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028|回复: 16

[科学家网传茅台总工王莉为季克良徒弟 有人称此关系利于“更上一层楼”

 [复制链接]
  王莉,女,1972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国家白酒评酒委员。1994年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
  现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研究员,研究方向: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白酒评委,国家酿造高级评酒师。
  2021年2月18日,中国工程院回应王莉入围院士候选名单,还不是有效候选人。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神对你很失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神对你很失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神对你很失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神对你很失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神对你很失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神对你很失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北京:加强机场周边、城乡结合部、务工返乡人员较多地区的防控 我校校友王永泉荣获“北斗奖”!
17#
 我是三毛 发表于: 2021-2-22 10: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网传茅台总工王莉为季克良徒弟 有人称此关系利于“更上一层楼”

源自:时代周报
原文标题:茅台“白酒院士”事件争议:内部员工称王莉为原董事长季克良徒弟,师徒模式在茅台盛行
⊙记者:黄嘉祥

  2月21日,农历牛年正月初十。清晨6点多,天色尚未破晓,赤水河静静流淌。河面上漂浮着一层薄雾,为河畔的茅台集团增添了些许神秘。
  这是茅台集团春节后正式开工的第一天,上万名员工陆陆续续赶到生产车间上班,茅台酒厂各个门口进出车辆络绎不绝,矗立在茅台集团办公大楼顶部的标语──“爱我茅台,为国争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茅台集团办公大楼 图/时代周报记者 黄嘉祥  4c58-kkmphpr9586905.jpg  保存到相册

  2月17日,茅台集团旗下贵州茅台(600519.SH)发布消息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各种质疑,纷至沓来,“白酒院士”成为网络热词,一直身居幕后的王莉也被推至聚光灯下。
  在茅台内部,这仍是敏感话题。面对时代周报记者的询问,大多数茅台一线员工选择闭口不谈,一名员工仅称,“这是酒厂领导该考虑的话题。”
  作为茅台集团9名核心管理层人员之一,现年49岁的王莉在茅台工作已有27年,是茅台史上首位女性总工程师。以茅台科研所一名普通员工为起点,王莉逐步升任为贵州茅台技术中心副主任、主任、副总经理,再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在季克良、袁仁国、李保芳和高卫东四任茅台掌门人执掌茅台期间均担任要职,堪称茅台“四朝元老”。
  2月20日,多名茅台集团的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王莉是茅台集团原董事长、“茅台教父”季克良的徒弟,茅台酒厂一直盛行“师带徒”模式。一名茅台内部人士透露,王莉由季克良一手提拔,可谓是季克良在茅台的“技术接班人”。
  同日,时代周报记者就季克良与王莉是否为师徒关系事宜与茅台集团相关负责人求证,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另有接近茅台的人士表示,季克良与王莉的经历有一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从外地来到茅台工作,“王莉是技术型人才,深受季克良赏识”。
  “季克良的徒弟不是很多,多名徒弟现已身居茅台高位。当然,也有徒弟离职自办了酒厂。”上述人士称。
  日前,贵州科协工作人员回应媒体表示,此次推选符合院士增补的相关流程,“往年茅台集团也有推荐过其他人,比如季克良”。中国工程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此的回应则是,目前,王莉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并非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一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贵州省科协推荐王莉为院士候选人,应该有考虑到茅台为贵州省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因素,但没想到引起这么大争议,“这事估计是黄了”。
  “白酒院士”引发争议之后的两个交易日,2月18日和19日,贵州茅台股价分别下跌5%和0.45%。2月19日,贵州茅台报收2460元/股,总市值为30902.47亿元。

“教父”之徒
  从履历来看,季克良与王莉渊源颇深。
  1964年,季克良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食品发酵专业毕业后被轻工业部选拔、分配到茅台酒厂工作,1983年成为茅台酒厂厂长。两年后后,季克良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行政工作,主动辞去厂长职务,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
  1991年,已经在茅台工作27年的季克良再次出任厂长,兼任厂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1998年,季克良出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
  在季克良再次掌舵茅台的第三年,1994年,王莉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毕业后进入茅台。“因为爱情来到茅台”的她,被分配至茅台科研所分析组工作。
  与前几任“管理型”厂长不同,季克良是一位“技术型”厂长,是第一个用科学理论解读茅台的人,以科学方法总结提炼了茅台酒的10大独特工艺,使茅台酒在1995年之后实现了质量、产量恒久如一。
  季克良也颇为重视培训员工的微生物知识,王莉与季克良一样被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所吸引,开始“泡”到生产一线,在茅台酒师的指导下,逐渐对酿造工艺形成了系统认知,并开始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传统酿造工艺进行解析。
  “茅台制酒技艺的传承,我们一直通过多种形式在做。一是师傅带徒弟,这是最传统、最古老的,也还蛮有效的一种办法。”季克良在2020年曾公开表示,“我1964年到茅台,就比较重视培训员工的微生物知识,我们利用夜校、总结会,后来还办了721工人大学,送青年员工到大专院校,和贵工、贵大办酒师、班长培训等等持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的目的就是要传承,不但要依葫芦画瓢,还要懂得科学知识,更精准的传承。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莉后来在季克良的母校江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该大学的酿酒工程专业全国知名。从其履历来看,王莉颇符合季克良口中的“懂得科学知识”,能实现“更精准的传承”。
  前述接近茅台的人士表示,茅台酒厂盛行“师带徒”的方式,酒厂大部分一线员工都有师傅。一般而言,拜师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师傅觉得员工资质不错,指名收为徒弟;二是员工选择师傅,但需经得同意后才可拜师。而确定师徒关系后需向酒厂报备登记,茅台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举行正式的师徒仪式。
  拜季克良为师并非易事。前述接近茅台的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要拜季克良为师,拜师者一般需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职位不能相差太大,一般是比季克良低一至三个层级的高管;二是获得季克良的认可。而季克良收徒不会公开举办收徒仪式,一般是在私下举行简单的仪式,因此只有小范围内的人才能知道。

酒界泰斗、“茅台教父”季克良  37e5-kkmphpr9587031.jpg  保存到相册

  多个独立信源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茅台酒厂第三个发酵工程本科生、现贵州茅台镇国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梁明锋也是季克良嫡传弟子;茅台集团原副总经理吕云怀、茅台集团副总经理万波也均是季克良的徒弟,其中万波拜师的时间较晚。截至发稿,时代周报记者未能就这些信息与当事人进行核实,茅台集团对相关信息也未能予以回应。
  目前,茅台集团9名领导班子成员中,包括高卫东、李静仁在内的6位核心高管均为“空降派”,只有副总经理杨代勇、王莉和万波三人属“老茅台人”。
  2月21日,一名茅台内部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般而言,茅台酒厂内收徒都会有记录,但不会对外公布具体名单,所以并不清楚季克良到底收了多少徒弟。“这不是什么重要的环节,就是一个例行的传统,对于传统没必要刻意宣传,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该茅台内部员工说。

