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91|回复: 0

[纪实·新闻《汪德迈全集》出版:西方汉学大师致力推广中国文化70年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汪德迈跨文化中国学研究国际会议与汪德迈全集出版发布会”在京召开
  在当前中外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中,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示精神,强调世界各国都有权利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社会认同出发选择社会模式,建设主体文化,同时坚持我国的多边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倡人类可以共享未来的价值观,这对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发展战略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加强中西跨文化对话和多边交流,与世界各国携手和平发展,现实意义重大,前瞻目标长远。2021年5月14日,“汪德迈跨文化中国学研究国际会议与汪德迈全集出版发布会”在京召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牵头,由中国著名学者与西方汉学家合作开展的联袂践行。会议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在京隆重举行。被誉为法国第一大儒的93高龄的西方汉学大师汪德迈先生在巴黎寓所出席远程视频会议,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我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创建人乐黛云也在线参加了会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汪德迈全集》资深责编郭银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学术分社社长曾辉等出席会议。青海师范大学校长、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史培军教授参加会议。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学者王宁和程正民教授与法国特级教授金丝燕等来自中、法、俄、比、意大利等中西学者16人与会并做学术报告。
《汪德迈全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2020年起正式推出当代西方汉学最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汪德迈全集》,这是中国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一件盛事。刘国辉社长在致辞中强调说,汪德迈先生对中国文化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不仅如此,他还多年来华投入跨文化中国学高等教育;推行法兰西学院汪德迈中国学奖,在世界范围内奖励研究中国文化成就卓越的学者;并且参与我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研究”丛书的写作,为培养新一代汉学人才呕心沥血。这些著作大部分都由中国大百科全书承担出版。我们全力打造中西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上乘之作,通过出版事业维护精品,并走向国际。
汉学家汪德迈
  汪德迈是法国大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和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的嫡传,吸收法国汉学、中国国学和日本汉学又加以超越,倾70年之力,创建跨文化中国学。《汪德迈全集》全面地呈现了他的思想学说,理论内容宏富精深,方法体系逻辑严密。他摒弃以往海外汉学界以西方思维研究中国的定式,主要使用中国材料和中国概念研究中国。他独立而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古代社会制度、中国儒学、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学艺术和亚洲历史上形成的新汉文化圈,在跨文化的视野下,揭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及其拥有的世界普遍意义。他在新著《中国教给我们什么》中明确地阐述,世人皆知希腊罗马,却忽略了长期以来中国对世界的广泛影响。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视礼制高于“武”和“商”,重视文化价值高于物质利益;重视考试选才,为全世界普遍建立以此为基础的学校教育和选举制度提供了典范。这些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值得世界共享。现在西方世界正在认识中国,但最重要的是认识这种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及其面向未来的巨大价值。汪德迈并不回避中西世界的差异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而是积极开展跨文化对话,这使他的学说具有一种难得的合力,这种合力让习惯于从西方视角看待中国的学者或世界上希望了解中国的人民,愿意倾听和思考,并在一定条件下扩大对中国历史文明和现代社会文化创新发展的了解。
  本次会议围绕当代中西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基本问题。各国学者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思考可以共享的中西思想遗产与拓展发展的必要性。
汪德迈与汤一介对话《天》
  首先,是汪德迈中国学的世界意义。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建设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这就必然要承担建设跨文化学的建设使命。而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我文化沟通,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重大意义,这也是汪德迈中国学的非凡意义。《汪德迈全集》告诉我们,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西方汉学家是怎样工作的。它是中西共享学术精神的见证。它推动多元先进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让中西文化都更好地了解自己。汪德迈在《我的汉文化圈的导师朋友》的报告中说,他的学问基础是法国汉学、中国国学和日本汉学,但他的研究是独立的。他认为,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具有超过西方自由主义的优越性,它提倡人类可以共享未来的价值观,能让守卫自我精神家园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集体心理共生,让人类能在艰难的时刻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策略;也能在繁荣时期能保持最大的包容性和放眼能力。