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28|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之精灵 发表于: 2005-12-30 09:11:2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成都文化是全国学习的旁样(转相约加拿大论坛)

 [复制链接]
成都文化是全国学习的旁样(转相约加拿大论坛)

成都没有丑女孩

  近日,随学院考察四川长虹西安杨凌开发区等地。仓促但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两地的基本(风土)文化状况。我觉得这比我们此行的考察更重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成都。用一句话来高度概括就是──成都竟然没看到丑女孩。换句话说,就是成都这个地方基本人文素质相当好。在连年颇为吾国人文素质似乎不可逆的衰败而痛惜之际,竟然看到我国尚有这样一块“天府之地”,顿觉宽慰许多。尽管毫无疑问,在毫无“人文生态保护及开发”意识的社会氛围下,这块人文奇景用不了多久,便会随“蜀道不再难”的周边污浊的经济、文化侵蚀所洇没。

  在成都先后呆了两、三天。由于成都市区的古迹不多,杜甫草堂、诸葛祠、王建陵等看完后,我骑着自行车把成都市区溜了个遍。我很快发觉,[B]成都人的基本人文素质非常不错。神态文质、秉性质朴、温和善良。极少祖国大地别处大城市遍及的浮华、枯燥、冷硬、怀疑的感觉。买汽水的小店女老板也象个小学教师,在茶馆扎堆儿摆龙门阵的退休老人大多神态怡然,就象卸甲后的军参或什么员外在不修边幅地谈古论今。女孩们更是各个柔和,匀称,即使相貌不很出众的,也多有几分可人。乡下妹子似不多,也大都类似。正似古语曰“乡里有贤人者,民风淳淳”之态。只是鄙人寡闻,不知近代有何圣贤曾卧于成都,也颇想知现今有哪些名士出身成都。仅在当地小报上得知歌星陈琳、孙楠便是,果然顿然刮目相看,颇符此意。莫不是杜翁、诸葛之余威延绵至今耶?望有兴趣网友给以考据。 [ 相约加拿大:枫下论坛 rolia_net/forum ]

  无论如何,这是成都自身“文化”的产物无疑。这里是在“‘人(们)的(人化的)即定的广义活动模式’。即人们已然形成的食、思、做、乐等等的内在习惯方式。或更理论化地表述为──“人们(个人和群体)积淀在自身心理、意识及各类行为中的人化状态和内在活动模式”的意义上(参见本主页关于文化文)使用“文化”概念的。也就是说,是成都人特有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决定的,他们的食、思、做、乐等等的内在习惯方式,决定了成都如此的社会景观。本人暂时无暇细考个中缘由,但希望有人对此关注。因为,如能找到规律性原因、因素、参量等,对在全国范围大兴“成都之风”,改造吾国主体国民素质,民族文化极有裨益。
  
这里仅举几个笔者此番亲身小例,管窥“成都文化”一斑。

  有好几次,在我问路时,不仅被问的人热心回答,路过的人也帮忙指点。在其他大城市,被问的人客气地搭理你已是受宠若惊了。只是,成都人对成都的街区似乎都不很谙熟。成都街道大多都没有路牌。这显出成都的“西部”特征。

  一次在“老城坊”名小吃肺片店买了半斤肺片,才发觉此店只外卖,没有坐吃的地方,也没有碗筷。旁边的小包子铺虽有少数矮凳、矮桌原来与此店不是一回事。我本能地不敢擅自落座,只得向肺片店借碗筷,打算站着吃就行了。店主告知坐在小铺吃就行,吃不吃包子没关系的。我不大相信地试探地问包子铺夫妻俩,没想到两人没有半点儿勉强地招呼我招呼坐下,从里间拿出一个碗给我,便忙自己的事了。当时小铺虽有一两个空位,但客流不少。我很觉意外。这在我所在的那个大城市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铺主若木然拒绝你算是优待了,很可能甩你几句。网友们不妨在自己城市试一试。这里最重要的还是“没有一点勉强”。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确是城市文化所致,而非个别现象。比如,一个很胖的人在坐下时单薄、简陋的塑料小凳腿折了,此人着实跌了一下。但是,胖子起来后一点也无怨天尤人的粗话,只是摇着头打量那个小凳。更奇怪的是,那个铺主给他换了个凳子,竟然一句道歉话都没有,就忙自己的去了。一切都很自然、平和。
这要在别处,如北京,可麻烦了,不是一顿数了,便是一顿客套。更别在天津,恐怕不多给几个包子风波很难平息。最后,我要了一小屉包子和一碗稀饭硬吃了下去。结果发现,包子的馅是我见到的最大的。稀饭非常柔和可口。

  在路上,见到一个外地打工仔,冒冒失失地骑自行车在路口轻撞在一个年轻夫妇骑的摩托后腰上,男青年只是平和地说了两句什么,便各走他路了。

  在游览乐山眉山时,成都的导游明显表现出比当地导游素质高一大截。但总的说,四川这一带旅游管理的还不错。比西安强多了。到了西安,我在恍惚回到了中国现实。接下来便是祖国各地司空常见的旅游纠纷、车祸,大声的呵斥,被掏包、对人的严密防范、可人女孩的星星点点……等等。

  不过在西安,值得一提的是,在半坡博物馆的副展“世界现今原始部落图片展”中,我发现了对我的一个文化观点须做重要修正的图片实证。我曾在一篇“什么是文化”(见笔者主页)文中谈到,原始人的第一个“人化”或“文化”、“文明”的表征,应是他(她)们下体的那块遮羞布。但是我看到的实景图片却大相径庭。在南美亚马逊流域的某些原始部落(图片未具体标明部落名),在一张图片上,几个成年男子扛着猎具、猎物,全身赤裸地,愉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脖子上有些环状饰物,但他们黝黑的生殖器官尽显无遗。在另一张可能不是同一部落的女子照片中更有特点,其中几个青年女子从乳房下部到胯部以上绕满了十分漂亮的红色彩珠,象时髦泳衣那样。但现代比基尼泳装的三点部位却毫无遮挡。用文人的词汇,是春光尽泻。看着兴高采烈的,爱美的原始姑娘们,我的头脑一时一片空白。还是列宁的话,使我恢复了逻辑状态,“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当然,这种状况的普遍性如何尚待确证,但无论如何我原先(及很多学者的类似)观点应做重要修正。应当说,原始人纯文化的第一个表征(除石器工具外)是无任何生存功用的装饰物(包括遮羞物)。此事对我的思维
方式亦有重大影响。

  本来想说的很多,但一笔至此已超出一篇网上简要游记的篇幅。不过,最主要的东西似乎是说到了。

  也希望其他网友对各地的类似基本文化状况,多在网上念叨念叨。多关注关注吾国的基本文化现实。

  成都真是好地方。只有92年的西双版纳、80年代的扬州,有类似文化氛围。不过都是小地方。

  杭州好久没去了,估计可能在大城市中是较接近“成都文化”的。

  上海太洋了,广州没去过,估计民风正处不土不洋的嬗变、“严打”阶段。

  只但愿“成都文化”能保存的稍长久些。为中华文化改造做些贡献。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之精灵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之精灵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青菜两棵 打造教练+球探培训体系,这回中国足协“动真格”
2# 四姑娘山
 禹石 发表于: 2005-12-30 21:14:1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最好谦虚点,莫要飘飘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kevinyu 发表于: 2006-1-6 17:51:41|只看该作者
9494,真真假假,好的保持,错的改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3:14, Processed in 5.53801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