞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发展林业、畜牧业、手工业、进城务工经商等多种经济,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今,仡佬族居住的村屯基本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闭路电视、通电话,绝大部分家庭都建了两层以上的混砖楼房,不少家庭还买了摩托车和汽车,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追本溯源,我市的仡佬族同胞属于非原住民,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间,居住在贵州遵义、安顺、兴义等地的仡佬族人为逃避战乱而陆续迁移到现在的隆林、西林境内定居,迁移来的仡佬族有三个支系,分别是布流支(当地别称俫仡佬)、多罗支(当地别称黄牛仡佬)和哈给支(当地别称水牛仡佬)。由于仡佬语是汉藏语系中古老的语种之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而且各支系的方言差异很大,三个支系基本上不能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作为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人口众多、支系纷繁、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仡佬族的先民们不断用自己的睿智创造、丰富和光大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仡佬族民族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迁徙到我市的仡佬族同胞只有数百年的时间,但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每一代人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基本现状
  一是节庆与祭祀合二为一。由于仡佬人的民族信仰、历史文化都与崇拜神灵有关,所以仡佬族同胞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及节庆活动都与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过节必有祭祀,举行祭祀必是过节。我市仡佬族一年中有十七个传统节日,其中一些节日与汉族、壮族等民族的节日时间是相同的,只是在过节的形式和祭祀的内容上有所区别。尝新节和拜树节是仡佬族同胞最独特而且是过得最隆重的两个节日。每年秋收,人们按照习俗择吉日品尝即将收割的新粮,俗称“尝新节”(也叫“吃新节”),没有固定的过节日期,一般根据秋收的时间来定,秋收较早的村寨,大都定在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辰日”(龙日)或在八月的“巳日”(蛇日)举行,故有“七吃龙八吃蛇”的说法。在过尝新节前,一寨或数寨的仡佬族同胞就以户为单位筹钱买牛来杀,然后将牛肉按户分发,各户领回一份肉后,将牛肉切成约3厘米宽的方形肉块,用小木棒串挂在火坑上熏烤半干留到过节时用。过尝新节那天,身着盛装的仡家汉子在寨门前吹响牛角号,跳起牛弓舞迎候嘉宾,寨门后则是用金竹扎起的一座金竹桥,打扮成仙鹤模样的仡家姑娘站在桥的两边,唱着优美的山歌,迎接远方的亲戚朋友前来参加节日,祈祷嘉宾朋友走上金竹桥后,他日飞黄腾达,步步高升,四季平安,万事如意。在桥的另一端,一群仡家小伙子端着自家的苞谷酒,一面唱着《敬酒歌》,一边向宾客们敬酒,喝过酒,宾客们更可进入节庆会场。节庆过程分采新、祭祖、拜树、尝新四个程序。采新就是将刚成熟的谷物采摘下来,采新时,全寨男女老幼都停止别的活动,人人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到田地里采新,不管是谁家的谷物都可以采,主人家也不责怪,有的主人还邀请宾客一起去采新,当采新的人聚齐时,采新仪式就开始了,先由寨老在庄稼地里念唱《采新祈祷词》,完毕,大家便开始采摘庄稼,此时,四周的八音队奏起音乐,小伙子们则拉响礼花炮、冲天炮以庆祝丰收。