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92|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尹墨怀 发表于: 2006-1-15 08:00:3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尹墨怀人文地理作品转形作品老街、成都、盖碗茶

 [复制链接]
《老街、成都、盖碗茶》

/尹墨怀

“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话说百多年前一个做大学问名叫黄炎培的人“游戏”成都时曾玩笑似的给抛出过这样的定论。黄炎培是个真正懂能品位出老成都“地道”的人。长街与茶肆,恰就好象那老成都“城脉”的两条根。都说老成都人懂生活,晓情趣,善给自己找乐子。于是乎那些个长街胡同、茶肆店铺,也就成为记录下来老成都人旧年习俗生活的历史缩影。


闲谈龙门阵,戏说老成都

天才蒙蒙亮点,一老成都人打了个哈欠从被窝里爬了起来,然后走出自家宅门,窜溜达到了长街胡同里。挑起一纸糊灯笼下黑不溜秋的门帘幌子。“耶!哥老倌起的这么早嗖!“早啥子哦,堂倌你更早晒。”就在两人嬉笑拉扯的空挡,一壶热气腾腾的盖碗茶已被捧端了上来。

这正就是旧年老成都人一幅情景长街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候的老成都共划为三块,太城、少城、皇城里里外外胡同、长街纵横交错,其种类名目也非常繁多。单按方位来讲就有东西南北四条街,因皆靠近东西南北几道城门而得名。在从种类上来区别,则有市场街、花柳街、文化街,衙门街等。当年在成都经营买卖的各地帮会如绸缎帮、茶叶帮、油米帮等等再此渐渐汇集,市场街从此应景而生。而花柳街又顾名思意专就供人寻花问柳的,当年的天涯石街、福字街、毛家拐就属这其中最名副其实的烟花柳巷。至于文化街和衙门街也都基本类似于此。

成都的长街、胡同虽多且又种类繁杂,但皆又有着统一相似的一个主要特点,那就是“茶馆多、茅厕多、龙门阵多。”乍一看来觉非常有趣可笑。但仔细想想这与老成都人爱休闲的一贯生活方式不无紧密关联。这些统统都是为了那些“闲人”而设立。闲来无事几人凑合在一起,无聊摆龙门阵打发时间,摆的口干舌噪了,于是买捧上一盏盖碗茶,喝多了内急不打紧,就近很容易就能找寻见个地方方便解决。迄到今天当我们走在成都的一些旧街老巷里,当年的情景仍还依稀可见,老辈们一直延续着这种亘久不变的习俗,而后来的年轻人,同时在继承了老一辈休闲风气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良,于是近代的一些长街胡同里,旧时的茶馆演绎成麻将馆儿四处林立。

这说的还都是些最通俗、最平民化,最常见的市井状况,而老成都也不乏一些闲人雅士与更高情趣的人。他们一般不会光顾那些挂着黑不溜秋幌子门帘的小茶馆。而在从前的老成都,这样挂着幌子的小茶馆,也正只专供那些平民百姓喝“加班茶。”而手头阔裕些的,就会去寻宽敞明亮点的茶楼里坐“听讲茶,”在讲究些安逸和享受的则会去一些著名的老字号,如华兴街当时最富盛名的悦来茶楼,沙湾路上的顺兴茶楼,东城根街的锦春茶楼,以及地处位于春熙路上的华华茶厅。在旧时皆为比较体面有身份脸面的人群聚集之地。一边轻啐慢饮,一边眼瞅着戏台上的花脸小生叫彩,或是听一段竹琴弹唱,一边听,嘴里一边跟着琴调哼。通常这种地方邀来的都是老成都业内行的腕儿,悦来茶庄就曾聘请过许倩云、郭存筠、刘克莉等当时川剧中的名角来此登台露脸。而锦春茶楼更因拥有贾瞎子、周麻子、司胖子这样的弹唱(竹琴)、茶艺(掺茶)、吆堂子(跑厅)。三大高手从而使得东城根街的街口门庭若市。华华茶厅则以雅致脱俗而见长闻名,春熙路地处商业阶段,往来不少的文人墨客常常在此小歇。