“师带徒”利与弊
  据媒体报道,自2004年以来,茅台集团每年在重阳节举办茅台酒节,在茅台酒节祭祀大典上亦会举办拜师仪式,7名来自茅台酒生产一线的首席酿造师、特级酿造师,分别接受7名徒弟的敬酒并向徒弟赠送信物,行使“戒尺加身”的仪式──一敲头,头脑清醒,质量先行;二敲肩,勇挑重担,传承工艺;三敲身,身心示范,德艺双馨。

“戒尺加身”的仪式  243c-kkmphpr9587032.png  保存到相册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师带徒,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白酒的传统传承方式,也是继承名师、大师衣钵的重要方式。拜师仪式除了“戒尺加身”之外,还需行跪拜礼、聆听师父教诲等。
  一名贵州地区的资深酒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师带徒”是制酒技艺传承中一种比较高效的做法,因为制酒技艺很难做到完全的工业化和规范化,更多依靠“师带徒”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承。而酿酒大师对徒弟的人品、技艺和天赋等方面均有要求,且要严格执行拜师仪式。
  就在2020年,仁怀市酒业协会发起“名师带徒·匠心传承”计划,旨在鼓励引导技能高手、名师大匠,带徒弟、传承经验与心得,也更好地传承酱香白酒酿造的独特工艺。时代周报记者从仁怀市酒业协会网站了解到,在2021年1月举办的遵义市(仁怀市)酒业专家委员会2020年度年会上,也举行了吕云怀收徒仪式。
  拜师亦是人际关系的一次重构。
  前述接近茅台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酿酒员工一般都会选择比自己职位高的资深员工为师,但有时亦需要看关系才能成功拜师。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拉近关系的方式,拜师之后,“师徒之间的关系肯定更亲密些,因此一定程度有利于徒弟在茅台系统内‘更上一层楼’”。
  前述茅台内部员工则表示,所谓传承,师傅自然会重点照顾自己的弟子,但是徒弟能升迁到什么程度,还是得靠自身努力。“师傅再怎么帮衬,也只能到一个门槛上,茅台酒厂行政级别和工艺级别是分开的,员工可能是工艺大师,但行政上可能只是普通职员。”该茅台内部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赤水河畔的茅台酒厂 图/时代周报记者 黄嘉祥  be6c-kkmphpr9587146.jpg  保存到相册

  王莉是一个例外,无论是在茅台工艺级别,还是行政级别上,升迁速度都极为迅速。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根据贵州茅台在2010年5月发布的公告,王莉从2000年12月起担任贵州茅台董事,当时年仅28岁,王莉也是在这一年考取了国家白酒评酒委员。
  2010年,王莉主持开展“白酒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构建和提升了企业农残检测、重金属检测、塑化剂检测等方面的能力,依托这一平台,茅台共有十余项重要科研项目投入实施并取得重大成果。王莉还主导开发了“白酒风味物质剖析及应用建设”项目,首次运用风味化学的思路研究酱香型白酒,项目的成功还直接促成了中国白酒169计划的产生和发展,为行业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凭借技术优势,王莉亦逐渐奠定了个人在茅台的地位。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在酿酒行业,总工程师要比董事长、总经理的地位更高,因为总工掌握着与产品相关的一切技术,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一家酒企的“灵魂人物”。
  “因为质量对茅台来说就是生命,需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它。如果质量出现问题,茅台的根基很快就会动摇!”2019年3月,王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2010年之后,王莉的升迁速度加快。2010年7月~2011年12月,王莉任贵州茅台副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之后逐步升至贵州茅台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质量部主任,并于2015年7月升任贵州茅台副总经理。
  在王莉升任副总经理后的一个月,2015年8月,季克良正式退休,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贵州茅台董事职务,仅保留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和技术总顾问职位;2018年8月起,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等职。
  王莉的专业能力已受到业内高度认可。她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酿造高级评酒师、全国首批轻工“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尽管拥有诸多殊荣,但在“白酒院士”风波发生之前,外界对王莉却知之甚少。前述茅台内部员工表示,王莉工作认真,行事低调,“茅台内部分工很明确,王莉主要分管质量和技术,不是天天抛头露面的销售老总,不为外界熟知也很正常”。
  “我唯一的优势仅仅只是感官比较灵敏,最重要的还是前辈们的教导和茅台这个大家庭的培养。”王莉曾公开表示,“茅台今天的质量是3.6万名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不管是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还是技术部门,大家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目的就是共同提高茅台质量。我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克尽职守而已,并没有太多的成就!”

79d1-kkmphpr9586903.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6#
 莫名其妙的猪 发表于: 2021-2-22 09:38:00|只看该作者