采新回到家后,每家的主人就把原来烤好的牛肉拌上新摘的瓜菜煮好并盛上碗,与事先煮好的糯米饭、新米饭及甜酒各一碗摆在神台下的四方桌上祭祖,求祖宗保佑仡家人年年丰收,幸福安康,再把三穗最长最丰满的稻谷和两穗小米挂在灶膛上,以示丰收,其余采新得来的谷物则堆放于院内的大谷桶上。祭祖完毕,紧接着拜树,将祭祖的供品移至寨旁两棵老青冈树下,插香、烧纸、上酒、跪拜、祈祷,程序结束后,就是尝新了。尝新宴一般摆在大的广场上,广场边摆着两个大谷桶,仡家的八音队围坐在谷桶周围,尽情演奏着《丰收乐》、《等你来》等具有仡佬族情调的曲子,围观的人们则宾主相邀跟着音乐节奏欢快地跳着庆丰收的舞蹈,仡佬同胞们则头戴傩面跳起傩面牛角舞,邀请嘉宾一起舂糍粑,感受仡佬族丰收的喜悦。待新米煮熟,酒水斟上后,仡家寨老便邀请嘉宾一同尝新。拜树节是仡佬族同胞另一个隆重的节日,相传仡佬族有一户先辈,历尽坎坷、几经周折带着祖公、祖婆的香炉和灵位,最先从贵州迁徙到隆林德峨么基村下冲屯时,没有房子安置灵位,只好在寨旁的两棵老青冈树掘洞安放。从此,人因树而生,香火不断,人丁兴旺;树因人而灵,年年护佑仡佬冲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这两棵树便成了仡佬族的祖宗树,每年农历八月的第一个虎日为全族祭拜祖宗树的日子,“拜树节”便成习至今。节日的清早,各家各户准备玉米酒1.5~2公斤,三四厘米长、一二厘米厚的肥猪肉约50片,大米饭拌玉米饭2.5公斤,50张巴掌大的红纸,鞭炮100头,携带全家老小,持柴刀、锄头各一把由近到远到自家的山地林进行拜树,拜树时,一位年长者持刀在前砍树,问:“长得长不长?”众答:“长!”又砍第二刀,问:“长得高不高?”众答“高!”再砍第三刀,问:“长得好不好?”众答“好!”拜果树时,亦是如此,由长者持刀砍向果树,问:“果子大不大?”众答“大!”“果子甜不甜?”“甜!”“果子落不落?”“不落!”然后将一小团糯米饭和一块肉喂进刚才砍的三个刀口处,并喷上一口酒,接着贴上一张红纸,表示来年树木长得高大繁茂。最后用锄头刮去树四周的杂草和枯枝败叶,培上新土。树木多的人家一般就选择一片或一个山坡来拜,也有只选林中一棵最大的树作代表的。人手少的人家可以请别人帮忙拜。总之,把所有的树都拜了才算吉利。拜树节过后家家户户、村村寨寨就进行植树活动。
  二是婚姻的主要习俗仍沿袭不变。我市仡佬族在婚姻上一直遵守“同宗不娶、异姓开亲、一夫一妻”的传统原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婚姻形式主要是包办婚姻,亦有半包办半自由婚姻及入赘婚姻,五十年代以后,封建包办婚姻陋习基本消除,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中期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及受壮、汉、苗等其他民族习俗的影响,仡佬族同胞的婚姻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由恋爱成为一种时尚和主流。仡家的男女青年平时通过帮助做农活、外出务工、赶街、红白喜事接触、走亲戚会面等活动平台互相认识、了解和交往,增进感情而发展为恋人关系,待感情发展成熟时,便开始“破钱为誓”(即将一枚铜钱用刀斩成两半,各持其一,私订终身,以后“死也同跟”),青年男女这种相濡以沫、白头到老的约定还需得到父母和家族的认可,并遵循古礼履行相关程序,才能走进婚姻殿堂,其程序有吃糖、“吃耳朵”、“吃毛香”、要书、吃酒五个环节:吃糖即是提亲,也叫探亲。当男女青年把恋情告诉自家长辈后,男方家便请寨中有威信且双亲都健在的妇女做媒,带着鸡、糖、糯米饭或者糯米粑到女方家去提亲,如果女方家不同意,则将媒人拿来的鸡夺过来,放在门外,意味着婚事告吹(由于双方当事人都是自由恋爱,所以极少有不同意婚事的)。如果女方家允许杀鸡,说明同意婚事,并摆一桌家宴,请媒人及家里的叔伯兄弟一起共饮。“吃耳朵”就是订婚,也叫“吃鸡”,或叫“洗鸡嘴”。在提亲取得女方家基本同意后,男方家备一只2公斤以上的大红公鸡、一只项鸡(毛红或黄色)、一壶3~5公斤的酒作订婚礼品,择吉日请两位能说会道的男性作全权代表携礼品送去女方家履行订婚程序。当天,女方家将男方家送来的鸡宰杀设宴,请来叔伯兄弟及其他亲戚与男家代表一起聚餐印证双方的订婚。聚餐时,男家代表与女家的长者(父或伯)吃第一块鸡肉时,特意要通过看“鸡卦”的“洞”来预测男女双方结婚后的幸福程度,洞是双的,说明这门亲事珠联璧合,如果是单的,说明夫妻或与家人今后会发生口角等家庭纠纷。“吃耳朵”后,女子即视为男方家的人,别的男青年即使看上也不能再去提亲,甚至连女子过去的意中人也必须停止往来,以示婚姻专一。“吃毛香”也称“吃小酒”。