老成都另还很有趣的便是“西富东穷。”一般的商贾官宦纷纷选择落户在了城西,一时间东西两处形成了鲜明比对,西城长街胡同里出入的竟是“长衫客,”而东城街道巷子中穿梭着的都是些“短衣帮。”

今天的春熙路、顺江路上繁华依旧,水井街,宽窄巷子里则也还仍延续着平淡生活,但无论透着商烟气抑或是充满世俗百态的,它们也全都承载过一段历史。


光阴、岁月、往事

“堂倌掺茶,来喽“耶,你娃啷个掺起在哦?“裤儿都给我打湿喽。安了心的唆?“没小心、没小心哥老倌实在是对不起!“来烧根烟、烧根烟。”昔日的老成都这样的事情长街茶肆里随处可见,这几乎已经成为老成都典型的“市井文化。”即便今天在成都的一些老街茶馆当中,如宽巷子,水井街这样的地方,一些老茶客们仍就是挽着裤腿,大不咧咧的往那一坐,抽着叶子烟。磕的爪子皮满街洒落。争执这样的事情时常会有,但是长街茶馆里有个不成文的民众自发规则,喝茶就是“顺气”的。假说“张三娃”和“李四哥”闹上了心病,只要就近找一茶肆,坐下来好好摆谈、摆谈,立马两边相安无事了。

“龟儿子、格老子、瓜娃子。“即便是喝茶摆龙门阵的时候嘴里骂的在这样起劲,也是笑骂着的,极少见动肝火,扯毛起的。

这是市井百姓的喝茶圈子,这样的“不文雅”行为在华兴街的悦来茶楼,沙湾路上的顺兴茶楼等当中当然极少发生。来这里的代表老成都真正的茶客,他们对喝茶相当的在行。而茶楼也为他们配套设有茶艺、评说、戏剧表演等。

另外除了这些平民和贵族喝茶圈子之外,尚有一群江湖人物聚集的喝茶场所。这样的地方一般比较隐秘,今天这条街里,明天那边巷子头的丝毫没个准,一般在这里聚集的都是一些跑码头的江湖人物,俗称袍哥。这些江湖人物爱把谈判、交易的地点设在这里,从前的一些成都老辈人,就曾亲眼目睹过烟土和枪支买卖交易在某个阴暗角落的茶肆里秘密的进行。但即便是这些黑道中人,也很少有说在老街茶肆当中公然大打出手的。

解放前的老街茶肆与这些三教九流的人物有着很密切的关联,从前老一辈的成都人中得知旧时还流传着一种“摆茶阵”的说法。这有点类似于江湖上的大切口,若某人想像江湖同道告急求助,便会在茶肆按这样的江湖法则来进行。对方互相摆茶阵验明身份,然后在坐下来喝茶慢慢摆谈。

老成都的茶文化无论是在文化沉淀,还是民众基础上来说,一直处在相当高的水准。一个老成都四十年代拥有将近六十多万的人口,而这六十多万人口当中,有近十二万老成都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茶客。”他们酷茶如命,每年可以在他们肚里消耗掉将近好几万吨的茶叶。

老成都人喝起茶来也非常的挑剔和讲究,老成都里有许许多多外来的茶帮,经营安徽铁观音,西湖龙井等等,但老成都人更钟爱于四川的本地茶,如眉山盛产的竹叶青,此茶用盖碗茶泡堪为上上佳品。那时候比较火的茶叶铺里,上中东大街的华华茶铺当算一个,茶店的掌柜廖文长既也同是华华茶厅的大东家;此人颇算的上是成都茶行里的一号人物。他以一己之力,独撑两般门户。把个春熙路和上中东大街都给搅和的沸腾起来,那时候但凡只要是个老成都人,爱喝茶的,便没有不知道廖文长这名字的。