东街2号:举贤不避富 “茅台院士”成果有点弱

源自:中国经济网
原文标题:东街2号:举贤不避富,“茅台院士”成果有点弱

  牛年春节期间,贵州茅台因两则消息被广泛关注。一则消息称,“茅台酒纸箱一个炒到500元”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500元的价格有无水分笔者未曾考证,但话题却给大众留下“富的掉渣”的豪奢印象。另一个则是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推荐了一位“茅台院士”的新闻。
  就在年三十的前两天,也即2月9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官网发布消息称,拟推荐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等4人作为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2月17日,贵州茅台微信号也表示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2月18日,贵州省科协回应称4名拟推荐人选符合申报资格条件。而中国工程院方面表示,王莉还不是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茅台院士”引起多家媒体的质疑。
  2月19日,经济日报发表《“白酒院士”为何引争议》一文。评论称,“白酒院士”候选人引发的主要反对意见,其实也是三条,质疑技术含量、酒精有害健康、白酒行业也因利税丰厚而存在“商业入侵科学”之嫌。白酒专业的人进入院士候选也就算了,还别真的当选院士……我们支持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定位,希望院士评选为中国科技发展树立良好导向。
  此文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虽说茅台被股民开玩笑称为“酱香型科技”,没料到有人把玩笑当了真,贵州省科协已推荐了“茅台院士”候选人。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8名。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3位候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显示,院士的标准和条件要求: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
  要知道,能够成为院士者,无一不为国家、社会和民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最令老百姓心服口服的科研成果,一类是科技进步、在核心领域打破了被外国“卡脖子”的局面,另一类是改善民生、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那王莉凭借哪些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达到了标准,得到了推荐的名额呢?
  贵州省科协收到的申报材料梳理了王莉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及贡献,包括开创了基于仪器分析技术与感官评价相结合的传统名优白酒质量控制模式、主导构建和完善基于先进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控制平台、构建形成以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功能微生物代谢机制为三大核心的传统工艺阐释体系等。
  据统计,从2002年5月至今,王莉共发表中文论文52篇,只有6篇被下载量较高,这6篇只有一篇唯一作者是王莉,另有两篇是第一作者。王莉的9篇英文论文基本发表在影响因子很低的刊物,被评价为“达不到国内一些高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水平”。
  镜头再拉到微观放大,笔者搜索并拜读了王莉论文。
  2005年,王莉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结合建立茅台酒指纹模型》一文中完善了鉴定真假茅台酒的方法及流程,这一方法的开发,为名白酒鉴别真假开创了新思路。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王莉参与《酱香型白酒茅台酒风味物质剖析技术体系建设及风味研究平台的建立》研究,这篇论文声称,该研究“建立了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数据库,建立第一个中国白酒风味物质标准物质实体数据库。”
  通过这些论文和材料,可以看到王莉创新了对白酒成分进行分析、定量的方法并为白酒的风味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并致力于研究鉴别茅台真假的科技,核心是基于贵州茅台酒的技术。
  这些成果离白酒业同行远了点。笔者并没有听说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口子窖等同行采用王莉的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吾守尔·斯拉木直言,“目前国内外酒类品种多,生产历史也很长,她确实有独特的、整个科技界认可的重大科技成果(吗)?我没有听说过。”
  这些成果离老百姓生活也远了点。试问,普通老百姓一年能喝上一回贵州茅台酒吗?
  目前,茅台销售公司规定53度500毫升飞天茅台以1499元/瓶的价格售卖。而据报道,茅台的市场售价是茅台原箱酒达到3300元/瓶、散瓶酒2700元/瓶。之后网上热传一个茅台酒纸箱售价都被炒到500元,而同规格普通纸箱每个售价不过3元。
  高达3300元/瓶的市场价、奇货可居的奢侈品,一句“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道尽了茅台与老百姓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王莉被推荐入围院士增选,也免不了面对民众的困惑和舆论的质疑。
  须知,“高大上”的院士评选虽然没有直接关联到老百姓的生活,但其人选为谁却仍然关乎老百姓的利益。相较于其他普通科技工作者,院士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用于自己的研究项目,最终能够更好的实现项目目标,其成果也会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而这些工作成果终将转化为各种工程和产品造福千家万户,为改善民生作出贡献,这些产品大到出行的道路桥梁,小到维护生命的食品药物。
  研究成果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或是广被同行认可、或是硬性的科技进步,这样的院士才是众望所归。“茅台院士”符合哪一条?反之,企业经济标准和商业利益如果成为影响院士评选的因素,则会广受诟病。(徐自立马先震)
  关于“东街2号”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永恒主题。为了发挥媒体职能,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公司”,中国经济网正式开通“东街2号”专栏,聚焦资本市场,关注公司动向,分析热点事件和现象背后的逻辑。
15#
 活在匣子 发表于: 2021-2-19 22:55:30|只看该作者

“院士风波”引关注,茅台史上首位女总工,27年如何炼成酿酒大师?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院士风波”引关注,茅台史上首位女总工,27年如何炼成酿酒大师?
⊙作者:阿晔 咖喱

  酒界“流量担当”贵州茅台最新冲上热搜,无关酒价和股价,而是因为一个工程院院士的“身价”。
  近日,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由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消息一出,马上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在茅台工作27年的王莉,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也拿过轻工“大国工匠”称号,算得上茅台酿酒技术领域的掌舵人。茅台号称“好喝不上头”,王莉也一直遵循低头做事不出风头的原则。微博上名为“茅台王莉”的她,近7年没有更新过状态,粉丝也只有区区4000人。
  然而,一场候选院士风波来袭,突然将她推向聚光灯之下。
  两天内,王莉微博留言区就被前来吐槽的网友“踏平”。有网友扮演成老干妈、十三香等“不服群众”,大喊不公平;有人写好“酱香国酒,院士酿造”“酱香科技,饮领全球”的文案,变着法地对王莉候选人的身份合理性提出质疑。

王莉微博下的网友留言  847a-kkciesr6392911.png  保存到相册
王莉微博下的网友留言  d884-kkciesr6392912.png  保存到相册

  在酿酒行业深耕多年的王莉,到底配不配得上一个“做出过重大、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院士称号呢?

6年,从“小白”到评委
  王莉是个土生土长的西北人,1972年出生于陕西,之后成长在宁夏,高考时考回陕西,就读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
  22岁大学毕业那年,王莉从辽阔的三秦大地来到偏僻的西南深山,成为一名“茅台人”。当时,茅台的实验室条件相对简陋,科研人员也比较少,在设备引进、信息交流等方面都有不便之处,但她还是选择来到这里工作。
  多年后,王莉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这个选择背后令人意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爱情。”
  梳理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在王莉“茅台生涯”的早期,有两个关键时间节点:1997年和2000年。
  1997年,是王莉进入茅台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她开始对茅台传统酿造工艺萌发兴趣的起点。当时,她很想摸清楚高温蒸馏酒的工艺,因此与一位老酒师结缘。这位老酒师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对茅台传统酿造工艺颇有见地。在他的指导下,王莉认识了大清花、小清花、鱼眼花等既形象又传统的“摘酒看花”理论,并得以开始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传统酿造工艺进行解析。
  而更重要的是2000年,这一年被公认为是王莉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彼时,停止了十余年的国家白酒评委选拔考试重启,白酒行业内很多人跃跃欲试。不过,王莉只有眼馋的份儿──虽然在茅台搞技术研究,但其实她根本连白酒都没喝过,更别说姿态优雅地品酒,这样怎么可能成为国家白酒评委呢?
  但不久后,一个机会摆在了王莉眼前。茅台的领导看她是大学毕业生,又是搞色谱分析的,感官比较敏锐,便推荐她进入了公司的品评考前培训班。半年后,王莉经过层层选拔,成功当上国家白酒评委。
  同样是在2000年,王莉开始出任贵州茅台董事,并凭借技术优势逐渐在茅台站稳脚跟。
  据媒体早前报道,由于工作需要闻香、尝味,为了保证自己嗅觉和味觉的敏锐度,王莉“作为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放弃了使用一切带香味的化妆品,也拒绝了所有重口味的食物”。

茅台史上首位女总工
  王莉至今在茅台工作已有27年,历经季克良、袁仁国、李保芳、高卫东四任茅台掌门人,堪称茅台的“四朝元老”。这期间,她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型科研人员,一步步登上要职:
  2005年,她出任贵州茅台技术中心副主任;2010年,她出任贵州茅台副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2011年,她出任贵州茅台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2014年1月起担任贵州茅台总工程师兼质量部主任。