继“吃耳朵”数月后,男方家备一头40~50公斤重的肉猪、30~40公斤酒、20~30公斤糯米饭,请媒人带领若干人挑到女方家,女方家便邀请所有亲戚来聚餐,商定择吉日取八字。要书即取八字,要取女方八字,必须由媒人按商定的日子拿一只2公斤左右的公鸡、2~3公斤酒作为礼品到女方家来取。取八字的同时,双方还商定结婚的具体日期,商议彩礼、衣物、首饰、酒肉的数量,“身价钱”是彩礼中的大项之一,主要是给娘家用来买陪嫁礼物,男方家给多,嫁妆就多,反之则少。但富裕人家则不同,不管男方家给多少钱,都要送很多的陪嫁礼物,以示娘家富有。陪嫁礼物除棉被、蚊帐、衣服、头巾、银饰等物外,还有冰箱、彩电、摩托车、沙发等。八字被男家取去后,女子就开始忙着准备嫁妆,邀请姐妹们同自己一起日夜赶缝衣服、绣花、纳鞋底等,衣服3~4套,布鞋8~10双,除自己的和送给丈夫的外,还要送给家公、家婆各一双,如果时间太紧来不及准备,至少要给公婆每人送一条毛巾,总之,新娘在夫家的第一天给公婆打第一盆水洗脸、洗脚时,要有一条毛巾或一双布鞋。吃酒就是结婚酒。男方家备齐礼物,派出8~10个青年男女及两个接亲的姑娘(男方未婚的亲妹或堂妹)在媒人的带领下去接新娘。女方家在大门口摆一方桌,桌上四个小酒杯斟满酒。接亲的人到达时,女方家先清点送来的礼物是否齐全,接过给新娘父母和弟妹的封包,然后请接亲人喝两杯酒后才允许进屋。男方家送来的礼品必须按照取八字时定下的数量,只许多不许少,如缺一样就得“罚站”屋外,并聆听女方家叔伯兄弟对媒人(即男方家)的“数落”。媒人进家后,女方的长辈、兄弟、姐妹和亲戚要把她“痛骂”一顿,其用意是骂了才吉利,媒人只能低着头装聋作哑,任凭亲家骂个够,这叫“骂亲”。“骂亲”完后,当晚鸡啼第三遍天快亮时,两个接亲女子就给新娘梳妆打扮,婚服上衣是绯红或蓝、青、绿色,下服黑色。天蒙蒙亮时,接亲和送亲队伍吃早饭,行前举行离娘仪式。堂屋正中神龛香炉亮灯,燃起红蜡烛,地下铺席子,父母坐在堂中向姑娘喊“离娘酒”并给新娘红包后,由接亲的人扶着新娘给祖宗和父母跪拜。出门前,大门外摆一张四方桌,桌上摆四杯酒,女方亲戚守着门口,拦住媒人要封包,请媒人喝酒,不喝完酒不让新娘出门。在新娘跨出门槛时,脚不能碰门槛及门框,由哥哥背起走几米远并扶上马,交给媒人和接亲人照料上路。如路上新娘跌下马的,媒人要受责怪。送亲者一般为12~18人,均属新娘哥嫂姐妹们。接亲队伍到达男方家,男方家大门摆一张四方桌,桌上放8~10杯酒,一块“刀头”(肉)、一盏明灯,并撑一把伞,筛子里放一碗米,巫师手提一只红公鸡,鸡脚用红布条绑着,在新娘的头上转几转,念迎亲词《回马车》。念完词后,扶新娘进屋与新郎拜堂进洞房,送亲的兄弟姐妹被拦在门外喝迎亲酒后才让进门。新娘的大哥坐正堂,新娘家大摆酒席款待送亲客人和来祝贺的宾客。晚上男的划拳猜码,女的唱山歌,整个寨子屋内欢声笑语,屋外山歌阵阵、木叶声声。新娘当天不吃婆家饭,而是吃从娘家带来的糯米饭。第二天,客人陆陆续续告辞回家,送亲的客人只留下一个年龄小于新娘的妹子陪伴新娘,其余都回家。第三天,新郎家派一男一女陪新郎、新娘出门,远的住上一晚,近的当天返回,新郎、新娘回门后才能同房。
  三是丧葬礼仪纷繁复杂。百色市的仡佬同胞只要年龄一到50岁,按照族俗就算是老人了,此时,儿孙们就要为他(她)准备好“寿木”(棺材),棺材以大块杉木或泡桐木料制成,表面用生漆涂染,存放在屋里的阁楼上,以备后用。同时,还为老人缝制丝绸“寿衣”,衣长及脚跟,用棉布缝制若干件短衣,上衣是单数,下装是双数。男人“寿鞋”是元宝鞋,女人“寿鞋”是勾花鞋或者是桥鞋。“寿被”是双层的小夹被,用于盖尸身和垫棺底的白寿布要看各人家底和子女多少定数。一般家庭盖、垫1~3层,经济宽裕的、子女多的盖、垫5~9层甚至更多一些。仡家人喜欢还活着时就为自己选择墓地,选择的地方多是当阳干燥之地。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他们会自己选好地方,并将地点告诉子女。若无选择,去世时则由本族中有威信的长者来选定,同样选在当阳、干燥、前方辽阔、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当家里的长者谢世,亲人们悲痛欲绝,总要虔诚、隆重地举办丧事,以寄托哀思,从而形成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丧事礼仪和墓葬文化。仡佬人认为父母的亡灵有三重意向,一是要去与先祖相会聚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群体生活,其生活方式要与先祖相同;二是要像在世一样生产、生活;三是会惦记儿孙,不时要回来关注。