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老金在2005-12-25 11:38:26的发言:铜像剪影: 从从审美角度看: 1、孙中山铜像处于春熙路的核心位置,是春熙路最具标志性、并且给人印象最深的人文景观。(将国父置于商业街,个人觉得不妥) 2、标识从一个最普通的视觉角度入手,取其侧面剪影形象,以求得留给人以最直观的视觉印象。(作为外地人,我没看出来是我们的国父) 从历史角度看: 1、该铜像具有很好的历史意义。它几乎与春熙路同时建成,见证了春熙路的百年历史。(既然是百年历史,为什么有一个1942?) 2、历史上以孙中山坐姿留世的铜像为数不多,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所以不具备代表性) 3、采用孙中山先生的塑像作为标识主体,还可以让在蓉旅游、购物的海外同胞们获得一份亲切感。 (为什么不去南京呢?) 英文与中文全称组合放与其下,既反映了成都市国际大都会的规划定位,也在视觉上更完善了其上层建筑的坚实基础,喻意了春西路改革开放以来,在成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1. 春西路有错别字 2. 英文翻译的不对,至少没翻译完全) 选用代表喜庆、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颜色──红色,作为主体图案的基准色,很好地烘托出了春熙路商业 的繁华,和行人熙来攘往热闹的气氛。(红色很好,但与铜像结合好像不是很好看,个人觉得) 另外,四周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