  能当上茅台史上首位女总工、集团9名核心管理层人员之一,王莉的履历自然相当耀眼──
  出任技术中心副主任的那一年,她建立了采用近红外透射光谱与气相色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鉴定真假茅台酒的方法及流程。《酿酒》杂志发文称,这一方法的开发,为名白酒鉴别真假开创了新思路。
  2006年起,她参与《酱香型白酒茅台酒风味物质剖析技术体系建设及风味研究平台的建立》研究。据上游新闻报道,该研究团队成员还包括酒业泰斗季克良、中国酿酒大师吕云怀、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等人,一家学术网站显示该研究成果水平为“国际领先”。该项目也使酱香型白酒的分析研究从单纯的微量成分分析全面上升到风味研究时代。
  她主持开展“白酒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项目,致力于提升企业农残检测、重金属检测、塑化剂检测等方面的能力。依托这一平台,茅台引进消化吸收了一系列先进分析测试技术,在业内率先构建了对传统白酒科学分析认知体系。
  此外,她还主持和参与编写了多项企业技术标准,包括《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和《白酒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国家标准等。
  据《南方都市报》统计,中国知网显示,从2001年至今,王莉先后发表《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代谢产平台的研究进展》等105篇论文,其中独立署名论文数量一篇,其余为联合署名。
  凭借多年积累,2015年,王莉跻身贵州茅台高管行列,出任公司副总经理。不过,她在这个位子上只干了不到2年。
  2017年2月14日,贵州茅台发布《贵州茅台关于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称,王莉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职务。直到2017年10月,茅台集团启动新一轮全面质量提升计划,她才被任命为茅台首席质量官。

  公开资料显示,王莉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酿造高级评酒师。近几年,各种荣誉更是向她纷至沓来。
  2018年,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组织的轻工“大国工匠”活动评选出42名“大国工匠”,王莉占据一席之地。
  2019年,贵州省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白酒品评勾调方面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王莉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茅台集团总部揭牌。
  不过,王莉对此表现得十分低调。在接受采访时,她曾表示,不管是哪个岗位,“到我白发苍苍那一天,回头看我这一生,人生价值能够体现,没有虚度就可以了。”
  就在此次风波爆发前不久,贵州曾为王莉颁发了贵州省省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优才卡)。据悉,这是贵州省首批发行“优才卡”,发放对象主要是“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入选者或有关奖项获得者、贵州省核心专家。

“茅台”+“院士”的敏感组合
  茅台工程师被推荐入围院士候选人,这事儿之所以掀起舆论风暴,问题在于“茅台”和“院士”两个词的话题灵敏度都颇高。
  作为酒界“流量担当”的贵州茅台,从一个价格被炒高的小小包装盒,到贫困户家中一个“捡来的”酒瓶,甚至有八竿子打不着的茶企疑似“碰瓷”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但凡跟“茅台”沾边的话题,都会引起不小骚动。
  同时,茅台所属的酿酒行业,本身就存在争议。世界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和世界卫生组织,都明确指出过酒精对健康的伤害性。在这种背景下,白酒行业出一个院士,难免会引起人们对社会科研方向和院士推荐、评选导向的质疑。
  烟酒不分家,上一次引发轩然大波的院士人选,就是2011年的烟草专家谢剑平。当时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之后,甚至出现了百位院士请求重审其院士资格的呼声。最终,修订后的《中国工程院专业划分标准》删除了“烟草科学与工程学科”,意味着将不再增选新的“烟草院士”,算是对此事做了回应。

  酿酒行业本身的争议之外,院士这个身份,近几年也逐渐成为敏感度较高的话题。
  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院士称号用于奖励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
  虽然遴选标准听起来有些笼统,但其目的也正是为了在多元领域范围内奖励符合标准的人才──研究芯片、智能技术的顶尖学者该获得肯定,酿酒工艺的顶级专家也不一定不值得褒奖。
  实际上,与生物和发酵息息相关的酿酒技术,其工程技术含量并不低。
  在国外的酿酒大师,也不乏来自资深科技领域的大咖。比如,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经过反复试验,确认伏特加的最佳酒精度是38度,而不是更高度数,门捷列夫也因此得名“新型伏特加之父”。

伏特加酒瓶上印有门捷列夫头像  56b5-kkciesr6393900.jpg  保存到相册
  小小一瓶伏特加,在研发和创新中都融汇了化学大师的智慧,由此看,国内酿酒技术应该也不例外。
  按照正常程序,王莉目前只是进入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工程院院士名单,距离她拿到院士称号至少还有7步:入选中国科协候选人,入选增选院士的有效候选人,各学部进行第一轮评审,各学部第二轮评审,候选人材料公示,院士大会投票,通报增选结果并向社会公布。
  所以,她最终能不能入围、能不能审核通过,还都是未知数。
  不过,由于此前公众对包括颜宁、屠呦呦、施一公乃至袁隆平的“落选经历”存在质疑,由此加剧了公众对于院士遴选中可能存在的不公操作的不满。
  面对争议,事件各方目前均已做出回应。贵州科协称评选符合法定流程,当事人王莉“完全有这个条件”;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均表示,王莉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还不是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在评选起步阶段即被拿到“放大镜”下审视,这并不是坏事。只要遴选程序透明,评选目的不受利益挟裹,相信最终的结果也经得起群众的监督。
  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

e13d-kkciesr6394148.jpg

a4c6-kkciesr6393389.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兮兮爱人 发表于: 2021-2-19 12:54:47|只看该作者

茅台要出院士了?两年增选一次的工程院院士是如何产生的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茅台要出院士了?两年增选一次的工程院院士是如何产生的

  入围仅在贵州省科协层面,“白酒院士”远未成真。
  新京报记者 许诺
  据人民日报消息,2月18日,就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入围院士候选名单一事,中国工程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作出回应。其表示,目前,王莉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还不是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国工程院“将继续关注相关情况”。
  新京报记者查询中国工程院官网的院士增选流程发现,王莉的“入围”尚处于“学术团体提名”的阶段,的确尚未进入有效候选人名单。即便进入名单,也还要经过两轮评审会议和全体院士投票终选等流程的筛选,最终当选的概率也相当低。以2019年为例,当年的531位有效候选人中,只有75位最终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比例仅为14%。
  而王莉在入围阶段就受到舆论关注和争议,无疑给她的院士增选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入围仅在贵州省科协层面,“白酒院士”远未成真
  中国工程院相关负责人在回应中指出,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相关规定,中国科协提名是院士候选人产生渠道之一,具体程序是经地方科协推荐、中国科协组织遴选、报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通过后方可成为有效候选人。
  而中国科协则指出,此事目前还处在贵州省科协的公示阶段,待公示结束后,贵州省科协还会根据反馈的情况组织专家进一步审核。审核结束后,才会通过相关渠道报送至中国科协。
  上述两个机构的回应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流程还没走到我这里,“与我无瓜”。
  而在茅台集团2月17日发布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开篇也提到是“多个推荐单位公布了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拟推荐名单”。只是,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的这个“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并非普通人认知中的正式候选人名单。
  而贵州省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贵州省科协官网发布《关于贵州省推荐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关情况的通报》表示,贵州省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拟推荐的4名人选均符合申报资格条件,近日正在公示,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直接向我们反映”,同时“也将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研究,精心完善推选工作”。
  截至发稿,茅台方面对王莉入围院士增选推荐公示一事尚未进行官方回应。在茅台集团官网上的“领导简介”栏目里,王莉位列9位公司领导的最后一位,职务是总工程师。