泡茶同样也是老成都各长街茶肆文化当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绝活。但是祖传下来的那套家什却都一样:盖碗茶、盖碗茶。有盖还有碗,下面还专弄一茶托,老成都人称为“茶船”的便是。泡茶的茶壶用的是青一色的长嘴大铜壶。泡茶的水则爱用河水。原因是,老成都人嫌那些长街胡同里的井水靠近阴沟,有股子怪味。

只有历史上老成都城西的一些富人,如今天锦江沿岸靠近望江楼公园的顺江路一带,当年那里的大户人家则爱取望江楼畔水陆码头边上的薛涛井内的泉水沏茶,据说那水冲泡出来的茶,香甘甜无比。

当年的春熙路上,还有些风雅之士,独创翻新出来了几种泡茶的名目。什么“漱泉。“饮涛”诸如此类的。更有一些文人墨客喝的兴起时顺手涂抹几下的。雅致、粗鲁的全都有,内容文字包罗万象:“流水行云风展四川文化,回肠荡气孕育五戏精神。”这是悬于当年华兴街悦来茶楼当中的一幅名联。而“品人生百味一杯茶,造世间万象平常心。”则就是在靠琴台路上的青羊宫桥头岁月茶庄上当年悬挂着的。

还有旧年老成都长街茶肆当中流行的一句喝茶口头禅:“来,茶馆,喝花茶,摆龙门阵,可日他先人,但莫议论国政。在市井当中传诵,堪称绝对……


老街茶坊中的三教九流

一外乡人来老成都,偶一日闲的慌在长街茶肆当中吹牛皮。遭老成都茶客奚落曰:“哥子莫要在这儿里摆嗑子。“有脾气华兴街街坝头去跟李老师比说书“李老师是哪个?“连李伯清、李老师都晓不得嗖?耶!”从前的老成都流行一种走街穿巷,专在茶馆当中说书的艺人。老成都人所说的“听茶。”就指在茶馆里头听“评书。”

老成都说书艺人当中最走红的属谁,正就那个李伯清“李老师。”老成都最寻常的长街茶肆里开始小打小闹的说起。一直说到了华兴街头的悦来茶楼,从此声名鹊起。悦来茶楼早先盛行的是川剧,当初许倩云、郭存筠、刘克莉几位川剧大师再此登台献艺,几乎是场场饱满,而到了更近代,随着川剧逐渐的中衰,被“评书“取而代之,据传李伯清当年再此演出时,人流挤爆,一张场卷被抄成了天价。胜过了早年几位当红名角的演出。

而东城根街的锦春茶楼,常往那里跑的老成都人一进门则可闻听见这样的情景:“周麻子(掺茶堂倌)泡起、“司胖子(跑厅张罗)瓜子、“贾瞎子(竹琴艺人)来一段。”“来喽、“要得、“马上……”

老成都人,多有熟门熟路的茶客在此经常消遣,于堂倌、跑厅、琴艺师彼此相互熟悉了,便根据其体貌特征,个给取了一个外号。后来渐渐的此三人“名气”越来越大,人们反倒忽律了他们真实名讳。

有当年亲眼目睹过这三位茶行高手技艺的老成都人这样回忆道:“周麻子耍茶船那当耍杂技,“司胖子的瓜子硬像变魔术抓不完的抓。“贾瞎子的琴弹的更仙不摆了。”

周麻子单手可以耍出十几个茶船而包落稳,司胖子的瓜子随叫随到似取也取不完。贾瞎子的一首《浔阳琵琶》更声情并貌,催人愁思。三人凭借着一手绝活把个锦春茶楼给盘活了,很多人大老远赶去东城根街里,就是奔着他们的名头而去。

老成都的茶馆三教九流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烟鬼、赌鬼、袍哥、娼妓甚至还包括特务。老成都人熟称“五毒。”茶馆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常常也常常就是这号人经常出没之地。

有个笑话老成都人的妇女若是在家受了男人的欺负,觉得自家的男人不是的,便会骂大街道:你个要死的“东西,”歪啥子歪?“沟头巷”子里出来地硬是匪的很。男人随之也还口破骂:你个“瓜婆娘,”吼的起,毛家拐头出来的“老妈。”沟头巷、毛家拐是袍哥和娼妓旧时最为集中的场所。