因此,孝子在为老人举办丧事时,根据亡灵的意向作出相应安排。洗面沐身、梳头(或剃头)、换上新衣裤(或裙)为的是让亡者干干净净、穿着整洁美观、有如过节走亲访友一样去会先祖。仡家人的丧葬可分为病危、报丧、洗礼、停尸设灵、帮助治丧、入棺、吊丧、出山、入葬、吃羊肉等程序。病危。但凡老人病危、卧床不起时,出门在外者要及时回家照料,子女除自己悉心照料外,还传话给亲戚,亲戚便带上慰问品来探望。当老人的脸色与平常不同时,立即喊全家到老人身边,等待临终嘱托。据说,子女得听父母终嘱(最后一句话)和得见父母一面,是最神圣的,是“好命人”才能听到和见到的。每当这个时刻,儿子扶着老人坐起喂食,这叫“吃饱饭让老人不饿肚子好上路”,直到老人说完最后一句话断气时,才慢慢放其躺下。报丧。当长者断气后,子女及晚辈们悲痛欲绝,伤心痛哭,并在门外朝天放三枪,哭声和枪声既是送老人上天堂,又是作为信息向附近村寨的亲朋报丧,让大家前来帮助料理丧事。还要派人通知远处的亲戚,亲友接到丧讯后,即筹钱备粮。由女婿买布、买牛、买猪或买羊。做祭幛,自酿玉米(或大米)酒,请唢呐乐队准备奔丧。洗礼。老人断气后,儿女们忍着极度的悲哀,煮一锅水,亲生儿女为逝者洗身,让其干干净净上天堂。若逝者是男性,要剃头刮须,是女性则要梳头理容。接着替死者穿寿服、寿鞋,寿服穿三件或五件上衣、两条或四条裤子,先穿内衣,接着穿短衣、寿衣穿在外面。逝者牙齿若仍完好无缺,则要敲掉一颗门牙。特别注意要帮助逝者闭目合口,并理直放平手脚,然后用布绳(有的用纱线,线的条数依逝者岁数定)拦腰将身手缚住,双脚另缚,松紧以固定姿势为宜,用白布着盖住尸体,停尸于中堂临时搭的木板上,方向要头顶“香火壁”、脚朝大门。停尸设灵。尸体停放于搭板后,将一只半斤左右的小鸡揑死,称“断气鸡”,挂在“卫揑给”(仡佬语:灵牌)。与此同时,族胞和邻居听到哭声、枪声后,不约而同来安慰并商量处理后事。帮助治丧。在族胞、邻居商量处理后事的同时,寨老也来商量派工、选定入葬日期。家里要准备食物接待来客,男人购买猎羊、扛架担水,女人舂米磨面、煮饭等,还要选一个会安排生活的男子来总管整个丧事活动,包括接待客人吃住。参加吊丧的客人第一餐饭在孝家吃,后两餐由总管安排到邻居家吃。对于去世老人娘家来的客人,一般安排在孝家吃住。参加吊丧的亲友会带来各种吊丧礼品,带来的猪、羊等杀好后,取1/4来做菜,3/4由客人带回去,所以即使亲友来得多,对孝家负担也并不太重。一般人家办丧事时,来送丧的亲友有百来人,多时上千人。有的人家杀猪、羊达几十头,但丧主自己家只不过有一两头,这叫作“帮丧”。邻近的各族同胞也有很多人前来吊唁,来者多带礼品。宾客可以在本屯各家住,在谁家住由谁家负责执行,这就是仡家人互助的突出表现。入棺。儿女到齐后,商择吉时放尸入棺。棺材底一般用纱纸或草纸拆成“人”字形铺垫,然后将女儿、亲戚带来的白布分男女使用,男的作铺垫(双层),女的作盖(单层)。摆上枕头,枕头用瓦片垫两边,内塞房子草(有的用稻草),并包上白布。尸身放平后,盖上女儿带来的白布,还填入逝者的一些衣物,撒上黄豆。逝者入棺时,杀一头小猪举行分别仪式,俗称“入棺猪”。猪祭于棺前,孝子女不能吃入棺猪肉。用三根牛未曾吃过的茅草扫棺内壁,边扫边念:“生魂出,黄人进棺木。”尸体的头部顺着棺材头部位置放(棺材均有头、尾之分,头比尾大)。棺木依时置于堂屋正中,大头对香火,小头朝大门。这时,孝子女均痛哭,在死者两腋下分别放一个鸡蛋(用红纸包)。在棺木后方壁头挂一竹篮,内装“断气鸡”(经冷水浇湿,裹热灰拨毛处理)和一碗白糯米饭,再系上以草纸制成的冥间纸钱和纸粘糊的一个三角形(仡佬语称“琼”),这些都是给死者用的食物和钱财。此外,家境好的人家还往棺内放银元,意思是让死者日后有吃又有穿,生活过得舒坦。一般家庭就放些铜钱或一把黄豆,意思是给死者送种子,作日后生产之用。若死者是女性,还要请娘家人来看,并检查衣物是否放齐,直到表示满意或者女儿赶来看一面之后。才鸣炮封棺。在盖棺前,亲友来吊丧,特别死者是女性,她的娘家人来吊丧,子女们必须痛哭欲绝,孝女边哭边唱,唱词根据各人的身世、穷富情况编,没有固定的曲调。但家境穷、坎坷多的女儿,唱词特别苦楚辛酸,让人流泪和同情。一般诉颂死者生平如何含辛茹苦抚育子女,自叹子女如何不孝而使老人过早逝世等,情深意切,催人泪下。老人死时哭丧的人多,就表明其在世时德高望重。吊丧。入棺后,在面向大门的棺材前放一张小四方桌,桌上放一盏茶油灯,用量器(1升)装上苞谷,插上点燃的香,有灵牌、有供具。棺材头右边放着马劣草(仡佬语叫“灵加”),棺材用两张长条凳搁起,离地面约50厘米。大门外用竹竿挂起一束“纶纸钱”(用白纱纸制成)。棺材两侧挂起女儿们拿来的祭幛。在吊丧期间,家人均披麻戴孝,孝子穿白孝衣,一般头上戴约1.7米长、30多厘米宽的白布扎成的白孝帽。