  公开资料显示,王莉为1972年生人,1994年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现为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集团官网介绍,王莉主持并参与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级、行业和贵州省级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有“中国酒业大师”“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评酒大师”等称号。

工程院院士不仅是荣誉称号,每两年增选一次,历时长达10个月
  对于王莉的学术和工程能力,普通大众并不能客观评判。此事之所以造成舆论热议,一是“院士”这样代表最高科学工程成就的身份与“白酒”的行业形象存在较大反差,二是股价、市值屡创新高的茅台,在贵州当地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王莉的入选,究竟是因为自身的成就还是因为茅台的影响力,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早在2月9日,贵州省科协就在其官网上发布《关于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拟推荐对象的公示》,显示王莉和另外三位候选人入围。而直到2月17日,茅台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贵州茅台”宣布这个“喜讯”之时,该消息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能够入选两院院士,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也是对他们过去为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在上述微信公众号文章中,撰文者难掩喜悦之情,但是“院士”的身份,事实上并不只是“荣誉”。作为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属于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职能包括“对国家重要工程科学技术问题组织开展战略性研究、提供决策咨询”“促进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团结与合作”“组织开展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而成为院士,也需要经过相当严格的标准和复杂的程序。根据2020年12月10日中国工程院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可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需要“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实施办法》对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是,候选人在某工程科技领域要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作出重大贡献;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等。

中国科协负责学术团体提名,今年增选院士不超过88位
  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该院目前共有院士900人,其中年龄在80岁以上的“资深院士”438人,外籍院士91人,9个学部各有多则129人、少则60人的院士规模。院士增选每两年(奇数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及其分配,由主席团研究决定。2021年的增选,将选出不超过88位新院士。
  院士的增选过程,从当年的1月,一直要持续到10月,过程不可谓不复杂,更加凸显了这一身份的严肃性。提名候选人的渠道则分为两种:院士提名和学术团体提名。根据规定,候选人可单独通过院士或有关学术团体提名,也可以同时通过以上两种渠道提名,提名不受理个人申请。
  院士提名方面,每次增选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3位候选人。院士要对提名行为负责。候选人获得3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3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2位。年龄超过65周岁的候选人,获得6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6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4位。
  而在学术团体提名方面则由中国工程院委托中国科协组织。其中中国科协所属的有关全国学会负责推荐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候选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负责推荐所属行政区域的候选人,中国科协组织对以上两种方式推荐的候选人进行提名。中国工程院根据每次院士增选的名额,对中国科协报送候选人的名额作出规定,并在当年增选通知中明确。
  王莉此次获得公示的入围,即属于上述“学术团体”提名中的省级科协推荐所属行政区域的候选人。2021年的增选中,中国工程院规定,中国科协报送候选人的总名额不超过166名。王莉能否入围这个166人名单,目前还是个问题。
  即便能够进入中国科协报送的候选人名单,也不意味着王莉将成为今年院士增选的正式候选人,等待她的,还将有持续多个月的多轮评审。从前期舆论讨论的情况来看,王莉的后续评审,也将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

◆ 点评
“茅台候选院士”需经得起舆论审视

⊙作者:马小龙(媒体人)

  茅台要出院士了?这成了这两天备受关注的话题。
  据媒体报道,2月17日,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消息一出,舆论沸腾。
  虽然进入候选名单不等于入选,但茅台总工程师的“中国头号酒企高管”与院士头衔的分量,在很多人眼中并不匹配。
  也因如此,名单公布后,很多人调侃,“茅台入选了,我二锅头表示不服”,“酱香科技,饮领全球”……调侃背后,则是不解。
  平心而论,茅台总工程师是否够格入围增选院士名单,是个专业问题。从科学角度讲,对于专业议题,理应专业的归专业,不该轻易被情绪化讨论裹挟。
  在此事中,需要明确的是,白酒属于食品,食品科学属于工学,食品制造工艺同样需要技术含量。
  资料显示,王莉主导研发的“白酒风味物质剖析及应用建设”项目,首次运用风味化学的思路研究酱香型白酒,将感官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形成了系统性的酱香型白酒风味研究方法,使酱香型白酒的分析研究从单纯的微量成分分析全面上升到风味研究时代。
  该项目成果经贵州省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的成功还直接促成了中国白酒169计划的产生和发展,为行业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莉本人也获得了不少荣衔,如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白酒评委、国家酿造高级评酒师等荣誉,获评轻工“大国工匠”称号。
  在网上,有人认为:如果只是分析茅台酒的成分,那是普通化验员该干的事;如果是策划了品牌包装,那是企业营销部要干的事。如果是改善了口感,那是酒厂技术员要做的事。这或许是“外行评价内行”,且是架空事实的评价,未必公允。
  还有人认为,眼下国家需要的是在核心技术领域攻坚克难,解决卡脖子难题,酿酒技术显然跟“国之重器”类的核心技术不沾边,很难代表“科技兴国”的战略方向,让她入围院士名单有些轻佻。但这忽略了“两院”院士学术背景构成的多元性──研究芯片、智能技术的顶尖学者该获得肯定,酿酒工艺的顶级专家同样可以获得认可。
  在此背景下,罔顾王莉的学术水准,将其简单概括为“一个酿白酒的,也来参选连袁隆平都曾三次落选的院士”,显然有失偏颇。
  但就算“业余的指导专业的”不合理,在院士头衔属于国内科学工作者的顶配级荣衔的情况下,茅台总工程师入围增选院士名单,显然也应经得起舆论监督与审视。
  首先,王莉钻研的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是否算得上“重要工程科技领域”?其成果算是“重大发明创造”吗?
  两院院士参选标准中有个较为模糊的原则是:“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中国工程院的细化解释则是:候选人在某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重大贡献;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问题来了:王莉主导研发的“白酒风味物质剖析及应用建设”项目,固然达到了行业领军水平,但这是否达到了院士评选基本的硬核指标?
  其次,王莉本人的学术造诣,是不是达到了入围院士的应有水准?
  专业人士在检索发现,公开的学术成果中,能够明显与这位王莉女士对应上的论文并不算多,在能够查询到的多篇著作中,也鲜有独著。
  就此去看,她的学术造诣究竟有没有达到入围要求,显然需要更多说明。
  更重要的,还有“两院”院士评选通常会彰显科学正向的价值取向,而白酒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却没那么“正向”。以至于有人将其跟“烟草院士”相提并论,依据是烟酒不宜多食用,而这些研究带来的实际效果却与此相悖。
  正因如此,此前辐辏在“烟草院士”身上的争议,如今又在这起事件中出现。
  据新京报报道,包括王莉在内的候选人名单,是在2月8日举行的贵州省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评审会上确定的。评选材料审核组审核的材料包含重要科技奖项、发明专利、论文著作、工程设计等方面的重要成果。
  鉴于此,作为推荐方的贵州省科协,显然有必要对舆论关切作出必要的回应,给公众应有的解释与说法──倒不是说,其推荐必定有问题,只是基于保障公共利益原则,针对公共事务引发的疑虑作出必要的回应。
  虽然这里面涉及的很多专业门道,人们未必看得懂,但借此科普一下相关方面的知识,也不乏益处。
  需要强调的是,“两院”院士入围与评选,自然应该以专业人士的意见为主,其选拔标准也应是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以年龄、资历和行业等因素作为限制条件。呼吁当地有关方面出来做回应,不是让专业评选屈从于舆论判断,只是重申其结果要经得起拷问。
  希望这份回应,不会缺席,更不会迟到。
  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
13#
 蒂曼 发表于: 2021-2-19 12:44:26|只看该作者

