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睢文发|查看: 31293|回复: 243
[诸子百家

春秋左传注

 [复制链接1熊猫 
81#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2-15 20:30:28|只看该作者
僖公(經十六·一)十有六年
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于宋,五。
(傳)先隕而后石,何也?隕而后石也。于宋,四竟之內曰宋。后數,散辭也,
耳治也。
(經十六·一)是月,六鶂退飛,過宋都。
(傳)是月者,決不日而月也。六鶂退飛過宋都,先數,聚辭也,目治也。子曰:
“石,無知之物;鶂微,有知之物。石無知,故日之;鶂微,有知之物,故月之。
君子之於物,無所茍而已。石、鶂且猶盡其辭,而況於人乎!故五石六鶂之辭不
設,則王道不亢矣!”民所聚曰都。
(經十六·二)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傳)大夫日卒,正也。稱公弟叔仲,賢也。大夫不言公子公孫,疏之也。
(經十六·三)夏,四月丙申,繒季姬卒。
(經十六·四)秋,七月甲子,公孫茲卒。
(傳)大夫日卒,正也。
(經十六·五)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邢
侯、曹伯于淮。
(傳)兵車之會也。
82#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2-15 20:47:23|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僖公(經十七·一)十有七年
春,齊人、徐人伐英氏。
(經十七·二)夏,滅項。
(傳)孰滅之?桓公也。何以不言桓公也?為賢者諱也。項,國也,不可滅而滅
之乎,桓公知項之可滅也,而不知己之不可以滅也。既滅人之國矣,何賢乎?君
子惡惡疾其始,善善樂其終。桓公嘗有存亡繼絕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經十七·三)秋,夫人姜氏會齊侯于卞。九月,公至自會。
(經十七·四)冬,十有二月乙亥,齊侯小白卒。
(傳)此不正,其日之,何也?其不正前見矣。其不正之前見,何也?以不正入
虛國,故稱嫌焉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3#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2-15 20:47:42|只看该作者

僖公(經十八·一)十有八年
春,王正月,宋公、曹伯、衛人、邾人伐齊。
(傳)非伐喪也。
(經十八·一)夏,師救齊。
(傳)善救齊也。
(經十八·二)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于甗。齊師敗績。
(傳)戰不言伐,客不言及。言及,惡宋也。
(經十八·二)狄救齊。
(傳)善救齊也。
(經十八·三)秋,八月丁亥,葬齊桓公。
(經十八·四)冬,邢人、狄人伐衛。
(傳)狄其稱人,何也?善累而后進之。伐衛,所以救齊也。
84#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2-15 20:47:55|只看该作者
僖公(經十九·一)十有九年
春,王三月,宋人執滕子嬰齊。
(經十九·二)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
(經十九·三)繒子會盟于邾。
(經十九·四)己酉,邾人執繒子,用之。
(傳)微國之君,因邾以求與之盟。人因己以求與之盟,己迎而執之--惡之,故
謹而日之也。用之者,叩其鼻以衈社也。
(經十九·五)秋,宋人圍曹。
(經十九·六)衛人伐邢。
(經十九·七)冬,會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于齊。
(經十九·八)梁亡。
(傳)自亡也。湎於酒,淫於色,心昏,耳目塞;上無正長之治,大臣背叛,民
為寇盜。梁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梁亡,鄭棄其師,我無加損
焉,正名而已矣!梁亡,出惡正也。鄭棄其師,惡其長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5#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2-15 20:48:18|只看该作者

僖公(經二十·一)二十年
春,新作南門。
(傳)作,為也,有加其度也。言新,有故也,非作也。南門者,法門也。
(經二十·二)夏,郜子來朝。
(經二十·三)五月乙巳,西宮災。
(傳)謂之新宮,則近為禰宮;以謚言之,則如疏之然。以是為閔宮也。
(經二十·四)鄭人入滑。
(經二十·五)秋,齊人、狄人盟于邢。
(傳)邢為主焉爾。邢小,其為主,何也?其為主乎救齊。
(經二十·六)冬,楚人伐隨。
(傳)隨,國也。
86#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2-15 20:48:31|只看该作者