按照男左女右的风俗,孝子女们日夜守在棺材两边。这期间,孝家终日锣鸣鼓响,唢呐高奏,孝子女矢志守灵,不让棺前香火断,不让棺下明灯灭。每当亲友进屋吊丧时,孝子下跪迎接,孝女哭唱哀歌,无论来多少批次亲友,孝子女都这样迎接。当吊丧队伍到达时鸣炮报讯,唢呐响起。孝女在两个女友的搀扶下边走边哭泣,孝媳守在棺材旁哭迎客人。孝女一进屋就伏在棺材上痛哭,孝媳前来搀扶安慰。如果是逝者的娘家亲戚来,孝子女按年龄大小从棺材边跪排到大门外迎接。宾主扶起下跪的外侄们并一齐进家。客人进家先跪拜棺前,接着把带来的食物摆在四方桌上,点香、烧纸钱,行三跪九叩之礼。丧礼不是一次性举行的,而是以每户亲朋为单位,先到先吊丧,逐户进行。整个仪式分两个步骤,一是吊丧的亲朋先把牲畜(一般为羊、猪)用绳子牵住,拉到棺材边,把绳子的另一端绑在棺材上半部(棺材死者手掌的位置),跪拜念词,意思是说某某人给死者送来牲畜,望死者带去安排好自己的生产生活。接着由总管安排在孝家吃一餐饭。然后把吊丧的牲口杀掉,把杀好的猪、羊整头(只)抬回棺前再行“堂祭”。祭毕到所住的东家食宿。东家也把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和玉米酒端出待客,任由客人吃喝。邻寨来帮忙的,孝家都很欢迎,凡是到场的人都受到热情款待。出山。出山即下葬。停棺时间长短以逝者年龄、家境及年成诸因素决定。一般3~7天,年轻死者只停1~2天,小孩死当天就葬。如果一时还没有适合的日子,仍要停留些时日。出山一般是凌晨。出殡前,孝家同出殡亲朋一起吃“离别饭”,孝家老少各吃一团白糯米饭,其他来帮忙者都吃稀饭。接着请本族的“开路师”为死者念《开路词》,当念到悲伤之处时,在场人都为这凄凉痛哭,同时金鼓齐鸣。念完《开路词》后,接着就是出山了。仡佬族的出山不用丢买路钱,起步出到门外时,把一只公鸡放在棺材上,长子双手捧灵牌、次子拿一束白纸扎成的吊钱纸(引路幡)走在前头,边走边跪,表示对老人的哀悼,再向亲友们行礼,表示感谢他们的帮忙。整个送葬队列的秩序是:灵牌(或叫引路幡)、灵柩、哭丧的孝女、祭幛,最后是亲戚朋友,按男左女右自然列队时行。抬棺者命题身强力壮的男士,有本寨人,也有客人沿途帮忙抬棺,孝女是在女友的搀扶下边走边哭,慢步而行,整个队伍有秩序地向某地行进。入葬。到了墓地,坑已掘好,若未到下殡的时候,则停灵枢于一侧,同时修整坑壁。人们四散寻找石块,等等时辰到来。若时辰已至,即安葬。安葬时先于井中撒米写成“富贵”二字,再放鸡下去将米捡吃,然后烧纸于坑内,并在坑底靠脚那头放一碗糯米饭。棺木落坑时要放炮或鸣枪,下坑后,撑伞遮挡,打开棺盖,再次把尸首理直放平,让子女们现时看最后一面。盖回棺盖,长子先上三鋤土,然后众人相助。砌坟不能用别的坟已用过的石块,即使其已迁也不行。砌时若有碑可立碑,若无碑可用一块较平的石头立于正面代碑。碑两侧石块叠层规定男为单数、女为双数。碑前平置一块石板代供台,坟尾一侧(男左女右)设一“粮仓”,作祭奠时盛畜禽血毛及纸钱灰烬之用。一般坟堆当天砌好。特殊情况未完工者,第三天再续砌。引路幡插于坟顶,灵屋有的焚烧,有的置于坟顶。抬灵柩用的木杠之类,亦焚于其中。掘坑、上泥用的泥箕,或焚或罩于坟顶。锄头之类的扛回家中。亡人留下的草垫、草席及烂衣物等,及时拿出屋外烧于去坟地的路上。较好的铺盖、蚊帐之类则拆洗留用。葬后第三天,称“三朝”,在坟顶置一“万年壶”,仡佬人死后只葬一次,不管葬地好不好,葬下就不再迁移,也不再捡骨另葬。少年儿童以及成人而未成家的,基本上都不兴这样的习俗。至于非正常死亡,如在外面死的、凶死的,一般不能停于屋内,只能在外面搭棚停放。葬礼仪式一般比正常老人逝世简单得多,有些在逝世时无条件搞道场,若干年后条件允许了,则追补“开路”。用茅草扎人代替尸身,以竹编框,纸糊其面充棺材,然后设灵堂,请巫公、杀猪宰羊,吹打哭唱,一切如初葬闹“白喜”。吃羊肉。吃羊肉即清坟。葬后三年内,要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到三月初三之前清坟。每年三月初三都要往坟头挂束白纸,叫做“挂清”。清坟是祭祖的一项重要活动。清除坟边杂草,往坟头添新土,再插上一束束白纸。然后杀猪、杀鸡、宰羊,拖着宰好的猪、羊绕坟顺时针转三圈,反时针转三圈,一人跟在其后,边锄边念“买田买地”。鸡、猪、羊肉煮熟后,供祭于坟前。将“钱仓”清空,填满纸钱焚烧。将“万年壶”灌满酒。然后就地聚餐,伴以唢呐奏乐。仡佬族墓葬为朝向非凡。古代有头向天,脚站地为葬式,即“竖而埋之”的竖葬。又有脚向着墓地所在山坡顶峰的倒置,这一葬式即民间所谓“横苗倒仡佬”。无论竖葬还是倒埋,都是让亡灵升天或从山顶上天的意思。仡佬族在清代以前不立墓碑,清代以后,渐有仿效汉族立石碑的。有的在坟前垒三块石头为标志。有的在坟顶栽一长方石,露出坟顶为一尺。死者为男性,栽石于坟顶左侧,若为女性则栽石于右侧。有的装一壶甜酒放在坟的顶部,上用石块盖口,称为“万年壶”。