“茅台院士候选人”引争议 更多内情披露

源自:大江网
原文标题:“茅台院士候选人”引争议 更多内情披露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王琴红报道:近日,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拟推荐对象引发网友关注。许多网友由此联想到多年前的“烟草院士”争议,并调侃其为“白酒院士”。央视网评论认为,茅台女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当慎之又慎;而新华社评“茅台入围院士”,不能有“小算盘”。那么,王莉是谁?能否担起万众敬仰的科技泰斗?2月19日,记者针对网友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茅台院士候选人”引争议
  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2月9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官网公示《关于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拟推荐对象的公示》中显示,经个人申请、组织推荐、资格审查、专家委员会评审、领导小组审定,共拟推荐4人为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位列其中。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拟推荐对象进行公示截图  f929-kkciesr5046513.jpg  保存到相册

  2月17日,贵州茅台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近日,多个推荐单位公布了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拟推荐名单。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
  文中表示,王莉作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中国酒业大师、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评酒大师。在获颁“贵州省省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时,王莉曾表示,作为技术行业的一名技术人员,将继续发扬勇于奉献、攻坚克难、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努力建设一支更为强有力的工匠队伍和技术人才队伍,助推茅台高质量发展。
  公示一经发布,网上立马“炸锅”。一瓶白酒,酒精含量倒是不少,科技含量到底在哪?许多网友由此联想到多年前的“烟草院士”争议,并调侃其为“白酒院士”。此外,央视网评论认为,茅台女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当慎之又慎。而新华社评“茅台入围院士”,“两院”院士增选事关重大,地方推荐环节必须专业、规范,不能掺杂学术以外的复杂利益考量和“小算盘”。

各方回应|还不是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针对此事,2月18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人员回应,王莉是由贵州轻工业协会推荐,根据她的获奖的情况、论文著作、发明专利、科技奖项等方面,作为她的评审资格条件,由贵州科协组织的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同意推荐。
  此外,当天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贵州省推荐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关情况的通报”中表示,贵州省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拟推荐的4名人选均符合申报资格条件,目前,拟推荐人选尚在公示期间,大家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直接向其反映。但是,在2月19日上午,记者多次拨打对外公布的电话始终提示“无法接通”。
  记者注意到,中国科协回应媒体称,已介入了解此事。中科协有关负责人强调,王莉系贵州科协的拟推荐人选,离中科协报给工程院名单“还差很远”。
  中国工程院在2月18日下午发声称,当事人、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还不是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相关规定,中国科协提名是院士候选人产生渠道之一,具体程序是经地方科协推荐、中国科协组织遴选、报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通过后方可成为有效候选人。那么,王莉是否具备推选人的条件呢?2月19日,记者致电中国工程院对外公开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是否符合需要咨询新闻办,随后记者拨通中国工程院新闻办电话但无人接听。

王莉何许人?
为爱入职茅台,丈夫曾任茅台物流董事长

  贵州茅台“白酒院士”一事持续引发关注。那么,王莉是谁?她,从哪里来?她,在干什么?能否担起万众敬仰的科技泰斗?记者通过梳理公开的碎片化的信息,下面一起来认识舆论漩涡中的王莉。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官网公示内容显示,王莉,女,汉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研究员,研究方向: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显然,王莉,在这里是一名科研人员。
  据行业期刊《酿酒》文章披露,1994年,王莉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毕业,毕业后为了爱情入职茅台。至今她已在茅台工作27年。
  公开资料显示,王莉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其与丈夫系校友。据该校官网消息,2018年3月,王莉夫妇回校捐赠。当时,该校官网发表文章称,“90级食品专业校友、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王莉和仪表92级校友、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本财重返母校,为博物馆捐赠个人珍藏多年的巴拿马金奖90周年纪念茅台酒,多年来,他们夫妇始终心怀母校、情系学校的发展”。

品酒“小白”六年变身“评委”
  据《酿酒》期刊文章介绍,王莉毕业后,以科研人员身份进入茅台,此后历经科研者、技术人员、技术高管到公司高管的路径。
  《酿酒》期刊专访披露称,“参加工作的前几年,王莉并不会品酒,甚至还不会喝酒,直到2000年,中断了十多年的国家评委选拔考试又开始进行。感官敏锐的王莉被推进茅台的品评培训班,半年时间内以较好的名次考取了国家评委。”文章评论这一事件“开启了她职业生涯新的篇章”。
  据媒体公开报道,2000年12月,王莉出任贵州茅台董事。2005年,出任贵州茅台技术中心副主任;2010年升任贵州茅台副总工程师,2014年起担任贵州茅台总工程师,2015年7月,出任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2月14日贵州茅台发布《贵州茅台关于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王莉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职务。此后2017年10月,茅台集团任命以王莉为首等7人担任首席质量官。

屡以茅台技术高管亮相,荣誉纷至
  在品酒专家身份之外,王莉屡以茅台技术高管亮相。中国知网论文显示,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茅台酒”、“酱香型白酒”、“酿酒高粱”等。《酿酒》期刊专访披露,王莉对茅台主要贡献包括感官品评、白酒风味分析、企业品控方面。
  茅台官网文章称,王莉主持、组织“茅台酒风味物质研究”、“原料及器具中食品安全指标分析方法的开发”、“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白酒行业的应用”等十余个项目,主持参与编写了多项企业技术标准,包括《酱香型白酒》《白酒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国家标准。
  据茅台官网公布王莉的多项荣誉称号显示,2015年,王莉入选贵州省年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2018年,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组织的轻工“大国工匠”评选中,王莉获授轻工“大国工匠”称号。2019年3月25日,贵州省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白酒品评勾调方面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王莉技能大师工作室”揭牌。
  2021年2月4日,贵州专门为王莉在茅台集团颁发贵州省省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优才卡)。据悉,这是贵州省首批发行“优才卡”,发放对象主要是“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入选者或有关奖项获得者、贵州省核心专家。
  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公子了然 发表于: 2021-2-19 12:24:45|只看该作者

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引争议:“白酒院士”是否合理?

源自:中国新闻周刊
原文标题: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引争议:“白酒院士”是否合理?