这些人通常会找一种合法的方式掩饰。因而在当时很多茶馆其实就是变向的娼妓馆子和黑帮窝子。尤其是一些装饰比较高档点的青楼,几乎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艺妓茶馆。一些人也把茶馆当作烟馆来使用,喷云吐雾的,模样也很悠哉、悠哉。

大概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起,渐渐有一些国民党特务组织进出于茶馆当中,这些人行踪诡异,秘密接过头把情报送出去之后,便就匆匆离去。这些人选择茶馆同样也就是是为了掩人耳目……


老成都的变与不变

今天当我们走进老成都,重新追忆那段昔旧年的历史。老街古巷茶肆店铺纵横阡陌的景象已不复当年。今天的老成都人在给下一代摆龙门阵的时候,才把这段往事重又说起。那都是些成都人脑子里尘封已久的记忆。一些不能忘怀的人则把他们编成文化历史故事流传。今天的成都人多是在沙丁等一些老一辈人编写的有关于长街茶肆里的故事文章之中,了解老成都人的生活、文化与习俗。

老成都迄今还保留着一些老街茶馆,如今天宽窄巷子里的茶肆,掀开幌子门帘,一股旧陈腐的味道扑面而来。在华兴街、沙湾路这样的老街上,如悦来茶楼、顺心茶楼这样的老字号仍还就保留着。如有兴遇见一上年纪的老成都人,或许就会拉你摆上一段龙门阵,讲当年这些茶楼里发生的趣事,一一说给你听。

老成都那点茶馆里面的小资情调而今一部分已被颇具洋味,欧化了的咖啡馆、红茶馆所代替,年轻人更钟爱于今天的时尚成都。

每天的春熙路、琴台路上人流熙熙攘攘。长嘴铜壶泡茶的绝迹而今已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一种手段,在一些最繁华的地段,一些现代化的商业茶楼门前时常可见一些身着堂倌衣服,手持长嘴铜壶的人“街头卖艺拉场子,”这些老成都茶行当中的茶艺师而今成了“街头艺人。”但依旧还很受欢迎,那些看希奇、看门道的纷纷来此捧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些老成都茶道中人聚在一起,皆又会唏嘘一阵:“现在的世道变天了。”

老成都的城在变,街道在变,但永远改变不了的则还是他们那点股子里面的“懒散”性格。于是乎马路街道旁边,那些麻将馆中每日里从早到晚热火朝天,他们也都要喝茶,不过是在麻将桌上喝。

老成都另有一批闲人集中在今天成都宾江路的茶园当中,这里或许就可以看做是老成都市井文化的缩写。迄今这里还能看到一些给人算卦的,为人修脚的,替人掏耳的。这些老成都的“市井混江湖的人物,”而今在也不怎么吃的开了。

那些还保留着的古巷老街里,零零碎碎的还有些人,固执的守着那份老成都人古旧的习俗生活:

“天才蒙蒙亮点,一老成都人打了个哈欠从被窝里爬了起来,习惯性的打开自家古旧的老宅门。端起一个板凳,然后坐下来。“老婆子,把我的盖碗茶端出来晒。“你个死人,要不得自己端哈?“吁”一声轻叹然后这才醒悟:“长街胡同、“茶肆幌子、“哥老倌、“堂倌”这些都已化为了往事如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尹墨怀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尹墨怀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尹墨怀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尹墨怀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尹墨怀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尹墨怀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尹墨怀的时尚爱情小说转型作品二十岁的那场旅行 本站新增一个“周公解梦”内容
2# 四姑娘山
 代蜀华 发表于: 2006-1-15 08:44:4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熟悉生活,熟悉成都,这是对老成都的真实描述。这些虽然现在已经远去,但是,却能唤起大家美好的回忆,也能唤起新一代了解老成都的兴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6-1-15 17:55:20|只看该作者
不知是否有:“一老成都人打了个哈欠从被窝里爬了起来”的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3:06, Processed in 0.2964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