  四是民间传唱和“八音坐唱”内涵丰富。我市仡佬族的民间传唱主要以传说、故事和民歌为主,传说和故事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天文地理、族人起源、动物、生活习俗、节庆、祭祀等方面,也有不少反映仡佬族青年男女在爱情上忠贞不渝及仡佬族倡导的扬善惩恶、相互团结、合作互帮的题材,充分体现了淳朴、厚重的仡佬文化底蕴,其代表作有《大水井》、《拜树节》、《过金竹桥的传说》、《人间生疾害病的由来》、《财主见龙王》、《放牛娃和白鱼姑娘》、《巴布斗财主》、《敬狗》、《瓜郎娶龙妹》、《弓箭姻缘》、《牛的女儿》等。仡佬族民歌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山歌、儿歌(已基本失传)、酒歌、情歌、丧葬歌、哭嫁歌等类。曲调不同,各有特点。古老的民歌以三言、四言以至十余言不等的长短句组成。近二三百年间,受汉族诗歌体裁的影响,多用七言绝句或古风体,并多借用汉语词句。仡佬族山歌的唱腔,有高腔(假声)、平腔、低腔三种。节奏自由明快,曲调轻松活泼。酒歌曲调明快,气氛热烈。情歌曲调丰富,既有热情欢快的节奏,也有婉转娓娓、凄凉型的旋律。祭祀歌在节日庆典、祭祖时唱,曲调庄严肃穆。丧葬歌曲调低沉忧郁,有些唱词曲调如同念经。哭嫁歌如泣如诉,曲调悲戚。不雕饰、不华藻、清新自然、流畅淳朴是仡佬族民歌所固有的特点,其腔其调,其词其句无不体现了原生态和野性之美,着实叫人叹绝。“八音座唱”也叫“八仙乐”,是由八种民族乐器组成,采用坐唱演奏的形式而得名。它通常以10人至14人组成演员队伍,使用三弦、二胡、竹笛、洞箫、勒尤、刺鼓、葫芦琴、牛骨胡等八种乐器合奏。据老人介绍,仡佬族“八音座唱”,起源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起初流传于黔西南民族地区及南北盘江沿岸,后随仡佬族同胞的迁徙而在我市的隆林、西林一带流行,由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仡家“八音坐唱”的曲调也多少烙印上了汉、壮、苗等民族的民歌风格,演唱时腔调也时常杂有汉族语言,曲目也多来自民间唱本,《庆丰收》、《采茶调》、《一根梨》、《迎亲调》、《回亲调》、《过山调》、《过河调》、《过街调》等是各种喜庆活动中必演奏的曲牌。仡佬族的“八音座唱”,曾于1958年10月参加过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些年代久远的独特民族艺术以其古朴、原始的特色,被誉为堪与丽江“纳西古乐”相媲美的“声音活化石”。
  面临的困境
  一是仡佬语言濒临消失。由于仡佬族同胞迁徙到隆林、西林境内居住的历史不长,人数少,且与汉、壮、苗等民族杂居,形成不了以居住地为中心的本民族独立生活圈,这种现象必然造就仡佬族与汉、壮、苗等民族的密切交往关系,而这种交往关系的引导权又被人口多于自己的汉、壮、苗等民族占据着,形成一种从属和主导的地位关系,这个特性使得处于从属位置的一方只能选择服从和适应的方式来达到融入社会大环境和自身发展的目的。因此,仡佬族同胞在日常的对外交往中,无法使用自身的母语与对方交流,只能用相应的民族语言和对方进行沟通,久而久之,大部分的仡佬族同胞都能熟练掌握汉、壮、苗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语言。另外,仡佬族适龄儿童从小在学校里受到的是规范的汉语教育和现代传媒文化的影响,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都是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进行,所掌握的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水平和程度远高于由长辈们口头传授的母语,在这种大背景下,百色市仡佬族同胞对自身的母语渐于生疏,熟练掌握母语的人越来越少,除上年纪的仡佬族同胞在日常生活中还能较流利地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外,中青年以下的只会一般的常用语言,母语传承面临断代和消失的危险。