  对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关系到社会科研的方向。
图/贵州省科协官网
  近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宣布,推荐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
  这则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热议,有网友戏称“白酒院士”。
  在我国,院士堪称科学技术领域的顶级荣誉,想要当选可谓难上加难。院士的头衔,如果花落白酒行业,是否合理?这其中有何争议?目前有何最新进展?

表象:茅台总工参评院士引争议
  2月9日,贵州省科协公布,拟推荐王莉等四人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其中,王莉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其研究方向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众所周知,院士堪称我国科技界的顶级荣誉。其中,工程院院士增选每两年才进行一次,2021年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8名。在众多的科技工作者中能获此殊荣,显然极其不易。
  而根据上述消息,茅台高管将参评院士头衔,这迅速引发舆论沸腾。
  有观点认为,茅台集团是著名酿酒企业,市场地位高,在贵州连续3年纳税第一,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由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是否有被科研成果之外的市场因素影响?
  此外,还有观点质疑,一旦茅台集团总工程师当选院士,最大得益者是不是其供职的酿酒企业?
  对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表示,从此次反应来看,网友更多是对符号化的茅台存在抵触心理。
  中国新闻周刊就此致电贵州省科协,其工作人员表示推荐王莉成为院士候选人,是按照规定和程序评选出来的。
  此前在2月8日,贵州省科协举办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评审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科协副主席宋宝安等12名专家参与评审,并根据重要科技奖项、发明专利、论文著作、工程设计等重要成果进行评审,贵州茅台总工程师王莉等四人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
  贵州省科协工作人员此前还表示,并没有从市场因素角度考虑过此次评审,比如收集的材料都是关于科研的贡献度,包括科技奖项、发明专利、论文著作、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材料。
  按照2020年12月20日最新修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成为院士的标准和条件为: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等。
  根据茅台集团公布,其总工程师王莉作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中国酒业大师、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评酒大师。
  “王莉能否成为院士,必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专业能力是否过硬”,阮光锋认为,白酒属于食品,食品制造工艺同样需要技术含量,目前工程院就有多名院士是食品方向。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甚至生物技术的应用,酿酒的技术门槛正在不断提升,白酒行业也是有一定技术含金量的行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当务之急是有关方面亟需把王莉的研究成果和水平说清楚,科技含量在哪里?是不是需要进一步进行公示?

根源:与健康理念相悖
  其实,深入来看,此次争议不仅仅是因为茅台的影响力,也并非是单纯的技术性因素。
  在这一消息公布后,网友普遍认为茅台高管与院士头衔并不匹配,其声音主要集中在“酱香科技,饮领全球”、“白酒院士”等方面。
  换言之,因茅台而引发的争议只是表象,更深刻的原因还是在于白酒两个字。
  有不少网友甚至将这一事件与十年前的“烟草院士”一事相提并论。
  201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引发巨大争议。最终,中国工程院删除了“烟草科学与工程学科”,不再增选新的“烟草院士”才算了结。
  烟草也好、白酒也好,一旦与院士头衔相挂钩,将会引发多方面的质疑。
  首先,白酒面临和烟草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对健康有害,与全民健康的理念相悖。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敦促各国政府采取限制酒精的措施,因为酒精不仅有害身体,还会引发暴力和精神问题。近年来,我国严格实行醉驾入刑,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与此同时,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白酒行业与院士所代表的尖端科技形象不相符,若茅台总工被选为院士,可能会拉低院士在公众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此外,院士一直被视作“科技兴国”的尖端人才和模范先锋,推荐致力于研究“酿酒”技术的研究人员评选院士,很可能与人们对院士的期待大不相符,甚至引起人们对社会科研方向和院士推荐、评选标准的质疑。
  近年来,从芯片到高端仪器、到种子等,我国在科技领域被国外“卡脖子”的现象屡屡发生。眼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扛起“科技兴国”的大旗。
  宋清辉表示,尽管白酒的市场很大,但是白酒终究不能够代表科技兴国的战略方向,更不可能依靠白酒去反击美国对我国芯片科技等领域的打压。
  阮光锋也认为,如果王莉的研究领域仅仅局限于白酒酿造,可能并不值得被推荐为院士,当然,还需要看她具体的研究领域和实际贡献。

最新回应:还不是有效候选人
  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相关规定,中国科协提名只是院士候选人产生渠道之一,具体程序是经地方科协推荐、中国科协组织遴选、报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通过后方可成为有效候选人。
  目前,经贵州省科协审议,王莉等4人选均符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申报资格条件,正在进行公示,公示期截至2月24日。
  2月18日,针对各种疑问,贵州省科协发文称,将虚心倾听、认真研究。同时,也恳请大家理解,针对科研领域和科技人才范围广泛的这一特征,将严把推选标准,严控推选流程,进一步提高推选工作质量。
  在同一天,中国工程院发表声明,表示已经注意到贵州省科协院士增选拟推荐对象的相关信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在公示过程中受到社会关注。目前,王莉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还不是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将继续关注相关情况。
  也就是说,王莉的院士评选之路刚刚开始。
  宋清辉表示,院士评选作为科技强国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希望能够在选拔标准和程序方面更加严谨一些,毕竟院士是崇高的荣誉而非“勋章”。
  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候选人
11#
 威而柔 发表于: 2021-2-18 22:05:32|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比我们更懂科技:王莉一评上院士 茅台不就成科技股了吗?