僖公(經二一·一)二十有一年
春,狄侵衛。
(經二一·二)宋人、齊人、楚人盟于鹿上。
(經二一·三)夏,大旱。
(傳)旱時,正也。
(經二一·四)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會于雩,執宋
公以伐宋。
(傳)以,重辭也。
(經二一·五)冬,公伐邾。
(經二一·六)楚人使宜申來獻捷。
(傳)捷,軍得也。其不曰宋捷,何也?不與楚捷於宋也。
(經二一·七)十有二月癸醜,公會諸侯盟于薄。
(傳)會者,外為主焉爾。
(經二一·七)釋宋公。
(傳)外釋不志,此其志,何也?以公之與之盟目之也。不言楚,不與楚專釋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7#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2-15 20:48:44|只看该作者
僖公(經二二·一)二十有二年
春,公伐邾,取須句。
(經二二·二)夏,宋公、衛侯、許男、滕子伐鄭。
(經二二·三)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戰于升陘。
(傳)內諱敗,舉其可道者也。不言其人,以吾敗也。不言及之者,為內諱也。
(經二二·四)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師敗績。
(傳)日事遇朔曰朔。《春秋》三十有四戰,未有以尊敗乎卑、以師敗乎人者也。
以尊敗乎卑、以師敗乎人,則驕其敵。襄公以師敗乎人,而不驕其敵,何也?責
之也。泓之戰,以為復雩之恥也。雩之恥,宋襄公有以自取之。伐齊之喪,執滕
子,圍曹,為雩之會,不顧其力之不足,而致楚成王。成王怒而執之,故曰:禮
人而不答,則反其敬;愛人而不親,則反其仁;治人而不治,則反其知。過而不
改,又之,是謂之過。襄公之謂也。古者被甲嬰胄,非以興國也,則以征無道也。
豈曰以報其恥哉!宋公與楚人戰于泓水之上,司馬子反曰:“楚眾我少,鼓險而
擊之,勝無幸焉!”襄公曰:“君子不推人危,不攻人厄,須其出。”既出,旌
亂於上,陳亂於下。子反曰:“楚眾我少,擊之,勝無幸焉!”襄公曰:“不鼓
不成列,須其成列而后擊之。”則眾敗而身傷焉,七月而死。倍則攻,敵則戰,
少則守。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言之所以為言也,信
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信之所以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為道?道之
貴者時,其行勢也。
88#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2-15 20:48:57|只看该作者
僖公(經二三·一)二十有三年
春,齊侯伐宋,圍閔。
(傳)伐國不言圍邑,此其言圍,何也?不正其以惡報惡也。
(經二三·二)夏,五月庚寅,宋公茲父卒。
(傳)茲父之不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戰,則是棄其師
也。為人君而棄其師,其民孰以為君哉!
(經二三·三)秋,楚人伐陳。
(經二三·四)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9#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2-15 20:49:10|只看该作者
僖公(經二四·一)二十有四年
春,王正月。
(經二四·二)夏,狄伐鄭。
(經二四·三)秋,七月。
(經二四·二)冬,天王出居于鄭。
(傳)天子無出。出,失天下也。居者,居其所也。雖失天下,莫敢有也。
(經二四·三)晉侯夷吾卒。
90#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2-15 20:49:22|只看该作者
僖公(經二五·一)二十有五年
春,王正月丙午,衛侯毀滅邢。
(傳)毀之名何也?不正其伐本而滅同姓也。
(經二五·二)夏,四月癸酉,衛侯毀卒。
(經二五·三)宋蕩伯姬來逆婦。
(傳)婦人既嫁,不逾竟。宋蕩伯姬來逆婦,非正也。其曰婦,何也?緣姑言之
之辭也。
(經二五·四)宋殺其大夫。
(傳)其不稱名姓,以其在祖之位,尊之也。
(經二五·五)秋,楚人圍陳,納頓子于頓。
(傳)納者,內弗受也。圍,一事也;納,一事也;而遂言之,蓋納頓子者,陳
也。
(經二五·六)葬衛文公。
(經二五·七)冬,十有二月癸亥,公會衛子、莒慶,盟于洮。
(傳)莒無大夫,其曰莒慶,何也?以公之會目之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02:08,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