他提倡西方世界高度重视“中国文化的普遍意义”和“中国举世无双的影响力”,引起了新一轮的世界关注。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章黄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宁的报告《一位从经典中解读中国的汉学家一一汪德迈》指出,汪德迈先生之与众不同,在于他熟读中国历史经典,将西方学术与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交叉研究,看到跨文化国学的经典问题是儒家礼仪道德文化的价值。儒学礼仪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成分长期流传,包括崇尚天然、追求人和、以民为本、亲仁善教、修身自律、权变致用、贴近生活和精益求精等思想精华,至今仍有重要价值,应该传承下去。汪德迈认为,21世纪的中国,可以以其悠久而丰富的儒学传统与经验,为世界寻求新的社会模式提供参照。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理论研究专家程正民教授在题为《汪德迈教给中国什么》的报告中指出,提倡将传统国学的原典释读法与现代人文科学方法相结合,从整体上研究中国文化,是汪德迈先生的一大贡献。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在《有温度的“汉学”:汪德迈先生的学术情怀》中指出,世界多元文化在历史上形成多个文化圈,要拓展跨语言、跨文本和跨文化的研究,汪德迈先生精通多种语言,揭示跨文化多语种研究的规律、成果形态和社会文化功能。欧亚科学院院士、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史培军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高原地理科学与跨文化中国学》,他提出,汪德迈先生的跨文化中国学吸收了法国年鉴学派的科学地理观,因而能超越其汉学研究。他在对中国社会制度研究中发现,中国的地理水利制度,与西方的地理水利制度不同,也与东方埃及的地理水利不同。中国人始终依靠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条件,首先处理好生产关系,再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等问题,最终发展了稳定的礼制社会。他的研究对地理科学也有启发。
  其次,是《汪德迈全集》研究的基本问题。各国学者讨论了汪德迈的哲学观、文艺审美观、社会观、历史观和民俗观。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教授的报告提出了汪德迈的中国“文”论与中国艺术的“文学”传统密切相关,指出“文”是中国独有的精神财富,发展为中国式生产关系的结构和社会分层治理方式,未见于世界上其他任何思想流派,这是汪德迈最重要观点的之一。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易福成教授在《汪德迈《中国教给我们什么》的启示:俄罗斯向中国学习什么,中国向俄罗斯学习什么》的报告,再现了十八世纪以来法德俄文化圈的互动及其对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特级教授金丝燕的报告《汪德迈学术思想的跨文化性》和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的报告《跨文化中国学的奠基人──汪德迈》都指出,中国明清以来不乏跨文化译著的历史遗产,利玛窦、金尼阁都做过很多工作,整理和研究西方传入我国的跨文化历史遗产是不可忽视的工作。但到汪德迈为止都缺少跨文化中国学理论,汪德迈是第一人。他是跨文化中国学理论与法方论系统的创建者。它从哲学方法、经验性认知方法和宏观对话的视野,进入人类文化史,包括其知识史、制度史、思想史、风俗史和价值史,抽绎出带有普遍问题、对话意义和良性社会治理对策性质的话语体系,形成广义的现代文化学系统,建立人类文化共存的思维新模式。他的卓越贡献是发现中国社会治理中文化对于社会运行的积极作用。中国的政府行政系统呈现为“文”的模式,而不是“武”的模式或“商”的模式。全社会尚文不尚武,并以此凝聚中国精神,这与过分重视物质力量的西方社会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最后,是当代海外汉学研究的关注点与趋势。比利時皇家科学院院士、根特大學巴得胜教授的《欧洲汉学:一种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历史》,法国教育部原汉学总督、世界汉语学会主席白乐桑教授《的中文教育的本体问题与汪德迈的学术思想》,意大利黎熙大学路易萨教授的《马国贤和科学汉学的诞生》都讲得十分深入。从语言和文字找思维模式、社会角色和当代史,这是汪德迈所出身的三百年来法国汉学史的传统。当代欧洲汉学因循此路,但更加重视中国本位的研究,主张去欧洲中心化,反映了欧洲高层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以及欧洲社会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普遍关注。
  巴得胜和白乐桑也都跟随汪德迈先生参与了跨文化中国高等教育的工作,关于此点,正如乐黛云和陈越光所指出的,在21世纪,他们的努力出现了世界格局的一个新维度,就是中国因素日益凸显。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在改变自己中影响世界,在发展自己中促进世界。这种在开放中变迁,在碰撞中融合的过程,自然是一个跨文化互鉴的过程,而要展望这一过程的方向,要问这一过程中的中国积极因素能否持续?就必然要深化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就不能不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自觉。《汪德迈全集》在这个问题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诠释。而真正的科学研究总能殊途同归,汪德迈先生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文化有西方不可替代的总体价值,令人叹服。
  近现代很多西方人对外介绍和解释中国,其中不乏西方汉学家,他们都对中西文化交流发挥了历史作用,但他们的研究成功与否,不能只看在西方人的反应,还要看中国人的反应。汪德迈中国学赢得了中西双方的高度认可,曾获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优秀图书特殊贡献奖,汪德迈本人也获得中西学术界的崇高敬意,并被中国人民视为好朋友,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汪德迈全集》的出版,可以进一步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也对中国人从一个西方汉学家的角度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有启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又亮又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又亮又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西城妇联举办“颂百年风华传红色基因”国际家庭日主题活动 创首富之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19:18,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