  二是民间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类别不多,总量少是百色市仡佬族民间文化资源当前的真实写照。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仡佬族同胞的传统文化、生产生活习俗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种青壮年人不出远门的习惯已经被打破,如今,仡家的大部分青壮年人都外出经商或务工,他们所接触和面对的是缤纷多彩的世界,很自然受到现代主流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再加上脱离了本民族群体生活聚居地,使得他们在接纳新文化的同时也逐渐丢掉了本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失去了履行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本民族民间文化的资本,民间文化的沿袭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一些民间文化遗产因传承人年事高、过世而面临消失或已消失,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仡佬族的丧葬习俗,由于本民族祭师比较缺乏,部分村屯的仡佬族同胞在办丧事时,只能请壮族的祭师来主持丧葬事宜,整个程序都是按照壮族的丧葬习俗进行,丧事内涵已经变味,仡佬族的丧葬文化在这些地方已不复存在,消失殆尽。
  三是缺少保护民间文化资源的运作机制。百色市仡佬族部分民间文化资源能够流传下来,主要得益于民间中的有识之士在不遗余力地进行传承和保护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为此所作的一些积极探索。比如,隆林县先后编辑出版了介绍仡佬族民间文化、民俗、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书籍,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首次主办了偿新节,邀请区内外的嘉宾参加节庆活动。文艺工作者也从立足于弘扬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入到仡佬族村寨收集和挖掘民间文化,通过艺术加工的形式创作了一批仡佬族文艺作品,如舞蹈作品《树祭》、《傩魂》、《牛缘》、《采新》、《挑》,声乐作品《仡佬山冲劝茶歌》、《幸福仡佬冲》、《春到仡佬冲》等,这些作品在区内外的艺术大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跳八音》、《跳牛弓》也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一等奖;隆林县仡佬族歌手郭珍妮首次参加南宁“大地飞歌2011”民歌大赛,以甜美的歌喉演绎了旋律优美原汁原味的仡佬山歌,夺得了大赛冠军,并荣登2011年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晚会。但从整体上看,现有的仡佬族民间文化资源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而面临消失的现象依然存在,从根本上未得到有效的扼制。没有系统性地对仡佬族民间文化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濒临消失的仡佬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力度不大,缺少发展仡佬族民间文化的远景规划,民间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这是百色市在开展仡佬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缺少一个专业机构来具体实施这方面的工作,即缺少开展对仡佬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运作机制。

解难对策