源自:星球商业评论
原文标题:没有人比我们更懂科技

  杨乃悟
  饶毅十几年前在《科学》杂志上写过一篇文章,说中国科学界“腐蚀精神、阻碍创新”。2011年,饶毅、施一公等落选中科院院士,央视和人民日报都出来鸣不平,又提到了这篇文章。饶毅说:
  在中国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没有兴趣。
  是谁规定的只有对科学有兴趣的人才能当院士?
  2011年,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剑平当选为工程院院士。一时间舆论哗然,媒体们给谢院士起了个外号──杀人院士。
  当年媒体们没注意到,其实谢院士已经在4年中被提名了3次,要不是工程院的新闻发布会开得太大张旗鼓,谢院士当年也不会那么狼狈。
  就算大家意见那么大,谢院士的名字至今还在工程院的院士名单里。谁能说他对工程没兴趣?
  烟酒不分家,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茅台官微给大家拜了个晚年:
  茅台总工程师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这次和10年前一样,骂声一片,中国工程院在舆论压力下回应说王莉还不是有效候选人。
  贵州朋友可不管那么多,负责推荐王莉女士的贵州省科协充分发扬不畏人言的精神,宣布推荐符合法律程序。当地政府已经提前向王莉女士颁发了只有两院院士才能得到的贵州省省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
  符不符合法律什么的留给罗翔老师吧,乃悟查了查中国工程院章程,院士评选标准为必须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茅台官方资料和媒体报道里,王莉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乃悟翻遍了2000年到2020年科技部公布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名单,没有找到她的名字。
  1994年,王莉女士来到茅台工作,之所以来茅台,她以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讲过:
  因为爱情。
  直到2000年前后考上白酒评委之前,王莉基本上滴酒不沾,属于边缘人物。所以到底是哪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先打个问号。
  官方资料里,王莉还有很多头衔,比如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乃悟一样在官方名单里查不到她的名字。
  倒是有一个能查到的──大国工匠。这个头衔的颁发者是轻工业联合会,茅台董事长是这个联合会的特邀副会长。
  在茅台工作的20多年里,王莉的论文多数发表在《酿造科技》这本影响因子不超过1的期刊上。在所有论文中,王女士被引用最多的一篇论文次数为77次。可惜的是,这篇有着9个作者的论文,王莉名字排在倒数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该期刊主管单位是贵州经贸委。宣传里她主持的项目,验收方是:
  贵州省科协。
  王莉真的贡献可能还是在质量上。2013年到2019年,茅台勾兑合格率从当年的70%多上升到了98%以上。
  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德国化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和英国化学家阿瑟·哈顿,以表彰他们在酶化学方面的重大贡献。两位科学家的发现都是在酿酒行业里获得的灵感。
  外国人从酿酒里能得诺贝尔奖,中国人不能从酿酒里得个院士?
  更何况,人才济济的中国工程院轻工部里,除了10年前当选的烟草院士,还有2009年当选的皮革院士,放眼整个工程院,甚至还有凭针灸当上院士的,大家怎就容不下搞酱香科技的王莉?
  媒体总拿中美两国公司的市值来自贬,说美国领头的是苹果、亚马逊、微软之类的科技公司,中国就是四桶水(茅台、农夫山泉、海天酱油、金龙鱼),一点科技含量都没有。
  王莉一评上院士,茅台不就成科技股了吗?
  其实茅台早就该有人入选了,比如当过茅台总工,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季克良老先生,毕竟他是研究出一类致癌物酒精是可以保肝护肝的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原滋缘味 发表于: 2021-2-18 21:56:00|只看该作者

“茅台院士”够不够格,到底该谁说了算?

源自:上观
原文标题:“茅台院士”够不够格,到底该谁说了算?

  研究茅台也能当院士?近日,关于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总工程师的王莉入选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的消息一出,即引发各方关注,网友纷纷质疑:“研究白酒凭什么能入选院士?”“院士难道不应该是服务国家重点战略吗?”“这位工程师怎么比得过基础学科坐冷板凳的科学家?”
  坦率地说,酒类酿造里的学问并不少,如何获得更好的酒类口味,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现代酿酒工艺的改造和提升,常常需要大量科技发明创新的支持。应该强调的一点是,一个人或一项科学技术如何在科学共同体内被评定,自有其标准,公众不应过多干预。有时候,很多公众看似“无用”的科学与创造,常常关于一个学科和领域的重要问题。一些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可能在一时一地于社会价值不大,但说不定未来会成为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如果王莉在与酿酒有关的微生物等领域着实有贡献,公众不应因为她供职于茅台集团而产生偏见。
  不过,院士的荣誉太大,关切的资源太多,早已不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荣誉。今天的科学界,早就不能关起门来搞研究。任何重要的科学研究都不可避免的占用大量社会资源,而院士的荣誉常常是这些重大项目和工程敲门砖。
  对公众来说,这种涉及公共资源的时间理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作为贵州省最重要的国有企业之一,茅台集团和贵州科协之间是不是有某种不为人知的“默契”?在议论猜疑滔滔的情况下,相关方面仅仅回应一句“符合流程规范”,并称“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蹭热度”,多少显得诚意不足。
  诚然,科学评价并不能立足于民意,院士评选也自有其流程规范。但是,院士评选争议这种引发社会剧烈讨论的公共事件,已经不只是学术界自己的事。大家关注院士推选,是出于对院士崇高地位的尊敬,也是希望通过院士推选对全社会的风气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基于此,科学共同体须有一个明确认识:事件中有关学术评价的部分,应由科学界达成共识,用专业来发声;而那些带有“公共性”的部分,则应面向公众保有足够的坦诚。
  面对公众质疑,科学界完全可以拿出处理科学问题时的耐心和细心,条分缕析地解决问题。如果被质疑者有足够的学术发表和科技发明,不妨大大方方公之于众,消弭公众误解,还给相关人员一个的公允的科学地位。推而广之,院士遴选这样的严肃事件,既然公众关心,也的确涉及相当重要的公共资源,理应更好地回应公众合理关切、直面舆论纷争,并用公开、透明、可信服的流程,捍卫神圣荣誉的公信力。
  “茅台院士”争议总会有个结果,这个结果应当是慎重的、认真的,是充分考量了各方合理诉求、捍卫了专业价值与公共利益的,而不是迫于舆论或哪一方面压力的产物。更值得期待的是,这场风波,能促成科学共同体同公众之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沟通带来理解,理解促进发展。公众和科学界进一步的交流,也将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这既有利于科学家获取公共资源,促进更多的科学投入;也有利于公众培养更加深厚的科学素养,为全社会科学发展养育土壤。
  现代社会,任何专业共同体都无法脱离社会环境,都需要学习如何与公众和谐相处。踏踏实实做事,拿出成绩和贡献,摆出事实和道理,而不是以专业压人,才是专业群体解题“如何面对公众舆论”的题中之意。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充分意识到了尊重科学的重要性,科学家、医生这些专业群体在公共事务的决策中也到了更大的话语权。钟南山、张文宏等专业人士的声音一再发挥“定海神针”作用,已经充分说明,只要拿的出过硬的成果、为人民群众做出过重要贡献,加上坦率、说人话的朴素沟通技能,群众哪怕难以理解复杂的知识,总会愿意相信专业人士的意见。
  说起茅台,大家时常笑称其是“酱香型科技”,这是对国酒品牌的调侃,但也有对中国企业技术能力的忧心?这里面可能有误解和偏见的成分,但针对误解和偏见,更好的态度是直面它们、改变它们,而不是熟视无睹绕道走。公众对中国科学界成就常常聚焦在航天等“看得见”的“大”领域,对日常生活、日用工业品里的科学与科技往往不甚了了,不知道后者同样关乎国计民生、同样可以很有含金量。
  从这个角度说,“茅台院士”风波也可以成为一次机遇──如果成果真的过硬,科学界不妨花点力气,让人们了解到大家日用行常之中,到底有多少了不起的科学成果。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源自: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苏唯
9#
 阿宝 发表于: 2021-2-18 16:55:51|只看该作者

中国工程院回应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候选名单:还不是有效候选人

源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原文标题:中国工程院回应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候选名单:还不是有效候选人

  2月18日,就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入围院士候选名单一事,中国工程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做出回应。内容如下:
  我们已经注意到贵州省科协院士增选拟推荐对象的相关信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在公示过程中受到社会关注。
  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相关规定,中国科协提名是院士候选人产生渠道之一,具体程序是经地方科协推荐、中国科协组织遴选、报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通过后方可成为有效候选人。
  目前,王莉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还不是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我们将继续关注相关情况。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5 03:19,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