  (一)组建机构,成立仡佬族研究学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隆林、西林两县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落实好这一精神实质,把保护和利用仡佬族民间文化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好、抓实。两县要成立以县群众艺术馆专业人员为主体,适当吸收对仡佬族民间文化传承及研究有一定造诣水平的人员参加的仡佬族研究学会,隶属县文体局领导,学会的研究经费由县财政拨款,并要逐年增加,学会的主要职责为:一是做好本县仡佬族民间文化资源的调查工作,负责制定发展仡佬族民间文化的规划供上级领导部门或职能部门决策参考;二是要协助并参与职能部门抢救濒临消失的民间文化遗产工作;三是要对仡佬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开展学术研究,积极转化研究成果,为振兴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好言,献好策。
  (二)在仡佬族学生就读较集中的小学开办仡佬语课程
  隆林、西林两县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规定性文件,指定在仡佬族就读较集中的小学在完成义务教育课程的情况下增开一定课时的仡佬语课,内容除民族语言的口头表达、对话交流外,应涵盖音乐、传说、故事及简单的手工艺制作等方面,并通过聘请精通仡佬族文化的民间艺人、传承人来授课的方式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使每一个仡佬族学生都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好本民族的语言,都能耳濡目染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仡佬语言能世代流传。
  (三)加大培养和扶持仡佬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力度
  仡佬族民间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既是仡佬族先祖们勤劳、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传承和保护好仡佬族民间文化是现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于的使命,培养和扶持仡佬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是当前比较紧迫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能否保护好仡佬族民间文化资源,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隆林、西林两县的文体局应根据本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规划好培养扶持仡佬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目标,整合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开办学习培训班、业务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综合素质。要保证财力扶持力度到位,努力为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传、帮、带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民间文化新旧传承人的交接顺利进行,为仡佬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百色市民族宗教法制委员会)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第二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将在灵山梵宫开幕 英女王陪习近平参观皇家藏品曝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2 04:15, Processed in 0.2652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